數月前,發改委提出《藥品政府定價辦法》,發展改革委終於決定從12月12日起,降低頭孢曲松等部分單獨定價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涉及抗生素等17大類藥品。
■ 18 Jun 2010 - 發改委藥價新管理辦法
為減輕內地民眾用藥負擔,發改委決定從 12月12日起降低部份單獨定價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當中涉及抗生素、心腦血管等 17大類藥品。調整後價格較現行規定價格平均下降 19%,一些常用藥品零售價格水平將明顯下調,預計每年可為群眾減輕負擔近 20億元(人民幣.下同)。
在港上市公司中,抗生素產品為主要業務的藥企有聯邦制藥(3933)、利君國際(2005)及中國製藥(1093)等,聯邦制藥截至6月底止,包括抗生素的制劑產品銷售佔整體營業額29.3%;截至9月底止,利君相關銷售則佔38.2%,中國製藥佔 52.2%。四環醫藥(0460)則為中國心腦血管藥物業務龍頭, 09年市佔率 7.4%,截至 6月底止半年,相關銷售約3.93億元,佔集團總收益 83%。中生製藥(1177)截至 9月底止的心腦血管用藥佔集團營業額約20.7%。
發改委 05年前對特定企業生產的藥品實行單獨定價,鼓勵企業提高技術及質量。惟近年科技進步及市場規模續擴,生產經營成本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故決定分期分批降低偏高藥品價格,估計降價行動未完。
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說,調整後的價格比現行規定價格平均降低19%。一些常用藥品零售價格水平明顯下調,群眾將切實感受到實際價格的降低。
這位負責人說,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卡托普利價格從34元降到22.1元,降幅為35%;羅氏公司生產的頭孢曲松價格從93.8元降到65.7元,降幅為30%。
這位負責人表示,發展改革委2005年以前對特定企業,包括國內知名品牌企業生產的藥品實行優質優價,即單獨定價。這一措施對于鼓勵企業技術進步、提高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用藥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為此,發展改革委決定根據有關藥品成本及市場供求變化,分期分批降低偏高的藥品價格,以進一步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
附國家發改委網站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物價局:
根據《藥品政府定價辦法》及有關政策規定,在進行成本價格調查,專家評審和廣泛聽取有關方面意見基礎上,我委決定降低頭孢曲松等部分藥品價格。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降低頭孢曲松等單獨定價藥品最高零售價格(詳見附表一)。有關品種其他規格的價格,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價格主管部門按照《藥品差比價規則(試行)》及有關規定制定。
二,各醫療衛生機構,社會零售藥店及其他藥品生產經營單位銷售相關藥品的價格不得超過這次公佈的價格。
三,鑑於個別品種已停止生產或進口,取消其價格(詳見附表二)。默沙東公司生產的辛伐他汀不再實行單獨定價,執行統一價格;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頭孢唑啉鈉注射劑作為原研製藥品的相關條件已改變,取消其單獨定價資格。
四,上述規定自2010年12月12日起執行。
附表一 部分單獨定價藥品最高零售價格表
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0tz/W020101130547204561545.pdf
附表二 取消部分單獨定價藥品價格品種表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0tz/W020101130547204777939.pdf
參考:
1. 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0tz/t20101130_383648.htm
2. 蘋果日報 減輕負擔 產品快減價 藥股捱沽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1201&sec_id=15307&subsec_id=15320&art_id=14718565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11 Nov 10 - 關於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 (全文)
關於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全文)
信息來源:醫藥網
2010年10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全文如下:
關於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聯消費〔2010〕4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衛生廳(局)、食品藥品監管局:
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產品種類日益增多,技術水平逐步提高,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世界醫藥生產大國。但是,我國醫藥行業發展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長期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弱、技術水平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生產集中度低等問題十分突出。加快結構調整既是醫藥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緊迫任務,也是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藥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為此,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強自主創新,促進新品種、新技術研發,推動兼並重組,培育大企業集團,加快技術改造,增強企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通過五年的調整,使行業結構趨於合理,發展方式明顯轉變,綜合實力顯著提高,逐步實現我國醫藥行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與加強政策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企業加強管理,整合生產要素,實現優勝劣汰。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支持力度,調動企業積極性,推動醫藥行業結構優化升級。
2。堅持自主創新、技術改造與淘汰落後相結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推進生物醫藥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推動企業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2010年修訂)》(GMP)進行改造,淘汰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後工藝和設備,嚴格控制新增產能。
3。堅持保障生產供應與強化質量安全相結合。適應市場需求,增加基本藥物生產,保障供應,同時推進基本藥物與非基本藥物協調發展。強化生產企業是藥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加強質量管理,完善標準和檢測體係,保證藥品安全有效。
(一)調整產品結構
1。貫徹落實《關於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適應基本藥物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增加生產保障供應。進一步規範基本藥物生產流通秩序,推動基本藥物生產企業的兼並重組,促進基本藥物生產向優勢企業集中,鼓勵其採用新技術、新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提高基本藥物產品質量和供應保障能力。基本藥物主要品種銷量居前20位企業所佔市場份額應達到80%以上,實現基本藥物生產的規模化和集約化。
2。在化學藥領域,研發滿足我國疾病譜的重大、多發性疾病防治需求的創新藥物,爭取有10個以上自主知識產權藥物實現產業化。抓住全球倣制藥市場快速增長及一批臨床用量大、銷售額居前列的專利藥陸續專利到期的機遇,加快倣制研發和工藝創新,培育20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專利到期藥新品種。
3。在生物技術藥物領域,緊跟世界生物技術飛速發展的步伐,研發防治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神經係統疾病、消化係統疾病、艾滋病以及免疫缺陷等疾病的基因工程藥物和抗體藥物,加大傳染病新型疫苗研發力度,爭取有15個以上新的生物技術藥物投放市場。
4。在中藥領域,堅持繼承和創新並重,借鑒國際天然藥物發展經驗,加快中成藥的二次研究與開發,優先發展具有中醫藥治療優勢的治療領域的藥品,培育50個以上療效確切、物質基礎清楚、作用機理明確、安全性高、劑型先進、質量穩定可控的現代中藥。同時,促進民族藥的研發和產業化,促進民族藥標準提高,加強中藥知識產權保護。
5。在醫療器械領域,針對臨床需求大、應用面廣的醫學影像、放射治療、微創介入、外科植入、體外診斷試劑等產品,推進核心部件、關鍵技術的國產化,培育200個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銷售收入超過1000萬的先進醫療設備。
(二)調整技術結構
1。在化學藥領域,推廣應用膜分離、手性合成、新型結晶、生物轉化等原料藥新技術,運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技術構建新菌種或改造抗生素、維生素、氨基酸等產品的生產菌種,提高質量、產率,節能減排和降低成本。加強緩釋控釋、透皮吸收、粘膜給藥、靶向給藥等新型制劑技術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
2。在生物技術藥物領域,重點突破大規模、高通量基因克隆及蛋白表達、抗體人源化及人源抗體的制備、新型疫苗佐劑、大規模細胞培養和蛋白純化等技術。加快開發生物活性高、穩定性好、半衰期長的口服、肺部給藥的新型生物技術藥物制劑。
3。在中藥領域,根據中藥特點,以藥物效用最大化、安全風險最小化為目標,加快現代技術在中藥生產中的應用,推廣先進的提取、分離、純化、濃縮、幹燥、制劑和過程質量控制技術,重點發展動態提取、微波提取、超聲提取、超臨界流體萃取、膜分離、大孔樹脂吸附、多效濃縮、真空帶式幹燥、微波幹燥、噴霧幹燥等高效率、低能耗、低碳排放的先進技術。建立和完善中藥種植(養殖)、研發、生產的標準和規範,推廣應用中藥多成分含量測定和指紋圖譜整體成分控制相結合的中藥質量控制技術。開發現代中藥制劑,結合中藥特點,重點發展適合產品自身特點的新劑型。
4。推進醫藥行業信息化建設,創建基於信息技術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發平臺。加快醫藥企業管理信息係統建設,擴大計算機控制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範圍,提高企業管理和質量控制水平。提升關鍵、核心醫療器械的數字化水平。
(三)調整組織結構
貫徹國務院促進企業兼並重組的精神,鼓勵優勢企業實施跨地區、跨所有制的收購兼並和聯合重組,促進品種、技術、渠道等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通過扶優扶強和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顯著提高企業規模經濟水平和產業集中度,醫藥企業數量明顯減少,醫藥百強企業銷售收入佔到全行業的銷售收入的5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對行業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的大型企業集團。支持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形成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分工協作、協調發展的格局。
(四)調整區域結構
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充分利用技術、資金、人才、品牌、營銷渠道的優勢,跟蹤國際最先進技術,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高科技產品,形成符合國際標準的“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個綜合性醫藥生產基地。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勢,發展特色鮮明的專業性生產基地,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嚴防化學原料藥生產向環境承載能力弱的地區轉移和低水平產能的擴張,形成東、中、西部優勢互補的布局,促進區域醫藥經濟協調發展。
(五)調整出口結構
加快轉變出口增長方式,抓住世界倣制藥市場快速增長的機遇,擴大制劑出口,特別是增加面向美國、歐洲、日本等世界主要醫藥市場的銷售。篩選具有比較優勢的制劑產品,加快開展國際注冊和生產質量體係國際認證,建立國際營銷渠道,培育自主品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在境外投資設立制劑工廠,直接面向終端客戶。通過政策引導和扶持,推動50家以上制劑企業通過發達國家的GMP認證,制劑在藥品出口中所佔的比重達到2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鼓勵技術創新。繼續加大對醫藥研發的投入,對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研制,在科研立項、經費補助、新藥審批、進入醫保目錄和技術改造投資上給予支持。鼓勵開展基礎性研究和開發共性、關鍵性以及前沿性重大醫藥研發課題。支持企業加強技術中心建設,通過產學研整合技術資源,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二)加強技術改造。制定《醫藥行業技術改造投資指南》,以技術改造為抓手,推動結構調整。支持符合結構調整方向、對醫藥產業升級有重大帶動作用的企業技術改造項目,重點支持創新藥物產業化、基本藥物上水平、藥品生產質量保證體係升級、中藥現代化、醫療器械國產化。
(三)發揮藥品價格杠桿調節作用。完善藥品價格政策,堅持鼓勵創新、促進企業提升產品質量的基本原則,根據創新程度,對成本費用和利潤實行差別控制,特別是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價格核定過程中給予單獨制定價格的政策。
(四)完善集中採購和臨床使用政策。研究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集中採購評標標準和方法,合理劃分藥品類別,切實落實“質量優先、價格合理”的原則,建立公開、透明的社會監督機制,實現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醫藥分開,完善基本醫療保障費用支付方式,規範臨床診療行為,促進合理用藥,為產品結構調整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五)發揮藥品監管的促進作用。提高藥品審評審批技術門檻,嚴格控制新開辦制藥企業數量。實施《新藥注冊特殊審批程序管理規定》、《藥品技術轉讓注冊管理規定》和《國家藥品質量標準提高行動計劃》,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實行強強聯合,促進醫藥行業結構優化升級。
(六)完善企業兼並重組支持政策。認真落實有關企業兼並重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決富餘人員安置、企業資產劃轉、債務核定與處置、財稅利益分配等問題,對大型企業跨省(區、市)重組後的改擴項目優先予以核準,在股票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以及銀行貸款方面給予支持。
(七)制止重復建設,淘汰落後產品和工藝。修訂完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制訂重要產品準入條件,引導企業投資方向。規範藥品委托生產,盤活存量資產,引導和督促企業及時淘汰同品種中落後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低的產品,促進結構調整。
(八)推進中藥材生產產業化進程。鼓勵企業建立中藥材原料基地,發揮其帶動中藥材生產的作用,推進中藥材生產產業化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的實施。應用先進的栽培技術,推廣規模化種植,保證中藥材的質量和供應。對重要野生藥材品種要加強人工選育工作,制止過度採挖,運用生物技術進行優良種源的繁育,建立和完善種子種苗基地、栽培試驗示範基地,推動野生藥材的家種,降低對野生藥材的依賴,為現代中藥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九)推動醫藥產業集群化發展。鼓勵基礎條件比較好的醫藥工業園區深入開展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工作,在規劃布局、技術改造及資金安排等方面,對示範基地予以重點指導和支持,引導其加強綜合服務體係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吸引關聯企業在園區落戶,形成一批管理規範、環境友好、產業關聯度高、專業配套齊的醫藥產業聚集區。
(十)加強運行監測分析工作。完善醫藥行業運行監測體係,密切跟蹤結構調整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情況,研究解決出現的新問題,及時發布行業信息,為企業生產經營和投資決策提供信息指導。
(十一)發揮行業協會作用。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及時反映行業情況、問題和企業訴求,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
衛生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信息來源:醫藥網
2010年10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全文如下:
關於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聯消費〔2010〕4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衛生廳(局)、食品藥品監管局:
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產品種類日益增多,技術水平逐步提高,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世界醫藥生產大國。但是,我國醫藥行業發展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長期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弱、技術水平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生產集中度低等問題十分突出。加快結構調整既是醫藥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緊迫任務,也是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藥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為此,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強自主創新,促進新品種、新技術研發,推動兼並重組,培育大企業集團,加快技術改造,增強企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通過五年的調整,使行業結構趨於合理,發展方式明顯轉變,綜合實力顯著提高,逐步實現我國醫藥行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與加強政策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企業加強管理,整合生產要素,實現優勝劣汰。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支持力度,調動企業積極性,推動醫藥行業結構優化升級。
2。堅持自主創新、技術改造與淘汰落後相結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推進生物醫藥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推動企業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2010年修訂)》(GMP)進行改造,淘汰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後工藝和設備,嚴格控制新增產能。
3。堅持保障生產供應與強化質量安全相結合。適應市場需求,增加基本藥物生產,保障供應,同時推進基本藥物與非基本藥物協調發展。強化生產企業是藥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加強質量管理,完善標準和檢測體係,保證藥品安全有效。
(一)調整產品結構
1。貫徹落實《關於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適應基本藥物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增加生產保障供應。進一步規範基本藥物生產流通秩序,推動基本藥物生產企業的兼並重組,促進基本藥物生產向優勢企業集中,鼓勵其採用新技術、新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提高基本藥物產品質量和供應保障能力。基本藥物主要品種銷量居前20位企業所佔市場份額應達到80%以上,實現基本藥物生產的規模化和集約化。
2。在化學藥領域,研發滿足我國疾病譜的重大、多發性疾病防治需求的創新藥物,爭取有10個以上自主知識產權藥物實現產業化。抓住全球倣制藥市場快速增長及一批臨床用量大、銷售額居前列的專利藥陸續專利到期的機遇,加快倣制研發和工藝創新,培育20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專利到期藥新品種。
3。在生物技術藥物領域,緊跟世界生物技術飛速發展的步伐,研發防治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神經係統疾病、消化係統疾病、艾滋病以及免疫缺陷等疾病的基因工程藥物和抗體藥物,加大傳染病新型疫苗研發力度,爭取有15個以上新的生物技術藥物投放市場。
4。在中藥領域,堅持繼承和創新並重,借鑒國際天然藥物發展經驗,加快中成藥的二次研究與開發,優先發展具有中醫藥治療優勢的治療領域的藥品,培育50個以上療效確切、物質基礎清楚、作用機理明確、安全性高、劑型先進、質量穩定可控的現代中藥。同時,促進民族藥的研發和產業化,促進民族藥標準提高,加強中藥知識產權保護。
5。在醫療器械領域,針對臨床需求大、應用面廣的醫學影像、放射治療、微創介入、外科植入、體外診斷試劑等產品,推進核心部件、關鍵技術的國產化,培育200個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銷售收入超過1000萬的先進醫療設備。
(二)調整技術結構
1。在化學藥領域,推廣應用膜分離、手性合成、新型結晶、生物轉化等原料藥新技術,運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技術構建新菌種或改造抗生素、維生素、氨基酸等產品的生產菌種,提高質量、產率,節能減排和降低成本。加強緩釋控釋、透皮吸收、粘膜給藥、靶向給藥等新型制劑技術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
2。在生物技術藥物領域,重點突破大規模、高通量基因克隆及蛋白表達、抗體人源化及人源抗體的制備、新型疫苗佐劑、大規模細胞培養和蛋白純化等技術。加快開發生物活性高、穩定性好、半衰期長的口服、肺部給藥的新型生物技術藥物制劑。
3。在中藥領域,根據中藥特點,以藥物效用最大化、安全風險最小化為目標,加快現代技術在中藥生產中的應用,推廣先進的提取、分離、純化、濃縮、幹燥、制劑和過程質量控制技術,重點發展動態提取、微波提取、超聲提取、超臨界流體萃取、膜分離、大孔樹脂吸附、多效濃縮、真空帶式幹燥、微波幹燥、噴霧幹燥等高效率、低能耗、低碳排放的先進技術。建立和完善中藥種植(養殖)、研發、生產的標準和規範,推廣應用中藥多成分含量測定和指紋圖譜整體成分控制相結合的中藥質量控制技術。開發現代中藥制劑,結合中藥特點,重點發展適合產品自身特點的新劑型。
4。推進醫藥行業信息化建設,創建基於信息技術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發平臺。加快醫藥企業管理信息係統建設,擴大計算機控制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範圍,提高企業管理和質量控制水平。提升關鍵、核心醫療器械的數字化水平。
(三)調整組織結構
貫徹國務院促進企業兼並重組的精神,鼓勵優勢企業實施跨地區、跨所有制的收購兼並和聯合重組,促進品種、技術、渠道等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通過扶優扶強和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顯著提高企業規模經濟水平和產業集中度,醫藥企業數量明顯減少,醫藥百強企業銷售收入佔到全行業的銷售收入的5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對行業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的大型企業集團。支持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形成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分工協作、協調發展的格局。
(四)調整區域結構
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充分利用技術、資金、人才、品牌、營銷渠道的優勢,跟蹤國際最先進技術,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高科技產品,形成符合國際標準的“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個綜合性醫藥生產基地。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勢,發展特色鮮明的專業性生產基地,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嚴防化學原料藥生產向環境承載能力弱的地區轉移和低水平產能的擴張,形成東、中、西部優勢互補的布局,促進區域醫藥經濟協調發展。
(五)調整出口結構
加快轉變出口增長方式,抓住世界倣制藥市場快速增長的機遇,擴大制劑出口,特別是增加面向美國、歐洲、日本等世界主要醫藥市場的銷售。篩選具有比較優勢的制劑產品,加快開展國際注冊和生產質量體係國際認證,建立國際營銷渠道,培育自主品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在境外投資設立制劑工廠,直接面向終端客戶。通過政策引導和扶持,推動50家以上制劑企業通過發達國家的GMP認證,制劑在藥品出口中所佔的比重達到2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鼓勵技術創新。繼續加大對醫藥研發的投入,對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研制,在科研立項、經費補助、新藥審批、進入醫保目錄和技術改造投資上給予支持。鼓勵開展基礎性研究和開發共性、關鍵性以及前沿性重大醫藥研發課題。支持企業加強技術中心建設,通過產學研整合技術資源,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二)加強技術改造。制定《醫藥行業技術改造投資指南》,以技術改造為抓手,推動結構調整。支持符合結構調整方向、對醫藥產業升級有重大帶動作用的企業技術改造項目,重點支持創新藥物產業化、基本藥物上水平、藥品生產質量保證體係升級、中藥現代化、醫療器械國產化。
(三)發揮藥品價格杠桿調節作用。完善藥品價格政策,堅持鼓勵創新、促進企業提升產品質量的基本原則,根據創新程度,對成本費用和利潤實行差別控制,特別是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價格核定過程中給予單獨制定價格的政策。
(四)完善集中採購和臨床使用政策。研究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集中採購評標標準和方法,合理劃分藥品類別,切實落實“質量優先、價格合理”的原則,建立公開、透明的社會監督機制,實現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醫藥分開,完善基本醫療保障費用支付方式,規範臨床診療行為,促進合理用藥,為產品結構調整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五)發揮藥品監管的促進作用。提高藥品審評審批技術門檻,嚴格控制新開辦制藥企業數量。實施《新藥注冊特殊審批程序管理規定》、《藥品技術轉讓注冊管理規定》和《國家藥品質量標準提高行動計劃》,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實行強強聯合,促進醫藥行業結構優化升級。
(六)完善企業兼並重組支持政策。認真落實有關企業兼並重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決富餘人員安置、企業資產劃轉、債務核定與處置、財稅利益分配等問題,對大型企業跨省(區、市)重組後的改擴項目優先予以核準,在股票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以及銀行貸款方面給予支持。
(七)制止重復建設,淘汰落後產品和工藝。修訂完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制訂重要產品準入條件,引導企業投資方向。規範藥品委托生產,盤活存量資產,引導和督促企業及時淘汰同品種中落後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低的產品,促進結構調整。
(八)推進中藥材生產產業化進程。鼓勵企業建立中藥材原料基地,發揮其帶動中藥材生產的作用,推進中藥材生產產業化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的實施。應用先進的栽培技術,推廣規模化種植,保證中藥材的質量和供應。對重要野生藥材品種要加強人工選育工作,制止過度採挖,運用生物技術進行優良種源的繁育,建立和完善種子種苗基地、栽培試驗示範基地,推動野生藥材的家種,降低對野生藥材的依賴,為現代中藥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九)推動醫藥產業集群化發展。鼓勵基礎條件比較好的醫藥工業園區深入開展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工作,在規劃布局、技術改造及資金安排等方面,對示範基地予以重點指導和支持,引導其加強綜合服務體係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吸引關聯企業在園區落戶,形成一批管理規範、環境友好、產業關聯度高、專業配套齊的醫藥產業聚集區。
(十)加強運行監測分析工作。完善醫藥行業運行監測體係,密切跟蹤結構調整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情況,研究解決出現的新問題,及時發布行業信息,為企業生產經營和投資決策提供信息指導。
(十一)發揮行業協會作用。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及時反映行業情況、問題和企業訴求,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
衛生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0年11月3日星期三
03 Nov 10 - 藥業股分類
藥業股分類
「十二五」規劃綱要定調,包括「生物科技」在內的數個行業為國家重點扶持行業。近日,內地傳媒指《十二五生物醫藥產業振興規劃》可望年底前出台,醫藥行業將繼續成為國家扶持對象。
藥業股板塊中有上游的原料藥製造商,有下游的成藥、專利藥藥廠等,每隻股份專注的有所不同。筆者「藍兵」簡單的將藥企分類和列出某些藥企的主要收入來源,也列出了一些基本市場資料作為參考。
對於那些看好藥業股,香港上市的藥業股選擇不多。如果想投資A股市場而不是港股,又想大包圍,DBX 滬深醫藥 ETF(3057)是另一種選擇。
基本知識
製藥企業
有些人將製藥企業細分成6種:抗生素、化學合成藥、製劑、生物化學製藥、副產藥品、中藥;另一種分法是處方藥藥企及非處方藥藥企。筆者主要關注藥品自我研發能力,簡單化分成以下3種。
■ 中藥
■ 西藥
■ 西藥 - 抗生素
筆者細分抗生素因為中國抗生素產量和出口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生產抗生素藥企比較多,製藥技術相比其它處方藥(專科藥,例如心血管藥,乙型肝炎藥)藥企比較簡單。
原料藥
原料藥指的是藥品中具有醫療效用的基本成分,沒有原料藥也就等於做不成藥,是上游的產業。
以原料藥「維生素C」作例子。中國5大企業:東北制藥(000597)、華北制藥、石藥集團(石家莊)、江山制藥和魯維制藥產量總和超過10萬噸,佔據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受目前國內維生素C產能嚴重過剩影響,進入 9月份以來「維生素C」價格大幅跳水,由今年1月份時曾達 80多元/公斤已跌至僅 30多元/公斤。所以今年9月20日開始,五大維生素C生產廠家宣佈停產保價。而 中國製藥 (1093)是石藥集團(石家莊)主要核心公司,從事製造及銷售「維生素C」原料藥和抗生素等。
中間體
中間體是製造成藥的其中一種原料,中間體(intermediates)是指半成品,是生產某些產品中間的產物,例如要生產一種產品,可以從中間體進行生產,節約成本。醫藥中間體為藥品合成的原料,非藥品,所以相對來說要求比藥品低,生產廠不需要藥品GMP認證。例如
■ 中間體6-APA可供用來生產 青霉素類抗生素氨芐鈉 和 阿莫西林
■ 中間體7-ACA可供用來生產 頭孢類抗生素
抗生素
抗生素(Antibiotics)指由細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抗生素品種很多,筆者只知道部分名稱
■ 青霉素類
■ 頭孢類
■ 大環內酯類
■ 諾酮類
■ 獸用抗生素
這篇文章後部分包括 抗生素類價格 最新消息。
製藥企業
專利藥物是藥廠自行研製的新藥物,技術要求較高,的專利保護。 仿製藥是專利到期後,其他藥廠製造和售賣的藥。
根據IMS的數據,就醫院採購而言,仿製藥自2005年起佔國內醫藥市場的70%以上,由2005年至2009年,仿製藥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4.0%,超逾同期創新藥物市場19.8%的複合年增長率。
不少券商的產業分析報告中,都特別提到2010年至2012年的3年期間,有大量的專利藥品陸續專利到期。從投資的角度,這一波為期3年的「專利藥到期潮」,已被定位是原料藥相關個股的重要題材之一。例如降膽固醇的Lipitor以及抗血栓的Plavix,這兩種藥2009年的銷售額分別為125億美元及98美元。隨著專利藥到期,將帶動料藥業市場的商機。
例如 中國生物製藥 (1177)於2010年3月推出 乙型肝炎藥恩替卡韋(Entecavir)仿製藥後,東瑞製葯(2348)於9月13日宣佈亦已獲得國家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的批准生產恩替卡韋(Entecavir)仿製藥,預料將於本年底前推出市面。恩替卡韋(Entecavir)原研藥廠為由美國Bristol-Myers Squibb製造的博路定(Baraclude),現時已不受專利限制;於2009年,該藥的全球銷售額達7.34億美元,其中約五分一乃來自中國。
藥品分銷商
國藥控股(1099)為中國最大的藥品及保健品分銷商,其全國分銷網絡2008年的市佔率達10.8%,緊隨其後的是上海市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及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市佔率分別有4.8%及4.0%。
十二五 江湖傳聞
「十二五」規劃綱要定調,包括「生物科技」在內的數個行業為國家重點扶持行業。筆者道聽途說,暫時聽過不同傳言。下面就是其中的3個。傳言太多,不知道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
■ 藥品分銷重組
■ 生物醫藥發展
■ 十二五生物配套萬億蛋糕
藥業股分類
一些藥企,如聯邦製藥(3933),主要是原料藥製造商,亦銷售抗生素制劑產品,例如中間體中大約有60%是對外銷售,40%是自用製造。筆者藍兵在下表選擇了東瑞製葯(2348)和聯邦製藥 (3933)作為綜合生產藥企的例子,現時只包括一部分所知藥業股。
十二五 江湖傳聞
抗生素類價格
「十二五」規劃綱要定調,包括「生物科技」在內的數個行業為國家重點扶持行業。近日,內地傳媒指《十二五生物醫藥產業振興規劃》可望年底前出台,醫藥行業將繼續成為國家扶持對象。
藥業股板塊中有上游的原料藥製造商,有下游的成藥、專利藥藥廠等,每隻股份專注的有所不同。筆者「藍兵」簡單的將藥企分類和列出某些藥企的主要收入來源,也列出了一些基本市場資料作為參考。
對於那些看好藥業股,香港上市的藥業股選擇不多。如果想投資A股市場而不是港股,又想大包圍,DBX 滬深醫藥 ETF(3057)是另一種選擇。
基本知識
製藥企業
有些人將製藥企業細分成6種:抗生素、化學合成藥、製劑、生物化學製藥、副產藥品、中藥;另一種分法是處方藥藥企及非處方藥藥企。筆者主要關注藥品自我研發能力,簡單化分成以下3種。
■ 中藥
■ 西藥
■ 西藥 - 抗生素
筆者細分抗生素因為中國抗生素產量和出口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生產抗生素藥企比較多,製藥技術相比其它處方藥(專科藥,例如心血管藥,乙型肝炎藥)藥企比較簡單。
原料藥
原料藥指的是藥品中具有醫療效用的基本成分,沒有原料藥也就等於做不成藥,是上游的產業。
以原料藥「維生素C」作例子。中國5大企業:東北制藥(000597)、華北制藥、石藥集團(石家莊)、江山制藥和魯維制藥產量總和超過10萬噸,佔據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受目前國內維生素C產能嚴重過剩影響,進入 9月份以來「維生素C」價格大幅跳水,由今年1月份時曾達 80多元/公斤已跌至僅 30多元/公斤。所以今年9月20日開始,五大維生素C生產廠家宣佈停產保價。而 中國製藥 (1093)是石藥集團(石家莊)主要核心公司,從事製造及銷售「維生素C」原料藥和抗生素等。
中間體
中間體是製造成藥的其中一種原料,中間體(intermediates)是指半成品,是生產某些產品中間的產物,例如要生產一種產品,可以從中間體進行生產,節約成本。醫藥中間體為藥品合成的原料,非藥品,所以相對來說要求比藥品低,生產廠不需要藥品GMP認證。例如
■ 中間體6-APA可供用來生產 青霉素類抗生素氨芐鈉 和 阿莫西林
■ 中間體7-ACA可供用來生產 頭孢類抗生素
抗生素
抗生素(Antibiotics)指由細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抗生素品種很多,筆者只知道部分名稱
■ 青霉素類
■ 頭孢類
■ 大環內酯類
■ 諾酮類
■ 獸用抗生素
這篇文章後部分包括 抗生素類價格 最新消息。
製藥企業
專利藥物是藥廠自行研製的新藥物,技術要求較高,的專利保護。 仿製藥是專利到期後,其他藥廠製造和售賣的藥。
根據IMS的數據,就醫院採購而言,仿製藥自2005年起佔國內醫藥市場的70%以上,由2005年至2009年,仿製藥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4.0%,超逾同期創新藥物市場19.8%的複合年增長率。
不少券商的產業分析報告中,都特別提到2010年至2012年的3年期間,有大量的專利藥品陸續專利到期。從投資的角度,這一波為期3年的「專利藥到期潮」,已被定位是原料藥相關個股的重要題材之一。例如降膽固醇的Lipitor以及抗血栓的Plavix,這兩種藥2009年的銷售額分別為125億美元及98美元。隨著專利藥到期,將帶動料藥業市場的商機。
例如 中國生物製藥 (1177)於2010年3月推出 乙型肝炎藥恩替卡韋(Entecavir)仿製藥後,東瑞製葯(2348)於9月13日宣佈亦已獲得國家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的批准生產恩替卡韋(Entecavir)仿製藥,預料將於本年底前推出市面。恩替卡韋(Entecavir)原研藥廠為由美國Bristol-Myers Squibb製造的博路定(Baraclude),現時已不受專利限制;於2009年,該藥的全球銷售額達7.34億美元,其中約五分一乃來自中國。
藥品分銷商
國藥控股(1099)為中國最大的藥品及保健品分銷商,其全國分銷網絡2008年的市佔率達10.8%,緊隨其後的是上海市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及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市佔率分別有4.8%及4.0%。
十二五 江湖傳聞
「十二五」規劃綱要定調,包括「生物科技」在內的數個行業為國家重點扶持行業。筆者道聽途說,暫時聽過不同傳言。下面就是其中的3個。傳言太多,不知道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
■ 藥品分銷重組
■ 生物醫藥發展
■ 十二五生物配套萬億蛋糕
藥業股分類
一些藥企,如聯邦製藥(3933),主要是原料藥製造商,亦銷售抗生素制劑產品,例如中間體中大約有60%是對外銷售,40%是自用製造。筆者藍兵在下表選擇了東瑞製葯(2348)和聯邦製藥 (3933)作為綜合生產藥企的例子,現時只包括一部分所知藥業股。
藥品業務 | 例子 | 企業 - 主要業務 | 東瑞製葯 (2348) | 聯邦製藥 (3933) | |
---|---|---|---|---|---|
1 | 原料藥 | 維生素C、 青霉素工業鹽、 阿莫西林 | 山東新華製藥(0719), 中國製藥(1093), 聯邦製藥(3933) | 頭孢原料藥 非頭孢原料藥 | 阿莫西林 |
2 | 原料藥 - 中間體 | 頭孢菌素 7-ACA、 青黴素 6-APA、 紅霉素 | 東瑞製藥(2348), 聯邦製藥(3933) | 中間體 原料藥 | 7-ACA、 6-APA |
3 | 中藥 製造 | 專科藥 | 廣州藥業(0847), 中國生物製藥(1177) 同仁堂科技(1666), 神威藥業(2877) | -- | -- |
4a | 西藥製造 - 抗生素 | 抗生素 | 利君國際(2005), 東瑞製藥(2348), 聯邦製藥(3933), 羅欣藥業(8058) | 頭孢抗生素 | 抗生素 製劑產品 |
4b | 西藥製造 - 非抗生素 | 專科藥 , 靜脈輸液, 風濕性處方藥 | 四環醫藥(0460), 朗生醫藥(0503), 華瀚製藥(0587), 山東新華製藥(0719), 李氏大藥廠(0950), 中國製藥(1093), 中國生物製藥(1177), 利君國際(2005), 東瑞製藥(2348), 聯邦製藥(3933), 羅欣藥業(8058) | 心血管藥, 抗過敏藥, 消化系統藥, 泌尿系統藥, 乙型肝炎藥 - 仿製藥 年底前推出市面 | 年內推出 重組人胰島素 製劑產品 |
5 | 醫療器械 製造 | -- | 銘源醫療(0233), 創生控股(0325), 微創醫療(0853), 威高股份(1066) | -- | -- |
6 | 藥品分銷商 | -- | 國藥控股(1099), 華夏醫療(8143) | -- | -- |
企業 | 核心業務 | 核心產品 | 備註 |
---|---|---|---|
銘源醫療 (0233) | 醫療器械及服務 | 癌症檢測產品 蛋白芯片 | -- |
創生控股 (0325) | 醫療器械製造商 | 創傷產品佔營業額64%, 脊柱產品佔15%, 其他佔6% | -- |
四環醫藥 (0460) | 西藥 | 心腦血管藥 | -- |
朗生醫藥 (0503) | 處方西藥 | 風濕性處方藥 一種為自有產品, 其他核心產品 均為代理產品 | -- |
華瀚生物 (0587) | 西藥 也有從事中藥 | 婦科藥品、生物藥品 | 9月未能與安永 核數費用達成 共識,換核數師 西京投資增持 持股量 增至 11%以上 |
山東新華製藥 (0719) | 西藥 | 原料藥 製劑 | -- |
微創醫療 (0853) | 醫療器械 | 血管疾病植入支架 | -- |
廣州藥業(0874) | 中成藥 | 糖尿病用藥物、 關節炎藥 | 擁有「王老吉」、 「陳李濟」、 「采芝林」、 「何濟公」、 「白雲山」、 「潘高壽」 等百年字號 的中藥品牌 |
李氏大藥廠 (0950) | 西藥 | 心血管及傳染疾病、 皮膚醫學、 腫瘤學、婦科學 | 5月已轉主板上市 |
中國製藥 (1093) | 中藥 | 原料藥和成藥, 維生素C佔35%、 青霉素佔23%、 頭孢菌素佔10%、 成藥佔30% | 9月20日開始, 五大維生素C 生產廠家 宣佈停產保價 |
國藥控股 (1099) | 藥品分銷 | 分銷 | -- |
同仁堂科技 (1666) | 中藥 | 牛黃解毒片、 烏雞白鳳丸 | 7月已轉主板上市 |
中國生物製藥 (1177) | 中藥現代製劑、 生物藥物 及化學藥品 | 肝病用藥、 心腦血管病, 鎮痛用藥、 呼吸道 及鎮痛等藥物。 | 純藥廠, 最近的業績增長 有放慢的跡象 |
利君國際 (2005) | 西藥 | 抗生素佔營業額43%、 靜脈輸液佔37%、 非抗生素成藥佔15%、 原料藥佔5%。 | 惠理基金 , 西京投資 惠理減持 持股量 降至8%以下, 西京投資減持 持股量 降至5%以下 |
東瑞製葯 (2348) | 原料藥及 西藥 | 頭孢原料藥、 頭孢抗生素 心血管藥, 乙型肝炎藥 | 乙型肝炎藥 - 仿製藥 年底前 推出市面 |
神威藥業 (2877) | 中藥 | 心血管病、 呼吸系統疾病、 消化系統病、 抗病毒用藥 | 5月獲納入 MSCI中國指數 澳元匯兌損失 / 盈利 |
聯邦製藥 (3933) | 原料藥 | 三大業務(原料藥、 中間體、 製劑產品)之中, 原料藥佔營業額約5成。 | 惠理基金 , Fidelity 特別情況基金 惠理減持 持股量 降至5%以下 年內推出 重組人胰島素 製劑產品 |
羅欣藥業 (8058) | 化學藥物 | 抗生素業務佔 營業額約6成, 專科藥物 (抗病毒15%、 系統20%、其他5%) 佔營業額約4成。 | 半年業績 應收帳款急升 |
華夏醫療 (8143) | 藥品批發及分銷 | 提供綜合性醫院服務、 藥物批發及分銷 | -- |
威高股份 (8199) | 醫療器械製造商 | 輸血液器和耗材、骨科製品 | -- |
十二五 江湖傳聞
藥品分銷重組 全國藥品流通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 據《經濟觀察報》引述醫藥界人士透露,由商務部制定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可能在 11月初對外發佈,未來藥品流通業將通過兼併重組提升集中度。 報導稱,該規劃預計將通過國藥(1099)、上海醫藥、九州通等實力雄厚的商業醫藥企業來兼併重組優化藥品流通行業,並提出到 2015年,通過鼓勵支持企業兼併重組和充分市場競爭,培育 1至 2家年銷售額過千億元的跨地區全國性的大型醫藥商業集團, 20家年銷售過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區域性大型醫藥企業。 報導還稱,規劃沒有為藥品流通企業設置硬性、必須達標的門檻,但是有 6個宣導,如一家藥品流通企業的庫房面積未來的建設目標是達到 5萬平米,掌握的醫院網路地區達到 80%以上。同時,配送車輛、銷售藥品的品牌資訊系統建設、電子商務、年銷售額,都有一定發展槓杆。 目前,全國有 13000家藥品流通企業。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 2009年醫藥百強企業中,銷售總額過 50億元的企業有 18家,過 30億元的企業已達到 33家,過 20億元的企業有 38家,過 10億元的企業有 86家。 |
生物醫藥發展 據權威部門獨家獲悉,中國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預計年底前有望正式發布;規劃初步確定,到「十二五」期末,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計劃突破3萬億元,比2009年的總產值數據翻兩番。 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總產值略超過1萬億元。有關專家表示,預計醫藥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將實現約24%的年均增速,到2015年將實現總產值接近4萬億元,因此2015年實現生物醫藥總產值達到3萬億的目標相對比較保守。 除了總產值目標之外,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還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包括基因藥物、蛋白藥物、單抗克隆藥物、治療性疫苗、小分子化學藥物 等,國家將拿出超過100億元來支持重大新藥創制。而在「十一五」期間,中國用於「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的投入預算僅為66億元。 |
十二五 生物配套萬億蛋糕 10月25日 從第十四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上獲悉,三個10億元生物醫藥項目在北京市開工建設。 同一天,國內最大醫藥公司--中國國藥集團(下稱"國藥集團")宣布旗下中生集團及其下屬蘭州、武漢、長春等六大生物製品所已確定整體上市。 與此同時,雲南省公佈"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力爭達到上千億規模。 上海、北京也紛紛醞釀出台自己的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 上海的總體目標是,到2012年底,使生物醫藥行業經濟總量達2000億元。 扶持100家年產值超過2億元的創新型企業,打造100個銷售額超過億元、科技含量高的拳頭產品;而北京力爭未來3年把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從現在的不到400億元增加到1000億元。 2010年下半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勢頭如新興之火,頗有燎原之勢。 點燃火苗的是10月18日《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 現階段將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等七大新興產業,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 生物醫藥是未來10年的朝陽產業已經毋庸置疑。中國醫藥(600056)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芮國忠預測,2013年中國醫藥市場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醫藥市場;到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將達到40000億元的規模,超過日本和歐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 中國在全球生物醫藥產業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多重利好政策即將推出 相關專家指出,《2010-2015年生物醫藥產業振興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年底前有望出台。 與此同時,一批配套政策將圍繞"十二五"規劃的出台,有望提前面市。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正在進入政策受惠期。 據相關人士介紹,"從宏觀的新醫改政策全面實施、基藥擴展版、新版GMP(藥品生產管理標準)、生物醫藥863計劃、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到細化行業的《重大傳染病專項》 、《藥品註冊管理辦法》、《醫療器械新管理辦法》、《中藥注射液的689新技術標準》等政策,包括各地的生物醫藥扶持政策,都有望年內出台。"這些利好政策"不僅來得猛,而且集中,將重新構造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鏈。" 中國醫藥工業信心中心主任鍾倩表示,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將提出九大重點工程,其中第一項是發展生物醫藥以促進傳統醫藥產業升級,並給予資金扶持。 "為促進醫藥行業產業升級的目標,配套政策不久將出。" 新版GMP(醫藥行業製藥標準)也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待出配套政策之一。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於明德表示,藥品質量保障體系升級是醫藥產業整體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也是決定藥品安全有效的一個基礎。 "修改版的GMP已經通過,正在走程序,也將有望近期出台。"鐘倩告訴記者,新版GMP有三年的過渡期,逾期不能達標的企業,即被勒令整改或者停產。 "GMP對醫藥製造公司的軟件要求有大幅提升,這一直是中國醫藥企業的軟肋。" 除了製藥標準,新藥品的產品標準也在升級過程中。 "在這個五年規劃中,國家將有一系列具體的行動來推動藥品產品標準提高。其中包括中藥,中藥注射劑,生化藥注射劑,包括原料藥與製劑雜質控制和溶劑殘留,另外還有一些新的檢驗項目和方法。這些都有比較大的變化,也可能會出台一些新的現代中藥的產品標準。" 於明德表示。 同時,為提升創新能力,記者獨家獲悉,與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同時出台的還有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十二五"規劃。 對於重大創新藥開發的資金扶持規模將從"十一五"時期的66億擴大到105億。 首批300個中標項目預計也是年內宣布。 單個藥品開發項目的扶持資金規模從100至1000萬不等,技術開發平台的扶持規模則從1000至6000萬不等。 這些政策都將"誘惑"企業加大研發 此外,據上海科學技術委員會生物醫藥處鄭忠民副處長向記者透露,目前國務院法制辦正在對《藥品註冊管理辦法》、《醫療器械新管理辦法》進行會商,以期明確"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產業化定位。" 高增長率、高利潤率的雙重誘惑 於明德表示,國家"十二五"規劃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包括基因藥物、蛋白藥物、單抗克隆藥物、治療性疫苗、小分子化學藥物等,這些政策將積極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的高速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令人期待。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對記者指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未來將保持飛速增長。 "2009年,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總銷售收入達到了753億元,這樣的發展速度使其成為醫藥行業增長最為迅速的領域之一。與此同時,生物醫藥產業的利潤增長率高達70%,高發展速度和高利潤增長率也使生物醫藥產業成為新興產業中最為矚目的對象之一。" 在政策引導和高利潤、高增長率的刺激下,一批傳統的中國醫藥公司也將向生物醫藥公司變身。 一家以生產中西藥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為主要產品的上市醫藥公司老總向記者表示,公司計劃用5至10年的時間,徹底轉型為生物醫藥公司,並已在研發上投入巨大資金。 他透露,"為精製乙腦疫苗項目的研發投資達8000萬元,2年內將上市銷售;人源化抗腫瘤壞因子的單抗項目的總投資為10億元。" 生物醫藥項目的投資也為傳統醫藥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可持續的利潤增長。 據健康元副總經理鐘山介紹,目前採用生物催化方式在河南焦作生產的頭孢抗生素中間體7-ACA已經獲得很大成功,該項目已經成為公司最重要、也是增長最快的利潤來源。 "我們用大豆、玉米發酵來生產7-ACA,對環境無污染,目前產能正在擴張中。" 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中國最大的高科技醫療器械公司--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公司相關人士就向記者提出,在生物電子醫療器械領域存在產業配套、技術標準缺失、以及外資公司擠壓的問題。 他向記者表示,可以預見的是,10年內生物醫藥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對大型龍頭企業,政府應該提供更好的服務,打造公共研發平台,以提升他們的競爭力。 眼下,各地的政府部門都已經意識到生物醫藥產業對於當地經濟發展的意義,並已經紛紛出台傾斜政策。 據深圳科工貿和信息委員會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該市將對互聯網、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給予總額超百億的發展資金。 "很快第一批生物醫藥35個支持項目將獲批。" "生物製藥產業鏈的各大環節,都具有投資價值。" 中國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芮國忠這樣表示。 據他介紹,過去5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增長了2倍。 從2005年4223億元增長到2009年10382億元,首次突破10000億元大關,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9.8%。 而在生物醫藥的諸多細分行業中,誰將被資本包圍和選擇? 目前來看,醫療器械、疫苗等細分市場的增長非常顯著,且充滿想像空間。 |
抗生素類價格
抗生素類價格 10月13日 今年抗生素原料大多出現漲價缺貨現象,但此輪漲價不像以往那樣盲目,而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對價格和供應的調整。 受世界經濟放緩、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影響,2010年國際市場環境不容樂觀。自2009年化學原料藥出口出現負增長以來,經過努力提升原料藥出口價值取向、加快品種結構升級,去年原料藥出口額停滯的現象得到了有效改善。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抗生素類原料藥在2010年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定位已不再是從前的“物美價廉”。 2009年,抗生素價格普遍下降,一些企業在價值萎縮的情況下採取了漲價的手段。而2010年以來,抗生素原料大多出現漲價缺貨現象,包括一些獸用抗生素;還有些產品的缺貨現象甚至一直沒有得到改善。總的來說,此輪漲價表現為持續時間長、價格上漲後下跌空間小。 今年抗生素原料普遍漲價,而市場需求量並沒有減少,由此可見,國際市場對中國原料藥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實際上,今年的漲價不像以往那樣盲目,而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對價格和供應的調整,2008年漲幅過高、後期價格下滑速度更快的情況並沒有重演。 青霉素類:維穩周期較長 青霉素工業鹽價格維持在75元/BOU,阿莫西林維持在235元/kg 2010年前三季度,青霉素類原料藥市場幾經周折,價格自7月份開始保持在歷年來較穩定的水平,且維持周期較長。 2008年,青霉素工業鹽的市場價格從60元/BOU漲到130元/BOU,又從130元/BOU跌到55元/BOU,2009年價格僅維持在55~70元/BOU,2010年則從年初的55元/BOU漲到目前的72元/BOU.2010年由於玉米、淀粉的漲價以及環保壓力加大,價格在成本線時大多企業採取了停產、減產措施,使得價格略有反彈。實際上,青霉素工業鹽本身的市場需求在減少,生產企業的重心已逐步轉向下遊產品,更多的增長空間在於6-APA、阿莫西林和氨芐西林。 今年阿莫西林和6-APA整體需求量穩定,且出口一直呈增長態勢。阿莫西林國內價格從上半年的低迷行情走出,自5月份哈爾濱原料藥會之後開始上調6-APA和阿莫西林的價格,從190元/kg逐步提高到6月份的220元/kg,7月份以來基本維持該價格;9月份再次漲價,價格達到235元/kg.與以往相比,其漲幅並不大。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青霉素類原料需求量的增加,預計未來青霉素工業鹽和阿莫西林的價格還有可能略漲。 頭孢類:中間體短缺影響減弱 7-ACA價格維持在750~800元/kg,下遊產品價格相對穩定 今年頭孢類產品市場整體需求平穩,上半年的價格略低。在出口方面,頭孢曲松鈉、頭孢唑林鈉、頭孢氨芐、頭孢拉定、頭孢 等在上半年均已呈現增長態勢。下半年以來,其中間體7-ACA的供需對下遊頭孢價格產生影響。由於7-ACA化學法生產工藝逐漸退出市場,以前採用化學法工藝為主的石藥、福抗等生產企業,今年已全部改用了 法。在替換工藝過程中,產品供應短缺,而且在部分頭孢類產品的應用上沒有完全匹配,所以有些品種的質量會受到影響。 而7-ACA生產穩定之後,其市場供應量增大,且 法成本降低了,因此,價格競爭將是必然趨勢。第四季度,7-ACA價格可能仍維持在750元/kg左右,下遊產品價格相對穩定。 另外,頭孢氨芐和頭孢拉定在上半年受7-ADCA價格低的影響,價格一直較低,市場沒有大的起色,下半年則略有好轉。目前,頭孢氨芐市場價格在380元/kg左右;頭孢拉定價格在420元/kg;頭孢克 和頭孢克洛也受上遊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行情略有變化。 大環內酯類:行情居高不下 硫氰酸紅霉素價格維持在450~480元/kg,是抗生素類原料藥中價格漲幅最高的 今年,大環內酯類原料保持了去年高漲的行情,也是抗生素類原料藥中價格漲幅最高的。此次漲價之後,景氣周期維持時間較長,產品價格居高不下,預計第四季度其價格變化不大,仍保持高位。 目前各家硫氰酸紅霉素生產企業供應量有限,出口價格在75美元/BOU,國內價格也高達480元/kg.主要是因為國內競爭格局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企業競爭力凸顯,而且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者少,依賴性較強。 隨著大環內酯類下遊制劑用量和原料出口需求增長,目前國內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羅紅霉素等下遊原料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加,使得硫氰酸紅霉素供應越發緊張。阿奇霉素國內價格穩定在1280元/kg左右,克拉霉素價格在1600元/kg左右。第四季度價格變化,主要視硫氰酸紅霉素的供應情況而定。 諾酮類:需求旺盛貨源緊張 鹽酸環丙沙星價格維持在200元/kg,其它 諾酮類產品價格相對穩定 諾酮類原料藥在整個抗生素類產品中份額不大,其上規模的產品有鹽酸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恩諾沙星。今年這幾大產品中,鹽酸環丙沙星和恩諾沙星的價格普遍較高。 今年鹽酸環丙沙星國內外需求仍然旺盛,貨源一直緊張,年初時價格在170元/kg左右,從4月份開始,報價達到200元/kg以上。主要是由於浙江國邦藥業公司控制了環丙沙星多個中間體,使得其他企業不能滿負荷生產。其它 諾酮類產品價格相對穩定,目前,恩諾沙星價格維持在200元/kg左右;鹽酸左氧氟沙星的價格變化不大,仍在260元/kg左右。 獸用抗生素:供不應求持續多時 土霉素價格在75元/kg,強力霉素價格也隨之上漲 今年另一大亮點屬獸用抗生素類原料。自去年以來,大多產品保持高價,且貨源緊張情況持續時間長,如金霉素、土霉素、新霉素等,至今供應仍沒有穩定,其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土霉素原料自進入9月份以來,價格開始上漲,廠家供貨困難,價格目前在75元/kg左右。隨之,其下遊的強力霉素也受影響,報價由之前的310元/kg漲到330元/kg左右,主要原因是石家莊華曙制藥和華北制藥的產量減少。另外,金霉素預混劑也保持較好的行情,國內生產比較集中,價格和供應一直偏緊張。 |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敬請注意。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筆者不是推薦或介紹股票給大家,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
18 Jun 2010 - 發改委藥價新管理辦法
之前已經知道發改委正在研究 改進藥品價格管理方法,今日的新聞,仍正在研究藥品價格管理辦法,亦確保不會藥品在新國家醫保目錄公佈前後大幅漲價。
其實“給虛高藥價動手術“, 中國青年報在2010年5月曾經報道
發改委 正在研究 藥品價格管理辦法
2010年06月18日
有媒體(中國青年報) 報道,部分藥品在新國家醫保目錄公佈前後,大幅漲價,昨日(06月17日),發改委緊急回應稱,目前,發改委已啟動對新進入2009版國家醫保目錄藥品的價格核定工作,正在進行成本和價格調查。
多種新進醫保目錄藥品漲價
中國青年報昨日報道,2009年11月的最後一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了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與2004年版的目錄相比,新版目錄增加了260個藥品。
但報道顯示,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已有30多個品種的藥,價格出現了幅度不一的上漲。而從這些藥品的漲價時機來看,大多數集中在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公佈前後。
按照我國目前的藥價形成機制,藥品價格基本上分三種。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由國家發改委制定價格;未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但進入各省醫保補充目錄的藥品,則由所在省制定指導價格;其餘的藥品,按照市場狀況自主定價。
發改委價格司負責人解釋說,按現行法律法規,藥品進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目錄後,將從企業自主定價轉為由價格主管部門定價,按規定程式核定最高零售限價。
政府定價前漲價將責令恢復原價
但這名負責人坦言,由於需要開展成本價格調查等工作,藥品從進入醫保目錄到政府核定限價標準,需要一定時間。“為不影響市場供應,按政策規定,在政府未定價前,經營者可以暫按市場實際價格執行,”這位負責人同時強調:“(此期間)不得隨意漲價。”
目前,國家發改委已啟動對新進入2009版國家醫保目錄藥品的價格核定工作,正在進行成本和價格調查。
核查的內容包括,對於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前,企業突擊漲價的,將嚴格成本核查,屬於不合理漲價的,定價時一律不予認可;對於進入目錄後、政府定價前漲價的,將責令相關企業恢復原價,各地價格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
不過,昨日的報道中援引業內人士的觀點,物價部門如何能夠真正了解企業的真實成本,真正核實眾多藥品的價格資訊,將會是不小的難題。
機制
按照目前藥價形成機制,藥品價格基本上分三種:
1. 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由國家發改委制定價格;
2. 未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但進入各省醫保補充目錄的藥品,則由所在省制定指導價格;
3. 其餘的藥品,按照市場狀況自主定價。
漏洞
目前藥價形成機制存在漏洞,國家醫保目錄的制定,在人社部,但價格制定,在國家發改委。在國家醫保目錄公佈新品種時,發改委並不能立刻製定出相應的價格,而是要在各省進行價格調研後,才能拿出政府定價。
舉措
發改委:正研究辦法防藥品漲價
藥品進入醫保目錄,企業將獲得大量、穩定的訂單,價格便有了下降的空間。但為何還會有企業漲價?是否意味著目前的定價機制存在漏洞?
昨天(06月17日),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並未正面解答這一問題。但他稱,價格主管部門制定的是藥品最高零售限價,主要是“防漲價”。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的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在控制漲價的同時,將配合招標採購,促進企業通過競爭合理降低價格。
對於企業自主定價,也正在研究“反暴利”的具體認定標準和程式,將依此打擊惡意抬高價格,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
中國青年報: 多種藥品價格在醫保目錄公佈前後猛漲
2010年06月17日
去年售價還是93.5元的藥品,如今價格提高至170元;去年售價1082元,如今售價1580元……就在各地紛紛開始新一輪的藥品招標採購期間,記者發現,一些新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開始悄然漲價。
從記者目前掌握的資料看,已經有30多個品種的藥,價格出現了幅度不一的上漲。而從這些藥品的漲價時機來看,大多數集中在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公佈前後。
是什麼原因使得進入醫保目錄中的藥品漲價?這樣的價格上漲是否意味著藥品定價機制中存在漏洞?
醫保目錄公佈前後藥企紛紛漲價
2009年11月的最後一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了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與2004年版的目錄相比,新版目錄增加了260個藥品。
對藥品生產企業來說,這個被簡稱為醫保目錄的文件在某種程度上左右著企業的發展,是企業擴大市場的金字招牌,因為如果進入醫保目錄,就意味著企業的產品將獲得大量、穩定的訂單,也意味著企業的成本將攤薄,價格有了下降的空間。
有意思的是,就在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公佈前4天,深圳一家藥業有限公司在山東省物價局進行了調價備案,將其生產的20mg單位的阿柔比星凍乾粉針劑價格調整為每支121元,按照物價局的文件,這個新價格就在11月30日起開始執行。在此之前,這個產品的價格為113元。
11月30日,國家醫保目錄公佈,20mg的阿柔比星凍乾粉針劑名列其中。
比阿柔比星早5天執行新價格的,還有一個新進全國醫保目錄的藥品。按照遼價發(2009)111號文件,一家當地公司生產的名為欖香烯口服乳的藥品,在11月25日提高了價格。
欖香烯是一種用於治療腫瘤的藥品,上述公司生產的欖香烯口服乳在2002年9月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在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前,欖香烯口服乳進入了遼寧省醫保目錄。
從文件上看,一支20ml:200mg的欖香烯口服乳新價格為170元,而在提價前,同樣規格的欖香烯口服乳價格僅為每支93.5元。也就是說,在全國醫保目錄公佈前5天,這個即將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價格上漲了82%。
另一家公司生產經營的麻醉藥“地氟烷”也是新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其240ml裝的品種,每瓶價格從1082元提高到了1580元,漲幅達到46%。
更有甚者,一種新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仿製藥,不僅價格上漲,上漲後的價格甚至超過了原研藥。
一家公司生產的白眉蛇毒凝酶幾乎全線上漲,其不同規格的產品漲幅均在20%左右。蛇毒凝酶是一種用於凝血的藥品,這家公司的產品仿製的是一種瑞士進口藥品,二者所用的蛇種不同。
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是注射類藥品,所用蛇種不同,理論上應該按新藥進行審批,需要數年甚至十幾年的臨床來檢驗。上述仿製藥當年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的時候,是按照仿製藥進行申請的。
據悉,1989年,上述瑞士原研藥進入中國市場,2004年,上述仿製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進入市場。但從目前的價格看,1個單位瑞士原研藥價格為51.6元,而同樣規格的上述仿製藥則為65.8元。仿製藥比原研藥高出了14.2元。
藥品漲價的非典型理由
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後企業非但不降價,反倒漲價,是什麼原因?
欖香烯口服乳的生產企業的一位行銷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的欖香烯產品是獨家產品,屬於國家二類新藥,此次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價格確實做出了調整,在全國各地都執行調整後的價格。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欖香烯口服乳價格上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GMP認證改造費用、廠房改造、設備更新、企業管理等原因。
然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客觀因素,目前我國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存在的一些漏洞,給了企業鑽空子的機會。國家醫保目錄的制定,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但價格的制定,在國家發改委。在國家醫保目錄公佈新品種時,國家發改委並不能立刻製定出相應的價格,而是要在各省進行價格調研後,才能拿出政府定價。
“在我國,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由政府定價,未進入醫保目錄的則由企業自主定價。”這位業內人士說,從邏輯上說,政府定價要看國家發改委的定價,但由於工作量的原因,對新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國家發改委往往不能在第一時間全部調查清楚每一種藥的價格。結果,就變成了藥企向所在地物價部門登記備案,國家發改委再參考各地招標價格。這樣一來,發改委定價參考的,往往正是企業上漲以後的價格。
據悉,在每次增補醫保品種討論的時候,一些企業都會派出大量人手四處公關。有的在最終的醫保目錄公開前,就已經獲知自己的產品是否進入目錄,就有了價格操作的時機。
這位業內人士給記者描述了一些企業調整價格的流程:
當一家企業獲知自己的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後,會馬上填寫一個表格,列明漲價的原因,向當地物價部門進行價格調整的備案。漲後價格獲得當地物價部門認可後,企業以此為據到各地參與藥品招標。如果在某幾個地區,這個上漲以後的價格不被認同,有的企業乾脆放棄這幾個省的招標,以維持其上漲後的高價。
“用這樣的方法操作半年或一年後,發改委看到的價格,就變成了企業上漲之後的高價,所確定的政府定價,自然也水漲船高。”這位業內人士說。
這位業內人士舉例向記者說明,假設,一種藥品在醫院售價115元,醫院的進價為100元。那麼代理商名義上的進貨價是90元,實際上代理商從生產企業的進貨價可能僅為18元。也就說,這18元就是生產企業保本、盈利的底線,在18元~90元之間的72元,則被用於臨床費用、繳稅、配送費、醫藥代表提成、公關費等各項支出。
如果這家企業在進入醫保目錄之後成功提價,代理商的進貨價並不會改變。由於價格上漲增加的利潤,則由生產企業與代理商進行分成。由於醫院可以在藥品進價基礎上加價15%,如果藥價提高,醫院加價後也能獲得更多的利益,醫院也傾向於價格高的藥品。
這樣一來,藥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醫院都能從提高的藥價中獲得好處。
在遼寧省物價局,兩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藥價調整是綜合考慮,有三個因素重點考慮:一是要參照外省的價格,二是參照本省現行的價格,三是考慮企業的成本。按照國家現行的政府定價辦法,企業如果要調整價格,需要向物價局報備相關資料,“物價部門的工作壓力很大。”
這兩位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漲價的流程是先向所在地物價部門報備,然後由當地物價部門上報國家發改委,最終由國家發改委定出政府價格。
“原料、人工成本、能源、製造費用、市場短缺與否等等,都是企業漲價的理由。”這兩位負責人說。
但是,這兩位負責人沒有提供該省漲價藥企的登記備案情況。
藥價形成機制是否需要改進
按照我國目前的藥價形成機制,藥品價格基本上分三種。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由國家發改委制定價格;未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但進入各省醫保補充目錄的藥品,則由所在省制定指導價格;其餘的藥品,按照市場狀況自主定價。
“企業報價的時候,需要填一個統一的表格,列明各項成本等內容,基本上都是企業自己填寫,物價部門很難查實。”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少藥企在當地都是納稅大戶,靠著多年積攢的人脈關係,能夠層層過關抬高價格,這樣一來,國家發改委採集的價格數據就成了高價,降低藥價的初衷就被打破。
據這位業內人士介紹,國家發改委也在想辦法調查藥品的真實底價,也就是代理商從生產企業拿到的進貨價。去年就曾採集這個數據,但一些代理商修改了價格。
今年5月,天價蘆筍片事件在社會引發重大反響。
由四川川大華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生產的蘆筍片2002年進入市場,用於癌症的輔助性治療。該藥品出廠價僅為15.5元,但在各地的招標價格卻高得驚人,其在黑龍江、湖北、河南的中標價格分別是160元、133元和107元。在湖南,該藥品進入了該省醫保目錄,湖南省藥品招標採購部門為其設定的價格為136元;該藥品進入醫院後,其售價則達到了213元。
據媒體報道,湖南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對此作出了解釋,認為由於沒有市場零售藥店價格進行參考,只能參照周邊省市的價格作出政府指導價,從而導致定價偏高。
藥品價格究竟該如何制定,業內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
今年6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出《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按照這個文件,今後在藥品定價方面,政府將設定藥品應有的成本價,避免企業亂報價,最終影響藥品出廠價。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物價部門能夠真正掌握企業的成本並嚴格監督企業漲價行為,藥價問題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物價部門如何能夠真正了解企業的真實成本,真正核實眾多藥品的價格資訊,將會是不小的難題。
其實“給虛高藥價動手術“, 中國青年報在2010年5月曾經報道
給虛高藥價“動手術” “阿莫西林,零差率實施前價格5元,實施後2.84元,下降43%﹔法莫替丁,零差率實施前價格5元,實施後1.4元,下降72%……”一走進安徽省蕪湖縣陶辛鎮衛生院,就可看到這張醒目的“本院藥品降價公示一覽表”,上面列著數十種藥品降價情況。 陶辛鎮衛生院是全國一萬多家已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一。截至今年2月底,全國30%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廣大群眾已經享受到藥價的實惠。而隨著這一制度的推廣,多方面綜合效應還將進一步顯現。 ... (摘要) ... |
發改委 正在研究 藥品價格管理辦法
2010年06月18日
有媒體(中國青年報) 報道,部分藥品在新國家醫保目錄公佈前後,大幅漲價,昨日(06月17日),發改委緊急回應稱,目前,發改委已啟動對新進入2009版國家醫保目錄藥品的價格核定工作,正在進行成本和價格調查。
多種新進醫保目錄藥品漲價
中國青年報昨日報道,2009年11月的最後一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了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與2004年版的目錄相比,新版目錄增加了260個藥品。
但報道顯示,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已有30多個品種的藥,價格出現了幅度不一的上漲。而從這些藥品的漲價時機來看,大多數集中在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公佈前後。
按照我國目前的藥價形成機制,藥品價格基本上分三種。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由國家發改委制定價格;未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但進入各省醫保補充目錄的藥品,則由所在省制定指導價格;其餘的藥品,按照市場狀況自主定價。
發改委價格司負責人解釋說,按現行法律法規,藥品進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目錄後,將從企業自主定價轉為由價格主管部門定價,按規定程式核定最高零售限價。
政府定價前漲價將責令恢復原價
但這名負責人坦言,由於需要開展成本價格調查等工作,藥品從進入醫保目錄到政府核定限價標準,需要一定時間。“為不影響市場供應,按政策規定,在政府未定價前,經營者可以暫按市場實際價格執行,”這位負責人同時強調:“(此期間)不得隨意漲價。”
目前,國家發改委已啟動對新進入2009版國家醫保目錄藥品的價格核定工作,正在進行成本和價格調查。
核查的內容包括,對於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前,企業突擊漲價的,將嚴格成本核查,屬於不合理漲價的,定價時一律不予認可;對於進入目錄後、政府定價前漲價的,將責令相關企業恢復原價,各地價格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
不過,昨日的報道中援引業內人士的觀點,物價部門如何能夠真正了解企業的真實成本,真正核實眾多藥品的價格資訊,將會是不小的難題。
機制
按照目前藥價形成機制,藥品價格基本上分三種:
1. 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由國家發改委制定價格;
2. 未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但進入各省醫保補充目錄的藥品,則由所在省制定指導價格;
3. 其餘的藥品,按照市場狀況自主定價。
漏洞
目前藥價形成機制存在漏洞,國家醫保目錄的制定,在人社部,但價格制定,在國家發改委。在國家醫保目錄公佈新品種時,發改委並不能立刻製定出相應的價格,而是要在各省進行價格調研後,才能拿出政府定價。
舉措
發改委:正研究辦法防藥品漲價
藥品進入醫保目錄,企業將獲得大量、穩定的訂單,價格便有了下降的空間。但為何還會有企業漲價?是否意味著目前的定價機制存在漏洞?
昨天(06月17日),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並未正面解答這一問題。但他稱,價格主管部門制定的是藥品最高零售限價,主要是“防漲價”。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的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在控制漲價的同時,將配合招標採購,促進企業通過競爭合理降低價格。
對於企業自主定價,也正在研究“反暴利”的具體認定標準和程式,將依此打擊惡意抬高價格,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
中國青年報: 多種藥品價格在醫保目錄公佈前後猛漲
2010年06月17日
去年售價還是93.5元的藥品,如今價格提高至170元;去年售價1082元,如今售價1580元……就在各地紛紛開始新一輪的藥品招標採購期間,記者發現,一些新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開始悄然漲價。
從記者目前掌握的資料看,已經有30多個品種的藥,價格出現了幅度不一的上漲。而從這些藥品的漲價時機來看,大多數集中在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公佈前後。
是什麼原因使得進入醫保目錄中的藥品漲價?這樣的價格上漲是否意味著藥品定價機制中存在漏洞?
醫保目錄公佈前後藥企紛紛漲價
2009年11月的最後一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了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與2004年版的目錄相比,新版目錄增加了260個藥品。
對藥品生產企業來說,這個被簡稱為醫保目錄的文件在某種程度上左右著企業的發展,是企業擴大市場的金字招牌,因為如果進入醫保目錄,就意味著企業的產品將獲得大量、穩定的訂單,也意味著企業的成本將攤薄,價格有了下降的空間。
有意思的是,就在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公佈前4天,深圳一家藥業有限公司在山東省物價局進行了調價備案,將其生產的20mg單位的阿柔比星凍乾粉針劑價格調整為每支121元,按照物價局的文件,這個新價格就在11月30日起開始執行。在此之前,這個產品的價格為113元。
11月30日,國家醫保目錄公佈,20mg的阿柔比星凍乾粉針劑名列其中。
比阿柔比星早5天執行新價格的,還有一個新進全國醫保目錄的藥品。按照遼價發(2009)111號文件,一家當地公司生產的名為欖香烯口服乳的藥品,在11月25日提高了價格。
欖香烯是一種用於治療腫瘤的藥品,上述公司生產的欖香烯口服乳在2002年9月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在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前,欖香烯口服乳進入了遼寧省醫保目錄。
從文件上看,一支20ml:200mg的欖香烯口服乳新價格為170元,而在提價前,同樣規格的欖香烯口服乳價格僅為每支93.5元。也就是說,在全國醫保目錄公佈前5天,這個即將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價格上漲了82%。
另一家公司生產經營的麻醉藥“地氟烷”也是新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其240ml裝的品種,每瓶價格從1082元提高到了1580元,漲幅達到46%。
更有甚者,一種新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仿製藥,不僅價格上漲,上漲後的價格甚至超過了原研藥。
一家公司生產的白眉蛇毒凝酶幾乎全線上漲,其不同規格的產品漲幅均在20%左右。蛇毒凝酶是一種用於凝血的藥品,這家公司的產品仿製的是一種瑞士進口藥品,二者所用的蛇種不同。
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是注射類藥品,所用蛇種不同,理論上應該按新藥進行審批,需要數年甚至十幾年的臨床來檢驗。上述仿製藥當年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的時候,是按照仿製藥進行申請的。
據悉,1989年,上述瑞士原研藥進入中國市場,2004年,上述仿製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進入市場。但從目前的價格看,1個單位瑞士原研藥價格為51.6元,而同樣規格的上述仿製藥則為65.8元。仿製藥比原研藥高出了14.2元。
藥品漲價的非典型理由
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後企業非但不降價,反倒漲價,是什麼原因?
欖香烯口服乳的生產企業的一位行銷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的欖香烯產品是獨家產品,屬於國家二類新藥,此次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價格確實做出了調整,在全國各地都執行調整後的價格。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欖香烯口服乳價格上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GMP認證改造費用、廠房改造、設備更新、企業管理等原因。
然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客觀因素,目前我國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存在的一些漏洞,給了企業鑽空子的機會。國家醫保目錄的制定,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但價格的制定,在國家發改委。在國家醫保目錄公佈新品種時,國家發改委並不能立刻製定出相應的價格,而是要在各省進行價格調研後,才能拿出政府定價。
“在我國,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由政府定價,未進入醫保目錄的則由企業自主定價。”這位業內人士說,從邏輯上說,政府定價要看國家發改委的定價,但由於工作量的原因,對新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國家發改委往往不能在第一時間全部調查清楚每一種藥的價格。結果,就變成了藥企向所在地物價部門登記備案,國家發改委再參考各地招標價格。這樣一來,發改委定價參考的,往往正是企業上漲以後的價格。
據悉,在每次增補醫保品種討論的時候,一些企業都會派出大量人手四處公關。有的在最終的醫保目錄公開前,就已經獲知自己的產品是否進入目錄,就有了價格操作的時機。
這位業內人士給記者描述了一些企業調整價格的流程:
當一家企業獲知自己的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後,會馬上填寫一個表格,列明漲價的原因,向當地物價部門進行價格調整的備案。漲後價格獲得當地物價部門認可後,企業以此為據到各地參與藥品招標。如果在某幾個地區,這個上漲以後的價格不被認同,有的企業乾脆放棄這幾個省的招標,以維持其上漲後的高價。
“用這樣的方法操作半年或一年後,發改委看到的價格,就變成了企業上漲之後的高價,所確定的政府定價,自然也水漲船高。”這位業內人士說。
這位業內人士舉例向記者說明,假設,一種藥品在醫院售價115元,醫院的進價為100元。那麼代理商名義上的進貨價是90元,實際上代理商從生產企業的進貨價可能僅為18元。也就說,這18元就是生產企業保本、盈利的底線,在18元~90元之間的72元,則被用於臨床費用、繳稅、配送費、醫藥代表提成、公關費等各項支出。
如果這家企業在進入醫保目錄之後成功提價,代理商的進貨價並不會改變。由於價格上漲增加的利潤,則由生產企業與代理商進行分成。由於醫院可以在藥品進價基礎上加價15%,如果藥價提高,醫院加價後也能獲得更多的利益,醫院也傾向於價格高的藥品。
這樣一來,藥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醫院都能從提高的藥價中獲得好處。
在遼寧省物價局,兩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藥價調整是綜合考慮,有三個因素重點考慮:一是要參照外省的價格,二是參照本省現行的價格,三是考慮企業的成本。按照國家現行的政府定價辦法,企業如果要調整價格,需要向物價局報備相關資料,“物價部門的工作壓力很大。”
這兩位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漲價的流程是先向所在地物價部門報備,然後由當地物價部門上報國家發改委,最終由國家發改委定出政府價格。
“原料、人工成本、能源、製造費用、市場短缺與否等等,都是企業漲價的理由。”這兩位負責人說。
但是,這兩位負責人沒有提供該省漲價藥企的登記備案情況。
藥價形成機制是否需要改進
按照我國目前的藥價形成機制,藥品價格基本上分三種。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由國家發改委制定價格;未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但進入各省醫保補充目錄的藥品,則由所在省制定指導價格;其餘的藥品,按照市場狀況自主定價。
“企業報價的時候,需要填一個統一的表格,列明各項成本等內容,基本上都是企業自己填寫,物價部門很難查實。”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少藥企在當地都是納稅大戶,靠著多年積攢的人脈關係,能夠層層過關抬高價格,這樣一來,國家發改委採集的價格數據就成了高價,降低藥價的初衷就被打破。
據這位業內人士介紹,國家發改委也在想辦法調查藥品的真實底價,也就是代理商從生產企業拿到的進貨價。去年就曾採集這個數據,但一些代理商修改了價格。
今年5月,天價蘆筍片事件在社會引發重大反響。
由四川川大華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生產的蘆筍片2002年進入市場,用於癌症的輔助性治療。該藥品出廠價僅為15.5元,但在各地的招標價格卻高得驚人,其在黑龍江、湖北、河南的中標價格分別是160元、133元和107元。在湖南,該藥品進入了該省醫保目錄,湖南省藥品招標採購部門為其設定的價格為136元;該藥品進入醫院後,其售價則達到了213元。
據媒體報道,湖南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對此作出了解釋,認為由於沒有市場零售藥店價格進行參考,只能參照周邊省市的價格作出政府指導價,從而導致定價偏高。
藥品價格究竟該如何制定,業內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
今年6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出《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按照這個文件,今後在藥品定價方面,政府將設定藥品應有的成本價,避免企業亂報價,最終影響藥品出廠價。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物價部門能夠真正掌握企業的成本並嚴格監督企業漲價行為,藥價問題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物價部門如何能夠真正了解企業的真實成本,真正核實眾多藥品的價格資訊,將會是不小的難題。
2010年5月27日星期四
27 May 2010 - 藥品價格管理 四項措施
05月25日(星期二) 出了一個關於國家發改委加強藥品價格管理的新聞,剛剛碰到市場大跌,國藥(1099)、利君(2005)、中生製藥(1177)等股票挫8%-13%。05月26日(咋天)藥業股跟着回升不少,國藥(1099)、中生製藥(1177)上升9%-10%。
筆者看清楚這個新聞,原來是針對
■ 藥品價格太高 (藥價虛高問題)。
■ 流通機制出現問題,環節太多,應該不是針對製藥廠,而是針對分銷商,甚至是利益鏈條的很多環節。流通環節太多,每一個環節都要加碼,這裡面購銷價格的監管,其實就是要使得流通環節不要過分地增加所謂的利潤,抬高價格,防止暴利,這是一個。這個有點似咖啡豆,農民出售價不高,但到達用家手已是20、30倍價錢。不同的是製藥廠出售的已經是製成品,不是原材料。
( 例如: 出廠價 15.5元,到了患者手上就變成了213元。 )
■ 政府不清楚藥品成本,所以「政府指導價」 就太高,價格監管看起來也出了問題。
所以這四項措施,是首先找出
■ 基本成本價格
■ 研究改進價格管理方法
然後才可對症下藥,加強管理方法。目標是到達患者手上價格離開出廠價不太遠。
筆者相信這些措施
■ 主要是對分銷商影響,因出廠價便宜是已知的事。所以主要是討論對國藥(1099)的影響。
■ 錢的分配涉及到這個利益鏈條的很多環節,包括醫藥代表,醫生和醫院藥品採購負責人。公立醫院改革亦是重點,但暫時看來未有這方面的行動。
■ 在H股中,有一、二間製藥廠現時可以「自主定價」某一些產品,如15種藥品中其中1種可以「自主定價」。經過償格成本審核,對企業自主定價的藥品價格可能有影響,但影響應該比較少。
美銀美林觀點和看法頗不同,指出藥品價格管理方法 要很長時間來改變,並指國藥(1099)基本因素無改變,仍保持公司市場地位和增長前景。
1. 先看內容 四項措施,加強藥品價格管理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將採取四項措施,加強藥品價格管理,加大對流通環節惡意加價、牟取暴利行為的打擊力度,進一步降低虛高藥品價格。
這四項措施包括:
1. 對屬於企業自主定價的藥品,加強市場購銷價格調查;
2. 對政府指導價藥品加強成本審核;
3. 建立基本藥物動態調整機制;
4. 研究改進藥品價格管理方法。
對屬於企業自主定價的藥品,物價主管部門將研究制定牟取暴利的界定標準,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查處;加大對流通環節惡意加價、牟取暴利行為的打擊力度,一經查實,予以曝光。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進行全面摸底排查,降低偏高的藥品價格,以推動今年實現60%的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
在研究改進藥品價格管理方法方面,國家發改委正在修訂藥品價格管理辦法,探索有利於推動降低招標採購等市場交易價格的方式方法。對流通環節實際加價率進行監控。
國家發改委人士說,在取消醫院藥品加成的過渡期間,國家發改委為調動醫院使用低價藥的積極性,擬在不突破現行15%加價政策前提下,適當調低高價藥加價率,相應提高低價藥加價率,實行差別加價政策;進一步擴大藥品劑型規格差比價規則的實施範圍,防止企業採取變換劑型、規格等方式變相漲價。
2. 再看監管 切斷不合理的利益鏈條,努力解決藥價虛高問題
中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侯艷)2010年全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暨省部級領導幹部醫改專題研討班結業式21號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深化醫改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把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作為醫改工作的重心,確保完成今年醫改任務。
李克強說,一年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措施有序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表明醫改的基本方向,總體思路和實施路徑是正確的。同時必須看到醫改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李克強強調,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關鍵在保基本,按照實現全民基本醫保的要求,逐步擴大覆蓋面,從實際出發提高保障和服務水平,提高門診統籌和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使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要突出強基層,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造建設力度,加快推進以培養全科醫生為重點的隊伍建設,使更多的城鄉居民不出社區,不出鄉村就能看上病,逐步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群眾看病就醫的首選之處。
李克強指出,深化醫改還要注重建機制。健全基本藥物招標採購機制,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切斷不合理的利益鏈條,努力解決藥價虛高問題,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按照上下聯動,內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則,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公共醫院有激勵有約束的運行機制,多元辦醫的市場競爭機制,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李克強說,廣大醫務人員是醫改的主力軍,要凝聚醫務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他們推動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把醫改這件大事辦實辦好。
3. 問題是 流通機制環節太多,政府的價格監管
(http://news.qq.com/a/20100526/002561.htm)
央視 - 新聞
“新聞 1+1” 2010年5月26日播出
一直到今天,公眾對於利潤率高達 1300%的蘆筍片事件的討論仍然沒有降溫的跡象,在整個國家正在推進新醫改的背景下,大家需要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
... ... ...
目前發改委就正在全面摸底排查,尋求治理藥價的良方,出廠價 15.5元,到了患者手上就變成了213元,今天全國各地的蘆筍片價格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 ... ...
有國家正式批號的恩丹西酮原料藥,每公斤的市場價為 6萬元,可以分裝 12萬 5000支,8毫克的針劑,平均每支的原料成本不足一元,加上包裝及工資,管理等費用,成本也不到四元,而在醫院的零售價卻是每支80到90元。
在陝西省物價局的網站上,輸入恩丹西酮,我們就可以清楚地查到一支恩丹西酮的最高零售價為 84.80元。也就是說,如果以出廠價為基準計算,這個藥的利潤率高達 2000%左右,比我們此前曝光的蘆筍片還要暴利。
... ... ...
市場的問題?
... ... ...
對,這是一個。
另外一個我們也知道,流通機制環節太多,消費者沒有選擇權,沒有任何博弈的價值,所以政府來監管,但政府的價格監管看起來在某些環節也出了比較大的問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指導價格本身就虛高,所以這兩方面如果同時失靈,那帶來的的確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 ... ...
發改委開出這樣一個,我們姑且把它叫做藥方,有人說是猛藥,我覺得它的核心其實就在於想強化價格的監管,因為我們現在市場上一部分是政府定價的,這個可能這一次沒有去說。主要是企業自主定價的,企業自主定價,在定價這方面好像企業說了算,但是流通環節我們知道,環節太多,每一個環節都要加碼,這裡面購銷價格的監管,其實就是要使得流通環節不要過分地增加所謂的利潤,抬高價格,防止暴利,這是一個。
另外一個,對於政府發布指導價這些藥品,最關鍵的政府如果要發布一個精準的指導價,前提是什麼,前提必須是要能夠摸清藥品的生產的成本,如果你摸不清楚,情報不准,信息不靈,最後就像我們上一次看到蘆筍片,價格部門說,我們的確有一些不作為,不到位,因為信息不靈,所以有許多藥品如果指導價,在成本核算上沒有搞清楚。
... ... ...
而值得注意的另一個背景是,新醫改方案兩個最重要的難點,一個是基本藥物制度,一個是公立醫院改革。
... ... ...
這是記者調查過程中拍攝下的一段錄像,據這名經理透露,湘雅二醫院每個月銷售蘆筍片總數在1100瓶以上,醫藥代表賣一瓶蘆筍片的利潤在100元左右,總的藥品利潤超過十萬元,這些錢的分配涉及到這個利益鏈條的很多環節。包括醫藥代表,醫生和醫院藥品採購負責人。其中開藥的醫生獲利最多,一瓶蘆筍片可以拿到80元左右的藥品回扣。
4. 美銀美林 觀點
美銀美林重申國藥(1099)「買入」評級,目標價36元。近期國藥遭嚴重拋售,但沒有基本因素改善損害公司市場地位和增長前景。
最近媒體報導揭露一個極端的消息,製造商的價格和最終用戶的價格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內地政府會出手降價。該行相信政府會採取一些措施,但製品製造商和分銷商不會成為受害者。藥品價格高是人為造成的一個根深蒂固系統問題(製藥業補貼醫院),並沒有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要幾十年時間來加以改善。
筆者看清楚這個新聞,原來是針對
■ 藥品價格太高 (藥價虛高問題)。
■ 流通機制出現問題,環節太多,應該不是針對製藥廠,而是針對分銷商,甚至是利益鏈條的很多環節。流通環節太多,每一個環節都要加碼,這裡面購銷價格的監管,其實就是要使得流通環節不要過分地增加所謂的利潤,抬高價格,防止暴利,這是一個。這個有點似咖啡豆,農民出售價不高,但到達用家手已是20、30倍價錢。不同的是製藥廠出售的已經是製成品,不是原材料。
( 例如: 出廠價 15.5元,到了患者手上就變成了213元。 )
■ 政府不清楚藥品成本,所以「政府指導價」 就太高,價格監管看起來也出了問題。
所以這四項措施,是首先找出
■ 基本成本價格
■ 研究改進價格管理方法
然後才可對症下藥,加強管理方法。目標是到達患者手上價格離開出廠價不太遠。
筆者相信這些措施
■ 主要是對分銷商影響,因出廠價便宜是已知的事。所以主要是討論對國藥(1099)的影響。
■ 錢的分配涉及到這個利益鏈條的很多環節,包括醫藥代表,醫生和醫院藥品採購負責人。公立醫院改革亦是重點,但暫時看來未有這方面的行動。
■ 在H股中,有一、二間製藥廠現時可以「自主定價」某一些產品,如15種藥品中其中1種可以「自主定價」。經過償格成本審核,對企業自主定價的藥品價格可能有影響,但影響應該比較少。
美銀美林觀點和看法頗不同,指出藥品價格管理方法 要很長時間來改變,並指國藥(1099)基本因素無改變,仍保持公司市場地位和增長前景。
1. 先看內容 四項措施,加強藥品價格管理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將採取四項措施,加強藥品價格管理,加大對流通環節惡意加價、牟取暴利行為的打擊力度,進一步降低虛高藥品價格。
這四項措施包括:
1. 對屬於企業自主定價的藥品,加強市場購銷價格調查;
2. 對政府指導價藥品加強成本審核;
3. 建立基本藥物動態調整機制;
4. 研究改進藥品價格管理方法。
對屬於企業自主定價的藥品,物價主管部門將研究制定牟取暴利的界定標準,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查處;加大對流通環節惡意加價、牟取暴利行為的打擊力度,一經查實,予以曝光。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進行全面摸底排查,降低偏高的藥品價格,以推動今年實現60%的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
在研究改進藥品價格管理方法方面,國家發改委正在修訂藥品價格管理辦法,探索有利於推動降低招標採購等市場交易價格的方式方法。對流通環節實際加價率進行監控。
國家發改委人士說,在取消醫院藥品加成的過渡期間,國家發改委為調動醫院使用低價藥的積極性,擬在不突破現行15%加價政策前提下,適當調低高價藥加價率,相應提高低價藥加價率,實行差別加價政策;進一步擴大藥品劑型規格差比價規則的實施範圍,防止企業採取變換劑型、規格等方式變相漲價。
2. 再看監管 切斷不合理的利益鏈條,努力解決藥價虛高問題
中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侯艷)2010年全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暨省部級領導幹部醫改專題研討班結業式21號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深化醫改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把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作為醫改工作的重心,確保完成今年醫改任務。
李克強說,一年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措施有序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表明醫改的基本方向,總體思路和實施路徑是正確的。同時必須看到醫改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李克強強調,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關鍵在保基本,按照實現全民基本醫保的要求,逐步擴大覆蓋面,從實際出發提高保障和服務水平,提高門診統籌和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使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要突出強基層,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造建設力度,加快推進以培養全科醫生為重點的隊伍建設,使更多的城鄉居民不出社區,不出鄉村就能看上病,逐步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群眾看病就醫的首選之處。
李克強指出,深化醫改還要注重建機制。健全基本藥物招標採購機制,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切斷不合理的利益鏈條,努力解決藥價虛高問題,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按照上下聯動,內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則,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公共醫院有激勵有約束的運行機制,多元辦醫的市場競爭機制,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李克強說,廣大醫務人員是醫改的主力軍,要凝聚醫務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他們推動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把醫改這件大事辦實辦好。
3. 問題是 流通機制環節太多,政府的價格監管
(http://news.qq.com/a/20100526/002561.htm)
央視 - 新聞
“新聞 1+1” 2010年5月26日播出
一直到今天,公眾對於利潤率高達 1300%的蘆筍片事件的討論仍然沒有降溫的跡象,在整個國家正在推進新醫改的背景下,大家需要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
... ... ...
目前發改委就正在全面摸底排查,尋求治理藥價的良方,出廠價 15.5元,到了患者手上就變成了213元,今天全國各地的蘆筍片價格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 ... ...
有國家正式批號的恩丹西酮原料藥,每公斤的市場價為 6萬元,可以分裝 12萬 5000支,8毫克的針劑,平均每支的原料成本不足一元,加上包裝及工資,管理等費用,成本也不到四元,而在醫院的零售價卻是每支80到90元。
在陝西省物價局的網站上,輸入恩丹西酮,我們就可以清楚地查到一支恩丹西酮的最高零售價為 84.80元。也就是說,如果以出廠價為基準計算,這個藥的利潤率高達 2000%左右,比我們此前曝光的蘆筍片還要暴利。
... ... ...
市場的問題?
... ... ...
對,這是一個。
另外一個我們也知道,流通機制環節太多,消費者沒有選擇權,沒有任何博弈的價值,所以政府來監管,但政府的價格監管看起來在某些環節也出了比較大的問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指導價格本身就虛高,所以這兩方面如果同時失靈,那帶來的的確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 ... ...
發改委開出這樣一個,我們姑且把它叫做藥方,有人說是猛藥,我覺得它的核心其實就在於想強化價格的監管,因為我們現在市場上一部分是政府定價的,這個可能這一次沒有去說。主要是企業自主定價的,企業自主定價,在定價這方面好像企業說了算,但是流通環節我們知道,環節太多,每一個環節都要加碼,這裡面購銷價格的監管,其實就是要使得流通環節不要過分地增加所謂的利潤,抬高價格,防止暴利,這是一個。
另外一個,對於政府發布指導價這些藥品,最關鍵的政府如果要發布一個精準的指導價,前提是什麼,前提必須是要能夠摸清藥品的生產的成本,如果你摸不清楚,情報不准,信息不靈,最後就像我們上一次看到蘆筍片,價格部門說,我們的確有一些不作為,不到位,因為信息不靈,所以有許多藥品如果指導價,在成本核算上沒有搞清楚。
... ... ...
而值得注意的另一個背景是,新醫改方案兩個最重要的難點,一個是基本藥物制度,一個是公立醫院改革。
... ... ...
這是記者調查過程中拍攝下的一段錄像,據這名經理透露,湘雅二醫院每個月銷售蘆筍片總數在1100瓶以上,醫藥代表賣一瓶蘆筍片的利潤在100元左右,總的藥品利潤超過十萬元,這些錢的分配涉及到這個利益鏈條的很多環節。包括醫藥代表,醫生和醫院藥品採購負責人。其中開藥的醫生獲利最多,一瓶蘆筍片可以拿到80元左右的藥品回扣。
4. 美銀美林 觀點
美銀美林重申國藥(1099)「買入」評級,目標價36元。近期國藥遭嚴重拋售,但沒有基本因素改善損害公司市場地位和增長前景。
最近媒體報導揭露一個極端的消息,製造商的價格和最終用戶的價格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內地政府會出手降價。該行相信政府會採取一些措施,但製品製造商和分銷商不會成為受害者。藥品價格高是人為造成的一個根深蒂固系統問題(製藥業補貼醫院),並沒有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要幾十年時間來加以改善。
2010年4月22日星期四
22 Apr 2010 - 居民多購藥品
藥業股新聞,數字作為參考。
居民多購藥品 上月銷售增
欄名:數字看中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3月份,中西藥品銷售額為23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2.8%,較2月份增長20.6%;1至3月累計銷售額 642億元,按年增長20.9%。
解讀
今年3月份藥品銷售額為過去9個月最大單月銷售金額,達234億元,同比及環比都增長逾20%,反映內地藥品需求強勁,銷售增長迅速。
雖然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2月份的12,334億元下跌8%,但3月藥品銷售額較2月份增長20.6%,不僅未跟隨整體消費下跌,反而大幅度增長,並且較2月份的增長幅度加快4.1個百分點,顯示內地藥品銷售增長加快。
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8個月藥品銷售額佔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都在2%以下,今年3月份的比例較2月份高出0.5個百分點,突破2%,達 2.07%, 亦顯示居民的消費更多用在藥品購買上。
醫藥行業研究員預期,未來5年中國藥品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20%以上。目前中國醫藥市場的總值有245億美元,在全球的醫藥市場排名第五,預料到 2013年前,中國醫藥市場的總值將達到700多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醫藥市場。
本港上市的醫藥行業公司,例如神威藥業(02877)及國藥控股(01099)早前公布的09年度營業額,分別按年增長28.1%及23.2%,增長強勁,亦反映內地藥品銷售市場潛力龐大。
投行看好藥業股
鑑於各醫藥公司09年度的業績及預期銷售前景亮麗,各投資銀行紛紛看好藥業股份,並將相關公司股份目標價提高。例如,花旗將國藥目標價由33元上調至42 元,高盛將神威藥業目標價由25.4元調升至29.5元。
居民多購藥品 上月銷售增
欄名:數字看中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3月份,中西藥品銷售額為23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2.8%,較2月份增長20.6%;1至3月累計銷售額 642億元,按年增長20.9%。
解讀
今年3月份藥品銷售額為過去9個月最大單月銷售金額,達234億元,同比及環比都增長逾20%,反映內地藥品需求強勁,銷售增長迅速。
雖然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2月份的12,334億元下跌8%,但3月藥品銷售額較2月份增長20.6%,不僅未跟隨整體消費下跌,反而大幅度增長,並且較2月份的增長幅度加快4.1個百分點,顯示內地藥品銷售增長加快。
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8個月藥品銷售額佔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都在2%以下,今年3月份的比例較2月份高出0.5個百分點,突破2%,達 2.07%, 亦顯示居民的消費更多用在藥品購買上。
醫藥行業研究員預期,未來5年中國藥品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20%以上。目前中國醫藥市場的總值有245億美元,在全球的醫藥市場排名第五,預料到 2013年前,中國醫藥市場的總值將達到700多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醫藥市場。
本港上市的醫藥行業公司,例如神威藥業(02877)及國藥控股(01099)早前公布的09年度營業額,分別按年增長28.1%及23.2%,增長強勁,亦反映內地藥品銷售市場潛力龐大。
投行看好藥業股
鑑於各醫藥公司09年度的業績及預期銷售前景亮麗,各投資銀行紛紛看好藥業股份,並將相關公司股份目標價提高。例如,花旗將國藥目標價由33元上調至42 元,高盛將神威藥業目標價由25.4元調升至29.5元。
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
14 Apr 2010 - 製藥股 PE 和 PEG (觀察)
最近 藥業股是表現比較好的板塊之一,今天有多隻藥業股升5%-11%。
- 廣州藥業(0874) 收市價 $7.69,升3.2%。
- 東瑞製葯(2348) 升8%。
- 神威(2877)再創上市新高,收市價 $25.9,升5%,成交增至293萬股。
- 聯邦製藥(3933)也再創上市新高,高見 $7.95,收市價 $7.91,急升9.1%,成交增至518萬股。
- 羅欣藥業(8058)也創上市新高,收市價 $8.48,急升11.3%,成交增至177萬股。
- 此外,威高股份(8199)也再返回上市高位 $35,升7.5%。
筆者 認為再使用 22 Mar 2010 - 藥業股簡單比較 (觀察) 有點保守。例如,聯邦制藥(3933) 現價$7.91,PE = 17.4倍,2009年 EPS 增長26.0%,PEG = 17.4/26 = 0.67。數目是比較1.0小許多 (0.67 < 1.0)。但目標價只是 $7.50 (今天收市價已是 $7.91)。 問朋友A君得到財務報告,注意一些報告其實是一個範圍的目標價。
例如,聯邦制藥(3933),摩根士丹利(大摩)的最樂觀價目標價是 $10.11,而$7.50是基本目標價。
又例如,神威藥業(2877),摩根大通目標價是30元,而筆者只顯示平均目標價。所以,筆者製造一份新的電子表格(spreadsheet)。
一些公司EPS增長 2009年是正數 (say +80%),而前二年(2007年,2008年)可以是負數 (say -30%,-20%),如果只看2009年PEG只能看到部分的數字。所以,筆者計算 2007-2009年 平均EPS增長 (例 80-30-20 / 3 = 10%)來幫助反映公司近3年景況。
( 恐防Google的09市盈率數字 不正確,筆者也使用了數據來計算09市盈率,看來 Google的數據是正確的。)
注意: PEG 等數字是使用formula (現時PE / 2009年EPS增長) 計算,是自動更新的。
連結:
- 03 Apr 2010 - 聯邦制藥(3933) 業績
- 31 Mar 2010 - 中國生物製藥(1177) 業績
- 29 Mar 2010 - 神威藥業(2877) 業績
- 28 Mar 2010 - 華瀚生物製藥 (0587)
- 24 Mar 2010 - 利君醫藥 (2005) 業績
- 24 Mar 2010 - 羅欣藥業(8058) 業績
- 20 Mar 2010 - 李氏大藥廠(8221) 一年升6倍
- 16 Mar 2010 - 神威藥業(2877) 和 中國生物製藥(1177)
- 24 Feb 2010 - 羅欣藥業(8058)
- 22 Feb 2010 - 中國生物製藥(1177)
後記:
1. 4月19日 BNP Paribas 將 神威藥業(2877) 目標價由25.0元上調至31.0元,平均25.2元上調至28.16元 (BNP 31.0, DBS 25.3, Merrill Lynch 25.0, Goldman 29.5, JP Morgan 30.0)
2. 4月28日 Merrill Lynch 將 神威藥業(2877) 目標價由25.0元上調至28.0元,平均28.16元上調至28.76元 (BNP 31.0, DBS 25.3, Merrill Lynch 28.0, Goldman 29.5, JP Morgan 30.0)
3. 5月07日 里昂(CLSA)首予利君國際(2005)目標價2.78元。平均2.1元上調至2.56元(BNP 2.36, CLSA 2.75)
4. 5月14日 李氏大藥廠(8221)由創業板轉為主板,股票編號改為950
5. 5月14日 摩根士丹利首予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評級「增持」,目標價5元。平均3.6元上調至4.3元 (DBS 3.6, Morgan Stanley 5.0)
6. 5月31日 DBS上調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目標價4元。平均4.3元上調至4.5元 (DBS 4.0, Morgan Stanley 5.0)
7. 5月31日 廣州藥業(0874)。平均7.21元 (DBS 8.93, Morgan Stanley 7.5, Goldman 5.2)
8. 6月03日 摩根士丹利將聯邦製藥(3933)目標價從7.50港元上調至12港元, 德銀首予聯邦制藥(3933)「買入」,目標11.2元。平均11.6元 (Morgan Stanley 12, 德銀 11.2)
- 廣州藥業(0874) 收市價 $7.69,升3.2%。
- 東瑞製葯(2348) 升8%。
- 神威(2877)再創上市新高,收市價 $25.9,升5%,成交增至293萬股。
- 聯邦製藥(3933)也再創上市新高,高見 $7.95,收市價 $7.91,急升9.1%,成交增至518萬股。
- 羅欣藥業(8058)也創上市新高,收市價 $8.48,急升11.3%,成交增至177萬股。
- 此外,威高股份(8199)也再返回上市高位 $35,升7.5%。
筆者 認為再使用 22 Mar 2010 - 藥業股簡單比較 (觀察) 有點保守。例如,聯邦制藥(3933) 現價$7.91,PE = 17.4倍,2009年 EPS 增長26.0%,PEG = 17.4/26 = 0.67。數目是比較1.0小許多 (0.67 < 1.0)。但目標價只是 $7.50 (今天收市價已是 $7.91)。 問朋友A君得到財務報告,注意一些報告其實是一個範圍的目標價。
例如,聯邦制藥(3933),摩根士丹利(大摩)的最樂觀價目標價是 $10.11,而$7.50是基本目標價。
又例如,神威藥業(2877),摩根大通目標價是30元,而筆者只顯示平均目標價。所以,筆者製造一份新的電子表格(spreadsheet)。
一些公司EPS增長 2009年是正數 (say +80%),而前二年(2007年,2008年)可以是負數 (say -30%,-20%),如果只看2009年PEG只能看到部分的數字。所以,筆者計算 2007-2009年 平均EPS增長 (例 80-30-20 / 3 = 10%)來幫助反映公司近3年景況。
( 恐防Google的09市盈率數字 不正確,筆者也使用了數據來計算09市盈率,看來 Google的數據是正確的。)
注意: PEG 等數字是使用formula (現時PE / 2009年EPS增長) 計算,是自動更新的。
連結:
- 03 Apr 2010 - 聯邦制藥(3933) 業績
- 31 Mar 2010 - 中國生物製藥(1177) 業績
- 29 Mar 2010 - 神威藥業(2877) 業績
- 28 Mar 2010 - 華瀚生物製藥 (0587)
- 24 Mar 2010 - 利君醫藥 (2005) 業績
- 24 Mar 2010 - 羅欣藥業(8058) 業績
- 20 Mar 2010 - 李氏大藥廠(8221) 一年升6倍
- 16 Mar 2010 - 神威藥業(2877) 和 中國生物製藥(1177)
- 24 Feb 2010 - 羅欣藥業(8058)
- 22 Feb 2010 - 中國生物製藥(1177)
後記:
1. 4月19日 BNP Paribas 將 神威藥業(2877) 目標價由25.0元上調至31.0元,平均25.2元上調至28.16元 (BNP 31.0, DBS 25.3, Merrill Lynch 25.0, Goldman 29.5, JP Morgan 30.0)
2. 4月28日 Merrill Lynch 將 神威藥業(2877) 目標價由25.0元上調至28.0元,平均28.16元上調至28.76元 (BNP 31.0, DBS 25.3, Merrill Lynch 28.0, Goldman 29.5, JP Morgan 30.0)
3. 5月07日 里昂(CLSA)首予利君國際(2005)目標價2.78元。平均2.1元上調至2.56元(BNP 2.36, CLSA 2.75)
4. 5月14日 李氏大藥廠(8221)由創業板轉為主板,股票編號改為950
5. 5月14日 摩根士丹利首予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評級「增持」,目標價5元。平均3.6元上調至4.3元 (DBS 3.6, Morgan Stanley 5.0)
6. 5月31日 DBS上調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目標價4元。平均4.3元上調至4.5元 (DBS 4.0, Morgan Stanley 5.0)
7. 5月31日 廣州藥業(0874)。平均7.21元 (DBS 8.93, Morgan Stanley 7.5, Goldman 5.2)
8. 6月03日 摩根士丹利將聯邦製藥(3933)目標價從7.50港元上調至12港元, 德銀首予聯邦制藥(3933)「買入」,目標11.2元。平均11.6元 (Morgan Stanley 12, 德銀 11.2)
2010年3月22日星期一
22 Mar 2010 - 藥業股簡單比較 (觀察)
藥業股目標價格是從不同來源(大行)獲得的,並相信大行會定期更新。 (已經停止更新,請轉看 14 Apr 2010 - 製藥股 PE 和 PEG (觀察) )
筆者比較有興趣的數字是ROE(15%或以上) 和PEG(1.0或以下),有些數字是多個來源(大行)的平均值,有些估計數字只有一個來源(大行)。右邊加入 藥業股簡單觀察 link。
當然,下面的數據沒有覆蓋 前景,研發能力,營業額增長等 重要資料。
經濟通 - 盈利變動表列:(筆者尚未確認數據正確性)
連結
- 03 Apr 2010 - 聯邦制藥(3933) 業績
- 31 Mar 2010 - 中國生物製藥(1177) 業績
- 29 Mar 2010 - 神威藥業(2877) 業績
- 28 Mar 2010 - 華瀚生物製藥 (0587)
- 24 Mar 2010 - 利君醫藥 (2005) 業績
- 24 Mar 2010 - 羅欣藥業(8058) 業績
- 20 Mar 2010 - 李氏大藥廠(8221) 一年升6倍
- 16 Mar 2010 - 神威藥業(2877) 和 中國生物製藥(1177)
- 24 Feb 2010 - 羅欣藥業(8058)
- 22 Feb 2010 - 中國生物製藥(1177))
後記:
1. 3月23日 加入 聯邦製藥(3933)
2. 3月23日 加入 羅欣藥業(8058) 2009 市盈率 (Actual)
3. 3月25日 加入 盈利變動表列 (今年以來創出上市新高之醫藥股 ,經濟通 ETNET)
4. 3月26日 加入 市盈率
5. 3月30日 神威藥業(2877)公布業績公布業績,目標價$24.3改為$25.2
6. 4月05日 加入 中國生物製藥(1177) 業績,聯邦制藥(3933) 業績,神威藥業(2877) 業績,華瀚生物製藥 (0587),利君醫藥 (2005) 業績,羅欣藥業(8058) 業績
7. 4月08日 DBS 在4月1日將中國生物製藥(1177)將目標價由3.2元上調至3.6元
8. 4月12日 BNP Paribas 在3月30日將利君醫藥 (2005)將目標價由1.68元上調至2.36元,平均數上調至2.10元
筆者比較有興趣的數字是ROE(15%或以上) 和PEG(1.0或以下),有些數字是多個來源(大行)的平均值,有些估計數字只有一個來源(大行)。右邊加入 藥業股簡單觀察 link。
當然,下面的數據沒有覆蓋 前景,研發能力,營業額增長等 重要資料。
3月19日股價 | 08 市盈率 | 09 市盈率 (E) (A) | 10 市盈率 (E) | 10 ROE (E) | CAGR (E) | 10 PEG (E) | |
---|---|---|---|---|---|---|---|
0587 華瀚 | $2.93 | 20.5 | -- | -- | -- | -- | -- |
0874 廣藥 | $7.43 | 29.17 | 27.07 | 22.46 | 13.97 | 22% | 1.04 |
1093 中製 | $4.40 | 7.27 | 6.87 | 9.0 | 20.13 | -4% | -- |
1177 中生藥 | $3.21 | 48.64 | 37.54 | 29.86 | 16.19 | 29% | 1.03 |
2005 利君 | $1.80 | 36 | 19.05 | 16.9 | 13.56 | 39% | 0.43 |
2877 神威 | $21.30 | 38.89 | 29.22 | 21.96 | 30.28 | 32% | 0.69 |
3933 聯邦 | $5.28 | -- | 17.20 | -- | -- | -- | -- |
8058 羅欣 | $6.46 | 18.79 | 12.97 | -- | -- | -- | -- |
8069 同仁堂 | $13.70 | -- | 13.69 | 12.3 | 12.78 | 11% | 1.12 |
8221 李氏 | $2.69 | -- | 24.54 | 28.9 | 17.24 | 38% | 0.76 |
經濟通 - 盈利變動表列:(筆者尚未確認數據正確性)
股份╱編號 07盈利變動 08盈利變動 09盈利變動 |
連結
- 03 Apr 2010 - 聯邦制藥(3933) 業績
- 31 Mar 2010 - 中國生物製藥(1177) 業績
- 29 Mar 2010 - 神威藥業(2877) 業績
- 28 Mar 2010 - 華瀚生物製藥 (0587)
- 24 Mar 2010 - 利君醫藥 (2005) 業績
- 24 Mar 2010 - 羅欣藥業(8058) 業績
- 20 Mar 2010 - 李氏大藥廠(8221) 一年升6倍
- 16 Mar 2010 - 神威藥業(2877) 和 中國生物製藥(1177)
- 24 Feb 2010 - 羅欣藥業(8058)
- 22 Feb 2010 - 中國生物製藥(1177))
後記:
1. 3月23日 加入 聯邦製藥(3933)
2. 3月23日 加入 羅欣藥業(8058) 2009 市盈率 (Actual)
3. 3月25日 加入 盈利變動表列 (今年以來創出上市新高之醫藥股 ,經濟通 ETNET)
4. 3月26日 加入 市盈率
5. 3月30日 神威藥業(2877)公布業績公布業績,目標價$24.3改為$25.2
6. 4月05日 加入 中國生物製藥(1177) 業績,聯邦制藥(3933) 業績,神威藥業(2877) 業績,華瀚生物製藥 (0587),利君醫藥 (2005) 業績,羅欣藥業(8058) 業績
7. 4月08日 DBS 在4月1日將中國生物製藥(1177)將目標價由3.2元上調至3.6元
8. 4月12日 BNP Paribas 在3月30日將利君醫藥 (2005)將目標價由1.68元上調至2.36元,平均數上調至2.10元
2010年3月21日星期日
21 Mar 2010 - 捕捉藥業股升浪
筆者正在編寫一個藥業股簡單比較的文章,但需要多一點時間才能完成。剛剛找到下面的文章和文件,筆者懷疑仍然需要繼續寫下去否!
碰巧本週《星島投資王》(Volume 307) 介紹藥業股,請讓筆者簡單抽取一些星島投資王的數字以供筆者來參考:價格,目標價 等。
clcheung的醫藥股分析由數月前已經開始,並不斷深入。如有興趣看的朋支,也可按下面《港股博弈》的參考連接:
1. 醫藥股小比較 (1) 2009-12-02
2. 醫藥股小比較 (2) 2010-02-20
3. 醫藥股小比較 (3) 2010-03-16
請注意《港股博弈》中 有些數字是估計數字(E) 和有些數字是實際數字(A)。
醫療藥品股類型
1. 藥品製造
- 華瀚生物製藥 (0587)
- 廣州藥業股份 (0874)
- 中國製藥 (1093)
- 中國生物製藥 (1177)
- 利君國際 (2005)
- 神威藥業 (2877)
- 羅欣藥業 (8058)
- 同仁堂科技 (8069)
- 李氏大藥廠 (8221)
2. 藥品分銷
- 國藥控股 (1099)
- 華夏醫療 (8143)
3. 醫療設備
- 銘源醫療 (0233)
- 威高股份 (8199)
星島投資王 - 捕捉藥業股升浪
要點:
1. 對於藥品製造股類,研發能力左右前景。
2. 以往農村難負擔藥費,有需要亦不服藥,醫保制度擴大至農村後,有需要的農民將服藥,市場銷售額向上。
3. 醫改投放拉動需求,商機增加。
4. 質素要求愈來愈高,龍頭企業較受惠。
5. 醫改8500億中,其中三分之二用作建立醫療保險制度,其他三分之一用作發展醫院。
1. 中國生物製藥 (1177) - 中生製藥錢多利併購
中國生物製藥(1177)2月初時配股予國壽(海外)及中信證券國際投資管理(香港),國壽(海外)成第3大股東,配售集資淨額5.3億元,目前手頭現金逾20億元,有利日後併購。集團短期貸款僅4201萬元,並無長期貸款,財政狀況健康。
集團主要從事中藥現代劑及西藥研發,產品適用於心腦血管、肝病、抗腫瘤、糖尿及呼吸系統疾病,旗下公司北京泰德製藥,前年已獲得日本當局認證許可,即日本製藥企業可委託北京泰德生產及出口藥物到日本,其製造能力獲國際認同。集團有本身的研發團隊,90%產品被列入醫保名錄。
中國生物製藥即將公佈業績,而截至去年9月底止9個月,集團營業額及純利分升51%及36.4%,預期全年業績不俗。
該股股價早前急升,接近外資行目標價,現市場觀察即將公佈的全年業績是否理想。
年初股價: 2.46元
升跌: +30.5%
現價: 3.21元
預期市盈率(倍): 29.2倍
大行目標價: 2.35 ~ 3.2元
2. 神威藥業 (2877) - 神威急升候回再吸
高盛上周唱好神威藥業(2877),並調升其目標價近倍,評級由「中性」調升至「確信買入」,股價因而大升。高盛指,神威有多項股價上升動力,包括內地實施「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集團旗下藥物占目錄內307種藥物中的30種,相關業務由去年起的3年內,年複合增長率將提高至27%,又稱集團現金狀況理想,有利併購,以改善產品組合。
美林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24元,並估計未來3年每年盈利增長將逾20%。低端產品受惠保健行業改革;又指,中央支持中藥注射液的安全,令龍頭企業可進一步增加市場佔有率,24元目標價相當於10年市盈率24倍,較A股折讓30%。
信達證券分析員0000表示,神威藥業以中醫藥為主,針對老人及糖尿病,產品邊際利潤達70%。該股現距大行新訂定的目標尚有一定上升空間,但短線急升太多,或有調整,宜候低再買入。
年初股價: 14.54元
升跌: +46.5%
現價: 21.3元
預期市盈率(倍): 23.7倍
大行目標價: 17.5 ~ 24.3元
3. 銘源醫療 (0233) - 銘源調整風險較低
銘源醫療(233)獲多家證券行看好,最近期是星展唯高達的報告,目標1.55元;工銀國際最樂觀,目標價2.18元。
銘源現時的主業是透過國壽(2628)零售網絡,行銷多種腫瘤標誌物蛋白芯片檢測或「C-12蛋白芯片檢測」,這項檢測藥品已納入上海市醫療服務項目及價格表內的「上海醫保目錄」,08年集團售出約290萬芯片,截至去年中累計出售芯片逾1040萬片,業績亦同步改善,2007及2008年盈利分別為1.25億元及1.5億元。摩根士丹利預期,銘源2008年至2013年營業額及盈利年複合增長,分別達14%及10%。
該股由早前高位回落,相對多只上周急升的藥業股,股價回落風險較低,距證券行目標價亦有一定上升空間。
年初股價: 1.33元
升跌: -7.5%
現價: 1.23元
預期市盈率(倍): 17.6倍
大行目標價: 1.30 ~ 2.18元
4. 廣州藥業股份 (0874) - 廣業暫宜短線
廣州藥業(874)突然大受追捧,股價急升,該股有重組等故事,料仍有炒作,然而短線為宜,候低吸納。國泰君安分析員楊棟表示,廣州藥業的基本面正改善,而集團正研究整體上市,母公司仍擁有一些品牌,上市公司須付費用,才可以推出相關品牌的產品。
他表示,08年下半年集團多家子公司出現虧損,貨品積壓在經銷商那裡,09年下半年經濟情況好轉,經銷商存貨消化,年度業績應好轉,集團也改變業務方針策略,由以往專注零售,轉變為重視醫院銷售,其兩項獨家產品將分銷至醫院,以往集中在華南,現在則有望拓展至全國。雖然分銷往醫院邊際利潤較低,但他表示,分銷醫院營銷費用較小,加上量大,可彌補邊際利潤的縮窄。
年初股價: 5.85元
升跌: +27%
現價: 7.43元
預期市盈率(倍): 22.5倍
大行目標價: 3.60 ~ 8.00元 差距這麼多!
5. 華瀚生物製藥 (0587) - 華瀚炒味濃
華瀚生物製藥(587)亦為短線之選,上周雖急升,但估值依然較其他藥業股低,藥業股當炒時短暫仍有升幅,集團旗下有3只擁有專利權的藥物,其第3只新藥正等待當局審批,集團估計3至5年後,生物製藥業務可佔整體銷售收入三分一。信達證券指,華瀚的產品主要治療糖尿病的併發症,產品已入當局的醫療目錄。集團表示,生物製藥增長速度較快,毛利率也超過90%。
集團也同時兼營化妝品業務,與與南韓化妝品生產商成立合營企業,於中、港、台從事化妝品銷售業務。
年初股價: 1.92元
升跌: +52.6%
現價: 2.93元
預期市盈率(倍): --
大行目標價: 2.88 ~ 3.33元
6. 利君國際 (2005) - 利君盈喜有動力
利君國際(2005)同樣估值未算高,料有短炒空間,集團早前發盈喜,預期盈利升逾倍,在業績公佈期間,料有短炒空間,不過短線升幅過大,已貼近外資行目標價,宜回吐才吸納。該集團旗下之恩爾欣膠囊,獲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檢定有抑制H1N1病毒,股價因而大升,靜脈輸液目前是主要產品,上半年售額升近一成半。集團約81只藥品進入國家基本藥物名錄。
年初股價: 1.25元
升跌: +44%
現價: 1.80元
預期市盈率(倍): 16.4倍
大行目標價: 1.40 ~ 2.02元
7. 同仁堂科技 (8069) - 同仁堂估值不高
同仁堂科技(8069)上周起動,成交增加,而其估值較低,也是中成藥龍頭,具品牌效應。該股在創業板上市,但集團08年時通過申請主板上市,國泰君安認為,該股申請轉主板不難,而集團盈利不俗,亦維持一定派息。該行稱,中成藥是國家大力發展的項目,北京同仁堂擁有20多個品牌,業務兼具醫院分銷及零售。該行予目標價15.2元。 同仁堂科技截至今年9月底止9個月業績,純利1.48億元人民幣,升19.5%。證券行發表有關該股報告不多,但集團具品牌效應,且估值較其他藥業股低
年初股價: 13.98元
升跌: -2%
現價: 13.7元
預期市盈率(倍): 11.5倍
大行目標價: 15.2元
碰巧本週《星島投資王》(Volume 307) 介紹藥業股,請讓筆者簡單抽取一些星島投資王的數字以供筆者來參考:價格,目標價 等。
clcheung的醫藥股分析由數月前已經開始,並不斷深入。如有興趣看的朋支,也可按下面《港股博弈》的參考連接:
1. 醫藥股小比較 (1) 2009-12-02
2. 醫藥股小比較 (2) 2010-02-20
3. 醫藥股小比較 (3) 2010-03-16
請注意《港股博弈》中 有些數字是估計數字(E) 和有些數字是實際數字(A)。
醫療藥品股類型
1. 藥品製造
- 華瀚生物製藥 (0587)
- 廣州藥業股份 (0874)
- 中國製藥 (1093)
- 中國生物製藥 (1177)
- 利君國際 (2005)
- 神威藥業 (2877)
- 羅欣藥業 (8058)
- 同仁堂科技 (8069)
- 李氏大藥廠 (8221)
2. 藥品分銷
- 國藥控股 (1099)
- 華夏醫療 (8143)
3. 醫療設備
- 銘源醫療 (0233)
- 威高股份 (8199)
星島投資王 - 捕捉藥業股升浪
要點:
1. 對於藥品製造股類,研發能力左右前景。
2. 以往農村難負擔藥費,有需要亦不服藥,醫保制度擴大至農村後,有需要的農民將服藥,市場銷售額向上。
3. 醫改投放拉動需求,商機增加。
4. 質素要求愈來愈高,龍頭企業較受惠。
5. 醫改8500億中,其中三分之二用作建立醫療保險制度,其他三分之一用作發展醫院。
1. 中國生物製藥 (1177) - 中生製藥錢多利併購
中國生物製藥(1177)2月初時配股予國壽(海外)及中信證券國際投資管理(香港),國壽(海外)成第3大股東,配售集資淨額5.3億元,目前手頭現金逾20億元,有利日後併購。集團短期貸款僅4201萬元,並無長期貸款,財政狀況健康。
集團主要從事中藥現代劑及西藥研發,產品適用於心腦血管、肝病、抗腫瘤、糖尿及呼吸系統疾病,旗下公司北京泰德製藥,前年已獲得日本當局認證許可,即日本製藥企業可委託北京泰德生產及出口藥物到日本,其製造能力獲國際認同。集團有本身的研發團隊,90%產品被列入醫保名錄。
中國生物製藥即將公佈業績,而截至去年9月底止9個月,集團營業額及純利分升51%及36.4%,預期全年業績不俗。
該股股價早前急升,接近外資行目標價,現市場觀察即將公佈的全年業績是否理想。
年初股價: 2.46元
升跌: +30.5%
現價: 3.21元
預期市盈率(倍): 29.2倍
大行目標價: 2.35 ~ 3.2元
2. 神威藥業 (2877) - 神威急升候回再吸
高盛上周唱好神威藥業(2877),並調升其目標價近倍,評級由「中性」調升至「確信買入」,股價因而大升。高盛指,神威有多項股價上升動力,包括內地實施「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集團旗下藥物占目錄內307種藥物中的30種,相關業務由去年起的3年內,年複合增長率將提高至27%,又稱集團現金狀況理想,有利併購,以改善產品組合。
美林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24元,並估計未來3年每年盈利增長將逾20%。低端產品受惠保健行業改革;又指,中央支持中藥注射液的安全,令龍頭企業可進一步增加市場佔有率,24元目標價相當於10年市盈率24倍,較A股折讓30%。
信達證券分析員0000表示,神威藥業以中醫藥為主,針對老人及糖尿病,產品邊際利潤達70%。該股現距大行新訂定的目標尚有一定上升空間,但短線急升太多,或有調整,宜候低再買入。
年初股價: 14.54元
升跌: +46.5%
現價: 21.3元
預期市盈率(倍): 23.7倍
大行目標價: 17.5 ~ 24.3元
3. 銘源醫療 (0233) - 銘源調整風險較低
銘源醫療(233)獲多家證券行看好,最近期是星展唯高達的報告,目標1.55元;工銀國際最樂觀,目標價2.18元。
銘源現時的主業是透過國壽(2628)零售網絡,行銷多種腫瘤標誌物蛋白芯片檢測或「C-12蛋白芯片檢測」,這項檢測藥品已納入上海市醫療服務項目及價格表內的「上海醫保目錄」,08年集團售出約290萬芯片,截至去年中累計出售芯片逾1040萬片,業績亦同步改善,2007及2008年盈利分別為1.25億元及1.5億元。摩根士丹利預期,銘源2008年至2013年營業額及盈利年複合增長,分別達14%及10%。
該股由早前高位回落,相對多只上周急升的藥業股,股價回落風險較低,距證券行目標價亦有一定上升空間。
年初股價: 1.33元
升跌: -7.5%
現價: 1.23元
預期市盈率(倍): 17.6倍
大行目標價: 1.30 ~ 2.18元
4. 廣州藥業股份 (0874) - 廣業暫宜短線
廣州藥業(874)突然大受追捧,股價急升,該股有重組等故事,料仍有炒作,然而短線為宜,候低吸納。國泰君安分析員楊棟表示,廣州藥業的基本面正改善,而集團正研究整體上市,母公司仍擁有一些品牌,上市公司須付費用,才可以推出相關品牌的產品。
他表示,08年下半年集團多家子公司出現虧損,貨品積壓在經銷商那裡,09年下半年經濟情況好轉,經銷商存貨消化,年度業績應好轉,集團也改變業務方針策略,由以往專注零售,轉變為重視醫院銷售,其兩項獨家產品將分銷至醫院,以往集中在華南,現在則有望拓展至全國。雖然分銷往醫院邊際利潤較低,但他表示,分銷醫院營銷費用較小,加上量大,可彌補邊際利潤的縮窄。
年初股價: 5.85元
升跌: +27%
現價: 7.43元
預期市盈率(倍): 22.5倍
大行目標價: 3.60 ~ 8.00元 差距這麼多!
5. 華瀚生物製藥 (0587) - 華瀚炒味濃
華瀚生物製藥(587)亦為短線之選,上周雖急升,但估值依然較其他藥業股低,藥業股當炒時短暫仍有升幅,集團旗下有3只擁有專利權的藥物,其第3只新藥正等待當局審批,集團估計3至5年後,生物製藥業務可佔整體銷售收入三分一。信達證券指,華瀚的產品主要治療糖尿病的併發症,產品已入當局的醫療目錄。集團表示,生物製藥增長速度較快,毛利率也超過90%。
集團也同時兼營化妝品業務,與與南韓化妝品生產商成立合營企業,於中、港、台從事化妝品銷售業務。
年初股價: 1.92元
升跌: +52.6%
現價: 2.93元
預期市盈率(倍): --
大行目標價: 2.88 ~ 3.33元
6. 利君國際 (2005) - 利君盈喜有動力
利君國際(2005)同樣估值未算高,料有短炒空間,集團早前發盈喜,預期盈利升逾倍,在業績公佈期間,料有短炒空間,不過短線升幅過大,已貼近外資行目標價,宜回吐才吸納。該集團旗下之恩爾欣膠囊,獲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檢定有抑制H1N1病毒,股價因而大升,靜脈輸液目前是主要產品,上半年售額升近一成半。集團約81只藥品進入國家基本藥物名錄。
年初股價: 1.25元
升跌: +44%
現價: 1.80元
預期市盈率(倍): 16.4倍
大行目標價: 1.40 ~ 2.02元
7. 同仁堂科技 (8069) - 同仁堂估值不高
同仁堂科技(8069)上周起動,成交增加,而其估值較低,也是中成藥龍頭,具品牌效應。該股在創業板上市,但集團08年時通過申請主板上市,國泰君安認為,該股申請轉主板不難,而集團盈利不俗,亦維持一定派息。該行稱,中成藥是國家大力發展的項目,北京同仁堂擁有20多個品牌,業務兼具醫院分銷及零售。該行予目標價15.2元。 同仁堂科技截至今年9月底止9個月業績,純利1.48億元人民幣,升19.5%。證券行發表有關該股報告不多,但集團具品牌效應,且估值較其他藥業股低
年初股價: 13.98元
升跌: -2%
現價: 13.7元
預期市盈率(倍): 11.5倍
大行目標價: 15.2元
2010年3月20日星期六
20 Mar 2010 - 中國政府在醫療改革主要有5個方向
醫療改革主要有5個方向
2009年,中國總理溫家寶於第11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後三年各級政府擬投入8,500億人民幣,其中中央財政投入3,318億人民幣,以保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
2010年3月5日,中國第11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中國總理溫家寶表示2009年僅投入1,277億元;這亦即今明兩年還有合共逾7,000億元可動用,相關行業的機遇尤勝去年。
溫家寶又說,中國2010年將繼續推動醫療改革,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把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的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長50%。
補助標準:
1. 2008年 80元
2. 2009年 120元
3. 2010年 150元
4. 本屆政府目標 300元
溫家寶在與網友進行線上交流時表示,中國政府的醫改最主要的是解決兩大問題。
一、如何為群眾提供醫療服務,這屬於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問題。
二、如何使群眾能夠看得起病、看好病,這屬於社會保障問題。
在這兩個問題當中,做了五項工作。
溫家寶此次針對大陸的醫療改革主要有5個方向,包括
一、建立廣覆蓋的醫療保障制度;
新農合大約覆蓋農村人口8.2億,城市職工醫療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加在一起,大概覆蓋4億人口,加起來是12.2億。中國的絕大多數人都已經有了醫療保險。溫家寶指出,大陸的保險水準還很低。
溫家寶說今年城鄉醫療保險國家出資水準再增加50%,由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20元,如果加上個人適當出資,這就可以達到150元。
溫總理在新華網回答網民問題說本屆政府要達到300塊。
二、大規模建設基層醫療系統、衛生系統和疾病控制系統;
在“非典”之後,對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進行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建設,這包括基層醫療系統和基層衛生系統,以及疾病控制系統。如果到農村去看,這三個方面都有顯著的變化。
三、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包括非典(SARS)、結核、肝炎,都實施免費醫療和兒童免費注射疫苗;
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要改善醫療服務,特別是這些年已經對一些特大的傳染病,比如非典、結核、肝炎,都實行了免費醫療和兒童免費注射疫苗。
四、建立醫療補償機制和基層醫療的績效工資制度,以及
之所以看病貴,關鍵在於現在許多醫院進行沒有改革,實行以藥養醫,因此藥品價格高。實行基本藥物制度改革規定,提出接近400種藥物實現零差價,就是通常使用的藥物群眾不再付出高價了。基層醫療單位實行零差價以後需要補償,而使基層的衛生人員待遇不下降。因此,建立了醫療的補償機制和馬上要推進的基層醫療的績效工資制度。
五、公立醫院改革。
選擇16個地區、若干城市和醫院進行試點。公立醫院改革的方向已經確定,就是要實行公益性的改革。也就是說公立醫院改革的公益性方向應該堅定不移。公立醫院是一件複雜的事情,應該採取穩妥的辦法,通過試點汲取經驗,然後再加以推開。
參考:
1. 人民網 溫家寶:醫改從五方面著手 讓群眾看得起病、看好病 2010年02月27日
2. 頭條日報 中國政府對醫療改革將迎難而上 2010年02月27日
2009年,中國總理溫家寶於第11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後三年各級政府擬投入8,500億人民幣,其中中央財政投入3,318億人民幣,以保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
2010年3月5日,中國第11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中國總理溫家寶表示2009年僅投入1,277億元;這亦即今明兩年還有合共逾7,000億元可動用,相關行業的機遇尤勝去年。
溫家寶又說,中國2010年將繼續推動醫療改革,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把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的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長50%。
補助標準:
1. 2008年 80元
2. 2009年 120元
3. 2010年 150元
4. 本屆政府目標 300元
溫家寶在與網友進行線上交流時表示,中國政府的醫改最主要的是解決兩大問題。
一、如何為群眾提供醫療服務,這屬於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問題。
二、如何使群眾能夠看得起病、看好病,這屬於社會保障問題。
在這兩個問題當中,做了五項工作。
溫家寶此次針對大陸的醫療改革主要有5個方向,包括
一、建立廣覆蓋的醫療保障制度;
新農合大約覆蓋農村人口8.2億,城市職工醫療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加在一起,大概覆蓋4億人口,加起來是12.2億。中國的絕大多數人都已經有了醫療保險。溫家寶指出,大陸的保險水準還很低。
溫家寶說今年城鄉醫療保險國家出資水準再增加50%,由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20元,如果加上個人適當出資,這就可以達到150元。
溫總理在新華網回答網民問題說本屆政府要達到300塊。
二、大規模建設基層醫療系統、衛生系統和疾病控制系統;
在“非典”之後,對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進行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建設,這包括基層醫療系統和基層衛生系統,以及疾病控制系統。如果到農村去看,這三個方面都有顯著的變化。
三、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包括非典(SARS)、結核、肝炎,都實施免費醫療和兒童免費注射疫苗;
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要改善醫療服務,特別是這些年已經對一些特大的傳染病,比如非典、結核、肝炎,都實行了免費醫療和兒童免費注射疫苗。
四、建立醫療補償機制和基層醫療的績效工資制度,以及
之所以看病貴,關鍵在於現在許多醫院進行沒有改革,實行以藥養醫,因此藥品價格高。實行基本藥物制度改革規定,提出接近400種藥物實現零差價,就是通常使用的藥物群眾不再付出高價了。基層醫療單位實行零差價以後需要補償,而使基層的衛生人員待遇不下降。因此,建立了醫療的補償機制和馬上要推進的基層醫療的績效工資制度。
五、公立醫院改革。
選擇16個地區、若干城市和醫院進行試點。公立醫院改革的方向已經確定,就是要實行公益性的改革。也就是說公立醫院改革的公益性方向應該堅定不移。公立醫院是一件複雜的事情,應該採取穩妥的辦法,通過試點汲取經驗,然後再加以推開。
參考:
1. 人民網 溫家寶:醫改從五方面著手 讓群眾看得起病、看好病 2010年02月27日
2. 頭條日報 中國政府對醫療改革將迎難而上 2010年02月27日
2010年3月3日星期三
03 Mar 2010 - 10倍股來自兩大板塊 (林少陽)
之前節錄,2010年2月20日 iMoney 林少陽訪問的一部分,現在繼續 更多的內容。
10倍股來自兩大板塊
1. 首選燃氣業
- 在華潤燃氣 (01193)、新奧燃氣 (02688) 及鄭州燃氣 (03928) 3隻股份中,我最看好較冷的鄭州燃氣,但對細市值股份有恐懼的投資者,新奧燃氣仍具投資價值。
- 燃氣行業是今年最具增長潛力的行業,這概念將得以延續。一旦西氣東輸破瓶頸效應發揮作用,燃氣的供應量將倍增,過去幾年雖然需求量大但供應量不足,當破瓶頸效應出現,爆炸力驚人。加上鋪設網絡完成後,固定成本封頂,營運效率會提高,將來每增加一個客人,收入都是「啖啖肉」,盈利亦將大增。
- 燃氣行業值得看好,除了因為天然氣價格回落,有助提升市場需求,更重要的是目前市場滲透率仍然很低,而政策扶持亦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現時中國西氣東輸的天然氣使用量,只佔總能源消秏量計算,目前美國及日本分別是中國的35及12倍。中國燃氣管道的覆蓋率只有33%,成熟市場如香港是85%,由此可見,增長空間龐大。
- 天然氣內地不普及,只因供不應求。中國燃氣供應主要在西部,而主要需求來自東部沿岸,西氣東輸正好解決供應瓶頸,相關基礎設施預料於2010年至2012年全面落實,到時市場將加速成長。
- 鄭州燃氣上市至今盈利即使計入上市多年、集資的攤薄,2010年市盈率10倍都不夠,市帳率僅0.3倍,非常吸引。華潤燃氣心較難計算,看看管理層能否不斷拿到廉價項目,而鄭州燃氣那宗交易超抵,看你信不信她仍會以很低價錢拿到項目,要看管理層收購合併能力。
2. 次選醫藥股
- 中國生物製藥 (01177) 增長潛力相當高,且股價在合理水平。敢冒風險者可留意羅欣虊業 (08058) ,其上市以來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 要選10倍股,必需考慮4大點子:
一、罕有 (如國藥 (01099),雖然定價頗貴,但市面可供選擇的藥品分銷商不多)
二、概念 (中國面臨人口老化問題、藥業股去年跌幅沒有其他內需股大、中國生物製藥研發能力相當高,以發展専科治療領域相關產品為主,並以具規模的肝病及心腦血管用藥系列為基礎,積極拓展抗腫瘤、鎮痛、糖尿病、呼吸及消化系統等用藥系列產品。)
三、背景或品牌 (中國生物製藥剛獲中國人壽 (02628) 母公司及中信證券以每股2.1元購入2.55億新股,頓令這家平時亳不起眼,股份成交也見稀疏的藥業股平地一聲雷,刺激股價一度急升近兩成,成交更創下一年新高。)
四、價值 (更重要的是,公司不等錢用,有18億元現金都無用過…該公司的管理層上市以來的表現都沒有令我失望。此外,與全球最大藥廠葛蘭素史克共同研發的肝藥「肝淨」一年賺過億,前景很不錯。)
10倍股來自兩大板塊
1. 首選燃氣業
- 在華潤燃氣 (01193)、新奧燃氣 (02688) 及鄭州燃氣 (03928) 3隻股份中,我最看好較冷的鄭州燃氣,但對細市值股份有恐懼的投資者,新奧燃氣仍具投資價值。
- 燃氣行業是今年最具增長潛力的行業,這概念將得以延續。一旦西氣東輸破瓶頸效應發揮作用,燃氣的供應量將倍增,過去幾年雖然需求量大但供應量不足,當破瓶頸效應出現,爆炸力驚人。加上鋪設網絡完成後,固定成本封頂,營運效率會提高,將來每增加一個客人,收入都是「啖啖肉」,盈利亦將大增。
- 燃氣行業值得看好,除了因為天然氣價格回落,有助提升市場需求,更重要的是目前市場滲透率仍然很低,而政策扶持亦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現時中國西氣東輸的天然氣使用量,只佔總能源消秏量計算,目前美國及日本分別是中國的35及12倍。中國燃氣管道的覆蓋率只有33%,成熟市場如香港是85%,由此可見,增長空間龐大。
- 天然氣內地不普及,只因供不應求。中國燃氣供應主要在西部,而主要需求來自東部沿岸,西氣東輸正好解決供應瓶頸,相關基礎設施預料於2010年至2012年全面落實,到時市場將加速成長。
- 鄭州燃氣上市至今盈利即使計入上市多年、集資的攤薄,2010年市盈率10倍都不夠,市帳率僅0.3倍,非常吸引。華潤燃氣心較難計算,看看管理層能否不斷拿到廉價項目,而鄭州燃氣那宗交易超抵,看你信不信她仍會以很低價錢拿到項目,要看管理層收購合併能力。
2. 次選醫藥股
- 中國生物製藥 (01177) 增長潛力相當高,且股價在合理水平。敢冒風險者可留意羅欣虊業 (08058) ,其上市以來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 要選10倍股,必需考慮4大點子:
一、罕有 (如國藥 (01099),雖然定價頗貴,但市面可供選擇的藥品分銷商不多)
二、概念 (中國面臨人口老化問題、藥業股去年跌幅沒有其他內需股大、中國生物製藥研發能力相當高,以發展専科治療領域相關產品為主,並以具規模的肝病及心腦血管用藥系列為基礎,積極拓展抗腫瘤、鎮痛、糖尿病、呼吸及消化系統等用藥系列產品。)
三、背景或品牌 (中國生物製藥剛獲中國人壽 (02628) 母公司及中信證券以每股2.1元購入2.55億新股,頓令這家平時亳不起眼,股份成交也見稀疏的藥業股平地一聲雷,刺激股價一度急升近兩成,成交更創下一年新高。)
四、價值 (更重要的是,公司不等錢用,有18億元現金都無用過…該公司的管理層上市以來的表現都沒有令我失望。此外,與全球最大藥廠葛蘭素史克共同研發的肝藥「肝淨」一年賺過億,前景很不錯。)
2010年2月24日星期三
24 Feb 2010 - 中國製藥業 (續),羅欣藥業(8058)
2009中,討論多時的國內醫療改革,終於公佈細節,中央將大力投放8,5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令各方對這個潛力龐大的市場,覷視不已。
居民收入增加 藥業快速崛起
其實,早在醫改出台前,中國醫藥業已悄悄步入高增長期。自06年以來,行業整體收入按年以雙位數增長,今年8月,全國中西藥零售總額超過190億,比去年同期上升四成,增長驚人。
從上圖可見,藥物及保健產品的零售價格按年已見正增長,這主要由於人均收入逐步攀升,市民生活質素提升,自然提高對醫療服務的要求,帶動每人平均花在醫療保健方面的開支,季季遞增:
以2006年為例,當時醫療保健開支佔居民的總開支,只得7%左右,反映隨著社會變得富裕,醫藥消費額的增長空間相當龐大。內地2010年經濟相信會持續穩步增長,人均收入只會有增無減。
2012年全民醫保 醫藥業入直路
利好醫藥業的另一因素,是社保的醫療保險覆蓋率正不斷上升,再加上醫改方案出台,在未來3年,中央會投放8,500億元,推動全民醫療保險。屆時,受保障的人數愈多(包括城鎮及農村居民),對藥物的需求就愈大。雖然,醫改會穩定基本藥物供應,可能會對藥物的短期價格構成壓力;不過,長遠而言,醫療服務普及化,將會釋放包括農村在內的龐大醫藥需求。以現時的擴張速度,有預測估計,十年後,全國的藥物年銷售額可達近9,000億元,比現時翻幾個翻!
行業過於分散 競爭難避免
不過,目前國內醫藥業的一個特點,就是仍然相當分散。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4,749家原料藥和製劑生產企業,然而在政府的醫療及公共衛生開支明顯增長的情況底下,每年規模也不過2,000多億(藥物開支佔中國GDP不足1%)。事實上,從*圖一可以發現,雖然供應增加令整體藥物銷售躍升,不過藥品零售價升幅卻見放緩,這除了受金融海嘯影響之外,也反映了行內的競爭,已開始削弱部份基本藥物的價格,例如抗生素就於上半年一度跌價。
羅欣藥業(8058)
羅欣藥業(8058)於內地開發、生產及銷售醫藥產品,包括抗生素及其他化學藥物,產品有「羅欣嚴達」等。羅欣藥業(8058)於2005年底在港交所創業板掛牌,發行H股,至今股價比當年招股定價,已見20倍升幅,回報相當驚人。最新公佈.2009年的第三季業績顯示,集團錄得營業額2.2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躍升29%,同期純利也增加21%,至6,345萬。
由下圖可見﹐羅欣藥業的營業額、盈利在過去有穩定升幅及增長,足證管理層的管理水平及經驗。就算在金融海嘯期間﹐2009年首9個月盈利仍錄得29%的增長,營業額升36%,業務處於高增長週期。
相比國內同業,包括幾隻於主板上市的企業,羅欣藥業的市值雖然較小,不過控制成本的能力卻相當不俗,第三季純利率比上季增長2%,至28.58%,為同業之冠。
十大最具成長力藥企
自2006年開始,公司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成長力藥企」和「中國製藥工業百強」,並成為中國製藥工業百強企業」,亦已連續第二年入選《福布斯》「中國最具潛力中小企業榜」,其2009年的排名大幅躍升144名次至第34位。
2009年9月,羅欣藥業(8058)旗下21項產品獲列入國家衛生部最新公佈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名單,佔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目錄總數205個當中的10.24%。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名單每3年調整一次,被列入的藥物必須符合四大條件,包括臨床必需品、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及價格低廉。羅欣藥業獲列入目錄的產品名單中,共有38個劑型和規格,產品類別包括頭孢菌素類、消化系統用藥、呼吸系統用藥及心血管系統藥等。
配合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產能擴建工程已投入生產,透過發揮規模效益,從而降低生産成本,並逐步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美國預托股份,創業板 尋求轉移在主板上市
2009年11月羅欣藥業(8058)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並獲得自2009年至2011年、為期3年的稅收優惠,企業所得稅稅率將由目前執行的25%調低至15%。如以今年首九個月要繳付近6000萬元所得稅計算,預期全年可減少約800萬元的稅務。
2010年1月22日,羅欣藥業的美國預托股份(ADR)已開始買賣,交易代碼為SLUXY。羅欣藥業(8058)正積極爭取由創業板 轉往香港主板上市,去年底已通過有關建議。以集團的盈利能力來看,「跳槽」到主板只是時間問題。屆時,羅欣的流通量增加,又會更受市場注目。
羅欣2009年業績有不俗增長,財務狀況良好,可視為逢低吸納的藥品股。此股2005年以每股0.25元上市,已為股東帶來可觀賬面收益,無疑不少藥品股表現非常反覆,明顯是缺乏機構性投資者作中長線持有所致,且看公司能否扭轉市場對相關業務股的形象。
參考:
1. 骷髏會研究部 - 內地醫藥業發圍 投資良機此中尋
2. 骷髏會研究部 - 創業板尋寶 羅欣藥業潛力佳
3. 金子股評 - 羅欣藥業
4. 信報 - 羅欣藥業受益中央稅務優惠 2009年11月26日
居民收入增加 藥業快速崛起
其實,早在醫改出台前,中國醫藥業已悄悄步入高增長期。自06年以來,行業整體收入按年以雙位數增長,今年8月,全國中西藥零售總額超過190億,比去年同期上升四成,增長驚人。
從上圖可見,藥物及保健產品的零售價格按年已見正增長,這主要由於人均收入逐步攀升,市民生活質素提升,自然提高對醫療服務的要求,帶動每人平均花在醫療保健方面的開支,季季遞增:
以2006年為例,當時醫療保健開支佔居民的總開支,只得7%左右,反映隨著社會變得富裕,醫藥消費額的增長空間相當龐大。內地2010年經濟相信會持續穩步增長,人均收入只會有增無減。
2012年全民醫保 醫藥業入直路
利好醫藥業的另一因素,是社保的醫療保險覆蓋率正不斷上升,再加上醫改方案出台,在未來3年,中央會投放8,500億元,推動全民醫療保險。屆時,受保障的人數愈多(包括城鎮及農村居民),對藥物的需求就愈大。雖然,醫改會穩定基本藥物供應,可能會對藥物的短期價格構成壓力;不過,長遠而言,醫療服務普及化,將會釋放包括農村在內的龐大醫藥需求。以現時的擴張速度,有預測估計,十年後,全國的藥物年銷售額可達近9,000億元,比現時翻幾個翻!
行業過於分散 競爭難避免
不過,目前國內醫藥業的一個特點,就是仍然相當分散。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4,749家原料藥和製劑生產企業,然而在政府的醫療及公共衛生開支明顯增長的情況底下,每年規模也不過2,000多億(藥物開支佔中國GDP不足1%)。事實上,從*圖一可以發現,雖然供應增加令整體藥物銷售躍升,不過藥品零售價升幅卻見放緩,這除了受金融海嘯影響之外,也反映了行內的競爭,已開始削弱部份基本藥物的價格,例如抗生素就於上半年一度跌價。
羅欣藥業(8058)
羅欣藥業(8058)於內地開發、生產及銷售醫藥產品,包括抗生素及其他化學藥物,產品有「羅欣嚴達」等。羅欣藥業(8058)於2005年底在港交所創業板掛牌,發行H股,至今股價比當年招股定價,已見20倍升幅,回報相當驚人。最新公佈.2009年的第三季業績顯示,集團錄得營業額2.2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躍升29%,同期純利也增加21%,至6,345萬。
由下圖可見﹐羅欣藥業的營業額、盈利在過去有穩定升幅及增長,足證管理層的管理水平及經驗。就算在金融海嘯期間﹐2009年首9個月盈利仍錄得29%的增長,營業額升36%,業務處於高增長週期。
相比國內同業,包括幾隻於主板上市的企業,羅欣藥業的市值雖然較小,不過控制成本的能力卻相當不俗,第三季純利率比上季增長2%,至28.58%,為同業之冠。
十大最具成長力藥企
自2006年開始,公司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成長力藥企」和「中國製藥工業百強」,並成為中國製藥工業百強企業」,亦已連續第二年入選《福布斯》「中國最具潛力中小企業榜」,其2009年的排名大幅躍升144名次至第34位。
2009年9月,羅欣藥業(8058)旗下21項產品獲列入國家衛生部最新公佈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名單,佔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目錄總數205個當中的10.24%。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名單每3年調整一次,被列入的藥物必須符合四大條件,包括臨床必需品、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及價格低廉。羅欣藥業獲列入目錄的產品名單中,共有38個劑型和規格,產品類別包括頭孢菌素類、消化系統用藥、呼吸系統用藥及心血管系統藥等。
配合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產能擴建工程已投入生產,透過發揮規模效益,從而降低生産成本,並逐步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美國預托股份,創業板 尋求轉移在主板上市
2009年11月羅欣藥業(8058)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並獲得自2009年至2011年、為期3年的稅收優惠,企業所得稅稅率將由目前執行的25%調低至15%。如以今年首九個月要繳付近6000萬元所得稅計算,預期全年可減少約800萬元的稅務。
2010年1月22日,羅欣藥業的美國預托股份(ADR)已開始買賣,交易代碼為SLUXY。羅欣藥業(8058)正積極爭取由創業板 轉往香港主板上市,去年底已通過有關建議。以集團的盈利能力來看,「跳槽」到主板只是時間問題。屆時,羅欣的流通量增加,又會更受市場注目。
羅欣2009年業績有不俗增長,財務狀況良好,可視為逢低吸納的藥品股。此股2005年以每股0.25元上市,已為股東帶來可觀賬面收益,無疑不少藥品股表現非常反覆,明顯是缺乏機構性投資者作中長線持有所致,且看公司能否扭轉市場對相關業務股的形象。
參考:
1. 骷髏會研究部 - 內地醫藥業發圍 投資良機此中尋
2. 骷髏會研究部 - 創業板尋寶 羅欣藥業潛力佳
3. 金子股評 - 羅欣藥業
4. 信報 - 羅欣藥業受益中央稅務優惠 2009年11月26日
2010年2月22日星期一
22 Feb 2010 - 中國製藥業,中國生物製藥(1177)
中國製藥業發展
於2007 年及2008 年經歷迅速發展之後,中國製藥業於2009 年前上半年開始放緩。根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市場銷售總值僅按年上升17.8%,至3410 億元人民幣。由於中國經濟減緩,多家藥品製造商已削減研發成本,並停止其擴張計畫。然而,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加速,以及對藥品的需求增加,市場增長將有望於2009 年下半年恢復22%到25%的水平。
在零售業方面,09 年首8 個月的西藥銷售額按年上升23.6%,達到1020 億人民幣,而中草藥及中藥銷售額僅按年上升13.3%,至260 億元人民幣。西藥銷售的強勁增長或可歸因於對流感藥物需求的增長。
中國醫療保健支出較其它國家低
相較於已發展國家,中國在醫療方面的花費仍然相對較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中國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其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卻低於其它成員國。請參考下圖,中國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較低,這或許意味著可發展的空間大。
有鑒於此,中國政府於近年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鼓勵國內醫療保健市場的發展。措施包括「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1 (醫改)、2009 至2011 年的三年間向醫療行業額外投入8500 億元人民幣以及出口補貼。
醫改的影響
醫改中有四點值得注意:1)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2)基本藥物的零售價定價機制;3)嚴格控制醫藥企業的市場准入;和4)鼓勵中醫藥發展。醫改釋放了市場對醫療保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嚴格控制藥企市場准入的措施,也推進了藥業的整合,有利於對競爭力強的現有經營者。同時,對中醫藥發展採取的鼓勵措施亦可令相關的營運商受惠。此外,政府亦採取措施推動生物製藥的發展,這或正強調了生物製藥的重要性。因此,生物製藥相關公司將會從中受益,例如中國生物製藥(1177)。
投資藥業股,必須帶眼識股,例如經營傳統中藥或非專利藥物者,競爭激烈,武夷藥業( 1889)便是一例。中期業績錄得可觀增長的中國製藥、中國生物製藥( 1177)、羅欣藥業( 8058)及威高股份( 8199),都有不錯的自我研發能力,除中國製藥外,另外 3家公司上市至今,股價升幅都在 10倍以上,而且中期盈利增長亦在中國製藥之上。
中國生物製藥(1177)
中國生物製藥(1177)是一家綜合性兼集團化的製藥企業,主要從事一系列中藥現代製劑和西藥研發、生產和銷售藥品的中外合資製藥企業。旗下的北京泰德製藥,已獲日本有關當局對外國製藥企業的GMP認證許可,即日本製藥企業可將日本國內在研及已上市的醫藥品無菌製劑委託北京泰德生產,以及出口到日本。具發展潛力之主要產品:肝病用藥,心腦血管用藥,抗腫瘤用藥,呼吸系統用藥,糖尿病用藥。中國生物製藥(1177)在香港上市已超過9年了,開始在創業版,中國生物製藥(1177)盈利增長一向穩定,02年起轉去主板。另一方面,公司策略性地拓展能源化工業務,已透過全資附屬的正大精化工簽訂合營協議,在陝西省榆林市從事煤烯烴業務。
中國生物制藥的業務開始以眼藥水和肝病為主, 後來05年將眼藥水賣了給博士倫後. 變成肝病為主了, 但是公司的研發能力高, 這幾年研發了很多心腦血管, 肝病, 抗腫瘤, 糖尿病用藥, 令肝藥的比重降到50%之下, 而且沒有動用額外的資金. 公司到09年合共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1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項及外觀設計專利授權20項. 這相比在香港上市的製藥公司, 可以話是獨樹一幟了。 而且公司的派息也在持續增加。
國壽海外成第三大股東
2010年1月中國生物製藥(1177)配股集資,成功引入國壽及中信證券作股東,配售2億5500萬股,集資淨額約5.33億元,佔其擴大後股本約4.18%和1.14%,配股價為2.1元。截至去年9月底止集團持現金18.8億元,加上今次配股集資所得,手頭現金逾20億元,估計稍後會有收購動作。公司已就一項可能投資,與中國一家藥業公司展開討論,惟有關討論上月 現時仍處於初步階段。
中國生物製藥(1177)財務強勁,亦沒有不良投機紀錄,派息尚可,通常每季派息。純利率漸漸下跌,可見競爭激烈。中國生物製藥(1177)的主要風險包括競爭加劇及政策不利該公司。
中國生物製藥(1177) 盈利
2009年第1至第3季,集團營業額24.7億港元,營業額升51%;毛利19.4億港元;純利升36%至2.74億港元(中期1.76億元,第3季9800萬)、年增率為36.4%,每股稅後盈餘0.11港元。2009年12月4日除淨,二送一紅股。
(2004年1拆4,2009年2送1)
預計,中國生物製藥的純利或於09 財年達到3億8800 萬港元,按年上升29%,並於10 財年達到4 億9000 萬港元,按年上升26%。
2007(A) FY 銷售 1164M,盈利 224M元,EPS $0.050, EPS Growth 59%
2008(A) FY 銷售 2282M,盈利 298M元,EPS $0.066, EPS Growth 33%
2009(E) FY 銷售 3308M,盈利 388M元,EPS $0.085, EPS Growth 29%
2010(E) FY 銷售 4417M,盈利 490M元,EPS $0.105, EPS Growth 26%
2010年2月22日 收市價 = HKD 2.30
DBS 12個月目標價 : 3.20港元,基於該公司其盈利可預見性提高的前提。
中國生物製藥(1177) - 2006 至 2010圖:
中國生物製藥(1177) - 6個月圖:
參考:
1. 華富財智 - 中國製藥業:政策要緊
2. 立論:藥業股尋寶有法
3. DBS Group Research 2010年2月
於2007 年及2008 年經歷迅速發展之後,中國製藥業於2009 年前上半年開始放緩。根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市場銷售總值僅按年上升17.8%,至3410 億元人民幣。由於中國經濟減緩,多家藥品製造商已削減研發成本,並停止其擴張計畫。然而,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加速,以及對藥品的需求增加,市場增長將有望於2009 年下半年恢復22%到25%的水平。
在零售業方面,09 年首8 個月的西藥銷售額按年上升23.6%,達到1020 億人民幣,而中草藥及中藥銷售額僅按年上升13.3%,至260 億元人民幣。西藥銷售的強勁增長或可歸因於對流感藥物需求的增長。
中國醫療保健支出較其它國家低
相較於已發展國家,中國在醫療方面的花費仍然相對較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中國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其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卻低於其它成員國。請參考下圖,中國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較低,這或許意味著可發展的空間大。
有鑒於此,中國政府於近年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鼓勵國內醫療保健市場的發展。措施包括「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1 (醫改)、2009 至2011 年的三年間向醫療行業額外投入8500 億元人民幣以及出口補貼。
醫改的影響
醫改中有四點值得注意:1)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2)基本藥物的零售價定價機制;3)嚴格控制醫藥企業的市場准入;和4)鼓勵中醫藥發展。醫改釋放了市場對醫療保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嚴格控制藥企市場准入的措施,也推進了藥業的整合,有利於對競爭力強的現有經營者。同時,對中醫藥發展採取的鼓勵措施亦可令相關的營運商受惠。此外,政府亦採取措施推動生物製藥的發展,這或正強調了生物製藥的重要性。因此,生物製藥相關公司將會從中受益,例如中國生物製藥(1177)。
投資藥業股,必須帶眼識股,例如經營傳統中藥或非專利藥物者,競爭激烈,武夷藥業( 1889)便是一例。中期業績錄得可觀增長的中國製藥、中國生物製藥( 1177)、羅欣藥業( 8058)及威高股份( 8199),都有不錯的自我研發能力,除中國製藥外,另外 3家公司上市至今,股價升幅都在 10倍以上,而且中期盈利增長亦在中國製藥之上。
公司 | 核心業務 | 核心產品 | 研發成本對比銷售額 |
---|---|---|---|
中國生物製藥 (1177) | 開發、製造及銷售專科藥品 | 心腦血管用藥、肝病用藥、抗腫瘤用藥及鎮痛用藥 | 5.60% |
廣州藥業股份 (874) | 開發、製造、分銷及銷售中成藥 | 糖尿病用藥物、關節炎藥 | 2.87% |
同仁堂科技 (8069) | 製造、分銷及銷售中藥 | 牛黃解毒片、烏雞白鳳丸 | 0.56% |
國藥控股 (1099) | 藥品分銷 | 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 不適用 |
威高股份 (8199) | 醫療器械製造商 | 輸血液器和耗材、骨科製品 | 3.80% |
羅欣藥業 (8058) | 開發、製造及銷售化學藥物 | 抗生素、抗病毒藥物 | 未知道 |
中國生物製藥(1177)
中國生物製藥(1177)是一家綜合性兼集團化的製藥企業,主要從事一系列中藥現代製劑和西藥研發、生產和銷售藥品的中外合資製藥企業。旗下的北京泰德製藥,已獲日本有關當局對外國製藥企業的GMP認證許可,即日本製藥企業可將日本國內在研及已上市的醫藥品無菌製劑委託北京泰德生產,以及出口到日本。具發展潛力之主要產品:肝病用藥,心腦血管用藥,抗腫瘤用藥,呼吸系統用藥,糖尿病用藥。中國生物製藥(1177)在香港上市已超過9年了,開始在創業版,中國生物製藥(1177)盈利增長一向穩定,02年起轉去主板。另一方面,公司策略性地拓展能源化工業務,已透過全資附屬的正大精化工簽訂合營協議,在陝西省榆林市從事煤烯烴業務。
中國生物制藥的業務開始以眼藥水和肝病為主, 後來05年將眼藥水賣了給博士倫後. 變成肝病為主了, 但是公司的研發能力高, 這幾年研發了很多心腦血管, 肝病, 抗腫瘤, 糖尿病用藥, 令肝藥的比重降到50%之下, 而且沒有動用額外的資金. 公司到09年合共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1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項及外觀設計專利授權20項. 這相比在香港上市的製藥公司, 可以話是獨樹一幟了。 而且公司的派息也在持續增加。
國壽海外成第三大股東
2010年1月中國生物製藥(1177)配股集資,成功引入國壽及中信證券作股東,配售2億5500萬股,集資淨額約5.33億元,佔其擴大後股本約4.18%和1.14%,配股價為2.1元。截至去年9月底止集團持現金18.8億元,加上今次配股集資所得,手頭現金逾20億元,估計稍後會有收購動作。公司已就一項可能投資,與中國一家藥業公司展開討論,惟有關討論上月 現時仍處於初步階段。
中國生物製藥(1177)財務強勁,亦沒有不良投機紀錄,派息尚可,通常每季派息。純利率漸漸下跌,可見競爭激烈。中國生物製藥(1177)的主要風險包括競爭加劇及政策不利該公司。
中國生物製藥(1177) 盈利
2009年第1至第3季,集團營業額24.7億港元,營業額升51%;毛利19.4億港元;純利升36%至2.74億港元(中期1.76億元,第3季9800萬)、年增率為36.4%,每股稅後盈餘0.11港元。2009年12月4日除淨,二送一紅股。
(2004年1拆4,2009年2送1)
預計,中國生物製藥的純利或於09 財年達到3億8800 萬港元,按年上升29%,並於10 財年達到4 億9000 萬港元,按年上升26%。
2007(A) FY 銷售 1164M,盈利 224M元,EPS $0.050, EPS Growth 59%
2008(A) FY 銷售 2282M,盈利 298M元,EPS $0.066, EPS Growth 33%
2009(E) FY 銷售 3308M,盈利 388M元,EPS $0.085, EPS Growth 29%
2010(E) FY 銷售 4417M,盈利 490M元,EPS $0.105, EPS Growth 26%
2010年2月22日 收市價 = HKD 2.30
DBS 12個月目標價 : 3.20港元,基於該公司其盈利可預見性提高的前提。
中國生物製藥(1177) - 2006 至 2010圖:
中國生物製藥(1177) - 6個月圖:
參考:
1. 華富財智 - 中國製藥業:政策要緊
2. 立論:藥業股尋寶有法
3. DBS Group Research 2010年2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