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策略」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策略」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10日星期五

10 Dec 10 - 尋找最後升浪領導板塊

尋找最後升浪領導板塊

信報
2010年12月09日


研究部去年曾以板塊輪動(Sector Rotation)剖析港股不同行業指數的過往10年表現,以及當時恒指的去向*。事隔逾一年後,讓我們與讀者跟進板塊輪動的變化情況,進而為明年最後升浪做好部署。


------------------------------------------------------------

行業指數於不同時期表現的變化,正顯示板塊輪動的情況,這變化往往對剖析市況發展,可提供一定有用的參考價值;另外,若能捕捉板塊輪動的脈搏,將獲得較恒指走勢圖更為有用的大市資訊。

事實上,從恒生指數、恒生綜合指數及其11個行業分類指數的按月相對表現【表】,可見恒生指數及綜合指數的表現,多處於中游位置;即在任何時間,均會有不同板塊表現優於或差於指數的表現。換言之,不論市況處於上升或下跌,若能掌握板塊輪動的脈搏,捕捉表現相對較強的板塊,投資回報要跑贏指數的表現,相信不是難以達到的目標。

在進一步與讀者跟進板塊輪動的變化前,先略為交代內文所利用的分析數據及運算方法等。

內文有關板塊的表現,主要利用恒生綜合指數的11個行業指數作分析基礎。儘管恒生綜合指數行業分類的方法,或與部分投資者認知有少許分別,尤其部分剛轉型的企業。不過,這些行業指數的分法,相信與大部分人的共識相距不遠。此外,在計算回報表現方面,只計算指數月回報,撇除日及周回報率有較多數據雜音的問題。

在分析不同板塊的表現時,我們把2007年10月至今的表現,劃分成以下三個階段:

一、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的下跌浪;

二、2009年3月至同年11月的上升浪;

三、2009年12月至今的反覆走勢。當然,這階段也可以細分成兩個階段,分別是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的回調走勢,以及2010年6月至今反覆上升走勢。

相信這三個階段大致可顯示恒指於這段時間不同走勢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計算月回報的關係,這3個階段的劃分或與恒指出現高低位的時間有少許偏差。

為方便讀者比對,除附表的排名外,我們還把這3個階段恒生指數、恒生綜合指數及其11個分類指數的表現,作出排名評分。期間表現最佳者獲得最高的13分,最差者得1分,從而可較容易比對這不同階段中,那些板塊有較佳的綜合表現【圖1及圖2】。

根據過去近三年不同行業板塊於不同時期的表現,從中發現三點:

一、公用板塊的變化可對市況的表現帶來很大啟示:公用板塊在恒指呈現新一輪的上升或下跌浪時,往往成為表現最好或最差的首三個位置。以恒指於2007年10月的下跌浪為例,在合共17個月的下跌浪中,公用股便有達11個月表現處於頭三位的板塊【表】;反之,於2009年3月開始的上升浪中,公用板塊便有近半數的時間表現是最差的首兩個行業。事實上,若從綜合評分看,公用板塊在這兩段期間的排名,分別是第一位及倒數第二位。

出現此情況相信並不難理解,在大市轉弱時,公用股往往成為投資者(基金)避險的板塊,因而令公用股表現較強。但當市況出現見底回升,投資者便進行換馬,沽出公用股並購入增長潛力較大的板塊,令公用股表現敬陪末席。

至於2009年12月至今的表現方面,公用板塊多處於相對較中游的位置(2009年12月至今全期評級排名第七位)。不過,若然把這段時間細分為兩個階段,首階段位列第四【圖1】;次階段則位列倒數第三【圖2】。

這情況反映早前的市況只是處於反覆鞏固和待變的階段。當然,若然明年恒指當真展開最後升浪,預計公用板塊勢當成表現較差板塊。事實上,自今年9月開始,公用股已出現明顯弱勢,發出大市轉強訊號。

二、電訊板塊也許成為「高啤打的公用股」:如前所述,每當恒指出現下跌或展開新上升浪時,公用股的表現便與大市呈逆向走勢。事實上,這變動也大致在電訊股出現,尤其市況出現回升時,電訊的表現比公用股更「熊」【圖1、圖2及表】。出現此情況,也許反映投資者把收入較穩定的電訊股作為如公用股的避險角色。當然,由於電訊股一般有較高的啤打系數,故此,電訊板塊也許已成為高啤打的公用股。換言之,若然恒指展開最後升浪,相信電訊板塊將難成大市火車頭。

三、2009年初股市的回升,板塊輪動的次序頗反映經濟正處於復蘇階段:2007/08年的金融海嘯,令環球經濟陷入嚴峻的衰退中,本地經濟增長於2009年首季也出現近8%的按年跌幅。隨後股市見底回升,經濟也開始復蘇過來。

根據標普板塊輪動的模型,經濟在全面衰退逐步復蘇過來,板塊初期輪動次序分別是:資訊科技→工業→基本物料→能源 【圖3】。從附表可見,自2009年年初至11月,恒指的首輪上升浪中,初期表現最為強勁的板塊,主要集中在科技、工業和商品/物科(基本物料)上。

事實上,在這9個月的上升浪中,資訊科技、工業和商品便曾分別7個月、4個月和5個月成為首三個表現最強的板塊。若以評分角度看,科技、商品和工業的評分,分別位列首一、二和五位(工業板塊於今年6月至今的評份則位列首位【圖2】)。

那麼按此板塊輪動的變化次序,對捕捉後市表現較強的板塊有何啟示?

從不同板塊自2009年年底至今的表現可發現,早前恒指上升浪表現最強勁的科技板塊,踏入2010年後表現大為褪色,這反映經濟已脫離全面衰退至復蘇初期的階段;相反,工業板塊繼續有頗強的表現【表】,這反映經濟已復蘇過來。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商品/物料板塊踏入2010年相對表現較為失色,這或與今年上半年美元出現反彈及去年升幅過大而需要整固有一定的關係。

換言之,按2009年至今板塊輪動的次序,顯示經濟復蘇周期已由初階,逐步步入復蘇中期至較後期的繁榮階段。而市場周期則開始步向市場頂部的位置【圖3】。故此,根據板塊輪動模型,預計商品、能源和消費板塊在最後升浪中,應有不俗的表現【圖2】。事實上,近月能源板塊的表現,開始有明顯加快的迹象。

總括而言,從歷年恒生綜合指數在不同板塊的輪動,我們不難發現其中隱藏一定重要的訊息。從近兩年來本港板塊輪動的次序,反映市場周期開始由牛市步向市場頂部的階段,這也間接顯示恒指明年將出現最後升浪。若然明年恒指出現最後升浪,按板塊模型的推算,相信商品、能源和消費板塊或有不俗的升幅。當然,若然經濟復蘇動力轉弱或美元升勢持續,可能跑出的板塊或要再修訂。









------------------------------------------------------------



從板塊輪動看港股現況

信報
2009年8月11日


恒指自今年3月9日低見11344點後大幅反彈,到現在的回報達80%,某些中小型股份升幅更以倍數計。上星期二研究部以市場寬度來分析港股市況,今天則嘗試利用恒生綜合行業指數的表現,並根據港股以往升跌市的板塊輪動(sector rotation)形態來剖析目前港股所處的位置,尋找對後市的啟示。

每一個牛市必定會有某些行業作為龍頭,帶領整個大市前進。2000年一眾科網股帶領恒指衝上18000點之上;2007年港股雖然雞犬皆升,但其中電訊、能源及原材料股卻跑贏其他行業,並帶領恒指升穿30000點。至於公用股如中電(002)及港燈(006)等因為派息穩定,加上盈利相對有保證,故此它們在跌市中通常作為資金停泊處,導致公用股指數在熊市時多能跑贏大市。投資者可透過分析行業指數表現作為量度市況的工具,而研究部今天將剖析過去港股不同行業指數的表現,以尋找港股後市去向。

先說2000年科網股泡沫。當時恒指於2000年3月28日高見18397點,恒生綜合行業指數中的資訊科技指數於2000年2月及3月分別上升了40.5%及22.4%,為十一個行業中的龍頭,但隨後的九個月內,有二個月回報排名卻敬陪末席,有四個月倒數第二,昔日龍頭頓變龍尾,市場失去領袖。公用股則在同年4月及5月走強,出現市場頓失領袖及公用股走強的看淡訊號。另外,公用股指數於2000年9月至11月連續三個月均跑贏其他行業指數,同期恒指跌18.2%,合符公用股在跌市中為資金停泊處的傳統。

自此以後,恒指進入漫長熊市,直至沙士於2003年年初爆發時才真正見底,熊市期間公用股排名經常打入三甲內。恒指於2003年4月25日低見8331點後逐漸回升,其中公用股指數於同年5月至11月連續六個月跑輸大部分行業指數【表一】。投資者即使在此訊號出現時才入市,即恒指見底後六個月才入市,一直持有至2007年10月,回報應該十分可觀。有一點值得注意,環球股市於2002年10月已見底,但香港因受沙士影響而到2003年4月才再次尋底,這六個月的尋底期已出現新的領袖行業──原材料、能源及電訊股份。


公用股指數成探熱針

港股大牛市始於2003年4月,終於2007年10月。此牛市在開始後及終結前均不約而同地有一特點,便是公用股指數連續六個月跑輸大部分行業指數,間接道出了市場資金的行業取向【表二及三】。2007年港股牛市後期,電訊、能源及原材料行業指數回報相對其他行業較高,其中不乏指數重磅成分股,例如中移動(941)及中海油(883)等,與研究部上星期二所指出,大市上升而長線寬度下跌啟示大市見頂(即中小型股在牛市三期已開始下跌)不謀而合。

能源類行業指數於2007年10月後開始跑輸大部分行業,見頂後三個月下跌33%;及後受惠於原油期貨不斷上升,能源類行業指數於2008年年初至年中再度跑贏其他行業指數。原材料行業指數於2007年2月至9月均能跑贏大部分其他行業指數,但於2007年10月恒指見頂時,該行業指數卻微跌1.5%,跑輸恒指及所有其他行業指數,龍頭行業變龍尾行業。2007年11月公用股指數錄得0.7%的輕微跌幅,其他十個行個業平均跌幅為10.2%,及後數月公用股指數亦跑贏大部分行業指數。再次出現市場頓失領袖及公用股走強的看淡訊號。

討論了過往十年數個升跌市,對於目前的市況又有何啟示?從過去不同行業指數的表現,研究部歸納出以下數點:



板塊輪動四啟示

一、公用股指數於過去數月中,除6月外均跑輸大部分行業指數,說明目前市場未把資金停泊在啤打系數(Beta coefficient,用以量度個股回報相對大市回報的敏感度)較低的公用股上,反映資金的風險取態仍偏向進取。

二、過去數月原材料類指數、資訊科技類指數,以及工業類指數跑贏大部分行業指數。直至上月為止,這些龍頭行業還沒有跑輸其他行業的現象,與過去港股跌市時龍頭行業突然跑輸的情況不符。

三、根據標普行業投資指南(S&P's Guide to Sector Rotation),市場到達底部時,周期性股票將率先上升,然後資訊科技類股票及工業股等上揚【圖】。港股自2008年10月大跌至現在,隱約呈現此一形態。到底標普的模型是否能在港股市場中應用?這點可能有待時間去驗證。

事實上,過去數月原材料、資訊科技及工業類股票跑贏其他行業,其中包括鞍鋼(347)及江銅(358)〈原材料〉;騰訊(700)及阿里巴巴(1688)〈資訊科技〉;中國高速傳動(658)及重汽(3808)等〈工業〉,與標普行業輪換模型大致符合。假若此模型能夠應用在港股市場,根據模型分析,港股已經步入牛市。

四、日後若見領袖股轉弱而同時公用股連續二至三個月走強,投資者應再次注意這看淡訊號。

不同行業指數反映市場資金對風險的接受程度,以及市場正處於升跌市中的不同階段。以上對於不同行業的表現,研究部使用了月回報以除去市場中的雜音;假若用周回報或日回報分析,結果將較為雜亂。另外,不同行業指數只是分析市場其中一個工具,投資者在分析市況時,最好結合其他測市指標例如市場寬度等,以增加分析的準確性。





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

12 May 2010 - 買便宜貨(股票)可以使你貧困

2010年5月《信報》專欄,張化橋的文章 作為策略參考。

■ 張化橋 現任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兼 亞洲區房地產部主管
■ 如果企業長期欠缺增長動力,低的市盈率並不代表股票值得投資


買便宜貨(股票)可以使你貧困
張化橋


不少人喜歡買便宜貨:從旅行包到化妝品,從毛衣到皮鞋。只要有大減價,他們每場必到。他們買回一大堆東西,但不一定是真正有用的東西。看起來這些東西便宜,但因為沒有實際價值,所以成了主人的負擔。主人要找地方放置它們。主人本來想節約,結果每個月的開銷超出預算,甚至負債累累。時間長了,那些便宜貨沒有用,主人又不忍心丟掉它們,於是搞一個大甩賣(即“garage sale”)。

  買股票也是如此。有些人看這個股票也便宜,那個也不錯。突然,一陣大風掃過,一半的股價不見了。強忍了許久,主人才撫摸著傷口,斬倉。而斬倉又正好錯過了下一輪投機的升浪。主人悔恨,卻不斷地重複同樣的錯誤。這樣的人掉到了“價值陷阱”(value trap)裡面。

  多數人認為,巴菲特是個價值投資者,可是有一本剛剛出版的新書卻對這種看法提出了有力的挑戰。美國Georgetown大學的教授Prem Jain在今年剛出版的大作Buffett Beyond Value中認為,巴菲特實際上既是“增長性的投資者” (growth investor),又是價值投資者,而且更是前者。


(1)要看過去多年的銷售和利潤

  作者認為巴菲特成功的秘訣在於把重心放在公司的可持續的增長率,然後再看股票的價格是否足夠便宜。作者找了很多的例子證明,對於低質量以及增長前景一般的的公司不管多麼便宜,巴菲特都是不買的。

  對巴菲特的兩大投資原則,大家已經很熟悉了。 (1)不能只看某一年的市盈率,要看過去多年的市盈率。這個原則很有意思,因為它可以幫你避開那個可笑的,關於究竟用那年的市盈率的問題。 (2)所投資的公司必須足夠大,在行業內必須有領導地位,而且負債率不高。他說大家要避開“價格低,但價值更低”的股票。當然,市盈率高的股票或者昂貴的股票不見得都是增長性的股票。

  直到最近可口可樂是巴菲特最大的重倉股票,佔他的所有的股票資產的16%。這些股票大多數是十幾年前買入的。 1988年底,直到笁近,可口可樂的市淨率高達5.32倍,而整個資本市場的市淨率不到2倍。當時,可口可樂的市盈率為16.8倍,而S&P 500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2.4倍。更重要的是,在巴菲特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之前,可口可樂的股票已經從1978年上升了200%。所以,巴菲特不是一個撿便宜貨的人。

  這本書中講,要看一個公司的歷史業績,最好看十年以上。我1994年入行時,我聽老行尊們說過類似的話,但我沒聽進去。一是中國公司的歷史短,二是情況變化快。如果你一定要堅持巴菲特的要求,你會錯過很多好公司。當然,巴菲特也錯過了太多好公司。但這沒關係。

  巴菲特願意只投資已經被證明了的好公司(把前半場的錢讓別人去賺)。這樣的投資方法的成功的概率高,失敗的概率低。當然,它也就意味著錯過很多好機會,以及避免很多失敗。在選到了好公司之後,巴菲特寧可在估值方面多一點讓步。這與大家對價值投資者的看法不同。他說,“多付點錢買一個偉大的公司,遠遠好過貪便宜而買個普通的公司”。 (It is far better to buy a wonderful company at a fair price than a fair company at a wonderful price)。價值投資的重點是看公司的過去,增長型投資的重點是看未來。而巴菲特投資的方法是兩者都看,而且特別要看未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壞的管理層就是壞的管理層,也許永遠不能變好。很多投資者太容易原諒和饒恕他們,原因首先是自己貪心和懷有僥倖心理。其次是一種無奈:天下烏鴉一般黑,不買這個股票買哪個呢?這是一種逼迫自己虧錢的方法。最後一點,就是懶漢習慣。大家願意花大量的時間無所事事,也不願意花一點時間,紮下去挖掘好的公司。巴菲特說,“如果你在廚房裡發現了一個偷油婆(即蟑螂),那你可以肯定絕不止一個”。

  巴菲特建議大家看公司過去五年,十年的市盈率。很多中國投資者(我以前也是)會認為這個標準過於嚴格。但是你認真想想就明白,這個原則的意義很大。如果象某些中國地產公司那樣,去年,今年和明年的利潤分別為1億元,8億元,和25億元,你認為它的市盈率應該是多少?它的市盈率應該以那一年為基礎?它的利潤增長能夠持續嗎?


(2)放棄前半場,只賺取後半場的暴利

  人們把投資者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大派別:價值派和增長派。這是很錯誤的。 Jain教授認為,巴菲特既是增長派又是價值派,但首先是增長派。他還認為,當你發現一家公司很進取,正派,前景好,公司的利潤會高速增長好些年的話,你千萬不要用傳統的估值方法去捆住你的手腳。今天看起來很貴的股票,過兩年就顯得很便宜,而且你似乎永遠買不到它,因為它的股價不斷創新高,似乎永遠很貴。分析這種高增長的公司必須靠大智慧和高瞻遠矚,而判斷大多數其它公司(以及做純粹價值派的投資),不需要太多的智慧,誰都能夠計算市盈率,市淨率,等等。巴菲特說,利潤高增長是價值投資的核心因子之一。沒有增長,一個股票的價值會大打折扣。說到投資的安全性,他認為,利潤高增長是最大的安全。進攻是最有效的防禦。

  Jain教授問讀者一個問題,在1980到1990年的十年,麥當勞的股票升值了6倍。你有沒有膽識買入麥當勞的“昂貴的”股票,賺取後來的7倍?巴菲特有。他看中的是高增長和管理團隊。可惜,他也不是神仙。他後來承認他在1998年賣出麥當勞的股票是一個巨大錯誤。

  巴菲特勸大家區分一次性的因素所導致的高增長與可持續的高增長。比如,石油漲價會導致石油開采和鑽井設備的製造商的利潤出現高增長,政府對某項產品的退稅可能刺激需求和有關公司的利潤快速增長。但這並不能使它們成為高增長型的公司。在中國,“政府扶持”和集團(母)公司“注資”會給很多上市公司帶來一次性的高增長。這種高增長具有欺騙性。很多通過後門上市的公司非常令人失望。原因是,他們的業務能力(執行力)並沒有跟上。


(3) 銷售額的增長是核心

  利潤雖然很重要,但一家公司的銷售額的增長有時候更重要。靠退稅,靠政府補貼,靠減少折舊,靠削減成本,靠屠殺供應商,靠逼瘋下家客戶,靠非經常性的收入,靠資產處置,靠關聯交易,靠財務技巧,靠一次性的併購,靠揀了個大便宜,總是有問題的,好處總是有極限的。

  巴菲特和他的老師Graham都強調公司所處的行業的增長空間的重要性。我由此想到一些例子,比如,泡菜,鈕扣,鉛筆,報紙,系統集成,化學品的倉儲,建築安裝,以及為某一個特殊的媒體和平台提供廣告或者內容,這些都是增長空間不大的例子。增長空間的大小有時與企業所處的行業有關(夕陽還是朝陽行業),有時與商業模式有關(也就是如何賺錢的方法),有時與行業的最終大小有關。

  一般人認為,高成長的公司都在科技,醫藥和媒體行業。這不見得。巴菲特自己就承認不懂科技和醫藥,所以只好再傳統行業裡尋寶。好在傳統行業已經足夠的大,機會足夠的多。


(4)“價值陷阱”就是“貧困陷阱”

  在香港,我發現最常見的兩類“價值陷阱”是地產股和綜合類企業。一年又一年,總有大量的投資者掉到裡面不能自拔。在地產界,我常聽人說,某地產公司的土地儲備很多,位置很好,資金寬裕。但是,它們的開發能力低,資金周轉速度慢。總之,別的開發商可以在同樣的項目上賺5億元,而他們只能賺1億元,而且費時更長。也就是說,它們摧毀價值。這樣的公司很多,它們的股價往往在淨資產(NAV)之下一半或者更便宜。好些公司更在賬面淨資產之下,甚至低於每股淨現金。

  這種狀況會改變嗎?懶漢會變成勤快人嗎?只要管理層不換人,或者不換思想,這種狀況會持續很久。他們的土地儲備或者大把現金與股民何干?

  綜合性的企業包括窗口公司。因為業務混雜,股民們看不到管理層的思維邏輯,更看不到他們的工作熱情。如果管理層願意把各項業務拆開來賣掉,淨資產會高於他們的市值。可是股民們看不到曙光。

  你試想,像這樣的公司,如果四,五年以後他們的利潤與現在相若,那麼,他們四,五年以後的市盈率應該是多少? 7倍,8倍,最多9倍而已。你算出它們四,五年以後的股價,然後用7%或者8%的貼現率折回到今天,你會大吃一驚!這個股票不值錢!它們讓你貧困。

  它們雖然賬面價值大,業務規模不小,土地儲備也好,但很快就會被小小的,但很進取的民營企業超過。這些民營企業的淨資產雖然只有10億元,但能夠推動100億元的年銷售額,實現20億元的利潤。反過來,政府控制的有些企業,雖然賬面淨資產高達100多億元,但只能推動40億元的年銷售額,實現5億元的利潤。你看那種公司優越?



2010年5月6日星期四

06 May 2010 - 當強勢股大跌,離底已不遠

張士佳先生的見解 作為策略參考。

「當大市調整尾聲,大戶沽無可沽,通常連強勢股都要捱沽,所以見到強股大跌,相信離底已不遠。另一方面,當大市調整完畢,資金亦會由強勢股的保護傘下離開,要是大市升,強勢股卻不揚,可能便是真升了」


2010年05月06日,蘋果日報,投資的天空。

投資的天空:強勢股大跌離底已不遠

跌市,理由仍然是舊酒新瓶,好像已成為慣性。前晚美股突然急跌超過 200點,港股低開下跌,雖然 A股單日轉向,曾經令港股回升,但歐洲甫開市又令大市再次受壓,螺旋式下跌,似乎沒完沒了。

投資者最怕遇上這種市況,一方面到達 250日線,已屬抵買,但偏偏又見沽壓重重,昨日還要裂口下跌。近日大市草木皆兵,而且裂口在技術分析上別有意義,所以士佳對裂口亦特別在意。然而,下跌裂口出現在高位或低位,意義卻不盡相同:高位裂口代表有春江鴨開始拋售,低位裂口則代表投資者已經出現恐慌。

見底前多現下跌裂口

有趣的是,由 90年至今,牛市之中的像樣調整及大型調整,有八成在見底前一日,或見底當日都會出現下跌裂口。何謂低位?牛市調整至 250日線,自然算是低位。

筆者並不是說大市會在兩日內見底,因恐慌情緒難以估計,但投資者亦不用太過悲觀。大市何時跌完?筆者倒有個另類看法。近期大市強勢股,是手機股及醫藥股等,以及輿論近日較少提及的騰訊控股( 700)。騰訊曾是筆者愛股,但去年表現出眾,已反映其價值,所以股價開始停滯不前,筆者認為騰訊已逐步成為公用股:增長放慢,但估值不算昂貴,所以與手機及醫藥股等市場寵兒,一同成了跌市避難所。

不過,當大市調整尾聲,大戶沽無可沽,通常連強勢股都要捱沽,所以見到強股大跌,相信離底已不遠。另一方面,當大市調整完畢,資金亦會由強勢股的保護傘下離開,要是大市升,強勢股卻不揚,可能便是真升了,讀者不妨參考。



2010年4月20日星期二

20 Apr 2010 - 曹仁超,賺錢四大要訣

節錄信報 「曹仁超 - 投資者筆記 - 美股隨時跌一成」,2010年4月18日。

筆者暫未能做到 :「買賣次數少一點」這一點。



賺錢四大要訣
.. .. .. .. ..

利率方面,今年9月加息機會只有35.3%、11月加息機會65.6%、12月加息機會77.6%。最大可能性到2011年才加息。市場如潮汐有漲退時間,利率亦一樣。如何捕捉漲退時間表便要高度技巧。如何趨吉避凶?亦非想像中易,因為大部分分析員都是估錯方向。上市的股票中,80%係沒有長期持有價值,尤其是「當炒股」,一旦熱潮過去,這類「當炒股」通常都跌個四腳朝天,例如2000年的科網股及2007年的金融股。

1985年至1994年日本政府在滙率政策上的進取,令日本經濟進入二十年艱辛歲月,已成為各國央行的警戒。未來再沒有一個國家央行有膽把本國貨幣作如此大幅升值。

一、賺錢容易,蝕本難。買入一隻股票,它上升 15%至20%後便可以不理,讓利潤往前跑;反之,買入一隻股票後回落15%至20%便應止蝕,但大部分投資者做唔到。因為止蝕較賺錢難許多倍。

二、賺錢不因本大,本大反而不易賺錢。

三、買賣次數少一點,每次利潤多一點。賭場唔怕「磨爛蓆」、只怕塘邊鶴。看準機會一次過大大地賺它一筆,而非每天在經紀行內炒出炒入。

四、憑感情或直覺猜測買賣遲早出事。請建立一個投資系統。一如今天的衛星導航系統,連七四七飛機在雷電交加的晚上仍可安全降落。在股市內此系統叫追隨趨勢。請停止猜頂或估底,趨勢當它形成時加入,完成時退出。趨勢才是你最好的朋友。不要盲目相信什麼大行報告,記住Too good to be True!好的投資通常十分簡單、直接、易明及有事實做支持,含糊、扭曲或令人困擾的項目,通常都暗藏殺機。



2010年4月10日星期六

10 Apr 2010 - 人民幣升值,企業有得失

最近市場聚焦中美財金官員就人民幣升值開綠燈,轉貼 2010年04月09日,香港經濟日報的文章 作為投資參考之用。

人民幣升值 企業有得失

重點
■ 大市影響 人滙升值有助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股市及樓市,利好相關資產價格上升。
■ 行業影響 內銀股、內房股、航空股均可望受惠人民幣升值,至於出入口股則視乎個別情況。

美國財長蓋特納突然訪問中國,並與中國國務院總理王岐山進行會晤,當局拒絕確認雙方會否商討人民幣升值。事實上,人民幣已連升多日,人民幣升值預期再度升溫,利好港股,尤其是受惠板塊的表現。

貨幣升值期間,投資者對當地股市的估值將給予較高的溢價。下圖顯示,當人民幣升值預期與MSCI中國PE走勢相似。另外,由於不少內地公司於本港上市,這些H股及紅籌股的估值及盈利均會因人民幣升值而獲得提升,從而利好本港股市表現。



對企業之影響

對企業而言,人民幣升值所造成的影響大致可分為資產負債表影響及損益表影響兩類。

資產負債表影響是指,公司的人民幣資產相對其他貨幣升值(貶值),又或其外幣負債相對人民幣有所減少(增加)。而損益表影響是指,以外幣計價的成本下降(上升),又或其人民幣盈利於兌換為其他貨幣入帳時錄得滙兌收益。



內銀股——資產負債表:影響輕微

內銀股持有大比例的人民幣資產。理論上,人民幣升值後,若將銀行的人民幣資產折算為其他貨幣入帳,便會一下子提升其帳面值。但由於現時上市的內銀股均以人民幣作為呈報貨幣,故不存在提升帳面值的情況。

不過,估值上,銀行股的資產價值會隨人民幣而提升,海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會因此而給予更高的溢價,間接提升內銀股估值。

損益表:外幣交易錄虧損

現時內銀股主要經營人民幣業務,但亦有少量外幣交易。外幣交易即是銀行從事外幣資金營運(如存貸業務)、代客外滙買賣及境外投資,交易主要涉及港元及美元。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外幣交易業務錄得虧損。交行(03328)於09年財務報告中便披露,若人民幣升值5%,該行便會錄得7.47億元的虧損。

航空股——資產負債表:提升資產淨值

航空公司持有較多美元外債,中投證券便指出,國航(00753)、南航(01055)及東航(00670)分別持有379億、450億及493億元人民幣的美元負債。人民幣升值,意味着美元負債兌換為人民幣記入資產負債表時,金額將會下降,從而提升資產淨值,有助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損益表:錄得巨額滙兌收益

若從損益表分析,人民幣升值意味着航空公司可以較少的人民幣兌換為美元(償債貨幣),從而錄得巨額的滙兌收益。中投指出,人民幣每升值1%,國航、南航及東航便分別錄得3.8億、4.5億及4.9億元的滙兌收益,令淨利潤增加2.8億、3.4億及3.7億元。

不過,人民幣升值將減少航班境外回程收入,惟幅度相對有限。華泰證券指,由於境外銷售的回程機票通以外幣結算,人民幣升值將導致相關收入(兌換為人民幣)減少,從而損害航空公司收入。不過,現時航空公司境外銷售收入比重不多,故影響尚算輕微。

出入口股——損益表:取決收入與成本

人民幣升值對出入口企業的資產負債影響輕微,但卻對企業的損益表造成重大影響。中金指出,從成本/收入角度分析,人民幣升值將導致以外幣計價的原材料入口成本下降,從而有利提升銷售額及毛利。

惟升值後,出口價若以人民幣計算卻錄得下降(如升值前賣1美元,即7元人民幣,升值後同樣賣1元美元,但只有6.82元人民幣),令企業的銷售額因而減少,甚至錄得虧損。當然,企業可透過提升海外售價來將成本轉嫁予客戶,但卻有機會令競爭力大減,從而損害盈利。

由此可見,企業所受的影響並不可一概而論,而是要視乎其出口依存度(出口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及產品國產率(即國內成本佔總成本中的比例)兩者的比重。於人民幣升值期間,由於出口依存度及產品國產率較高的行業(如紡織及服裝製造業),其出口收入受損,但同時成本卻得不到紓緩,受損程度最大。至於出口依存度低,並依賴從海外進口原材料的企業(如大宗商品加工行業),受惠人民幣升值的程度則較高。



內房股——資產負債表:淨產值上升

人滙上揚有助提升內房股的資產價值。華泰證券指出,一國貨幣升值期間,該國的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價格往往也會持續上漲。這是由於貨幣升值的過程本身便是價格重估,故樓價重估乃不可避免的。另外,貨幣升值將吸引更多的外資流入樓市以尋找潛在的投資機會,從而推升房地產價格。

事實上,參考海外經驗,85年《廣場協議》簽訂後,日圓滙價自85年初的1美元兌260日圓大幅攀升至91年的1美元兌130日圓水平,而日本土地價格指數亦從90點附近升至150點左右。同樣地,韓圜升值期間,該國的地產指數亦跟隨攀升。由此推測,人民幣升值料會提升內地房地產價格(包括地價),從而推升內房股的資產值。

另一方面,當人民幣資產兌換為美元或港元後,其帳面值將立即提升。加上,不少於本港上市的內房股持有外幣負債(美元或港元),人民幣升值會導致相關外幣負債減少,從而調升資產淨值。

損益表:提升賣樓收入

承上文,樓市會於滙率升值期間造好,這意味着房地產商可以高價售樓,從而提升售樓收入。



2010年4月8日星期四

08 Apr 10 - 經濟入直路 ,捕捉優質股

轉貼 2010年04月07日,香港經濟日報的文章 作為 2010年第二季 策略投資參考之用。

經濟入直路 捕捉優質股
■ 經濟展望 2010年第二季,內地及本港面對通脹升溫、資產價格升勢未止的局面。預料中央會逐步抽緊銀根,但緊縮政策仍算溫和。此外,人民幣將實現小幅度升值。
■ 受惠股份 在上述的經濟展望中,內需股如零售股、地產股、保險股、銀行股、高外債股份等可望受惠。

美國經濟數據理想,帶動美國標普500指數創下18個月新高,港股第二季首個交易日有望上試22000點。

由於企業盈利持續改善、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加上憧憬人民幣逐步升值及中央調控手段溫和,港股於2010年第二季料有不俗表現。建銀國際便建議投資者調升股票比重,以爭取較佳回報。

﹏﹏﹏﹏﹏﹏﹏﹏﹏﹏﹏﹏﹏﹏﹏﹏﹏﹏

CPI通脹逐步升溫

綜合內地農產品價格回穩、國際商品價格穩步向上、資源類產品價格升溫及平均薪金上漲等因素,建銀國際預期內地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有力再上,至第二季更會升至3.5%,超越3%的「警戒水平」。

話你知:負利率刺激通脹

當通脹升幅大於存款息率(實際利率為負數),銀行存款回報跑輸通脹,令現金購買力拾級而下。為免存款被通脹蠶食,居民將會把資金由定存轉至活期存款,並投資於資產市場上,以爭取較通脹為高的回報。此外,在物價節節上揚的預期下,居民會提前消費,從而刺激零售市道造好,並可能進一步推升物價。

圖一顯示,內地自2010年2月已步入負利率時期,加上經濟增長強勁,居民投資及消費意慾旺盛,通脹風險上升。



利好股份:零售股+保險股

溫和通脹有利股市造好,當中零售、資源、保險等板塊更可望跑出。承上文,通脹預期利好零售市道及資源價格,但卻並非每間企業均能受惠。由於貨物售價上升的同時,生產及銷售成本亦同時上漲,若企業未能及時將成本轉嫁予消費者,將面對毛利受壓的困局。因此,通脹預期下,議價能力較高的零售股表現將較佳。

除此之外,建銀國際指出,負利率刺激居民尋找投資出路,當中或會買入回報率較佳的保險產品(如儲蓄保險)以提升回報,帶動保險產品需求上升,利好保險股。

M2流動性仍充裕

市場一直憂慮中美會逐步抽緊銀根,令資金從資產市場流出,最終導致資產泡沫爆破。建銀國際卻認為,市場似乎誇大了2010年信貸緊縮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內地保持經濟增長於8%,料不會推出嚴厲的緊縮政策。加上美國失業率仍然高企,聯儲局未必敢貿然加息,以免一手摧毀缺乏就業支撑的經濟復甦。因此,內地及本港於第二季的流動性仍然充裕。

話你知:可參考流動性指標

投資者一般會用廣義貨幣M2的增速來衡量市場的流動性,M2增速加快反映流動性上揚,但相關指標卻忽略了經濟增長的因素。因此流動性指標(M2÷名義GDP)可更有效地展現流動性的狀況。指標上升,反映貨幣供應增速高於經濟增長。經濟體系流動性增加,資金流向資本市場,利好股市、樓市。

09年內地及香港的流動性指標顯示,內地及香港的流動性顯著回升,而去年兩地股市及樓市均欣欣向榮。

利好股份:地產股

過剩的資金將流向較高風險的資產,延續樓價升勢,地產股可望受惠於售樓收益的增長,以及物業公允值上揚帶動資產淨值NAV(及估值)的提升。

惟內地樓市備受中央高度關注,政策風險高,相比之下,本港地產股的不明朗因素較低。

人民幣溫和升值

內地經濟增長強勁反彈、出口業持續復甦、通脹壓力重臨及加息預期等因素利好人民幣滙價向上,加上華府不斷施壓,使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不斷升溫。建銀國際預期,今年人滙有機會從現水平上升3%至5%。

受惠股份:內房股+零售股+航空股

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上升,預料會有更多資金流入本港H股,成為推升港股的一道助力。

至於持有豐厚人民幣資產的企業(如內房股)及收入以人民幣為主的企業(如內地零售股),當資產及收入兌換為港元或其他貨幣入帳後,資產及收入將會因此而有所提升,從而令估值上揚。

另外,人滙上升亦利好高外債企業(可以較少的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償還債務),以及部分入口企業。例如擁有大量美元負債的公司(如航空股)將因為錄得巨額的滙兌收益,從而提升當期盈利。此外,假如企業之成本主要以外幣計價,收益則為人民幣結算(如需從海外入口鐵礦石的鋼鐵股),其毛利率有望隨着人民幣升值而逐步擴闊。

緊縮政策溫和

經濟活動升溫,建銀國際預期,中央有機會於3月底或4月再一次提升存款準備金率50點子(銀行存放於央行的儲備資金相對其存款比例,準備金率愈高,銀行可貸出的款項便愈少,以收緊市場流動性),從而抵銷大量央行票據於3月份到期(央行需向市場釋出資金以贖回票據)增加之流動性。另外,該行預期,人行有機會於第二季末或第三季初加息27點子。

話你知:內地多跟美國加息

中央決定是否加息的考慮因素眾多,除了國內經濟增長速度、通脹水平之外,還需同時配合外圍經濟形勢。建銀國際參考內地上一個加息周期的息率走勢(見圖三),發現內地加息或減息時間往往緊隨美國之後,相信這種做法是要避免中美息差擴闊,導致大量熱錢湧入內地。

此外,有指調升存款準備金率乃加息的前奏。不過建銀國際就反駁指,只要流動性管理措施能有效紓緩資產泡沫膨脹及通脹壓力,便可推遲加息的時期。



受惠股份:內銀股+保險股

在銀根漸緊的預期下,內銀股可望提升其議價能力,令息差及淨利息收益率擴闊。

此外,由於保險股大部分資金都投放於定息資產,利率(市場或基準利率)上升將有利提升定息資產(銀行存款及新購入之債券)的投資收益,從而提振保險股表現。



2010年4月2日星期五

02 Apr 10 - 四大因素影響港股 10年第二季

轉貼 2010年04月01日,香港經濟日報,林瑞芬 的文章 作為 2010年第二季 策略投資參考之用。

四大因素影響次季港股 內地通脹為判勢關鍵
■ 首季港股淡靜偏弱,股份則呈個別發展。
■ 第二季能否扭弱勢,有四點關鍵因素要留意。
■ 筆者認為第二季要重點追蹤內地通脹變化,從而預測貨幣政策對股市影響,並作出應對部署策略。

回顧首季港股,1月初市況微漲,及後急回,至2月築底回升,3月初橫行微漲。總結首季結果,恒指及國指分別下跌近2.9%及2.8%。

首季有多項不明朗因素困擾港股,包括通脹有升溫、中美部署退市、各大藍籌及國企業績以及內銀股集資計劃等,令市況缺乏大方向,交投也偏淡,2月開始回升只是超跌反彈而已。

次季靠銀行地產股支持

隨着內銀股相繼公布了集資計劃,市場早前憂慮集資因素漸消除,正如筆者季初預測,季內內銀股築底成功機會高,目前初步判斷於2月已成功築底。第一季及第二季業績表現會有睇頭,因貸款量增加,而銀行之議價能力提升,刺激淨息差趨升。加上,本港樓市持續暢旺,對此金融及地產這兩頭馬車可寄予厚望,第二季港股相信亦要靠這兩類股份支持。

第二季港股表現是否一帆風順,並扭轉首季弱勢,還是有多種不明朗因素待檢視,包括如下四點:

一、通脹左右貨幣政策

全球低息期已有一段時間,資產價格反彈令通脹疑慮升溫。展望第二季度,內地出口與內需仍會維持強勁增長,但同時,通脹預期亦加強,從而拉動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神經。首季CPI漲升,或可賴是春節及雪災效應,但若觀察到第二季CPI及PPI急速抽升,估計央行將採取果斷措施抑制,不單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亦會加快加息的步伐。加息肯定對股市不利,而加息決定將取決於通脹率上升速度。因此,第二季內,判勢大市最關鍵是睇實內地通脹率之變化情況。若能捱得過去,通脹不致惡化,對季末至第三季港股大方向將有大啟示。

二、人民幣升值壓力

人民幣面臨更大升值壓力,會否將浮動範圍擴闊成為短綫不明朗因素。人民幣兌美元滙價自08年7月中旬以來基本持平,已引起美國不滿,同時,也引發內地輸入型通脹。是否讓人民幣升值,為中央敏感財金話題,從來不容易預測,但中、港證券商亦預期5月份可能是重啟人民幣浮動的關鍵點,這對金融市場有一定影響,對個別行業之影響也有正有負不同結果。

三、股指期貨出台

兩大宏觀不明朗因素之下,第二季內還有內地股指期貨推出後,對A股走勢之影響,隨着股指期貨登場,內地股市由完全單邊市走向逐步雙邊市,可造好造淡,股市波動加劇勢難避免,結果亦要待期貨推出一段時間才明朗。股指期貨參考數以滬深300指數為準,指數由於涉及較多大價權重股;如內銀股及保險股,對H股也有互動作用,對港股影響也產生微妙變化。第二季初期,筆者就認為A股雖有雙邊市,可好可淡,但大戶也不會貿然出手,因為股會最終由企業利潤決定。綜觀今年上半年,內地出口貿易整體改善,銀行業料保持佳績,支持內地股市維持穩定可能性較高。

四、政策對行業的影響

內地政策面方面,意想不到是,一個「三網融合」政策定案,令相關電訊設備股、內容服務股突圍而出,筆者季內所推介過的第一視頻(00082)由推介當日至今已有逾三成升幅。反之,內地首季似乎在忙打壓樓市,令大家引頸以待之新興產業、新能源政策等遲遲到出台,是中央要協調各部門需時 還是要觀察外圍宏觀而定策略,真是無頭緒。只能相信,內地大趨向是要調整經濟結構,升級產業,低碳經濟發展事在必行,相關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發展將受到限制。相反,低污染低耗能行業發展將受鼓勵,展望第二季除了等政策出台之外,沒有甚麼可為!是否可以偷步炒政策,最緊要看盈利基礎而定,坦承筆者也一度犯錯誤判斷,曾投機推介沒盈利基礎的中核(02302)及銀建(00171),結果兩者皆跌,幸當時提供止蝕位參考。相反,另2月曾建議低吸的東方電氣(01072)雖沒消息跟進,股價由推介當日至今錄得19%的升幅。

恒指短、中綫參考位

總結而言,首季市場對各種不利股市因素只限於預期為主,踏入第二季,可能由預期逐步變為現實,如預期通脹趨升到獲確認,由預期加息到確認利率上升。也有可能預期還是停留在預期階段,甚至預期落空。散戶應對第二季之投資,仍然要小心謹慎,始終今年游資不及去年多,不宜盲目高追,只能耐心等回落博「執死雞」。

技術上,參考上證綜合指數季度圖,暫受制於3500,季內須突破,以判明朗化前景。而恒指則受阻於23000,亦須破之以判明朗化走勢。短綫參考而言,恒指暫受制於21500,忌失守21100,暫時失守最後防綫為50天綫近20700,穩守仍有機會挑戰21500阻力再上探22000。相反,恒指失守20700或又要預備抖抖。

恒指2010年03月31日收報21239,跌135點,成交額670億元。



2010年3月22日星期一

22 Mar 2010 - 牛市一周年溫故知新

引用文章: 牛市一周年溫故知新

(東方日報專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專欄作者: 林一鳴


回想港股去年三月時,恒指低見11,345點之際,牛市卻悄悄地走到大家的身旁。轉瞬間已過了一年,雖然現在已沒有人再談甚麼金融海嘯,一年前恐慌的日子亦已逐漸淡忘,但每次歷史事件都給我們很多學習的機會,故此筆者在今期重溫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好讓我們可以溫故知新,在下次牛熊周期再來的時候,作出更清醒的應對。

「牛一」在驚恐中出現
在去年初時,差不多全世界都看淡股市,甚至連任總也說「第二波金融海嘯更厲害」,把大家嚇得膽戰心驚;反而筆者倒沒有大家看得那麼淡,更預測港股會進入「牛一」。當時筆者提出只要出現4個條件,就可以有100%買入港股的信心,包括:(1)美股跌至新低;(2)港股反彈至12,000點之上企穩;(3)MACD轉為正數;(4)A股見底。

結果在去年三月完全符合了這4個條件,道指及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十多年來的低位,恒指在三月中以後於12,000點之上企穩,MACD亦轉為正數;而內地A股市場,上證指數自○八年十月二十八日的1,749點後,再沒有見過這個低位。所以筆者立刻提出「100%信心買入港股」的建議,在專欄文章及訪問中大談「牛一論」,在當時應該算是全港「最牛」的人之一。

可是當筆者提出「牛一論」之時,遭到大部分散戶及網友的強烈攻擊,「林一鳴」的名字多次出現在討論區中,原來我的文章真的成為了熱點,有些點擊率更在一萬次以上;討論區的留言大部分都是罵我的粗話,有些更是不堪入目,是一大堆的粗言穢語。

因為當時所有消息都是負面,網友的反應都是嘲笑「邊有咁早牛一」,因為在如此惡劣的經濟環境下,他們認為是不可能進入牛市;但筆者卻深信「波浪理論」,特別是港股約提早3個季度反映經濟循環,「牛一」永遠出現在經濟最差、失業率最高之時,所以「牛一」總是在大家最絕望之際靜悄悄地出現。

結果事實證明,牛市真的悄悄地來到了。港股「牛一」從三月九日的11,345點,升至六月十二日的19,162點,升幅高達68.9%,然後作出二浪調整至七月十三日的17,186點,再進入「牛二」的階段。在正常的「牛二」之中,多是反覆上落的市況,會令很多投資者都感到迷惘,底部是起始浪的17,186點,頂部約在25,000點的位置,持續期起碼在一年以上。

「牛二」吼炒上落波幅

「牛二」的投資策略就是「趁低買」,例如在今年二月調整幅度高達3,700點,把很多散戶們都嚇怕了,但這都是「牛二」市中的調整,在調整完結後,是會繼續「牛二」的升幅。所以大家可在19,000點與23,000點的通道內炒上落波幅,在接近19,000點的時候把持貨比重增加,而接近23,000點之時考慮減磅,在中間位21,000點時就按兵不動,直到出現突破升穿23,000並企穩後,就會一直上衝至25,000點以上,完成一個短暫的四浪調整,再進入「發神經」的五浪。

「牛三」瘋狂

當大市進入「牛三」的瘋狂後,在開始時千萬不要那麼清醒,甚至要「人黐你更黐」,直至愈來愈多人「黐咗線」之後,才是你慢慢離場之時。不過就算你「黐」或「不黐」,有一點還是要切記的,就是千萬不要在「牛三」沽空買熊買跌,否則後果嚴重!因為「牛三」發生的事,很多都是沒有理由的。



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

27 Feb 2010 - 財務報表,中小型股投資

除了林少陽先生 為投資者教育講座內容的文章,亦有同一講座的其他文章 作為投資參考之用。

解讀中小型公司財務報表
林智遠先生

財務報表可分為五個部分,包括(1)損益表、(2)資產負債表、(3)現金流動表、(4)權益變動表,以及(5)財務報表附註。投資者可透過財務報表了解一間公司的財政狀況。然而,投資者必須明白,核數師於審核財務報表時,著眼點在於財務報表上的資料是否「公平」及「公允」(true and fair),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絕對正確無誤。

財務報表是根據會計準則編製而成,而會計準則在部分會計項目上賦予公司彈性,讓公司按實際情況自行選擇入賬方式,因此不同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會對盈利造成不同的影響。例如(1)將自用物業重新定義為投資物業,並將有關物業估值的變動反映於損益表上、 (2)將一些費用開支資本化,會減低損益表上的開支,以及(3)增加固定資產的折舊年期,會減低年度的折舊開支。

財務報表是一個靜態的紀錄,只能反映公司於過往某時段的財政狀況。由於公司的財政狀況會因日常營運而不斷改變,因此財務報表未必能反映公司的最新財政狀況。然而,公司的發展大多是有蹟可尋。投資者可比較公司過往三年的財務報表資料,評估公司的發展狀況。

中小型公司

中小型公司的定義因人而異,而中小型公司的市值、股份成交金額、營業額及資產值一般會偏低,而營業額及資產值的波幅則會偏高。分析中小型公司時,投資者要特別留意公司財政狀況的穩定性及企業管治質素。一般而言,中小型公司的大股東持股量會較高,致使有較高機會進行關連交易,例如為關連公司提供信貸擔保。投資者對關連交易應多加分析。

財務報表的五大主要部分

1. 損益表──反映了公司的營運狀況,並提供了銷售額、銷售成本和盈利等重要資料。投資者可藉此計算公司的毛利率,以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公司的營業額下跌,但支出沒有相應減少,投資者便要特別留意公司於逆境下經營的能力。

2. 資產負債表──顯示公司的資產和負債。投資者應多加留意現金、存貨、應收帳及應付帳等反映公司營運狀況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例如,當公司預期銷售額上升,存貨量應該相應提升以應付需要。相反,如果公司預期銷售額下跌,存貨量應該相應下降,以避免積存過多存貨。然而,存貨量也可能因滯銷而上升。因此,投資者需小心分析存貨量改變的真正原因。

3. 現金流動表──反映公司的現金流向。一般而言,如果公司的日常業務能產生盈利,公司的現金流動表中的「經營活動現金產生淨額」將會顯示淨現金流入(cash inflow)。如果公司聲稱有盈利,而經營活動只產生淨現金流出(cash outflow),投資者便要加倍小心。

4. 權益變動表──反映公司股東權益的變動。公司每年的盈利會反映於該表中的「保留溢利」。透過此表,投資者可以知道公司過往有否進行一些會影響股東權益的活動,例如股份回購、發行認股證及期權等。

5. 財務報表附註──反映獨立核數師對財務報表的意見,在報表中佔較多頁數,但如果報告書的頁數不尋常地多,投資者便要特別小心。尤其要注意與意會計政策、估計、折舊率有關的變更,以及關連交易和擔保事項。
除了公司的財務報表,巿場上還有不同的分析數據,例如巿盈率(price-to-earning ratio)、巿賬率(price-to-book ratio)及股本權益 (Return On Equity)等,可供投資者參考,但投資者切勿過份倚賴個別分析數據而作出投資決定。投資者應該認清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股小謀大 - 中小型股投資分析心法
劉紹文先生

分析員普遍以公司的市值將股份分為「大股」或「細股」,而細股的盈利基數一般較細,所以細股的增長潛力及風險一般較大股高。然而,由於市場往往聚焦於大股,以及市場資訊並不完全流通,所以部分優質的細股有可能被市場忽略,變成滄海遺珠。

市場對中小型股的分析一般可分為三大類:
1. 簡單的基本分析:屬於主流分析,注重公司的業績、盈利前景及行業變化等基本因素。
2. 複雜的基本分析:著重分析如母公司注資、業務重組及控股權變動等有可能改變公司根本的企業活動所產生的影響,需要較高的分析能力及技巧。
3. 非基本分析:並不是正統的分析,主要留意報章的報導、市場潮流 (如科網熱) 、傳聞及圖表走勢。投機成分較重,令投資者失利的機會較大。

投資者常犯的錯誤包括:
1. 被個人意願誤導,一相情願地認為股價下滑是受到一些外在因素影響,例如「大戶震倉」,並與公司質素無關,股價早晚一定會回升。
2. 以過去的盈利紀錄作為分析基礎,而錯棄預期盈利增長。
3. 進行盈利分析時,未有將特殊收入及支出扣除。
4. 將影響業務及盈利的因素簡單化,以致未能掌握正確的因果關係。

巿場時刻在變,投資者應盡量了解公司及市場的基本因素,切忌過分倚賴巿場上的分析。雖然一般散戶投資者較難緊貼公司業務發展變化,以致未能掌握市場對公司的估值,但仍可從股分類別著手。以投資價值而言,細股可分為四類:

1. 受廣泛認識,市場估值及預期盈利甚高,市場有頗多研究報告可供參考,屬基金股。
2. 未被市場全面認識,市場分析報告較少,預期前景不俗,有機會晉身第一類細股,投資價值較高。
3. 半浮半沉,估值不高,但業績不穩定,市場研究稀疏,多為二三線股。
4. 不屬於上述任何一類,平日無人認識,但牛市尾段卻可能頻頻見報,成為市場炒家寵兒。

投資細股時,投資者可留意相關研究報告較多、資訊較流通及較易掌握的公司。第一類細股的估值一般較高,巿場對其業績期望也較高,一旦實際業績不附合預期,可引致股價下跌。第二類細股因巿埸估值不高,巿盈率較低,投資潛力也較高。此外,如果市場對個別細股的評價剛逆轉,投資者不應避免急於入巿。一般而言,巿場如因結構性改變而調整對個別公司的評價,那公司的股價通常會持續調整一段時間。

分析細股時,投資者應弄清資料來源,作出理性分析,避免因持有該股票而作出過分樂觀的猜測。切記世界不斷在變,過去的成功,並不保證將來會一樣的成功; 反之,過去的失敗,亦不等於永遠的失敗。



27 Feb 2010 - 價值投資法與增長投資法(林少陽)

這的一篇 林少陽先生 2007年的文章 作為投資參考之用。那時林少陽是基金經理。文章為證監會、香港財經分析師學會及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合辦的投資者教育講座內容摘錄。

2009年7月林少陽亦在 蘋果日報 立論 重提一次。

價值投資法與增長投資法

投資策略 - 追求價值、增長還是中間路線?

  市場人士對價值投資法及增長投資法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而言,價值投資法重公司的實際資產價值和盈利能力,並透過不同的方法,如現金流折現,評估公司的價值。投資對象大多以較少人注意及巿盈率較低的公司為主。然而,由於擁有行業龍頭地位的公司的現金流較容易預測,部分價值型投資者也會投資於行業龍頭股。

  歸根究柢,投資的最終目的是賺取回報,而回報則來自公司未來的收益。在這前提下,價值投資法及增長投資法並無分別,而真正的分別在於投資者的信心。

  投資者應通過實習,測試自己的分析方法是否有效,從而建立對該分析方法的信心。投資時,應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被巿場價格影響自己的決定,以及不時進行檢討,但不要輕信他人的意見而作出投資決定。  


選股準則
  一、現金流─ 投資決定應建基於公司的前景。投資者應考慮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及現金流,並對公司未來的投資計劃作仔細考慮,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流於概念及天馬行空的投資計劃。此外,投資者應考慮公司是否有良好的盈利紀錄,以及使用一些分析數據,如股本回報率或資產回報率,比較個別公司和同業的表現

  二、派息能力─ 對一般散戶投資者而言,分析公司的經營狀況並不是容易。然而,投資者可考慮公司的派息能力,選擇一些有穩定增長和良好派發股息政策的公司。如果公司的盈利高,但持續不派發股息,投資者便要加倍注意公司如何使用有關盈利。

  投資者要認清投資時機,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捧一些估值過高的熱門股。如公司管理層的管理作風突然變得高調,投資者便要警覺,分析背後的原因。對於一些長期處於虧損,派息率低的公司,投資者應再三考慮那些公司的投資價值。  

有部分投資者或會採用危機投資法,特意投資於一些正處於逆境的公司,期望能釜底抽薪,當公司成功扭轉危機,股價反彈時,賺取可觀的回報。然而,這種投資方法的成功關鍵在於管理層的質素,以及作出改善的決心,涉及的風險較高,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

企業活動

  一、收購合併─因為收購價通常偏高,所以大多對買家不利。

  二、分拆─公司通常都能把握有利的時間進行分拆,改善財務狀況,但被分拆出來的業務的投資價不一定理想。

  三、私有化─大股東欲私有化的資產通常有一定的投資價值,即使私有化未能成功,也對股價有一定的正面影響。

  四、供股─對所有股東均較為公平,因每位股東都有機會參與 ; 但要小心管理層供股後是否能善用股東資金。

  五、配股─小股東一般沒有機會參與。配股後,小股東的權益或會因配股價出現折讓而被攤薄。

  六、關連交易─由於關連交易往往涉及潛在利益衝突,投資者應盡量行使小股東投票的權利,保障自己的權益。

  七、派息─應對派息率長期偏低或不派息的公司保持警覺。

  八、關連人士買賣─市場一般視關連人士增持股份為正面的訊號。然而,投資者仍須配合其他分析方可作出投資決定。

  總括而言,投資者可考慮不同的投資方法,但不應誤信一些空中樓閣的投資方法。


蘋果日報 - 立論:資產估值不離兩準則
林少陽

按照目前的形勢發展,由今年3月中開始的大型資產升值潮,將可能是近年最令投資者苦惱的升市。對很多投資者來說,市場變化實在太快。去年秋天環球資產價格在 一個月之內「跌到你唔信」,忽然之間,資產價格在過去幾個月又「升到你唔信」。

資產的價格如何定價,從來都是藝術多於科學。若你相信現時資產價格已經脫離 現實,我想問清楚:究竟你以甚麼標準作判斷呢?如果是用今年3月中或去年10月底出奇偏低的水平,我們很輕易便得出「現價偏高」的結論。然而,我們習慣用 最近期的記憶作為衡量是非曲直的標準,往往忘記了最近期發生的事情,不一定最真實持久。

若將目光放遠一點,風景會很不一樣。事實擺在眼前,現時仍然有大量 的二三線股份,價格仍然遠低於雷曼事件前水平。雷曼事件可能對金融市場的監管有着里程碑式的意義,亦對銀行未來的營運模式有着重大的潛在影響。

企業現金流+折現率

然而,事件不應影響我們對一般資產估值的看法。而資產的估值最基本的元素是:(1)企業未來的現金流;(2)未來現金流的合理折讓率。

不錯,企業盈利很容易 受宏觀形勢所左右。然而,即使我們如何節衣縮食,衫依然要着、飯仍然要開。就算是失業,生活仍得繼續。最近大家樂(341)公佈了很出色的年度業績,不就 說明了這一點麼?即使經濟前景真的很惡劣,當資產價格跌至重置成本以下的時候,在汰弱留強後,強者只會更強。

至於折現率呢?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中央銀行之手,直至有朝一日,通脹失控了,大權始會旁落。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02 Feb 2010 - 2010年大市方向猜測

最近港股連挫三周,市場氣氛逆轉,跌了2500點左右,原因主要是市場擔心中央進一步收緊銀根嚴防過熱時,逐步收緊信貸,並進一步加息。人民銀行上月中出乎意料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50點後,觸發中港股市進行今次調整。

另外美國總統奧巴馬建議,加強監管金融機構,限制高風險交易,亦影響市場氣氛。 奧巴馬的建議需要得到國會通過:
1. 禁止銀行及金融機構進行「坐盤交易」,即利用本身資金在巿場投資,而並非代表客戶買賣;
2. 禁止大型銀行自行持有,保薦或投資對沖基金或私人股票基金,希望令金融體系更加安全。

上星期聽過信報簡卓峰的波浪理論後,筆者開始留意不同人仕的看法,他們的看法頗為相近。不同的是曹Sir預測A股和美股。


1. 筆者聽說的 陰謀論

由於上升了14個月後 向上阻力不少,由陰謀論來說,大戶一定找藉口(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加息/不加息,奧巴馬監管金融機構,走資,美市跌,什麽地方或國家財困 等)順勢推低和「調整」大市,然後大震倉來震走散户。在低位(約50天、250天平均線左右)慢慢低吸入貨,才用另它原因(盈利,溫和加息(因經濟好而加息)/不加息 等)一步一步推高大市。但當然如果大户在19000至20000發覺不能再推低大市,他們可能會反手首先堆高小許讓壓力減輕一些再震倉來「調整」大市。

但要留意如果大部份人預期19000會是近期最低位而市場的壞消息巳消化,大戶會造不下去,大戶可能只可以繼續給大市在500、600內random walk一段時間,然後再看消息而定收貨抄上還是抄低。

2. 林少陽(東尼徒弟):

林少陽認為,股市下跌真正誘因,是去年累積龐大升幅,投資者回吐鎖定利潤所致。從正面角度看,內地退市反映宏觀經濟逐步改善,中央並不擔心經濟會出現雙底衰退。林少陽指, 09年市況正如 03年沙士後的翻版,意味經過去年股市大幅上升後,可能出現長達一季的調整期,農曆新年前後更會出現大型調整,不過,林少陽相信恒指在 18000點至 18800點應現中長線支持。

次季初 外資料有大動作
林少陽稱,恒指目前市賬率約 2.1倍,從過去 1倍見底、 3倍見頂的經驗,估值仍然合理,港股如去年般超低價的情況不再,又未有條件邁向超高價,因此很可能長時間維持於 2倍市賬率水平,全年波幅會於合理估值( 22000至 23000點)上下 15%浮動,即恒指會於 18000至 26000點之間上落。



此外,不少跨國基金正部署重新進入亞洲,中國更是他們必然選擇,事實上,去年底已有不少基金在本港開設辦事處,估計這些資金在首季尾、第二季初會有大動作,不愁沒有中長線購買力,帶動港股下半年漸入佳境。

他相信,今年內地逐步退市,只會吸納過度游資,在經濟及企業盈利支持下,加上環球超低息環境短期難以逆轉,未來兩年股市仍會以上升動力主導。面對港股短期波動的市況,林少陽承認投資心態會較為審慎,將會以靈活策略面對,每逢大跌市執平貨,逢高買入股票或指數的認沽期權作為保險,當股市上升時,期權方面的損失雖令回報減少,但亦確保市況一旦逆轉,投資組合亦不致「蝕入肉」。

2010年格局由快牛變慢牛,跌跌碰碰還是向上力量佔上風。策略是
1.   25000以上宜選擇性逢高減磅,
2.   19000以下宜積極入市(或由防守性換馬進攻型股份)。


3. 曹仁超: A股2010年二三月後進入牛市

A股市場牛市一期上升期由2008年11月開始,2009年8月4日結束,然後進入A、B、C調整浪。A股的牛市一期調整浪通常可維持3到6個月,因此,有理由相信這輪調整將在2010年2月或3月份結束,當然,因為美國股市十分疲軟,也不排除更長一點。從波浪理論來講,C浪低點會低過A浪,因此滬深300指數C浪下調可能會低到2880點或之下。

牛市第二期就是50日均線有一天可能跌穿250日均線,然後再站上來。英文叫bulltrap--多頭陷阱。這個trap(陷阱)就是牛市第二期開始的信號。不是牛市結束,反而是牛市第二期開始。

曹仁超預測,在接下來的2010、2011和2012這三年中,A股將反覆上升,且點數一浪高過一浪,隨後還將實現爆炸性上升。

美國股市

曹仁超預測,美國股市上升是熊市反彈,而中國是牛市開始。 曹仁超認為,因為美國經濟已步入老化期,美國人均國民收入2008年達42700多美元,而中國經濟仍在青春期(中國2008年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000美元)。因此,2010年1月19日道指的10729點,極有可能是這次熊市反彈的最高點。



香港不清楚它是牛市還是熊市。如果從不同行業來說,投資以大陸為主的公司還是牛市,以投資外國為主的公司,擺脫不了美國的熊市,所以香港是很難分牛市還是熊市的。

2010年投資大方向是避免投資那些在2009年升幅過大的股份,包括金融、房地產、資源股等,而是選擇投資一些2009年表現不佳的行業,如電力、電訊、建材股等。因此,曹仁超從2009年四季度開始,便一直強調投資策略上要炒"落後股份"--誰落後便炒誰。當然,從四季度開始,曹仁超所看好的工業股、燃氣股、電訊設備股、煤炭股、航運股、化工股等已經有很好的表現,目前來看,仍落後大市的有電力股和電訊股。


行業板塊看法理由
1地產股
浪費資金國家的政策,房價漲不上去了
2金融股不看好地產股影響
3新能源不看好 新能源要成為主流需要一段過程
4資源股避免投資 2009年升幅過大
5農業股非常好的表現中央的相關政策
6工業股非常好的表現
7保險股非常看好的目前買保險的人比例不多,中國的保險市場非常大
8電訊股較好上漲空間2009年落後大市(中移動、電信等都將表現不錯)


4. 林瑞芬(技術分析攻略)

A股跌市漸乏新鮮理據: 上證指數失守窄幅上落區支持位3000,量度下跌目標約至2700,其實距現水平不太遠,跌市無新理由支持,遲早讓好友來一次大反擊。

跟進最新形勢,上周以來恒指屢破二萬而能重越其上,二萬關水平爭持,超短綫似在凝聚反彈力,抽高些再尋底,故反彈料不多,二萬一左右料封頂。事實上,港股自上月步入反覆下調,開始有點無意識的跌,總之A股不跌美股跌,港股都跟跌;到中美股市齊跌,港股跌勢更急。走勢肯定是弱,反映投資者信心不足,但同時也顯示無意識的跌,跌得太不合理,超賣愈久愈深,後市反彈必強必烈。現時難以預計大市會再跌多一千多點還是二千多點才完成自上月展開的調整浪,但在基本因素相對穩健下,好友遲早有一次大反擊,追沽要承受被挾淡倉風險。

林瑞芬認為,策略上,一動不如一靜,較宜坐定定等有沒有平貨可撿。本月內可能仍要忍受「無厘頭」式下跌,但失守二萬並不可怕,保持拾級之勢觸底,寄望2月大市成功緩慢尋底,近日在試築支持位近19800。反彈過後若再下試去年9月低位近19420左右,一旦再失守,250天綫近18700可作參考。技術上,預見恒指以數百點的速度逐級測試低位,單日過千點急插水式下調機會不大,畢竟目前港股PE水平並無偏高,3月人大開會後,政策方向清晰化後可望擺脫弱勢!


5. 譚紹興: 250日線入市良機

譚紹興認為,2010年股市可能是 2004年的翻版,而不是牛市之終結。譚紹興認為,因為近期各國開始有逐步退市之部署,正好反映早前金融大海嘯的救亡行動有成效,經濟正踏入復蘇階段,既然經濟無恙,牛市又怎會結束!



2004年是港股由牛市一期進入牛市二期之時刻,當年港股在沙士後恒指自 8300多點,勁升至 2004年初的 14000餘點,結束了牛市一期。在「調整」後,港股便步入牛市二三期。譚紹興括着「調整」二字,因為當年牛市一期後之調整頗要命,幅度達先前升幅的 55%,即一半升幅化為烏有。

譚紹興指出,至於今次,恒指由去年 3月低位 11344點升至去年 12月高位 23099點,累積升幅達 11755點,假若今次也一如 2004年調整般,調整升幅的一半,則大家不妨等到 250日線(現約處 18725點)才入市。附圖可見,在 2004年牛市一期調整後,便進入牛二、牛三更大上升浪,假若今次也是步入牛市二三期之調整,則不要錯失「大調整」的入市良機。




2010年1月27日星期三

27 Jan 2010 - 野村2010年投資 (銀行地產、汽車、水泥、消費)

2010年1月13日央行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後,市場開始提出2010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度加息的可能性。其實早於2009年11月野村証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 孫明春已經預測2010年一季度可能的加息。野村並說出在2010年看好銀行、水泥及消費板塊 的原因。

2010年1月11日、野村表示,中資股今年精選8隻首選股,包括
1. 中信銀行(00998-HK)(目標價8.25元) , 現價 5.00元
2. 北控水務(00371-HK)(目標3.2元) , 現價 2.49元
3. 中國食品(00506-HK)(目標8.27元) , 現價 6.70元
4. 中國南車(01766-HK)(目標6.6元) , 現價 5.12元
5. 華寶國際(00336-HK)(目標10元) , 現價 8.20元
6. 馬鋼(00323-HK)(目標8.5元) , 現價 4.57元
7. 中國石油(00857-HK)(目標13.35元) , 現價 8.86元
8. 分眾傳媒
全予買入評級。

該報告指,看好中信銀行(998),因其貸款及盈利增長強勁,估計年淨息差可提升16個點子,兼且估值吸引,共相當市帳率1.8倍,較同業折讓15%;看好北控水務(371),指可受惠水資源短缺,及水價可望持續上調,而新項目亦可明顯提升產能。預期中國食品(506)因銷量增長改善及結構提升,2010年會進步。潛在出售小包裝食用油業務,可釋放價值及提升盈利能見度。


2009年11月18日 09:08 來源:中國証券報


“中國政府一攬子刺激經濟計劃在中國引發了自1993年以來最大的投資熱潮,並因此帶來了一系列沒有預料到的漣漪效應,包括信貸熱潮、消費熱潮和資產價格通脹”。野村証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近日表示,本輪投資熱潮可能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裡程碑,為未來十年內需推動的高速經濟增長鋪平道路。

投資熱潮仍將持續

  孫明春表示,去年底啟動的這輪投資熱潮可能會持續到2010-2011年,從而推動對原材料和投資品的強勁需求。明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有望達到40%,可能會導致上游行業出現短缺現象。投資刺激規模現在遠遠大於政府最初的計劃,而且持續時間可能會超出大多數人的預期。

  孫明春認為,中國的投資刺激作用不太可能很快消退,因為大部分投資都是用於大型的、需要耗時多年的政府基建項目。初步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開工投資項目的計劃投資總額遠遠超過了4萬億元,且這些項目的施工期可能會超過原本預計的兩年時間。

  由於刺激規模遠遠大於原本計劃,使得部分投資者擔心投資被提前到了今年,導致2010年增長空間有限,對此孫明春表示不贊同。他認為,為了給期限很長(3年、5年、甚至7年)的公共基建項目提供資金,后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會非常龐大。   

  孫明春還表示,刺激投資不太可能會在2010年二季度之前見頂。由於2009年投資出現加速增長(上半年投資增長非常緩慢,下半年加快增長),因此年投資額不太可能在2009年見頂。估計今年的投資額將僅佔這些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的25%,大部分的投資(約75%)可能會發生在2009年之后。

  除公共投資表現強勁外,近期私人部門投資也開始好轉。假定大部分的房地產投資和外商直接投資屬於私人部門投資,兩者最近都顯示出強勁復蘇的跡象。

  帶來三大漣漪效應

三大效應
1. 信貸熱潮
2. 消費熱潮
3. 資產價格通脹


  孫明春表示,投資熱潮所帶來的三大漣漪效應不可小視。漣漪效應之一是信貸熱潮。鑒於今年有大量項目開工,野村估計央行將不得不在2010-2011年也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銀行貸款余額在未來三年時間內可能增加一倍;漣漪效應之二是消費熱潮。銀行貸款最終會逐漸流到個人的口袋裡,因此預期中的信貸熱潮將提高家庭收入並增強購買力;漣漪效應之三是資產價格通脹,快速增長的家庭財富應該會帶來對資產重新配置的巨大需求,從而對資產價格造成顯著的上漲壓力。

  首先,信貸熱潮已經浮現。投資刺激主要通過銀行貸款融資,隻有小部分由政府收入和發債來提供資金,這已經導致銀行貸款出現爆炸式增長,2009年有望增加10萬億元人民幣。9月份銀行貸款余額同比增長了34.2%,同時M2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了29.3%。

  “三年之內貸款余額應該會幾乎翻一倍”,孫明春預測。從央行對貸款增長的控制來看,投資熱潮可能會使未來幾年的貨幣政策保持寬鬆態勢。信貸熱潮不會在今年結束,而是會延續至2010-2011年,預期2010-2011年的銀行貸款余額每年將增加10萬億元。

  其次,中國投資熱潮帶來的第二個積極漣漪效應是未來幾年消費可能會非常旺盛。從歷史上看,中國的家庭淨金融資產(包括持有的現金、儲蓄存款、股票、債券、共同基金、人壽保險產品以及証券交易賬戶保証金)的變化與銀行貸款的變化高度相關。倘若銀行存款在家庭金融資產中佔約70%,那麼2008年末中國的家庭部門擁有約31萬億元金融資產(截至2008年12月份,家庭的銀行存款達21.8萬億元)。假如78%的轉化率(從銀行貸款轉化為家庭金融資產)繼續適用的話,2009-2011年期間30萬億元的新增銀行貸款將會轉變成23.4萬億元的新增家庭金融資產,即家庭資產在三年內大幅增長75%。這意味著2009-2011年家庭財富的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20%。

  第三,對於資產價格通脹,孫明春認為,信貸熱潮也給資產價格帶來了上行壓力。隨著家庭財富的大幅增加,資產多樣化需求應該會增強。這一需求加上強勁的經濟和盈利復蘇以及偏低的CPI通脹,這為資產價格通脹創造了理想的環境。根據央行對城鎮居民的最新調查報告,2009年第三季度受訪者中願意投資股票和共同基金的比例驟升至41.6%,接近2007年第三季度所創下的44.3%的歷史高點。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內購房的受訪者比例也上升至17.1%,為自2006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因此,中國的資產價格泡沫不可避免,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滾越大。這場泡沫可能會持續好幾年,並且規模會超過2007年。

  看好銀行、水泥及消費板塊

  基於投資熱潮的大背景,野村梳理出了未來的投資品種——包括銀行地產、汽車、水泥、消費。

  野村認為,投資熱潮將成為中國銀行業未來一兩年增長的一個關鍵引擎。預計2010-2011年的年新增貸款額達到10萬億元人民幣,再加上有可能加息,這兩個因素應該會支持銀行的利潤在未來兩年大幅提高。對於銀行股的催化劑,野村行業分析師認為,強勁的信貸增長和2010年一季度可能的加息將導致中國的銀行股被重新評級,銀行股的任何回跌都代表了不錯的入場時點。

  野村預計,2010年水泥消費量穩固,建議投資者買入水泥股,催化劑來源於強於預期的需求增長、水泥更快漲價、行業整合和有利的政府政策。行業分析師認為,水泥能最好地體現中國在投資驅動下的經濟增長,因為它百分之百都用於建筑業。由於水泥消費通常會比投資高峰滯后一到二個季度,相信水泥消費的下輪高峰即將到來。

  同時,消費品也值得看好,平均售價漲幅高於預期和毛利率回升可能會成為行業催化劑。面向沿海地區的公司會在短期內出現更強勁的反彈,而在高儲蓄率、低消費率和低杠杆率的背景下,家庭(名義)金融財富的增長必將促進家庭消費。消費支出在經濟放緩增長期間顯示出極大的韌性,對諸如金融、酒店、醫療、零售和食品板塊的需求會加速增長。野村預計,2009年和2010年的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5.2%和18.3%。

  另外,野村對汽車、工業品、資本品及機械、電力公用事業和新能源以及房地產也都給予了看好的評級。



2010年1月8日星期五

08 Jan 2010 - 止蝕不止賺

止蝕不止賺 背後的智慧

大多數人都會賣掉盈利的股票,留住虧損的股票,因為盈利的股票不賣掉,股價一旦回落將會損失現有的利潤,而虧損的股票總會回到買進的價位,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不過,股市是一個少數人贏錢的場所,因此,多數人的選擇往往是失敗者的選擇。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在賣出和保留倉位的問題上,香港投資家曹仁超先生有一句言簡意賅的名言:止蝕不止賺。其實這一句話的華爾街版本是:截斷虧損,讓利潤往前奔跑(Cut loss shot, let profit run)

多數人的選擇是止賺不止蝕,結果是盈利的股票只得到蠅頭小利,而虧損的股票往往幅度達到40%以上,長期下來的投資業績就是大幅虧損。止蝕不止賺的結果是,控制虧損的幅度,比如每次10%,而賺錢的股票則達到30%或40%,一次的盈利就可以覆蓋三四次的虧損,長期下來就能獲得較大的盈利。兩者另一個不同的地方在於,止賺不止蝕的做法會因為虧損過大而侵蝕心靈,多次大幅虧損會挫敗投資者信心,而止蝕不止賺則能保持平常心,保持交易所必要的理性。

止蝕不止賺的做法,看起來很平凡,它遵循了簡單的常識,但多數人往往背叛常識。面對虧損,很多人的自然反應就是繼續買入攤平成本。不管是對於技術投資者還是價值投資者,這種做法蘊含著巨大的風險。

僅就價值投資者來說,如果投資者在安全邊際處買入的公司股票,跌幅依然很大,那就意味著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投資者估算的內在價值出了問題,以致安全邊際並不安全;
二是可能投資者選擇的這個公司並不具備投資價值,其內部出了很大的問題,只是投資者沒有發現罷了。這就像中信泰富持有大多的衍生品炸彈,或者像蒙牛這樣的奶業巨頭也依然屈服於行業壓力,往奶源中加入三聚氰胺,做著不道德的生意;
三是市場低迷,大多數投資機構處於恐懼之中,遵循現金為王的理念,拋售所有的股票導致股價長期低迷。這是唯一一種可以攤平成本的做法,但是即使這樣,如果你不具備巴菲特那樣源源不斷的資金實力,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更何況你面對的情況也可能是第二種情形,如果那樣的話,你將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止賺不止蝕 心魔須克服

大家先想像一下,假若你在兩年前同時投資於兩隻股票,時至今日,股票甲錄得15%虧損,股票乙則為你帶來20%的回報。若要二者沽一,你會選擇賣出哪1隻股票呢?

若然你選擇的是股票甲,恭喜你,因為你似乎已調整好自己的投資心理,並且明白到「止蝕」的重要性;若你選擇沽的是股票乙,也恭喜你,因為這證明了你是1個正常人,而正常人在作決定時,往往都會受某些心理因素所影響。

其實,不論讀者選擇沽股票甲還是沽股票乙,在實戰的情況下,要克服心理因素而作出正確的投資決定,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這也是大多數投資者回報未能跑贏大市的原因。上述「止賺唔止蝕」的投資決定,看似很不合理,但只要讀者考慮到大多數投資者都不喜歡面對風險,或者更準確地說,大多投資者都不喜歡面對投資虧損時,便會有另一套看法。

從投資心理學的角度看,上述投資者的行為模式名為「處分效應」(Disposition Effect)。試想想,當你從沽出股票中獲利時,有何感覺?相信大多投資者都會感到高興,很有滿足感及成功感,事關這證明了自己的眼光獨到,證明自己是一個精明的投資者。相反,當你以低於買入價沽出一隻股票時,難免心情鬱結,為了自己作錯投資決定而產生挫敗感。若繼續持有這隻下跌的股票,可讓投資者延遲因虧損所帶來的負面感覺,心想「只要我未沽出股票,虧損也只不過是帳面數字」,並沉溺於「日後股票會反彈回升,我會再次成為贏家」的信念當中。




08 Jan 2010 - 止賺, 止蝕

策略上,有貨在手的投資者 應該設定止賺鎖定回報,並設止蝕避免虧損擴大。

在牛市中,總是人人賺錢,滿街股神。但牛去熊來,投資者不單保不住牛市中的利潤,最終輸錢收場者,更十之八九。

不傷元氣、不傷財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怕錯,就怕拖”,當價格真實地突破止損點時,應當按計劃實施,無條件離場,而不應當心存僥倖。即使判斷失誤,止損所造成的損失也往往較小,但是不止損的結果往往是深度的套牢,甚至是虧損巨大的割肉。這才是止損技巧的真諦。

止賺

先從止賺開始說起,很多人會選擇在上升中賣出其股票,只有超短時間的炒家才會這樣做。

所以如果只是一般的股民,最佳的止賺方法是股票升時不會賣出,升到一定程度之後,在某一日股價終於向下時才考慮賣出,這個方式才能夠做到更好的止賺,甚至如果可以在技術位上花點功夫,跌穿某個當日的技術位才去止賺,那就可以賺取更多的回報。

技術位
- 以低收20天作鎖定回報水位(以收市計,不是以即日失守即止賺,未嘗不是較穩健選擇。


"阿春婆婆的茶室"說:
- 止賺比止蝕容易得多, 因為你已賺了, 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 方法亦好簡單, 從高位下跌8-10%止賺, 例如, 在2元買入, 一路升, 升到3元, 動力開始減慢, 不再升反為開始下跌, 跌到2.7-2.76元就止賺. 如果跌唔到止賺位又回升, 就一路推高止賺位.
- 止賺是保障利潤的最佳辦法, 有些人不止賺, 因為覺得賺少了, 堅持升回高位才沽出獲利, 點知越跌越低, 終於有一天由賺變蝕, 利潤不單化為烏有, 還要倒蝕收場, 心理打擊之大, 真不足為外人道.
- 試過不止賺, 由賺多多變賺少少, 甚至由賺變蝕, 所以一定會嚴格執行止賺上蝕, 毫不猶豫. 亦對其他人講述止賺止蝕的重要性.


止蝕

止蝕位, 最好在買股之前就想定, 不要買入後才匆匆建立, 其實不單要在買股前想定止蝕位, 還要想定很多東西, 如, 值博率有多少, 是長揸還是短炒, 長揸短炒的期限等等. 計劃周詳, 想好策略才入市, 勝算肯定比你急就章的高.

未想贏多少之前, 想定可以輸幾多, 未想贏先想輸. 想想自己可以承受輸多少, 不過, 千萬不要同自己講可以輸50%, 因為這樣想已經不設實際, 原因是輸了50%, 等如你要在下一次贏100%才能打和, 贏100%是超高難度的動作.


一、 定額止損法

1、 根據損失程度的百分比止損。當現價低於買入價5%或10%時止損,,在上升趨勢中被套可以適當放寬止損幅度如15%。一般而言,10%止損位最為常用。

2、 根據與近期的最高價相比設置止損。當股價從最高價下跌達到一定幅度時賣出,如果此時處於虧損狀態則為止損;處於盈利狀態則為止盈。一般也設10%幅度為止損位元。


二、 技術止損法

1、 形態止損法。包括股價擊破頭肩頂、M頭、圓弧頂等頭部形態的頸線位;股價出現向下跳空突破缺口等等。   

2、 K線(陰陽燭)止損法。包括出現兩陰夾一陽、陰後兩陽陰的空頭炮,或出現一陰斷三線的斷頭鍘刀,以及出現黃昏之星、穿頭破腳、射擊之星、雙飛烏鴉、三隻烏鴉掛樹梢等典型見頂的K線組合等。   

3、 籌碼止損法。籌碼成交密集區對股價會產生直接的支撐和阻力作用,一個堅實的底部被擊穿後,往往會由原來的支撐區轉化為阻力區。根據籌碼成交密集區設置止損位,一旦破位立即止損出局。   

4、 均線止損法。一般而言MA10可維持短期趨勢,MA20或MA30可維持中期趨勢,MA120、MA250可維持長期趨勢。如果是一位短線客,可以MA10作為止損點;如果是長線買家,則可參考MA120、MA250作為止損點;對於中線客來講, MA20在實際運用中顯得更為重要。投資者如在上升通道的下軌買入後,等待上升趨勢的結束再平倉,並將止損位設在相對可靠的移動平均線附近。如果股價一直處於MA20上方且MA20處於上升狀態,可不必為其小幅回調擔心,在上升途中股價回調總會止於MA20上方;而失去上漲能量之後,股價開始回調或橫盤,MA20會由上移逐步轉為走平,此時應引起高度警惕,一旦出現有效跌破MA20,在3日內無法再次站上,則應立即止損出局。   

5、 指標止損法。根據技術指標發出的賣出指示,做為止損信號,主要包括: MACD出現綠色柱狀線並形成死叉;SAR向下跌破轉向點且翻綠等等。其中最簡單、最實用就是 SAR拋物式轉向指標,亦稱為停損點轉向作業系統。SAR就像股價的守護神,一旦上漲的速度跟不上,或者股價反轉下跌,SAR都會緊緊盯著,股價跌破SAR就為平倉出貨的極佳信號。


三、 無條件止損法

當市場的基本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時,投資者應摒棄任何幻想,不計成本地殺出,奪路而逃,以求保存實力擇機再戰,稱為無條件止損。如當莊股資金鏈斷裂、天災人禍等利空消息時,投資者應當機立斷砍倉出局。

 
從實戰經驗來看,10%定額止損法、趨勢切線止損法、均線止損法、SAR止損法等都能較合理地設置止損位,投資者可把這幾種方法結合起來綜合研判,從而確定較為合理的止損位。


"阿春婆婆的茶室"說:
- 如果不止蝕, 由輸少少(10%)變輸多多(50%以上), 甚至total loss
- 如果不止賺, 由賺多多變賺少少, 甚至由賺變蝕




2010年1月6日星期三

06 Jan 2010 - 曹仁超投資心法

節錄曹Sir 部份投資心法。

不聾不啞不配當家 , 2008年09月12日

投資四忌獲取財富五道

投資四大忌:一、响牛市中過分保守。二、响熊市中過分進取。三、Time the market。四、錯信股票經紀或投資顧問。為針對上述缺點,响牛市中記住七三分(70%資金投入股市),响熊市中三七分(30%資金投入股市),唔好尋頂同埋尋底。唔好信人只可信自己。Get wise,Get wealthy and get healthy。人年紀大咗應該聰明咗、富有咗同時保持健康,上述方法可以防止你太進取或者太保守,亦唔需要Time the market。

一旦熊市形成,減持至30%股票,雖然有所損失,但仍然有70%現金响手,令你安心快樂。牛市形成,則改為70%投資股票,仍有30%現金在手,可令人聰明及有智慧,不但心平氣和,同時可安享自己嘅消閒時間。中秋已到,朋友,你快樂嗎?

獲取財富之道:A、記住資產分配程式(Asset Allocation Model),牛市七三分、熊市三七分。B、嚴守止蝕唔止賺。虧損15%要注意,虧損20%便止蝕。C、唔好過分分散、唔好過分集中,最多揸十隻八隻,最少揸四隻、五隻股份已經足夠。D、時間响自己嗰一邊,如用五年、十年、二十年,而唔係希望一朝發達。E、如非專業,每天花二十分鐘响自己投資分析上面已經足夠,唔好一曝十寒(心情唔好便唔理),亦唔可以埋頭埋腦(我老曹朝十晚十係因為我老曹有份工,明年退休後,每日只花二十分鐘就已足夠)。


商品牛市玩完 , 2008年08月13日

1971年我老曹第一次跟位大馬主朋友入馬場,佢話畀我老曹知佢隻馬贏梗,我老曹用咗500元(當年月薪只得1500元)買Win,結果佢隻馬跑第二,跑第二買Win係冇錢賠嘅,從此我老曹就唔再賭馬,因為我老曹感覺唔到娛樂性,加上要花太多精神喺揀馬上,甚至跑第二而買Win都冇錢分。過去一直同呢位大馬主保持聯絡,直到1997年佢問我老曹借錢,禮拜六要我老曹到銀行等佢;銀行經理同我老曹傾計時問我等邊個,當佢知道係等某某,佢話呢個大馬主近日財政有問題,小心借出去嘅錢冇得還,於是我老曹離開銀行,從此冇咗呢位朋友。不過,佢嘅揀馬方法我老曹應用喺股市上又幾有用。

六招揀股/馬策略

一、唔好場場賭;有心水先賭,冇心水就唔好賭。

二、跑第一叫Win、跑第二叫Place及跑第三叫Show,其他唔使理。跑馬嘅目的係一場馬中點樣揀出第一、二及三;股票亦一樣,要買就買龍頭股,其他唔使理。

三、揀贏出嘅馬難,揀會輸嘅馬容易;一場馬如能剔除50%跑唔出嘅馬,你便贏梗。其實買股票何嘗唔係咁呢?森池兄亦經常喺恒指成分股中揀其中一半投資;策略就係嚟自呢位大馬主。

四、大熱唔買、大冷唔買。賠率少於一點二倍唔買,賠率大過一點五倍唔買;因為大冷經常跑唔出,大熱亦經常倒灶,最好買半冷門(即中價股)。

五、孖T唔買、三T唔買及過五關者唔買,因為贏面極低。上述只係博彩唔係分析;換言之,期指、期權及衍生工具贏面不及股票。

六、Do your Homework。例如睇晨操、研究馬匹嘅狀態、品種及脾性等,唔同嘅場地及天氣往往有唔同嘅結果。

上述六招賭馬法係咪有用,唔清楚,因為1971年第一次輸錢後我老曹便冇咗興趣,反而將賭馬嘅策略用喺買股票上,卻發現幾有用。

今天傳媒紛紛患上政治狂躁症,保持獨立思考及頭腦冷靜愈來愈重要。

電視機上觀眾往往問分析員某股短期點睇?我老曹常發笑。正確嘅答案係:「如果我知,都唔使上電視啦!」又或者係:「甚至我知,點解要免費話畀你知?」唔炒短線者係幾十年經驗纍積嘅結果,其中95%同分析市場心理技術有關,係唔會免費教人嘅。正係會考狀元年年有,股市炒手最難求。

我老曹從來唔信散戶喺短線中有出色嘅表現,一如未經訓練者又點樣喺奧運中攞金牌嘅道理一樣。


老曹日記 , 2008年07月06日

投資四大謬論

一、P/E係反映過去業績嘅結果而唔係預測未來嘅工具。P/E四十倍股份應睇好定睇淡?如未來一年嘅純利可上升100%,P/E四十倍點解唔買?相反.P /E十倍股份係唔係抵買?如果未來一年公司出現虧損,咁P/E十倍嘅股份一D吸引力都冇。P/E高低由G(增長率)所管轄,投資者應買增長嘅股份(Growth Stocks),而唔係低P/E嘅股份。只講P/E唔講G者,係唔懂P/E理論,人云亦云,可能佢連P/E理論亦未睇過。其次係行業周期,例如2001年資源股P/E雖然高但唔怕買,因為資源業正進入上升周期(由1980年起,一直衰到2000年,衰足二十年)。相反,今年資源股低P/E都唔好買,因為佢地可能見頂。

二、太早止賺可令你破產。2007年嘅上半年,唔少人呱呱叫泡沫經濟,喺恒生指數22000點前早已放晒貨止賺。點知恒指去年8月只回落到20000點就止跌回升,9月份便到處問人好唔好高追?人地叫佢睇睇,佢就唔敢入貨。到咗10月份,股市實在太燦爛,人地叫佢唔好高追,佢亦聽唔入耳(心諗9月份你地叫我唔好高追,累我賺唔到錢)。喺10月份入飽貨後,股市卻大幅回落,由於喺30000點水平先入貨,自然唔肯止蝕。到今年3月嚇死先止蝕(50天線跌穿 250天線)。4月時又心大心細,5月又再高追……。請記住投資市場只有止蝕唔止賺,從來冇止賺呢回事。相信止賺盤者永遠唔會係股市內嘅大贏家!甚至 10%到15%止蝕盤亦不宜機械式運用,例如一旦確認行業進入上升周期,或確認牛市已開始時,買入後甚至股價回落10%到15%亦唔駛止蝕。只係一般人唔知咩叫當頭起。因此,對幾時應放棄止蝕盤並唔係容易掌握。

三、投資宜集中,不宜分散。專業投資者最多亦只可持有十隻股票,一般投資者最多只可獱住五隻股票。超過上述數目係自找麻煩;五隻股票中總有一、二隻跑出,嗰時更應該進一步集中(因溝上唔溝落),請賣晒蝕本貨,增持賺錢貨,而唔係賣晒賺錢貨而去買蝕本貨(平嘢冇好,好嘢冇平)。投資同生仔一樣,貴精唔貴多。

四、名氣無用論。今年上半年巴郡股價跌咗19%(同期標普五百只跌14%),連畢非德都跑輸大市。證明過去嘅成功,唔保證未來嘅成功;名氣愈大,未來成功嘅機會愈小。

事業成功帶畀你自由去做你想做嘅事、想去嘅地方或想提供乜嘢畀家人?甚至係協助人地嘅能力及對社會提供服務嘅能力。成功可能係辛勤工作後嘅代價;亦可能係投資成功後嘅回報。不過,但有一點十分肯定嘅係,人生目標唔係為積聚財富,而係點樣運用財富以達到利己同利人嘅目標。財富分兩類,即物質上嘅財富及精神方面(二十年前影星麥嘉同我老曹講心中富貴)。物質財富可用金錢衡量,但精神財富冇法衡量。愛你嘅家人、朋友、社會及國家,只有咁樣你先獲得真正嘅快樂。 2003至07年前,本欄較強調點樣獲得物質財富。2008年踏入熊市後,相信精神財富來得更重要。例如修養、文化同愛心,相信只有兩者兼得,才有快樂嘅人生。



老曹日記 , 政府高官自以為老闆 , 2008年06月06日

投資3條

投資第一條:有智能不如趨勢。例如1997年8月至2003年3月大趨勢系向下,做好友事倍功半;2003年3月到2007年10月大趨勢向上,做好友則事半功倍。

投資第二條:大氣候與小氣候;大方向向上,亦有逆市下跌股;大方向向下,亦有逆市上升股。瞭解大方向後,必須留意唔同行業(sector)本身盛衰週期。

投資第三條:唔好跟大隊。太多好友時唔入貨,太多淡友時唔拋空。


港股成吸金機器 , 2007年10月12日

身落細價股即是賭

  小部分讀者來信對我老曹有非分要求而作出出乎意料投訴。我老曹再重申一次:我老曹係冇預測能力,一如大部分人一樣,有時睇得準,亦有時睇錯。只要你精於揀股同時學曉掌握時機,投資細價股都幾好玩。好多人所犯錯誤就係將身家性命財產都落去一隻細價股身上,呢D叫做賭,唔係投資!

  如只將財富10%投放一隻細價股身上,一旦虧損15%或以上便止蝕,如上升便住唔放,往往帶來幾可觀回報(例如100%、200%,甚至五倍、十倍回報)。有個化妝品廣告用西班牙建築界權威句話:Less is more(建築界叫做簡約),其實財經界亦管用。如你只用財富10%去投資二線股,你可以守落去……,類似例子如第一拖拉機(038)、廣船(317)、南方航空(1055)、有利建築(406)等,都產生Less is more效果,其回報係100%、200%……,而你唔需要係投資界天才,只要科學化篩選二線股便可。一如麻鷹空中盤旋,直到見到獵物,便以閃電速度攫取,如有利潤便死不放(止蝕唔止賺)。當然,獵鷹亦有失手時刻,但只要擊中一次,便可以用1萬元賺取2萬元……,如此類推。我地挑選係 Millionaire-Maker Stock,唔係追隨大市升降大藍籌股,例如畢非德透過投資中石油,幾年便賺取600%以上利潤。最吸引係D轉虧為盈二線股,呢類股份往往可爆炸性上升。

  有D股份擁有其他公司所冇特權,例如港交所(388),政府保護下,本港只能有一間交易所,別人無法侵佔其利益,回報往往十分驚人。

  有D股份曾出現一、兩年烏雲掩蓋期,例如偉易達(303),曾因一次收購出現錯誤而出現一、兩年業績倒退,然後重整旗鼓。各位可嘗試搵其他類似偉易達股份去投資。有D股份出現純利突破期,例如過去曾推介精優藥業(858),糖尿病藥研究上有突破性進展。

  有D股份經重新包裝後市場佔有率狂升,例如美國蘋果透過iPod獲得龐大盈利。有D股份出現行業性改變,例如2001年資源股。

學習享受失敗

  投資二線股策略係Double或虧損15%離場,但唔好感情用事。勝敗乃兵家常事,千萬不可有輸唔起心態。我老曹曾同詹瑞文兄演舞台劇(影碟最近豐有提供),強調EYF(享受你失敗)。其實,每一次失敗都令你更接近成功,聰明人從失敗中悟出成功秘訣,只有愚蠢人先至會倒地不起。請唔好再受恒生指數見29000點所困擾,學習篩選股份。投資二線股之道係細細注、大大聲(Less is more)!唔好後悔過去曾錯過機會,請為自己未來夢想而努力,學習如何Double Your Money!去年係內地航空股,今年係建築股,明年高科技股?1986年如你投資10萬美元微軟上,今天你擁有2300萬美元!Google 2004年8月以85美元上市,最近市價已超過600美元,即呢間公司市值1870億美元,已八倍於通用汽車(1953年通用汽車係美國最大上市公司)。

  SOHO中國(410)10月8日成功來港上市後,主席潘石屹透露集資所得主要用作擴張土地儲備。依家公司只有120萬平方米,呢次集資128.6億元,將集中投資北京市中心商業區,建立高端物業。SOHO中國今年利潤目標已完成,2008年利潤目標亦完成超過30%,資金用作未來計劃。

  1978年改革開放政策落實,1979年深圳作為試驗特區,形成大珠三角,過去十年粵港一體化係另一成功例子。長三角同環渤海由於較大珠三角遲十年起步,眼見過去十年粵港一體化取得成就,最近提出「中國六大都市圈」藍圖,即將全國一線城市如香港、深圳、廣州、北京、天津、上海連在一起互補長短。上述六大城市包括大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佔全國20%人口,但佔全國40.6% GDP;計劃到2020年,六大城市以軌道交通、超級公路連在一起,成為世界上少有「六大都市圈」,有機會成為全球最繁盛「都市圈」!透過建立更公正法制、更透明政府運作、更具活力商業活動、更高文化及研究水平(因為全國最著名研究機構及高校都集中六大都市,係全國人口中接受教育最高水平城市,亦係最高收入城市、最高醫療水平城市、開發資金聚集最多城市……),達致全球最繁盛都市圈目的。



港股成吸金機器 , 2007年05月


投資格言:

  一、唔好將失敗的投機轉為投資,不然只會損失更多!

  二、買入後股價如跌10%,必須檢討自己投資策略係咪出錯;如損失擴大到15%,便不理三七廿一沽之哉!

  三、損失就係損失,唔好以為未賣就唔係。

  四、只有酒樓侍應才問客人的貼士,如你投資時仍信貼士,你已經失敗。

  五、賺錢唔係賣出股票的理由,賣出的真正理由應該係因為形勢有變。

  六、不怕失去機會,只要有資本,明天又有另一個機會。

  七、博反彈係極之專業的行為。如你並非投資專家,便不應加入博反彈行列。

  八、唔做功課投資者最終一定蝕本離場。


任何行業愈來愈專業係無可避免的事,以為只靠「劃走勢」便可發達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返。今天欲在股票市場賺錢,除左必須懂得行業分析外,更須知道「誰」係龍頭股

識走勢的人唔會輸死,唔識走勢的人亦唔會輸死,半桶水的人卻遲早浸死!學一門技巧必須功夫深,千萬不可學完三腳貓功夫,就以為自己係李小龍。

錢跟精叻人走,如你愚蠢,切莫學人投機;如你知道自己蠢仲有得救,天下最愚蠢的人就係唔知自己蠢,咁就真係冇得救。你係醫生,只代表你在醫術方面有專業,但唔代表你在投資上同樣係專業。你係大學教授,只代表你在學術上係專業,同樣唔代表你在投資上係專業。

投資就係找尋趨勢,唔係短期,而係中長期,然後追隨它

投資唔係遊戲,首先應制訂策略,然後依照計劃行事。未認識股市前,先認識自己點解買入,唔係話你好快會加入80%輸家行列。一旦犯錯,唔好搵藉口,立即行動止蝕!唔好讓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進一步變成無可挽救問題。止蝕愈快愈好,唔好因虛假的期望阻礙你行使止蝕,錯左立即承認,採取行動止蝕,然後搵更好的投資項目!「希望永遠在人間」係講畀失敗者聽的謊言!唔好信。


2006年11月24日

股市方面,請停止day trade,應花心機二線股身上。部分二線股可令投資者一年內投入資本上升一倍、兩年內升兩倍、三年內升四倍……上述例子十分多。二線股良莠不齊,如冇花心機落去研究,往往買錯無良股份!今時今日股票投資早已專業化,唔願花時間去研究個別股份者,請停止買賣,以免累己累人

二線股利之所在

根據資料,過去五十年本港投資優質二線股,乃致富之道。今天唔少藍籌股三十年前亦係二線股,思捷環球(330)五年前仲係二線股,利豐(494)十年前一樣係二線股。美國Ibbotson Associates資料研究公司翻查美國過去八十年股票歷史(由1926年至今),如1926年投資一萬美元十隻優質二線股身上,到今年價值係三千九百六十萬美元!最易賺錢方法係眼見自己投資二線股漸漸變成藍籌股。投資就係找尋邊一隻股票係明天思捷或利豐?林治著作中話:投資二線股令佢十三年內資本升值二十七倍,所以四十六歲便退休去享受人生!今天微軟、沃爾瑪,過去亦曾經係二線股;甚至通用電氣,一百年前亦係二線股!Google五年內由二線股變成互聯網巨無霸。可惜二線股大行好少推介(因為佣金收入有限,唔值得花心機),卻係投資者利之所在。

近年衍生工具大為流行,令財富轉移速度更快,雖未至三更窮、五更富,但今年同1997年比較,香港已轉變太多,有人由富有變貧窮,有人由貧窮變富有。唔好話讓財富保持年率25%速度上升,即使連保存財富亦有困難。我老曹身邊朋友有D變得更富有,亦有D變成一無所有。有人1997年前房地產方面過分進取而失去所有,有人因投身科網熱而傾家蕩產,亦有人利用內地企業興起,令家財以倍數上升。潮起潮落,不知淘盡幾許英雄好漢!時也、命也、風水也?總之財富來時,擋也擋不住;財富流失之時,留也留不住。

總結我老曹三十八年投資經驗:

  一、股市係不可預測,只可追隨趨勢。

  二、股價最終由基本因素決定,但投資者情緒可令股價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三、買股票之時多注重價值(valuation),因股價最終反映公司價值。

  四、展望可能短期不能實現,但有耐性經常獲得回報。

  上述四點似乎好老土,但絕對係金石良言。


曹仁超給年輕投資者的十二個忠告

曹仁超給年輕投資者的十二個忠告

一、溝上唔溝落。如你手上嘅投資已略有損失,千萬不可加注。

二、學習「無良」嘅外籍僱傭兵(只幫打贏嗰邊去打仗),如趨勢向上便做好友,一旦趨勢向下便做淡友,唔好立場死硬。

三、資本分兩種,有形嘅一種係金錢,無形嘅一種叫智慧。如你只擁有金錢而冇智慧,遲早喺投資市場輸死;如你只擁有智慧而冇金錢,你只係一名好好嘅講者。成功投資者不但擁有金錢,同時擁有智慧,缺一不可。世上金錢易得,智慧難求。

四、唔好希望低價買入、高價賣出,上述方法冇人可以做得到,應該係「高價買入,低價賣出」!(高價係指股價由低位上升10%到15%之後,即寧買當頭起;低價係指股價由高價回落10到15%之後,即賣出當頭跌嘅股份)。

五、升市莫估頂,跌市勿猜底,因為你永遠唔知頂喺哪裏及底响何方。

六、永遠買入強勢股、沽出弱勢股。喺股市中應鋤弱扶強,唔係鋤強扶弱。

七、利用基本因素去分析事物,利用技術分析去決定買賣時刻。

八、盛衰循環乃不易道理,經濟周期進入興盛期,不妨大手D吸納;當經濟上升周期進入尾聲之時,小注可怡情。

九、了解群眾、追隨群眾,最終係同群眾對着幹。當群眾哭泣、上街抗議之時,乃入市時機;當群眾歡呼之時,乃出貨時機。當中區大塞車之時,亦係出貨好日子。

十、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跌市來之時往往狂風掃落葉,唔會陰風細雨(It never rains but pour)。

十一、止蝕要快(例如虧損10%或以上立即行動),有錢賺不妨滋油淡定慢慢來,賺盡佢,只有年輕人才慌死賺唔切。

十二、紙上談兵易、行軍遣將難。嗰D教你「如何賺取一億元」嘅書千祈唔好睇(通常都係紙上談兵)。






2009年12月30日星期三

30 Dec 2009 - 牛市賺錢策略 耐性揸貨

摘錄曾淵滄,林志江,林一嗚


牛市賺錢策略,耐性揸貨,大牛市不要亂止蝕

認識一些人,在過去半年不斷地短期炒作,希望捕捉每一個升浪跌浪,但最後發現自己在過去半年的戰績竟然是虧損。是的,股市裏有大量的技術分析工具可以幫助你捕捉短期走勢。但是,還沒有聽到有甚麼技術分析工具,可以達到百發百中的水平。

牛市走勢跟熊市通常相反,即升的時間長、跌的時間短;升的幅度大、跌的幅度小。上一個大牛市中,恒指可以從 2004年一口氣升至 2007年,這 3年的升浪就是牛市的第二期,根據道氏理論,牛市第二期是可以很長的。
「牛二」的升幅是可以解釋的,也有基本因素支持,所以不用再找熱錢作為藉口。牛二大多會以反覆向上方式運行。

牛二的選股策略 ─ 在牛二階段落後的復甦股(如出口、航運、電力股)應有最高值博率。


您可能也喜歡: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