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國策」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國策」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13 Dec 10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經濟六大任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積極穩健、審慎靈活。

國家主席胡錦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總理溫家寶,政協主席賈慶林、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副總理李克強、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和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出席會議。


胡錦濤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今年及十一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明確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重要原則、主要任務。




溫家寶在講話中全面總結今年經濟工作,闡述明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宏觀經濟政策,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會議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積極穩健、審慎靈活,重點是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穩定價格總水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增強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可持續性和內生動力。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發揮財政政策在穩定增長、改善結構、調節分配、促進和諧等方面的作用;保持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下決心壓縮一般性支出,厲行節約;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堅決防止借「十二五」時期開局盲目鋪攤子、上項目。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按照總體穩健、調節有度、結構優化的要求,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把信貸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中小企業,更好服務於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二、推進發展現代農業,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強農惠農的思想認識只能增強不能削弱,強農惠農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小。要千方百計確保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增加農業生產補貼,穩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加大糧食主產區投入和利益補償力度,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認真搞好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品質安全管理,確保群眾吃上放心食品。要著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農村水利、電網和危房改造、環境整治投入力度,繼續推進農村公路、沼氣建設;把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多方籌集資金,切實增加投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著力提高耕地品質,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堅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


三、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經濟發展協調性和競爭力。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調整優化需求結構,增強消費拉動力,重點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改善居民消費條件、培育新的消費熱點;以優化投資結構為重點,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做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一攬子計劃與「十二五」前期投資項目銜接工作;嚴控投資產能過剩行業,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復建設。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改造提升傳統製造業,培育一批適應市場需要、擁有核心技術、重視創新、機制靈活的優勢企業和產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壯大服務業規模,全面提高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切實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紮實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強化節能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完善政府節能排目標責任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發揮市場作用,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強企業和全社會節能排內生動力;加強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加快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加強重點流域、區域、行業污染治理,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積極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合作。要統籌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增強區域發展協調性,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加快制定法律法規、配套政策、考核體系,確保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落到實處。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合理確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功能定位、產業布局、開發邊界,形成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一體化、網絡化發展的城鎮化新格局。


四、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創新社會管理機制。「十二五」開局之年,在改善民生上要紮紮實實辦幾件實事。要加強教育重點領域建設,重視發展學前教育,完善高中和職業教育,擴大涉農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範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要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產業成產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要堅持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把促進充分就業作產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完善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工作,保障勞動者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要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在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提高統籌層次、完善轉移接續辦法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範圍,建立健全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低保標準正常調整機制。要紮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突出抓好健全基本藥物制度和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保障群用藥安全有效、價格合理、方便可及,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產群提供滿意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要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強化政府責任,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緩解群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難,逐步形成符合國情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和商品房體系。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工作,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健全信訪工作責任制,健全社會輿情彙集和分析機制,健全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少矛盾;做好後恢復重建工作,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加強安全生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五、加大改革攻堅力度,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必須以更大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要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要積極推進財稅、金融、投資體制和資源環境等領域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逐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研究推進在一些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擴大增值稅徵收範圍改革試點,進一步推進資源稅改革。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和國有企業改革。


六、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拓展國際經濟合作空間。要正確把握國內外發展環境,有效發揮我國在國際經濟分工中的比較優勢,堅持出口和進口為重、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為重,努力拓寬國際經濟合作途徑,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增創外貿競爭新優勢,繼續穩定和拓展外需,加快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優化進口結構,擴大進口規模,發揮進口對宏觀經濟平衡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要提高利用外資水平,鼓勵外資投向高端製造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節能環保等領域和中西部地區,積極穩妥擴大金融等服務領域對外開放。要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探索新的投資合作方式,注意防範和化解境外投資風險。




2010年11月24日星期三

24 Nov 10 - 節能環保產業規劃 重點扶持六大領域

中國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23日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研擬徵收環保稅的問題,十二五期間,開徵環保稅這種可能性是有的,而碳強度、能源強度,以及非化石能源所佔比重等也將有明確約束性指標。市場人士認為,這些指標的確定,無疑將激發節能環保產業的市場潛力,使之轉化為真實的商機。

中國十一五期間,在節能減排上投資了20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帶動全社會2兆元的投資。因此,解振華表示,十二五規劃中約束性指標的確定,就意味著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的市場潛力是非常大的。今後發改委還會制定配套的鼓勵性的經濟政策,來引導和支持環保產業的發展。

解振華表示,碳稅現在還在繼續研究,但在十二五期間,會更多利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手段,來實現碳排放強度降低的目標。目前已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研擬發展碳交易。

對於市場熱議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解振華透露,24日發改委將召開專家座談,對將提交審議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意見,在修改之後會儘早提請審議,最後再進行頒佈。據悉,相關規劃重點將聚焦扶持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節能產品、節能服務產業、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環保產品與環保服務等六大領域。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發改委會同環保部等部門編制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基本編制完成,近期將上報國務院。節能環保已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規劃將把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節能產品、節能服務產業、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環保產品與環保服務六大領域列為重點支持對象,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具體而言,在節能產業方面,
(1) 一是發展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包括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節能監測技術和裝備,重點示範推廣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基於吸收式換熱的新型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技術等;
(2)二是發展高效節能產品,包括家用和商用電器、照明產品、建材產品和汽車等,重點研發和示範具有自主智能財產權的新型節能汽車及配套系統,重點推廣能效等級為1、2級的高效節能產品;
(3)三是發展節能服務產業,推動節能服務公司為用能單位提供節能診斷、設計、融資、改造、運行等“一條龍”服務,以節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資的市場化節能服務模式。

環保產業方面,
(1)一是發展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包括污水、垃圾處理,脫硫脫硝,高濃度有機廢水治理,土壤修復,監測設備等,重點攻克膜生物反應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藍藻治理和污泥無害化處理技術裝備等;
(2)二是發展環保產品,包括環保材料、環保藥劑,重點研發和產業化示範膜材料、高性能防滲材料、脫硝催化劑、固廢處理固化劑和穩定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替代產品等;
(3)三是發展環保服務,建立以資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設計和建設、設施運營和維護、技術咨詢和人才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環保產業服務體系,加大污染治理設施特許經營實施力度。

在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方面,重點發展共伴生礦產資源、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汽車零部件及機電產品再制造,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餐廚廢棄物、建築廢棄物、道路瀝青和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重點解決共性關鍵技術的示範推廣。

據有關行業協會和專家測算,截至2009年底,國內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1.71萬億元,在節能服務產業協會注冊的節能服務公司500多家,城鎮污水垃圾運營企業1000多家。預計2010-2015年,城鎮污水垃圾、煙氣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可達6000多億元,運營服務規模將超過6000億元。




2010年10月19日星期二

19 Oct 10 - 「十二五」規劃定調,七大產業規模達4萬億

來源: 蘋果日報


十二五規劃定調 5年後佔GDP8% 七大產業規模達4萬億

19/10/2010




內地醞釀多時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終於塵埃落定。國務院昨日公佈《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簡稱《決定》),當中為七大產業訂立目標,五年後產業規模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8%(以2009年GDP達3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再按年均增長8%計算,屆時產業規模將達4萬億元);2020年七大產業的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5%。

隨着五中全會結束,「十二.五」規劃目標逐步形成。內地《網易》引述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鵬透露,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將下降17.3%;「十三.五」期間將下降16.6%。

為達到單位能耗目標,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推動作用。《決定》首次將七大產業分為兩類,其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以及高端裝備產業列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至於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則列為先導產業。

稀土列入先導產業



七大新興產業與上月國務院會議公佈的相同,但《決定》進一步細化產業內容以及產業內涉及的行業,其中稀土首次被列入新材料產業,成為先導產業,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的再生金屬業被列入節能環保產業。

渣打亞洲區經濟師黃國璋表示,中央對能源需求殷切,亦開始注意污染問題,惟只有透過規範能源使用,才不致因過份減排影響經濟發展,如大量開採稀土會破壞環境,但稀土是現代化科技不可或缺的資源,所以中央要規範稀土發展。

可引用社保助融資

七大產業除獲得財稅優惠、鼓勵金融機構信貸支持,以及協助企業融資之外,《決定》更提出設立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為產業建立穩定財政投入增長機制,增加中央財政投入;同時為產業引入市場資金,讓保險公司、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管理機構,以及其他投資者參與投資,增加產業發展的資金渠道。

除扶持產業本身外,《決定》亦提出產業發展配套,中央將建立健全創新藥物、新能源、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及稅費調節制度,實施新能源配額制,落實新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收購制度,並將建立完善主要污染物及碳排放交易制度。

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及策略師廖群表示,「十二.五」將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8%的目標與市場預期相若,但容許社保基金投資新興產業是一個突破性措施,反映中央對新興產業充滿信心,而且社保基金的投資舉動向來具代表性,料可加快推進新興產業發展。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1)節能環保



節能環保取代新能源,躍升為七大產業之首,反映中央重點開發推廣高效節能技術設備及產品的決心。因新能源發展需時,加快資源循環的關鍵技術研發,及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效益,可令節能減排的效益更快顯現,故中央重點推進建設市場化節能環保服務系統。

內地為鼓勵消費,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方案,不但為家電回收企業創造商機,亦配合加快建立以先進技術為支撐的廢舊商品回收系統的政策。此外,中央亦積極推進煤炭清潔利用、海水綜合利用。

─受惠股份─
廢舊商品回收業:中金再生(773)、東江環保(895)
海水綜合利用:光大國際(257)、國中控股(202)

2)新一代信息技術


近年網絡發展迅速,為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互聯網核心技術設備及智能終端研發及產業化,內地積極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雲計算的研發及示範應用,北京、上海、大連市等12個城市早前被納入首批試點名單,今明兩年為試點階段,2012至2015年進入推廣階段。
為提升軟件服務、網絡增值服務等信息服務功能,亦加快將重要基礎設施智能化,並大力發展虛擬技術,促進文化創業產業發展。

─受惠股份─
硬件:TCL多媒體(1070)、創維(751)、中國無線(2369)
電訊設備:中興通訊(763)、中通信(552)、京信通信(2342)
網站/增值服務:騰訊(700)、阿里巴巴(1688)

3)生物


中國近年越益關注人口老化問題,加上中央倡議由國富轉為民富,小康社會下的醫療開支必然增加,遂大力發展用於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術藥物、新型疫苗及診斷試劑、化學藥物、現代中藥等創新藥物品種,提升生物醫藥產業水平,帶領醫藥行業發展邁進新領域。
此外,三農問題一直是內地重點關注項目,為推動農業發展,中央亦積極推進綠色農用生物產品,促進生物農業加快發展,亦加快海洋生物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受惠股份─
生物技術藥物:聯邦制藥(3933)、中國生物製藥(1177)
農用生物產品:中化肥(297)、海油化學(3983)

4)高端裝備製造



近期才上榜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中高端大成裝備技術,當中行業包括航空裝備,衞星產業,軌道交通建設及裝備、海洋工程以及智能製造裝備。

有關行業全數與高技術相關,務求將國家發展為製造強國,其中飛機裝備,《決定》鼓勵發展支線及通用飛機,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

同時強化海洋工程基礎配套,積極發展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裝備。

─受惠股份─
航天科技:中航科工(2357)、航天控股(031)
海洋工程裝備:TSC海洋集團(206)、巨濤海洋(3303)

5)新能源

新能源產業方面,涉及行業與早前規劃相若,當中仍然以核電為首,表明積極發展新一代核能技術及先進反應堆;太陽能光伏熱能發電仍會獲得支持;至於風電,智能電網以及生物質能均全數列入產業發展中。

其中《決定》要求,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強調要多元化;風電則重申技術裝備水平,有序推進規模化應用;智能電網着重加快發展系統建設;生物質能則按因地制宜開發利用。

─受惠股份─
核能:中核國際(2302)、哈爾濱動力(1133)
太陽能:保利協鑫(3800)、中國保綠(397)
風能:金風科技(2208)、龍源電力(916)

6)新材料

中日的稀土紛爭,令稀土成為近日資源界熱話,中國商務部更指現有稀土資源僅夠未來15至20年需求,因此為規管及整合稀土發展,合理化使用稀土,首次將之納入7大新興產業內,要求大力發展稀土功能材料,特種玻璃、功能陶瓷、半導體照明材料等,亦是備受推薦的新型功能材料。中央亦鼓勵企業參與入行門檻較高,但下游發展空間較闊的行業,例如開展納米、超導、智能等共性基礎材料研究,提升產品附加值。

─受惠股份─
稀土:中國稀土(769)、江銅(358)
特種玻璃:中國建材(3323)、中材股份(1893)
半導體照明:真明麗(1868)、雷士照明(2222)

7)新能源汽車

中央早前推動16家央企組成節能車聯盟,就是希望從上至下,為整條新能源車產業鏈定下發展規範。由於電池技術為發展電動車關鍵,故中央未來着力鑽研,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及電子控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推進混合動力汽車及純電動汽車的應用及產業化。
此外,中央又在各試點城市加快建設充電網絡,鼓勵中石油(857)及中石化(386)將油站轉為充電站,解決電池充電問題,冀內地新能源車的規模在2020年成為全球第一。

─受惠股份─
電池:天能動力(819)、中聚雷天(729)
電動車:比亞迪(1211)、華晨(1114)

七新興產業 有七大問題

國務院日前宣佈力谷七大新興產業後,昨親自解讀,指要着力解決目前新興產業存在的七個問題,當中首要解決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得少的難題,因此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着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技術集成創新,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首要掌握核心技術

解讀文件指,七大新興產業分四方面拓展:一、以有效緩解社會資源及環境瓶頸制約為目標,發展節能環保及新能源產業;二、以加快推進社會信息化及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目標,發展新一代信息產業;三、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及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為目標,發展生物產業;四、以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目標,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產業。

國務院認為,新興產業的競爭關鍵是核心技術,雖然部份產業規模已躋身世界前列,組裝加工能力亦強,但關鍵核心技術及裝備主要依賴進口,如風能裝機容量已居全球前列,但大型風機的設計能力及關鍵部件的製造技術較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速,惟缺乏創新藥物及工程化技術與裝備等。

現時各地對新興產業的範圍理解不同,因此產業內涵及發展重點仍須進一步確認,制訂發展指導目錄,引導資源有效投入,加強統籌各地規劃及協調發展,避免盲目低水平投資建設。

文件又指,過往新興產業過於依賴政府補貼及扶助政策,故有必要強化培育市場環境,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充份發揮市場拉動作用,引導社會消費及激勵企業創新,中央同時會完善財稅金融投資政策,落實專項資金,扶助產業發展。

國務院認為,發展新興產業主要任務是必須把科技創新作為中心環節,把市場需求視作拉動力量,把國際化發展作為必要條件,着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因此須制訂各項機制改革,如建立促進三網融合高效有序開展的政策機制,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實施新能源配額制,完善資源稅費調節機制等。

風能
發展障礙:大型風機的設計能力和關鍵部件的製造技術較弱

太陽能
發展障礙:不掌握高轉換效率的太陽能薄膜電池等新一代光伏電池核心技術

新興信息
發展障礙:集成電路、光電、高性能計算等領域的基礎性技術仍有待突破

生物醫藥
發展障礙:缺乏創新藥物及工程化技術與裝備

基因工程
發展障礙:不掌握工業化的轉基因技術,開發具有知識產權的新品種速度慢

裝備製造
發展障礙:大型裝備關鍵核心部件、控制技術和高性能材料嚴重依賴進口





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11 Oct 10 - 高速鐵路令中國變小了

中國正在掀起一場鐵路革命,未來3年內中國政府將投資3000億美元巨資大規模修建高速鐵路網,在計劃新修建的20000公里鐵路中包括13000公里設計時速高達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對於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高速鐵路正在讓這個國家變得越來越小。

■ 整個高鐵網絡主要由4 條南北走向及4 條東西走向的鐵路主線組成。
■ 根據 2008 年調整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於2020 年全國鐵路全長達120,000 公里。
■ 未來三年內地將增建20,000 公里鐵路,其中13,000 公里屬於高速鐵路。

高速鐵路 - 藍兵


武廣沿線

2009年12月26日,是中國鐵路史上重要的一天。全球時速最高的長途鐵路列車在中國誕生。連接武漢及廣州、最高時速達350公里及在建里程最長(1,069公里)的武廣高速鐵路正式運營。

廣州至武漢的高速鐵路,貫穿廣東、湖南和湖北三省。湖南的長沙站,每日更有56班高鐵經過,全線一年的載客量會超過2,000萬人次,運載能力是以往的10倍,預計沿線至少1億人受惠,勢必帶動湖廣一帶的貿易、投資和旅遊業發展。這段鐵路將會連接國內其他鐵道專線,整個高速鐵路網到2012年,將幾乎覆蓋全國所有大城市,使中國全面進入高鐵經濟時代。

武廣高鐵開通後,華中至華南已實現「3小時生活圈」,促使人流、物流和商業來往活動將以倍數上升。

高速鐵路 - 藍兵


中國中長期高速鐵路規劃圖







【中國高速鐵路發展歷程】

從最初成功引進時速200公裏的動車組技術到自主研發出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車,再到京津、武廣等高鐵利用高科技運行控制係統保持列車安全穩定運營,這一“三部曲”形成了中國高速鐵路的技術體係,相對于外國鐵路運輸模式而言更為復雜。

■ 2004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歷史上第一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提出建設1.2萬公裏“四縱四橫”快速客運專線網。3個月後,國務院又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鐵路機車車輛裝備有關問題,明確提出“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的基本方針,確定了引進少量原裝、國內散件組裝和國內生產的項目運作模式。
■ 2004年至2005年,中國南車青島四方、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和唐車公司先後從加拿大龐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國阿爾斯通和德國西門子引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高速動車組。
■ 2006~2007年,中國鐵路實施了第六次大提速,中國鐵路係統掌握了既有線提速200~250公裏每小時的成套技術。動車組運營速度已達每小時250公裏。
■ 2005~2008年,京津城際高速鐵路係統解決了制約速度的一係列技術難題,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運營。最高運營時速提高至350公裏。標志著我國係統掌握了時速350公裏的高速鐵路成套技術,中國高速鐵路技術從此跨入了世界的先進行列。京津城際鐵路使用西門子技術,用資19億元。
■ 2008年2月26日,鐵道部和科技部簽署了《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共同研發運營時速380公裏的新一代高速列車。
■ 2008~2011年,武廣、鄭西、哈大等客運轉線持續運營時速350公裏。武廣鐵路客運專線的建設,形成了中國高速鐵路體係的標準。京滬高速鐵路最高運營時速380公裏。武廣鐵路客運專線的列車,有50%是在高架橋上運行的,沿途經過的大小橋梁更是不計其數。其中僅韶關至花都段,就設計了39座大中橋、特大橋,而55公裏的長沙段,就有大小橋梁48座,其中長度在500米以上的特大橋有12座。

■ 目標:到2012年,中國將建成“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總裏程1.3萬公里,超過目前世界高速鐵路的總和。這個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將把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及其他城市密集地區緊緊相連。

■ 到2020年,中國高速鐵路總規模將達1.8萬公里。從北京出發,到絕大部分省會城市不過1小時至8小時;上海、鄭州、武漢等中心城市到周邊城市僅半小時至1小時。廣袤的中國,將是壓縮時空的一日生活圈。

高速鐵路 - 藍兵


【2012年 四縱四橫】

■ “四縱”:
(1)北京至上海1300公里,4個小時,北京-天津-濟南-徐州-蚌埠-南京-上海,連接環渤海和長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區;
(2)北京至廣州2260公里,7個小時,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香港,連接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
(3)北京至哈爾濱1700公里,5個小時,北京-承德-瀋陽-哈爾濱,連接東北和關內地區,秦皇島—瀋陽已於2003年建成;
(4)杭州至深圳1700公里,5小時,杭州-寧波-溫州-福州-廈門-深圳,連接長江、珠江三角洲和東南沿海地區。

■ “四橫”:
(1)徐州至蘭州1400公里,5個小時,徐州-商丘-鄭州-洛陽-西安-寶雞-蘭州,連接西北和華東地區;
(2)上海至昆明2000公里,7個小時,上海-杭州-南昌-長沙—貴陽—昆明,連接華中、華東和西南地區;
(3)青島至太原800公里,3個小時,青島-濟南-石家莊-太原,連接華北和華東地區;
(4)上海至成都1900公里,6個小時,上海-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成都,連接西南和華東地區。







註: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日期計劃在2015年。廣深港高鐵(廣深段)將於2010年底前率先建成通車。

高速鐵路 - 藍兵


經濟影響

高鐡投資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深遠,短至中期而言,於鐡路興建期間最受惠的包括土木工程、基建鋼鐵、建築物料、信息系統及軌道相關之行業。隨著高鐵網絡逐漸完成,全國的資金及勞力流動進一步得以增強,中至長線受惠鐡路沿線城市的內部消費、物流及房地產業。


短期,中期受惠
■ 土木工程
■ 機械
■ 建築物料及金屬
■ 基建鋼鐵
■ 軌道鋼鐵
■ 配件及組件
■ 軌道製造商

長期受惠
■ 動車組及火車頭製造商
■ 設備
■ 信息系統
■ 國內消費
■ 物流
■ 房地產

高速鐵路 - 藍兵



參考:

1. 新聞周刊:中國高鐵革命 可與美國鐵路革命媲美

http://news.backchina.com/2009/10/27/big5_61627.html


2. 高鐵經濟年代 直擊武廣沿線

3. 中國交通概況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11/02/content_3720154.htm

4. 中華人民共和國鐡道部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敬請注意。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筆者不是推薦或介紹股票給大家,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2010年9月12日星期日

12 Sep 10 - 8月份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

國家統計局提早昨日(9月11日)公佈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一度令市場忐忑不安,惟揭盅後只按年升3.5%,雖屬22個月以來的新高水平,但增幅符預測。

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分析,8月CPI增幅主要是部份農產品價格上漲造成,漲價貢獻佔比達七成,期內糧食價格按年升12%。

但盛來運指出,今年糧食總體供大於求,從7月份以後的翹尾(滯後)因素逐步回落看,若後期管理得宜,全年實現原定的宏調目標,即CPI控制在 3%水平以內還是可能的。

國家統計局盛來運表示,房價統計改革方案,初步基本完成,首先要徵求專家和相關部門的意見。 盛來運表示,房價改革方案初步方案原計劃在10月1日前後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的安排沒有變化。但之前首先要徵求專家意見和相關部門的意見。


渣打 預期

渣打(02888)中國研究部主管王志浩在客戶通訊表示,中國8月CPI加速上升3.5%,相信已到達峰頂。他指出,8月進口數據回升顯示通脹壓力未來有所紓緩,又預期,11月至12月寬鬆政策會緩步推出,包括信貸額度、更多有關教育、保障房等財政支出及更多項目批出。






2010年 CPI

CPI的增長軌跡:1月漲1.5%,2月漲2.7%,3月漲2.4%,4月漲2.8%,5月漲3.1%,6月漲2.9%,7月漲3.3%,8月漲3.5%。


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5%,創22個月新高;漲幅比7月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3.4%;農村上漲3.7%。

分類計,食品價格上漲7.5%,非食品價格上漲1.5%,消費品價格上漲3.8%,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4%。

8大類商品價格6漲2降,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 7.5%,菸酒及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 1.5%,衣著類價格同比下降1.2%,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同比上漲 0.4%,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 3.3%,交通和通信類價格同比下降0.6%,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同比上漲 1.2%,居住價格同比上漲 4.4 %。

1-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 2.8%,比1-7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


8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PPI)

8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增長 4.3%,漲幅比7月回落0.5個百分點。

1至8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 5.6%,漲幅比1-7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

8月份,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 7.5%。其中,有色金屬材料類購進價格上漲 16.6%,燃料動力類上漲 10.2%,化工原料類上漲 5.9%,黑色金屬材料類上漲 6.5% 。

1至8月份,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 10.1%。


8月份內地經濟主要數據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
按年變幅:+3.5%   首8個月變幅:+2.8%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
按年變幅:+4.3%   首8個月變幅:-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按年變幅:+13.9%  首8個月變幅:+16.6%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按年變幅:-      首8個月變幅:+24.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按年變幅:+18.4% 首8個月變幅:+18.2% 

2010年9月11日星期六

11 Sep 10 - 第十二個五年規劃

中國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

“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 2011-2015年。


十二五規劃的程序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區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領域,本地區的規劃統一匯總到國務院,編制全國的“十二五”規劃,將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討論建議稿,而後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上審議通過付諸實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區的“十二五”前期課題調研均已啟動。


綱要

2009年9月,國家發改委召開全國“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動員和部署“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如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經溫家寶總理及國家發改委確定,牽頭組織編寫國家發改委“十二五”能源領域節能專項。

而“十二五”規劃的綱要,歷經前期研究和基本思路形成,以專項規劃為支撐,已進入規劃框架階段。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主要議程是
■ 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
■ 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本次政治局會議還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

十七屆五中全會,要審議的是《建議》而非《綱要》。中共中央建議稿的文本,是在“十二五”規劃起草組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提煉。但作為指導性文件,又要不同於“十二五”規劃文件,著重于框架的搭建、路線的梳理。

7月22日,官方媒體新華社公開預測了會議的四大熱點,凸顯中共高層對議程內容可能已達成相當程度的共識。



第一大熱點:

  進一步健全市場機制,提高經濟動力活力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要素市場發育遲滯,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還沒有理順;國有經濟調整尚未到位,壟斷行業改革有些還未破題;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過多等等。權威人士指出,當前投資和消費增長較快,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作用的結果,行政手段的局限性和短期性逐步顯現出來。擴大內需,最終要靠市場和社會力量,在“十二五”乃至今後更長時期的改革中,要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第二大熱點:

  加快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順收入分配關係

  近年來,政府、企業和居民三者之間分配關係呈現較為明顯的失衡狀況,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都有擴大的趨勢。收入分配問題已經到了必須下大力氣解決的時候。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各方面承受能力較強,應該有條件、有能力在“十二五”時期逐步解決這個問題。

  權威人士分析,要在堅持基本分配製度的前提下,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收入和私有財產,同時儘快扭轉城鄉、地區和不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過大趨勢,逐步形成中等收入佔多數的“橄欖型”分配格局。因此,將會加大稅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調節作用。

  第三大熱點:

  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加快推進城鎮化

  “十二五”時期我國城鎮化率將突破50%,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結構隨之會發生一系列深刻變化,破除城鄉分治的“二元”體制,推動城鎮化快速健康發展,是“十二五”時期亟待解決的重大體制問題。

  權威人士認為,其中,有兩個方面需要重點強調。一是進城農業人口的城鎮化問題,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後出生的農村人口已經成為農民工的主體,他們融入城市的意願更為迫切。二是土地問題,我國城鎮化將持續以每年1個百分點以上的速度快速推進,一部分農村土地要轉變為城市建設用地,將會產生巨大的土地級差地租,這些財富由誰來分配?按照什麼機制來分配?如何從制度安排上既能保護農民利益,又能促進土地資源節約利用?對這些問題,要在“十二五”規劃中給出一個明確答案。

  第四大熱點:

  政府轉型堪稱“牛鼻子”,控制政府收入增速

  “第一次改革主線是體制轉軌,目標是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和提高經濟總量。第二次改革主線是發展方式轉型,目標是形成公平與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實現民富國強。”權威專家表示,以發展方式轉型為主線的第二次改革,對後30年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這其中的關鍵是政府轉型。”

  政府轉型決定“十二五”改革全局。權威人士具體建議,以緩解收入差距為目標,“十二五”初期要儘快啟動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控制政府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大幅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實施工資談判制度和工資定期增長制度。

  同時,應確立政府在“十二五”收入分配改革的約束性指標,推進財政上的“省直管縣”向行政上的“省直管縣”過渡;將發展潛力非常大的大城市增設為直轄市,將部分發展條件比較好的城市增設為副省級城市。繼續推進大部門體制改革,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的執行權,建立執行機構。強化監督權,成立獨立的監督委員會。


五大經濟列「十二五」規劃

2009年12月,溫家寶則指出,中央將大力推動發展互聯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等,並認為這是涉及未來環境和人類生活的一些重要領域。

溫家寶指出,每一次國際金融危機都會帶來一場科技革命或者大變革,而應對經濟危機的勝負關鍵,是取決於人類的智慧及科技力量。他表示,無錫中科院物聯網研究所,一班外國回流的學生,向他介紹物聯網,他回到北京後,連續召開三個座談會,有科技、經濟和企業方面的人士參加,來研究中國的新興戰略型產業。溫家寶指,除發揮製造業外,中國亦應大力發展互聯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這個規劃中央目前仍在擬訂中,並準備把它跟「十二五」規劃緊密地聯擊在一起。


香港如何配合「十二五」規劃

7月,林瑞麟在北京與國家發改委官員會面,就香港如何配合中央制定「十二五」規劃展開商討。

香港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就國家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向國家發改委官員提出3點建議:希望中央政府繼續支持與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與航運中心的地位;以CEPA為基礎,採取有關政策與立場,繼續允許並支持香港服務業進一步發展;將《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中的粵港分工定位等內容納入《規劃》,令今後的區域合作工作更上一層樓。



滙豐環球 預期

滙豐環球投資管理股票投資管理董事陳淑敏,預期中央於10月份公布的「十二五」規劃,將以推動內需為主題,她表示,目前內地個人消費約佔GDP的35%,遠低於美國逾60%的水平,同時,亦為近20年來最低水平,因此,內地政府將計劃由出口型經濟,轉型至由內需帶動。

  對於內地零售類股份表現,她指出,仍然看好該板塊,惟個別一線零售股估值較高,二線零售股則相對有折讓,其中,行業競爭較少的企業,例如男士用品的表現相對突出。



瑞信 預期

瑞信發表報告,預期內地「十二五」規劃的首兩、三年,投資佔GDP的比重不會下降,但至「十二五」後期,投資佔的比重增長速度會放緩,而消費佔GDP比重則會漸漸增加,成為推動內地經濟的重要動力之一。瑞信中國證券研究部主管陳昌華表示,03-07年期間,內地每年出口增幅高達約三成,料未來5年每年增幅將降至10-15%,而每年GDP增長約8-9%。

加大基建投入政府財赤增

 陳昌華昨在記者會表示,料未來5年內地每年經濟增長約8-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約15-20%,零售銷售升17-18%。同時,由於內地城鎮化,固定資產投資不會放緩,但因加大基建的投入,政府的財赤會增加,債務佔GDP的比例逐步上升,但因為中國有大量財政儲備,故不會出現如歐美般的主權債務危機。

 他指出,目前消費佔內地經濟增長的比重約35%,由於預計未來出口增長會維持15%或以下,佔經濟增長比重相信在未來5年會逐步降低,經濟增長會靠投資及消費。他又預料,因出口增長放緩,貿易順差將逐步收窄,至2015年或出現貿易逆差。

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料加快

 被問及「十一五」規劃中,有關香港的內容非常少,香港應否爭取在「十二五」中取得更多支持?陳昌華認為,若將人民幣國際化等議題納入「十二五」,相信不會有人異議,但由於內地和香港屬不同的經濟制度,內地仍以經濟規劃為主,兩地決策過程很不同,很難按同一經濟規劃來發展。但他說,未來5年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步伐將較過去5年更快,會對本港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有利,只是相信中央政府不會就人民幣升值或國際化作出任何承諾,主要由於環球經濟仍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

 陳昌華又表示,若內地銀行實行浮動利率是好事,會更加市場化,但利息變為浮動後將加大競爭,而內地銀行為國家持有,因此短期內實行的機會不大。

 他預計,「十二五」規劃的主題將會是刺激消費、城市化、改革收入分配、綠色經濟等。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09 Sep 10 - 國務院鎖定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月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了七個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任務和扶持政策。這七個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是: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在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時,還將引導外資和鼓勵社會資金推動產業發展。

■ 節能環保、
■ 新一代信息技術、
■ 生物、
■ 高端裝備製造、
■ 新能源、
■ 新材料
■ 新能源汽車

中央谷新興產業發展由來已久,而昨日是首次在國務院層面,正式通過相關文件。《決定》指出,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引導外資投入新興產業,支持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加強財稅金融等扶持政策,引導鼓勵社會資金投入;設立發展專項資金,制訂稅收支持政策,加大信貸支援,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

不難看出,中央的思路是在政府引導資金的帶動下,加大社會資金進入,從而放大投資效應。事實上各部委由去年已開始試行。

冀吸引千億資金投資

去年 10月,發改委等部委總共設立 20個創投基金,採取「中央拿錢引導,地方跟進,再帶動社會投資進入」的方式。中央財政的 10億元(人民幣.下同)引導資金,共募集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總計 90億元。政府預備以此為試點,準備未來拿出 100億元,從而吸引 900億至 1000億元的資金投資。

此前工信部人士透露,新興產業規劃於 2015年截止,預計與「十二.五」規劃相銜接。當下,節能環保、生物等產業規劃由發改委牽頭,而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業、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規劃,則由工信部牽頭制訂。

料成經濟增長新引擎

自從中國啟動人民幣滙改以來,中國的「出口神話」已結束,金融危機重創全球經濟,更迫使中國不得不轉變以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而新興產業在經濟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將成為下一個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

不過,政策扶持並非萬能,新興產業的崛起,一定離不開市場力量。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林松立認為,真正的新型產業需要很長時間的扶持,同時,市場需求是決定因素。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蘇明建議,中央應提升政府採購的層次,把戰略新興產業的裝備納入政府採購的範圍,這是拉動新興產業發展的最直接方式。


解讀

1. 南京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周旭

原來說的是九大行業,現在明確到七大行業,說明國家對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更加細緻了。這些行業的發展在技術支持上還非常欠缺,比如在新能源電池的發展上就出現了技術瓶頸。不過,國家已經明確給予了產業的發展方向,經濟效應會逐漸顯現,但短期見效的可能性不大。由於股市上圍繞上述行業的題材炒作時間比較長,接下來可能會圍繞這七大行業的熱點題材輪動上漲。

2.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

這進一步確定了這七大行業的發展方向不動搖,從而也加強了行業投資者、相關行業從業人員以及行業上下游企業者對行業前景的認識,更加明確今後的發展方向。目前,新能源汽車在世界範圍內,各個國家均處在同一起跑線,原來的彩電、冰箱是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但在新能源方面,大家技術不分伯仲,所以國務院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對各產業的發展有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涉及這七大行業的相關股票也有正面的推動作用。







2010年9月4日星期六

04 Sep 10 - 消費者價格指數 CPI

消費者價格指數 CPI

國家統計局發布CPI(消費物價指數)的時間,月度一般在月後13號左右,季度,年度則在月後20號左右。

消費價格指數公佈內容包括:(1)全國及各省(區,市)CPI;(2)36個大中城市CPI。國家統計局消費物價指數月度新聞稿中含有總指數,大類指數及部分中類指數(如食品類中的糧食價格,油脂價格,肉禽及製品價格,鮮蛋價格,水產品價格,鮮菜價格,鮮果價格,調味品價格等)的變化描述。

CPI(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通貨膨脹水平的宏觀指標,也是政府進行經濟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CPI直接關係到日常生活,當CPI增幅大於3%時,稱之為通貨膨脹;而當CPI增幅大於5%時,稱之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CPI是一個總體指標,反映的是價格總水平,是8大類商品(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加權計算后的綜合平均數。

2010年 CPI

CPI的增長軌跡:1月漲1.5%,2月漲2.7%,3月漲2.4%,4月漲2.8%,5月漲3.1%,6月漲2.9%,7月漲3.3%。食品價格高增長是7月CPI衝高的主要原因。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今年的CPI在三季度會達到頂點,四季度將會回落,接下來推高CPI的動力依然是糧食、肉類、蔬菜等消費必需品,八月和九月將迎來CPI今年全年最高峰,預計在3.5%左右。


CPI 權重

各項價格所佔CPI的權重有多大,這個至今沒有對外公布。眾多專家學者們也隻是依據各項數據倒推進行分析。

推測結果是:食品32%-33%,煙酒及用品5%,衣著9%,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4%,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11%,交通及通信9%,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5%,居住14.69%。

食品價格佔據三分之一,這可以很好的解釋去年糧食一漲價,CPI就一路高歌猛進的原因;今年二月時逢農曆春節,食品支出的走高推動CPI上漲也情有可原。

“居住”類指標中,房產價格不計入CPI是國際慣例,因為房地產本身是投資品而非消費品。至於房產價格的高漲,它會通過其他渠道進入消費領域,成為通貨膨脹的壓力之一。但房屋租金被歸入“居住”類指標。

 
指標 權重 / 比率備註
(1)食品32-33% 可能下調所佔權重
(2)煙酒及用品5% 
(3)衣著9% 
(4)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4% 
(5)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11% 
(6)交通及通信9% 
(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5% 
(8)居住14.69%可能增加所佔權重
總計 100% 



每五年一次 權重調整

作為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每五年一次權重調整的一部分,中國將於明年起調高住房相關項目在CPI中所佔權重。

目前住房相關項目在CPI中所佔權重為14.69%,食品價格所佔權重為32%-33%;外電引述中國官員消息稱,中國2011年將增加住房相關項目在CPI中所佔權重,同時下調食品價格在CPI中所佔權重。

這位官員表示,CPI中的住房相關項目包括租金和建築材料等;不打算將房屋購買價格計入CPI。

他表示,中國還將調低食品在CPI中所佔權重。


政府怎麼度量通貨膨脹?


由於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房屋價格在CPI中體現不多,而房價上漲又確確實實地構成了當前通貨膨脹壓力重要的一部分,宏觀調控部門若要依據CPI來判斷經濟熱度,是不夠合理的。

有消息人士稱,其實央行在判斷加息與否以及出台其他貨幣政策時,所依據的更多的是企業商品價格指數(PPI),因為這一指標能夠體現出投資品的價格漲幅,反映出中國投資迅速增長的勢頭。



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

29 Aug 10 - 十二五 規劃建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這是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在主席臺上。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二○一○年十月十八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十二五”時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深刻認識並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科學制定“十二五”規劃,對於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對於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1)“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環境的複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實施正確而有力的宏觀調控,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使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巨大衝擊,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良好態勢,並為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我們戰勝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勝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經過五年努力奮鬥,我國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創造的精神財富影響深遠。

(2)“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出現新變化,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國際環境總體上有利於我國和平發展。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準等的競爭更加激烈,氣候變化以及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我們必須堅持以更廣闊的視野,冷靜觀察,沉着應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新定位,積極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從國內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均國民收入穩步增加,經濟結構轉型加快,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資金供給充裕,科技和教育整體水準提升,勞動力素質改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複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們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我們必須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加快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

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是時代的要求,關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我國是擁有十三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基本要求是:

——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統籌城鄉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提高教育現代化水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壯大創新人才隊伍,推動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着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堅定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加快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分享發展機遇。

(4)“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十二五”規劃要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重大部署緊密啣接,與到二○二○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緊密啣接。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價格總水準基本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明顯提高。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居民消費率上升,服務業比重和城鎮化水準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貧困人口顯著減少,人民生活品質和水準不斷提高。

——社會建設明顯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穩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社會管理制度趨於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奮鬥,要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二、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必須充分挖掘我國內需的巨大潛力,着力破解制約擴大內需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5)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是“十二五”時期的重要任務。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預見性,防範各類潛在風險,避免經濟大的起落。把短期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各項政策協調配合,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6)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逐步使我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大力發展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增加就業創業機會。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鄉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於改善民生和社會事業比重,擴大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費預期。要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拓展新興服務消費,完善鼓勵消費的政策,改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積極促進消費結構升級。要合理引導消費行為,發展節能環保型消費品,倡導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文明、節約、綠色、低碳消費模式。

(7)調整優化投資結構。發揮投資對擴大內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優化投資結構,完善投資體制機制,提高投資品質和效益,有效拉動經濟增長。“十二五”前期要確保國家擴大內需的重點在建和續建項目順利完成並發揮效益。發揮產業政策作用,引導投資進一步向民生和社會事業、農業農村、科技創新、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等領域傾斜。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引導投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嚴格執行投資項目用地、節能、環保、安全等准入標準,有效遏制盲目擴張和重複建設。促進投資消費良性互動,把擴大投資和增加就業、改善民生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最終需求。明確界定政府投資範圍,加強和規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管理,防範投資風險。規範國有企業投資行為,注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鼓勵擴大民間投資,放寬市場准入,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




三、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提高農業現代化水準和農民生活水準,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8)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加大糧食主產區投入和利益補償。嚴格保護耕地,加快農村土地整理復墾,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健全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現代種業,加快農業機械化。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促進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規模種養,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流通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發展節水農業。推廣清潔環保生產方式,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9)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按照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以水利為重點,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推進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完善農村小微型水利設施,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繼續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氣建設,繼續改造農村危房,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品質和均衡發展水準,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進程。加強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準。深入推進開發式扶貧,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加大扶貧投入,加快解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貧困問題,有序開展移民扶貧,實現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啣接。

(10)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民職業技能和創收能力,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鼓勵農民優化種養結構、提高效益,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價格形成機制,健全農業補貼等支持保護制度,增加農民生產經營收入。引導農產品加工業在產區佈局,發展農村非農產業,壯大縣域經濟,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

(11)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在依法自願有償和加強服務基礎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完善城鄉平等的要素交換關係,促進土地增值收益和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按照節約用地、保障農民權益的要求推進徵地制度改革,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和宅基地管理機制。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縣為單位建立社區銀行,發展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和小額信貸,健全農業保險制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集體林權和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經營制度。認真總結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經驗,積極探索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新途徑。





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根據科技進步新趨勢,發揮我國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比較優勢,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12)改造提升製造業。製造業發展重點是優化結構,改善品種品質,增強產業配套能力,淘汰落後產能。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改造提升消費品工業,促進製造業由大變強。完善依託國家重點工程發展重大技術裝備政策,提高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研發和系統集成水準。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增強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力。合理引導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發展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大中型企業,提升小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水準,促進企業組織結構優化。

(13)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學判斷未來市場需求變化和技術發展趨勢,加強政策支持和規劃引導,強化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突破重點領域,積極有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切實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發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引領支撑作用,實施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支持,推動高技術產業做強做大。

(14)加快發展服務業。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建立公平、規範、透明的市場准入標準,探索適合新型服務業態發展的市場管理辦法,調整稅費和土地、水、電等要素價格政策,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旅遊業。拓展服務業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熱點,推進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推動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15)加強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加快新能源開發,推進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加強電網建設,發展智能電網,完善油氣管網,擴大油氣戰略儲備。按照適度超前原則,統籌各種運輸方式發展,構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推進國家運輸通道建設,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發展高速鐵路,加強省際通道和國省幹線公路建設,積極發展水運,完善港口和機場佈局,改革空域管理體制。

(16)全面提高信息化水準。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發展和提升軟件產業。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加強重要信息系統建設,強化地理、人口、金融、稅收、統計等基礎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網際網路“三網融合”,構建寬帶、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推進物聯網研發應用。以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為重點,大力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建設,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務和管理能力。確保基礎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

(17)發展海洋經濟。堅持陸海統籌,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提高海洋開發、控制、綜合管理能力。科學規劃海洋經濟發展,發展海洋油氣、運輸、漁業等產業,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加強漁港建設,保護海島、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環境。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維護我國海洋權益。





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構築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逐步實現不同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科學制定城鎮化發展規劃,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

(18)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給予特殊政策支持,發揮資源優勢和生態安全屏障作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發展力度,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發揮產業和科技基礎較強的優勢,完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資源枯竭地區轉型發展。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發揮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改善投資環境,壯大優勢產業,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強化交通運輸樞紐地位。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發揮對全國經濟發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自主創新中走在全國前列。加強和完善跨區域合作機制,消除市場壁壘,促進要素流動,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實行地區互助政策,開展多種形式對口支援。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更好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在改革開放中先行先試的重要作用。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加強國際通道、邊境城市和口岸建設,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

(19)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按照全國經濟合理佈局的要求,規範開發秩序,控制開發強度,形成高效、協調、可持續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對人口密集、開發強度偏高、資源環境負荷過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區要優化開發。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集聚人口和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化地區要重點開發。對影響全局生態安全的重點生態功能區要限制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化城鎮化開發。對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自然文化資源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要禁止開發。基本形成適應主體功能區要求的法律法規、政策和規劃體系,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和利益補償機制,引導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推進發展。

(20)完善城市化佈局和形態。按照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遵循城市發展客觀規律,以大城市為依託,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科學規劃城市群內各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佈局,緩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區壓力,強化中小城市產業功能,增強小城鎮公共服務和居住功能,推進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電、供排水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絡化發展。

(21)加強城鎮化管理。要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大城市要加強和改進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根據實際放寬外來人口落戶條件。注重在制度上解決好農民工權益保護問題。合理確定城市開發邊界,提高建成區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積過度擴張。城市規劃和建設要注重以人為本、節地節能、生態環保、安全實用、突出特色、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強化規劃約束力,加強城市公用設施建設,預防和治理“城市病”。

加強土地、財稅、金融政策調節,加快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完善符合國情的住房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合理引導住房需求。強化各級政府職責,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給。加強市場監管,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抑制投機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準

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22)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抑制高耗能產業過快增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完善節能法規和標準,健全節能市場化機制和對企業的激勵與約束,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推廣先進節能技術和產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業、建築、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節能。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加蓄積量,增強固碳能力。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特別是應對極端氣候事件能力建設。建立完善溫室氣體排放和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制度,加強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加快低碳技術研發和應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積極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23)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提高資源產出效率為目標,加強規劃指導、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規,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循環經濟發展。加快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加強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鼓勵產業廢物循環利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垃圾分類回收制度,推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開發應用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再製造、零排放和產業鏈結技術,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

(24)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落實節約優先戰略,全面實行資源利用總量控制、供需雙向調節、差別化管理。加強能源和礦產資源地質勘查、保護、合理開發,形成能源和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區,建立重要礦產資源儲備體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強化規劃和年度計劃管控,嚴格用途管制,健全節約土地標準,加強用地節地責任和考核。高度重視水安全,建設節水型社會,健全水資源配置體系,強化水資源管理和有償使用,鼓勵海水淡化,嚴格控制地下水開採。

(25)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以解決飲用水不安全和空氣、土壤污染等損害群衆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強綜合治理,明顯改善環境品質。落實減排目標責任制,強化污染物減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種類,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大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氣、噪聲污染,加強重金屬、危險廢物、土壤污染治理,強化核與輻射監管能力。嚴格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環境影響評價,強化執法監督,健全重大環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保護科技和經濟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費制度,建立多元環保投融資機制,大力發展環保產業。

(26)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堅持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為主,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鞏固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成果,推進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保護好草原和濕地。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增強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強城鄉防洪能力。加快建立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加大重點區域地質災害治理力度,加強救援隊伍建設,提高物資保障水準。推行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科學安排危險區域生產和生活設施的合理避讓。



七、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必須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教育、人才規劃綱要,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發揮人才資源優勢,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奠定堅實科技和人力資源基礎。

(27)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撑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增強共性、核心技術突破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深入實施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工程。把科技進步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在現代農業、裝備製造、生態環保、能源資源、信息網絡、新型材料、安全健康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在核心電子器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系統軟件、轉基因新品種、新藥創製等領域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加強基礎前沿研究,在生命科學、空間海洋、地球科學、納米科技等領域搶佔未來科技競爭制高點。

(28)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強化基礎性、前沿性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平台建設,加強軍民科技資源集成融合,推進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鼓勵發展科技仲介服務,深化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評價奬勵制度。重點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增強科研院所和高校創新動力,鼓勵大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發揮企業家和科技領軍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勵發明創造。強化支持企業創新和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財稅金融政策,加大政府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和開放共享,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培育和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

(29)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按照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品質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積極發展學前教育,鞏固提高義務教育品質和水準,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品質,加快發展繼續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發展,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教育管理體制、辦學體制,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品質評價、考試招生制度。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健全國家資助制度,扶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準,鼓勵優秀人才終身從教。增加教育投入,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以加強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為重點,實施重大教育改革和發展項目。

(30)建設人才強國。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指導方針,加強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國內人才作用,積極引進和用好海外高層次人才。建立健全政府宏觀管理、市場有效配置、單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擇業的體制機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顯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比重。營造尊重人才的社會環境、平等公開和競爭擇優的制度環境,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改進人才管理方式,落實國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動人才事業全面發展。





八、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社會管理能力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機制,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31)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小型微型企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鼓勵自主創業,促進充分就業。健全統一規範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為勞動者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加強職業培訓和擇業觀念教育,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把解決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做好退役軍人就業工作。加強勞動執法,完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改善勞動條件,保障勞動者權益。發揮政府、工會和企業作用,努力形成企業和職工利益共享機制,建立和諧勞動關係。

(32)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健全擴大就業增加勞動收入的發展環境和制度條件,促進機會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保障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規範分配秩序,加強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努力扭轉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3)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完善實施城鎮職工和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實現跨省可接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範圍,逐步提高保障標準。發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發揮商業保險補充性作用。實現城鄉社會救助全覆蓋。積極穩妥推進養老基金投資運營。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加強社會保障信息網絡建設,推進社會保障卡應用,實現精確管理。

(34)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增加財政投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優先滿足群衆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基礎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確保藥品品質和安全,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加強醫學人才特別是全科醫生培養,完善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政策。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探索形成各類城市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合理分工和協作格局。堅持中西醫並重,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積極防治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舉辦醫療機構,促進有序競爭,加強監管,提高服務品質和效率,滿足群衆多樣化醫療衛生需求。

(3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逐步完善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生殖健康水準,改善出生人口素質,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趨勢。堅持男女平等,切實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發展婦女兒童事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注重發揮家庭和社區功能,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健全殘疾人服務體系。

(36)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按照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能力建設。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健全基層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工作,發揮群衆組織和社會組織作用,提高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形成社會管理和服務合力。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衆權益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綜合平台。暢通和規範群衆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把各種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強安全生產,健全對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的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做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加強特殊人群幫教管理和服務工作,加大社會管理薄弱環節整治力度。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城鄉社區警務、群防群治等基層基礎建設,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嚴格公正廉潔執法,增強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保障能力,加強重點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密防範、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九、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弘揚中華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衆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37)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導愛國守法和敬業誠信,構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和行為規範。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不斷拓展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疏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提倡修身律己、尊老愛幼、勤勉做事、平實做人,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強化職業操守,支持創新創業,鼓勵勞動致富,發揚團隊精神。淨化社會文化環境,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輿論手段,引導人們知榮辱、講正氣、盡義務,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

(38)推進文化創新。適應群衆文化需求新變化新要求,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使精神文化產品和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立足當代中國實踐,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借鑒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提高文化產品品質,創作生產更多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群衆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增強文化發展活力。

(39)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以農村基層和中西部地區為重點,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廣泛開展群衆性文化活動。加強重要新聞媒體建設,重視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建設、運用、管理,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高傳播能力。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在政府引導下發揮市場機制積極作用,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者,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進入,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增強多元化供給能力,滿足多樣化社會需求,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加強對外宣傳和文化交流,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強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提高競技運動水準,振奮民族精神。




十、加快改革攻堅步伐,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更加重視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改革優先順序和重點任務,進一步調動各方面改革積極性,尊重群衆首創精神,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上層建築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40)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健全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制。加快國有大型企業改革。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41)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繼續優化政府結構、行政層級、職能責任,降低行政成本,堅定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健全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機制,推進政務公開,增強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衆參與度,加強行政問責制,改進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完善政府績效評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42)加快財稅體制改革。積極構建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在合理界定事權基礎上,按照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要求,進一步理順各級政府間財政分配關係。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加強縣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完善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制度,提高預算完整性和透明度。改革和完善稅收制度。擴大增值稅徵收範圍,相應調減營業稅等稅收,合理調整消費稅範圍和稅率結構,完善有利於產業結構升級和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政策。逐步建立健全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繼續推進費改稅,全面改革資源稅,開徵環境保護稅,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稅體系,賦予省級政府適當稅政管理許可權。

(43)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改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加強金融監管協調,建立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預警體系和處置機制。參與國際金融準則新一輪修訂,提升我國金融業穩健標準。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深化政策性銀行體制改革。健全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體制。

(44)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理順煤、電、油、氣、水、礦產等資源類產品價格關係,完善重要商品、服務、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積極發展債券市場,穩步發展場外交易市場和期貨市場。健全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信息等要素市場,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市場法規和監管體制,規範市場秩序。

(45)加快社會事業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會組織,支持、引導其參與社會管理和服務。改革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引入競爭機制,擴大購買服務,實現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進非基本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增強多層次供給能力,滿足群衆多樣化需求。



十一、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

適應我國對外開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資為主轉向進口和出口、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並重的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不斷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擴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完善更加適應發展開放型經濟要求的體制機制,有效防範風險,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

(46)優化對外貿易結構。繼續穩定和拓展外需,保持現有出口競爭優勢,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品質、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新優勢,延長加工貿易國內增值鏈,推進市場多元化,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促進出口結構轉型升級。發揮進口對宏觀經濟平衡和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促進貿易收支基本平衡。

(47)提高利用外資水準。利用外資要優化結構、豐富方式、拓寬渠道、提高品質,注重完善投資軟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加大智力、人才和技術引進工作力度,鼓勵外資企業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借鑑國際先進管理理念、制度、經驗,促進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擴大金融、物流等服務業對外開放,發展服務外包,穩步開放教育、醫療、體育等領域,引進優質資源,提高服務業國際化水準。

(48)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按照市場導向和企業自主決策原則,引導各類所有制企業有序到境外投資合作。發展海外工程承包,擴大農業國際合作,深化國際能源資源互利合作,積極開展有利於改善當地民生的項目合作。逐步發展我國大型跨國公司和跨國金融機構,提高國際化經營水準。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作用。做好海外投資環境研究,強化投資項目的科學評估。提高綜合統籌能力,完善跨部門協調機制,加強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宏觀指導和服務。維護我國海外權益,防範各類風險。

(49)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推動國際經濟體系改革,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推動建立均衡、普惠、共贏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引導和推動區域合作進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深化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務實合作,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


十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為實現“十二五”規劃而奮鬥

(50)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的領導是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準。各級黨委要準確把握發展趨勢,科學謀劃發展藍圖,努力創新發展模式,加強對發展的統籌協調,切實提高發展品質。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加強和改進幹部教育培訓,注重實踐鍛煉,增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能力。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創新和完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健全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制度,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用人導向。

(51)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衆自治制度。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作用。切實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維護法制權威,推進依法行政、公正廉潔執法,加強普法教育,形成人人學法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加強人權保障,促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

(52)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堅持以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為指導,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加快軍隊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提高以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優化領導管理體制,健全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發展新型作戰力量,推動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軍事管理創新。堅持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完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軍隊保障體系和國防動員體系。建設現代化武裝警察力量。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加強後備力量建設,密切軍政軍民團結。

(53)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持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加強內地和香港、澳門交流合作,繼續實施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深化粵港澳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54)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全面貫徹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和六點意見,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反對“台獨”分裂活動。鞏固兩岸關係發展基礎,推進兩岸交往機制化進程,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深化兩岸經濟合作,落實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促進雙向投資,加強新興產業、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合作。積極擴大兩岸各界往來,加強兩岸文化、教育等領域交流合作,依法保護台灣同胞正當權益。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在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試作用。

(55)積極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擴大同發達國家的交流合作,增進相互信任,提高合作水準。深化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繁榮。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深化傳統友誼,維護共同利益。深入開展多邊外交,積極參加國際合作。維護我國海外公民和企業正當權益。加強公共外交,廣泛開展民間友好交往,推動人文交流,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

(56)全黨同志要充分發揮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先鋒模範作用。全體共產黨員要堅定不移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積極落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決策部署。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帶領廣大群衆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黨的群衆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繫,樹立正確政績觀,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健全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紀律保障機制,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創新,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化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加強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和嚴格管理,嚴格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工作力度。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真抓實幹,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形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力量。

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奮鬥!






2010年7月22日星期四

22 Jul 10 - 10年投資5萬億 中國力拓新能源

盛傳多時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在經過多次修改和完善後,終於塵埃落定。國家能源局規劃發展司司長江冰透露,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編制完成,正按有關程序準備上報國務院審批。該規劃擬在2011至2020年十年間,以開放市場吸引內外資的方式,累計增加直接投資5萬億元,發展內地新興能源產業。更有專家認為,5萬億只是保守估計,若算上對關聯產業的帶動,整體新能源產業最終開發規模很有可能達到幾十萬億。

  江冰指出,該規劃由最初盛傳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最終定名為「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的主要原因在於,規劃不僅包括風能、水電和核電等,還包括對傳統能源的升級。該規劃內容主要為先進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非常規天然氣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並對新興能源的開發利用、潔淨煤、智能電網、分佈式能源、車用新能源等能源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做了明確部署。

  中央會在未來10年投資5萬億元人民幣在新能源產業,反映新能源股會是未來10年焦點所在。在眾多行業中,一直認為新能源股是長炒長有題材,在各行業中最受政策傾斜。




新能源產業規劃將報 國務院預計增資5萬億元

  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司長江冰20日在“上半年全國能源經濟形勢發佈會”上透露,「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稿件,目前正準備上報國務院,累計增加投資為5萬億元。

  該規劃並不像此前傳言的叫“新能源產業規劃”,而最後確定為“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江冰解釋道,這是因為規劃不僅包括風能、水電和核電等的開發,還包括對傳統能源的升級。

  江冰透露,該規劃累計增加投資達5萬億元,每年將增加產值1.5萬億,每年增加社會就業崗位1500萬個。規劃實施後,到2020年煤炭消費量將大幅減少,當年二氧化硫減少排放78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億噸。

  中國能源網CEO韓小平表示,中國能源最大的問題是結構問題,1982年起就意識到此事並有意進行結構調整,但多年來一直不成功。能源彈性係數(能源增長率和GDP增長的比值)反而從當時的0.432上升至近年的0.886,翻了一倍,說明中國的GDP增長越來越依賴能源了。

規劃:已納入傳統能源升級

  據江冰介紹,規劃名稱由“新能源”改為“新興能源”,是因為規劃不僅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還包括傳統能源的升級變革,比如潔淨煤、智能電網、車用新能源、分散式能源等的具體實施路徑、發展規模以及重大政策舉措等的部署規劃。

  據瞭解,“新興能源產業規劃”明確部署了2011年至2020年先進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非常規天然氣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潔淨煤、智能電網、分散式能源、車用新能源等能源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的具體實施路徑、發展規模以及重大政策舉措。

解讀:非常規天然氣是亮點

  中國能源網CEO韓小平表示,規劃特別加上非常規天然氣和分散式能源,抓到了問題的癥結,將成為改變中國能源發展的重要的里程碑。

  “天然氣比例最低的國家一定是能耗利用率最低的國家。”韓小平對記者表示,如果我國對天然氣的使用在一次能源占比增加,將會推動新一輪的改革。從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走向多元化的結構,只有天然氣使用增加了,才可能實現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

  韓小平說,中國非常規天然氣儲備量豐富,有100萬億立方米葉岩氣,其中26萬億立方米可開採;煤層氣36.8萬億立方米,可開採的氣量近11萬億立方米;還有青藏高原儲量豐富的可燃冰等。未來資源量和開採比例仍將不斷增加,而且很多資源分佈在長三角、珠三角等最需要能源的地方。

規劃:直接增加投資5萬億

  江冰還表示,初步測算,新興能源產業規劃實施以後,到2020年,將大大減緩對煤炭需求的過度依賴,能使當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減少約780萬噸,當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約12億噸。規劃期內累計直接增加投資5萬億元,每年增加產值1.5萬億元,增加社會就業崗位1500萬個。總體來看,新興能源產業規劃對轉變發展方式、擴大內需、促進就業都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解讀:應開放市場引入資金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對記者表示,5萬億元的大量資金說明國家下大力氣要發展新興能源,調整能源結構,儘量減少過分地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並利於節能減排。

  不過究竟5萬億元怎麼來?“我認為國家應該調動全社會資源來投資,而不是簡單地通過政府財政赤字來做。”因此,韓小平認為,中國最重要的是開放市場。

  例如天然氣方面,中石油占去80%的市場,中石化只有少許,中海油不能上岸。“美國有6000個公司在開發天然氣,其中80%是中小石油公司。這個案例在中國是可以複製的。”韓小平說:“中石油重心不在天然氣,這相當於讓馬蜂采蜜。現在應該讓蜜蜂來采蜜。三大石油公司、大的能源公司,民營、外資都可以來參加。”

  韓小平表示,開放市場不僅可以解決5萬億元的資金問題,同時可以解決技術問題,引入國外的先進開採技術來降低成本。但開放市場這不只是能源局一家來解決,要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分析人士認為,巨額投資將大大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核能、風能、光伏、潔淨煤、智慧電網、車用新能源等核心產業將迎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部分資料來自:

1. 新能源產業規劃將報 國務院預計增資5萬億元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0-07/22/content_2561271_2.htm





2010年7月9日星期五

09 Jul 2010 - 解讀溫家寶 對經濟形勢判斷

  6月28日和29日 溫家寶分別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參加座談會有人口就業、資本市場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鋼鐵、房地產等身處宏觀調控“重災區”的企業負責人。溫總提出,要使宏觀調控既有利於克服短期困難,解決當前的突出矛盾,又有利於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緩解經濟長期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

  複雜情勢凸顯“結構”問題

有分析認為,這是重申政府的方針政策,而時間選擇在今日公佈6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前,顯示當局擔心通脹壓力上升。有經濟學者認為,短期內中國經濟政策不會有大範圍調整。

國內外機構紛紛預期,國務院密集的調研和會議,是決策層對上半年經濟形勢做最終判斷和決定下半年宏觀調控方向的前奏。中國下半年宏觀重心轉向“調結構”將更加明確。


溫總每季都有個經濟形勢座談會。談了的,基本上都有公布;凡公布的,基本上都見有落實。例如2008年底的座談會談「鬆」的多,結果是鬆了;2010年首季的座談會「控」的多,結果大市是由4月8日跌至今。

留意哪些行業調整結構

據報道,這次參加座談會的有宏觀經濟、財政金融、人口就業、資本市場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汽車、鋼鐵、造船、紡織、電子、銀行、房地產等行業的企業負責人。與會者認為,當前經濟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態勢,市場驅動的消費,全年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據報在會上溫家寶指出,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着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使宏觀調控既有利於克服短期困難,解決當前的突出矛盾,又有利於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緩解經濟長期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

汽車、鋼鐵、造船、紡織、電子、銀行、房地產,都是傳統行業,要調整結構,怎能不涉這些行業?這將意味甚麼?估計不久將來,中央將會公布(明也好,暗也好)有關這些行業的結構調整方案。大家要投資於這些行業的股票,就不能不細看甚麼是溫總的兩難。


國內媒體認為,溫總其實有6大兩難,這包括︰


(1) 人民幣升值若過快會面臨出口惡化、就業困難。不升值又會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

(2) 要增強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也不能再走過去一味擴大出口的老路;

(3) 要提高勞動者收入,但相應的企業成本也會增加;

(4) 房地產調控不可半途而廢,但房地產大萎縮也對經濟不利;

(5) 節能減排要上調資源價格,但當前物價需要控制;

(6) 宏觀政策退得過早有二次探底的風險,退得太晚又會加大通脹壓力。



6大兩難,總共12個矛盾,怎解決?中國人的智慧是,要分開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要跟老子教導,圖難於易,即不要只嗌口號,可以分階段去處理問題,最易搞掂的,先搞掂之,亦即俗語的︰飯要一口、一口吃,但不要走回頭路,不要飲鴆止渴。這個又是口號,不好理解?就讓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來幫你解,他近日認為,下半年經濟會適當放緩,但不會存在二次探底的問題,一季度GDP是11.9%,二季度市場預測會達到10%左右。而上周五,國家統計局剛剛調整了去年GDP為9.1%。所以他表示,通貨膨脹是中央銀行第一要控制的目標,第二要關注整個經濟形勢的增長。

溫總在會上講:要解決當前和長遠的問題,但前提是要保證經濟平穩發展。據此,國內加息時間應會推遲(因為溫總謂國外經濟形勢複雜了),到歐債無事,美國經濟露曙光。而房地產仍不肯降價時,怕中國要加息了,對投資者言,這個觀點應不是兩難了。


中央遏抑通脹料不手軟

壓通脹與促增長,是個矛盾,要「壓」,「促」並存,是不可能。但由於中國經濟增長已逾8%,故促增長便成次要矛盾,而壓通脹便上升至主要矛盾,故大家不要妄想中央會大灑金錢,反之中央是壓不手軟。除非下半年經濟形勢大逆轉,中央才會又再將促增長提升為主要矛盾,將壓通脹打為次要矛盾。2009年上半年,就是促多壓少,到2009年7月,開始「動態微調」就已轉為壓多促少。睇餸食飯,睇住形勢變化來修訂國策,就是「動態微調」。亦是《易經》的最高境界︰因時制宜。

要化解上述所提的6大難,12矛盾,相信對策是︰


(1) 人民幣不能不升,但不可急升,要為企業買時間去適應人民幣的升值,若是,估計升幅會3%多過2%。

(2) 歐美消費者日窮,你想多出口也難,走內需是必然之選。

(3) 要加大內需,要農民、工人齊多錢,故工資加硬,外國商家要讓利。一部600美元的iPad,生產成本不足140美元,工人工資拿多點,也不會使外國入口商有虧,只是賺少些而已!

(4) 房地產商最好識做,快快減價。假設今年樓價較去年升了一倍,以100元呎升至200元呎計,就算樓價跌30%,仍賣140元呎,較去年起步價,仍多了 40%。再不領情,就要出大棒子了。

(5) 節能要搞,但如工資加不足,則民生物價仍是主要矛盾。



參考:
1. 節錄 2010年7月9日 石鏡泉 《溫總的兩難》。




2010年6月21日星期一

21 Jun 2010 - 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年內出臺

  《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何時浮出水面近日引發各方關注。這份《新興產業規劃》被認為是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方式和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

  由國家發改委及工信部、財政部等多部門起草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代擬稿的調研目前已經接近尾聲,將爭取在今年年中提交到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此前曾表示,實現新興戰略性產業的發展,首先是要有一個科學的決策,選擇好方向:

  張曉強:實現新興戰略性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應該說充滿挑戰,又充滿機遇的一個係統工程,那麼,首先當然有一個要科學的決策,選擇好方向,哪些是具有我們的比較優勢,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具有大的發展潛力,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這種促進作用、拉動作用顯著。

  究竟哪些領域將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受投資者關注。張曉強此前曾表示,新能源、生命科學、電子信息、海洋工程和新材料這些產業的前景都十分廣闊。

  張曉強:一個就是新能源,包括節能環保、資源的循環利用。第二呢就是關于生命科學,通過生命科學的發展,大幅度的推動農業、醫藥等等產業的發展,第三就是對于像電子信息這些領域,包括遙感、船感、物聯網、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再一個呢在海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說有著大量的機遇,對于新材料,實際上新材料的內涵非常豐富,所以在這個領域裏也是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

  張曉強強調:有了方向之後,還要做好相應規劃,創造好的政策法規環境,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產業化。

  張曉強:一方面是做好相應的規劃,同時要創造好的政策、法規、環境,必須要提高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一些重大的科研項目必須要堅持推進,對于很多前沿技術要通過加快發展,使得這些技術能夠盡快地成熟,成為可以產業化應用的技術,那就是要加快推進高技術的產業化,構建這種技術創新的多種平臺。包括我們國家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形成一個產選沿用結合的這種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係。

  有媒體報道,如果進展順利,8月份左右會陸續出臺已經劃定為新興產業振興規劃的單個振興規劃,而《新能源規劃》有可能會率先出臺。但記者昨晚從發改委有關人士處了解到的消息是,8月份出臺規劃的可能性不大,不過第一個出臺的,確實很有可能是《新能源規劃》。

七大方向

  6月18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現階段中國應以

1.  節能環保、
2.  新一代信息技術、
3.  生物產業、
4.  高端裝備製造、
5.  新能源、
6.  新材料、
7.  新能源汽車

為重點,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跨越發展,這是發改委首次對外透露戰略新興產業的七大方向。新七領域為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與年初版本相比,從原來的9個領域縮小為7個領域。

新興產業

  張曉強表示,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廣泛深入的調研,抓緊提出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思路、重大任務、政策措施和相關規劃,及時報國務院審批。未來將按照創新驅動、重點突破、市場主導、引領發展的要求,積極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強化企業創新能力建設,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著力開拓和培育市場需求,充分發揮市場的拉動作用,同時要加大投融資和財稅政策的扶持力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跨越發展。

新興產業

  張曉強說,新興產業已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當前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面臨著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巨大壓力,以及提高全民生活品質的重大任務,2009年,中國消耗了世界鋼鐵、水泥總產量的50%,能源總產量的18%,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之首,但中國GDP總量約4.7萬億美元,僅佔世界總量的8%左右,由此可以看到,中國發展方式粗放的問題十分突出,我們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培育和發展知識密集度高,資源耗費少,環境友好,效益明顯,並且具有很強成長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帶動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業內人士預期︰“上述規劃意見將在9月份下發”,這意味著新興產業框架基本已成定局。同時也因國家幾大部委的介入,而被市場普遍期待為“4萬億後的下一個經濟刺激點”,但與之前著重擴大內需、加強基礎建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所不同的是,此次指向的是中國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根本變革,並將引領未來10年中國經濟的產業重點和發展方向。




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

30 May 2010 - 新疆區域振興規劃

對於新疆區域振興規劃,上星期看過 資源稅改革這個新聞,受惠的當然不止是賣新疆哈密瓜的商人。



轉貼2010年05月26日至28日文匯報的文章作為參考。
■ 交通基建股飲頭啖湯
■ 徵資源稅 油礦企利潤受壓
■ 看好第三產業 港商最憂治安

「新疆區域振興規劃」系列 三之一

國策解讀:交通基建股飲頭啖湯

 中央出台的「新疆區域振興規劃」,明顯不同於此前遍地開花的區域經濟振興規劃,更像一個標本兼治的戰略布局,彰顯出中國將舉全國之力促新疆這塊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然而發展較為落後的「寶地」騰飛。分析指出,受惠於「新疆區域振興規劃」,未來新疆將在交通基建、能源、農業等行業綻放出無限商機,中材股份(1893)已率先表示將加大對新疆的投資。近日本港少數幾間有新疆概念公司的股價被炒上,其中包括中材股份、新疆新鑫礦業(3833)和天業節水(0840),均大受投資者關注。

 根據有關報道,未來幾年,中央財政、各對口省市、金融機構、央企等都將加大對新疆的投入,「十二五」期間(2011年-2015年),新疆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較「十一五」期間(2006年-2010年)翻一番。

未來五年資產投放翻一番

 東方證券預計今年新疆固定資產投資可以達到2,900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則「十一五」期間新疆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將達到10,425億元左右,如果「十二五」期間可以順利實現翻一番的目標,則至少可以達到21,000億元左右,即平均每年固定資產投資額為4,200億左右。

宏源證券:基建投入最大

 宏源證券表示,新疆是中央政策規劃下的西部經濟增長極,政策扶持新疆的著眼點是民生,短期支持強度最大的是基建投資。該公司指出,短期來看,受益於政府政策投入力度最大的基建帶動的建築建材需求將是投資選擇重點;長期來看,新疆經濟跨越式增長,經濟蛋糕做大過程中有持續盈利能力和較快增長的公司一定會脫穎而出帶來超額投資回報。該公司注重從符合資源優勢轉化、產業結構調整、新興產業發展方向角度尋找相關投資目標。

 對於香港的上市公司來講,涉及新疆概念的公司不多,其中中材股份已率先表示,將加大在新疆的投資。中材表示,目前該公司佔新疆水泥市場約四成的份額,未來將加快其400多萬噸的水泥產能的建設。受「新疆區域振興規劃」刺激,中材股份、新疆新鑫礦業和天業節水的股價均受投資者追捧,周一均收升近一成,昨日則隨大市回吐。

凱基證券:小心短線炒作

 凱基證券亞洲營運總裁鄺民彬表示,香港的上市公司中涉及新疆業務的不多,有關公司可能僅屬短線的炒作,投資者要小心。大福證券中國業務副總裁郭家耀亦認為,中央振興新疆經濟,將對基建、礦產和農業等行業有利,但香港涉足有關行業的公司不多,因此短期受益有限。

 不過,常言道「路通財通」,振興規劃中必以交通基建先行,故此,業界認為相關的股份如:中鐵(0390)、中鐵建(1186)、中交建(1800)、中建築(3311)、中建材(3323)、海螺水泥(0914)、馬鋼(0323)、鞍鋼(0347)等等,預料均會受惠。


「新疆區域振興規劃」系列 三之二



國策解讀:徵資源稅 油礦企利潤受壓

 國務院在本月17至19日召開的新疆工作座談會上透露,為增強新疆的財政實力,將率先在新疆進行資源稅費改革,將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此舉當然對新疆是利好,可增加新疆的財政收入,但對在新疆從事原油、天然氣開採及有色金屬開採的公司卻是利空,首當其衝的是在新疆開採石油、天然氣的中石油(0857)及中石化(0386)。

油氣新稅制貢獻過百億

 據透露,資源稅的稅率估計會在5%左右。公開資料顯示,新疆是中國最大的油氣產區,08年其原油產量為2,700萬噸,天然氣產量為230億立方米。有專家測算若資源稅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稅率是5%的話,僅此一項可能會讓新疆地方財政增收上百億元(人民幣,下同)。

 有關資源稅改革則對在新疆從事原油、天然氣開採的公司不利,廣發證券表示,資源稅改革在新疆試點,對於央企利潤的侵蝕是顯而易見的,利空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

 外資大行高盛亦指出,中國擬在新疆率先進行資源稅費改革,假設稅率為5%,估計會令中石油未來三年的每股盈利每年減少4%,是三家中資石油股中受影響最大的。

高盛:中石油盈利減4%

 高盛表示,估計今年來自新疆的油氣產量,分別佔中石油和中石化整體產量的23%和15%,假設改革後資源稅的稅率為5%,則在2010至2012年間中石油每年的每股盈利將減少4%,中石化每年的每股盈利亦減少1%至2%。不過,高盛表示,由於中海油(0883)沒有陸上油田,僅在離岸開採石油天然氣,而目前國家已對離岸油氣開採徵收資源稅,故有關資源稅改革對中海油沒有影響。

 高盛續稱,如果資源稅費改革將由新疆推廣至全國,對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影響更大。該行估計,有關改革將使2012年中石油的每股盈利減少17%,中石化的每股盈利亦減少9%。按照現時從量徵收的政策,中石油和中石化現時需要繳交的資源稅為原油每噸14至30元、天然氣每千立方米7至15元。

新疆變為中國能源中心

 另外,有內地媒體援引中石油財務資產部人士的話指出,資源稅改革將帶來企業成本的大幅增加,中石油的資源稅成本將大約增加六倍,如果今後按5%的費率在全國徵收石油資源稅,中石油一年將可能上繳超過300億元的稅費。

 東方證券表示,中長期來講,隨資源稅改革的深入推進,所有石油、天然氣、煤炭、有色金屬等公司都會受到成本上升的負面影響。

 不過,國信證券表示,新疆資源稅改革和天然氣利用政策放寬,將激發當地資源產業的開發,進而真正將新疆變為中國的能源中心。雖然短期有關政策對中石油和中石化等資源性企業的盈利略有影響,但是長期來看激勵地方政府發展油氣等資源產業,對公司的持續增長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新疆區域振興規劃」系列 三之三

國策解讀:看好第三產業 港商最憂治安

 中央政府推出「新疆區域振興規劃」,市場估計「十二五」期間固定投資額將逾2萬億元人民幣,當中不少將用於基建,令新疆對外交通更快捷。在中央巨額投資新疆下,未來新疆肯定商機處處,港商雖然看好新疆的前景,尤其是港商擅長的第三產業,但卻抱觀望態度。綜合而言,有四大因素制約港商的投資意慾。首先,認為新疆基建不足,人流物流往來不便;擔心因文化差異,容易與維族發生矛盾;自新疆發展暴亂後,令人擔心治安不佳;二、三線城市發展潛力巨大,吸引力遠勝新疆。

二三線城市發展潛力勝疆

 雖然政務司司司唐英年家族早在內地改革開放之初,已到新疆開設天山毛紡廠,是新疆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香港「紡織女王」楊敏德隨後亦赴新疆開設溢達紡織廠。時至今日,港商往新疆發展的項目,還包括旅遊文化酒店、啤酒及葡萄酒釀製、石材開採等等。不過總體上,對很多港商來說,新疆仍然是一個遙遠又陌生的地方,本港與新疆的貿易,仍處於小得在統計上可以被忽略的程度。

 有港商指出,以製造業為例,選擇投資設廠其一個重要因素,是群聚效應,即使新疆的生產成本低到什麼程度,也沒有廠家願單獨去投資,因為沒有群聚效應。以東莞為例,為何能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心,因為很多產業的上、中、下游都集中在一起,形成產業鏈。「你在東莞想買批塑料或配件,打個電話半個小時後便有貨送到。若去到湖南,往往要幾天才送到貨,對於分秒必爭的廠家來說,簡直不可接受。」

缺群聚效應難形成產業鏈

 他說,湖南這麼接近廣東,情況已經如此,真的不能想像在新疆設廠會是什麼情景。何況設廠投資至少要數百萬元,除非有龍頭企業帶頭在新疆設廠,發揮母雞帶小雞的作用,其他衛星廠才有意慾到當地設廠。否則,即使想像到新疆十年後會如何發達,現時亦不會有港商願意捷足先登。再說,即使將來新疆基建大有進步,但始終位置偏遠,不利將產品送到全國。二,文化差異。維族有本身的文化和習俗,但偏偏港商很少有機會接觸維族,根本不了解對方的文化,加上不少維族人不精通普通話,雙方溝通不便,易生誤會。

文化差異難溝通易生誤會

 三,是治安不穩。很多港商在電視上目睹新疆暴亂,害怕當地治安不佳,若將來再發生暴亂,可能將苦心經營的企業付之一炬,故對於到新疆投資始終放心不下。最後,是賺錢的機會。相對投資新疆充滿不穩定因素,港商在二、三線城市則可謂商機處處。例如:武漢、成都及廈門等地,消費力與日俱增,且當地基建較發達,港商單是發展這些城市,已佔了大部分人力物力,新疆目前不是他們的首選。



2010年5月22日星期六

22 May 2010 - 新疆 資源稅改革與受惠板塊

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新疆工作座談會剛於北京結束,政治局9名常委均出席會議。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上指出,到2015年,新疆人均GDP要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則表示,新疆將率先進行資源稅費改革,將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

 新疆資源稅改革 按價徵收

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新疆工作座談會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舉行,中央九大常委悉數參加會議。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眾生活水準、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的戰略選擇,是我國實施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發展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確保邊疆長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5年後人均 GDP達全國平均水準

  胡錦濤指出,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目標任務是,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新疆實際的發展路子,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準,城鄉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準,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高,民族團結明顯加強,社會穩定明顯鞏固;到2020年促進新疆區域協調發展、人民富裕、生態良好、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鞏固、文明進步,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胡錦濤指出,中央對新疆的投入和支援省市的援助資金要重點用於改善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通過資源稅等方面改革增加的財力也要重點用於改善民生,資源開發要更直接地惠及新疆各族群眾。

  新疆率先改革資源稅費

  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新疆工作部署作了講話。他指出,為推動新形勢下新疆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必須加大政策支援力度。中央決定,在新疆率先進行資源稅費改革,將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對新疆困難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

  「兩免三減半」優惠;中央投資額繼續向新疆自治區和兵團傾斜等(詳見附表)。溫家寶特別指出,這表明瞭中央推動新疆加快發展的堅定決心。要舉全國之力,把新疆這塊偉大祖國的寶地建設得更加美好。

  周永康在會議結束時指出,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不僅在新疆工作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而且對黨和國家工作具有全局性意義。

  溫總具體部署新疆戰略:

■ 在新疆率先進行資源稅費改革,將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
■ 對新疆困難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
■ 中央投資額繼續向新疆自治區和兵團傾斜,「十二五」期間新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比「十一五」期間翻一番多;
■ 鼓勵多類銀行機構在偏遠地區設立服務網點,鼓勵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到新疆設立分支機構;
■ 適當增加建設用地規模和新增建設用地佔用未利用地指標;
■ 適當放寬在新疆具備資源優勢、在本地區和周邊地區有市場需求行業的準入限制;
■ 逐步放寬天然氣利用政策,增加當地利用天然氣規模等。


受惠板塊

據了解,新疆當地目前的基建工程比較落後,尤其是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不完善。此次政策還提出“適當增加建設用地規模和新增建設用地佔用未利用地指標”。市場認為,預計中央投資額主要將用於“鐵公雞”(鐵路、公路、機場)和住房等民生工程方面,因此當地的建築建材板塊將顯著受益投資的繼續傾斜。

此外,由於中央對新疆的支援政策圍繞支援新疆資源優勢轉化的方向,因此符合產業結構升級等產業政策的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政策提出,適當放寬在新疆具備資源優勢、在本地區和周邊地區有市場需求行業的準入限制。分析人士認為,該政策是為新疆實現資源優勢轉化提供更大的空間,定一個比較靈活的調子,意味著在國家比較統一的政策上可能會對新疆區別對待,後期應該會出台細化的政策。

受影響港股

以筆者所知,以下H股將會受惠或受影響,這包括新疆概念股和筆者上星期四剛沽出的中材股份(1893)以及其他建材股。簡單來看,應會對石油,天然氣,煤炭,有色等行業產生負面影響,但實際又沒那麼簡單,因長期來看激勵地方政府發展油氣等資源產業,對持續增長具有十分強大的意義。筆者對新疆認識有限,可留意其他「專家」的分析。

1. 鐵路,公路板塊
■ “鐵公雞”(鐵路、公路、機場)將顯著受益。

2. 水資源板塊
■ 預期當地水利工程建設力度加大。
天業節水(0840)的產品主要在新疆多個地區及新疆境外的中國其他地區(如甘肅及寧夏)出售。

3. 建材,水泥股
中材股份 (1893)直接受惠,中材在寧夏,新疆兩地的市場份額中,分別達到了50%和40%。
安徽海螺水泥(0914),中國建材(3323)等亦受惠

4. 石油板塊
■ 為兩大油企中石油(0857)及中石化(0386)的成本帶來不明朗因素。
■ 資源稅改革或上調對石化行業的影響將明顯小于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一是石化行業更容易受到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相比之下,資源稅影響非常小。二是石油資源稅如果進一步調高,則必然會涉及到暴利稅的調整,這樣一來,總體的成本並不會得到很大提升,因而影響很小。
■ 中央政府自 2006年起計劃改革資源稅的徵收方法,至今終於在新疆推行,意味着中央可能會逐步將改革擴展至全個各地。雖然改革有可能增加資源公司的徵稅開支,但市場預期,中央或會一併提高石油特別收益金門檻,或取消該項收益金,以抵消改革後對行業的影響。

5. 天然氣板塊
■ 稅負有上升壓力
■ 將逐步放寬新疆天然氣利用政策,增加當地利用天然氣規模。
■ 資源性產品中最受人關注的是成品油價,據專家透露,比油價漲得多的是天然氣價格。資源稅從量計徵如改成從價計徵(稅率在3%-5%的可能性較大),會增加石油公司稅負,但影響有限。中金公司預計,今年同時出臺天然氣價格改革和資源稅改革的可能性較大,兩項改革綜合下來對盈利影響預計在-5.5%至1.4%區間內。如果同時出臺天然氣價格改革,上調天然氣價格10%-20%,可以抵消部分不利影響。
■ 若氣價上調後,中石油(0857)獲益最大,中海油次之,中石化(0386)最小。

6. 煤炭板塊
■ 受壓
■ 資源稅改革方案出台預計對煤炭企業影響同樣有限。
■ 政府文件中提到,改革資源稅徵收方案的同時,將會對現有稅費進行清理,意在減輕煤炭企業負擔。2010年宏觀經濟形勢良好,煤炭供需預計在平衡中保持適度偏緊,煤炭企業具有話語權優勢,因此新增成本可望通過提價得到轉移,對煤炭企業利潤空間影響有限。不排除企業借助資源稅改革機會進一步提升煤價的可能。

7. 電力板塊
■ 受壓
■ 資源稅改革,火電行業將成為煤價上漲的直接轉嫁對象,面臨的壓力最大。

8. 新疆概念股
新疆新鑫礦業(3833)是中國第二大電解鎳綜合生產商,佔全國總產量約3.2%。
■ 風電設備製造商 新疆金風科技股已通過港交所聆訊,計劃6月中旬在港掛牌。

參考:
1. 中石油確認資源稅改革新疆起步,六大板塊影響幾何
2. 國信證券,新疆油氣資源稅改革試點影響較小


2010年4月8日星期四

08 Apr 2010 - 國務院 西部地區開發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天 (2010年04月07日 )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西部大開發再被提上議程。會議共提出七個重點任務,當中除改善民生、加強「三農」、加強基建、發展優勢產業等項目外,還首次針對西南地區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區資源性缺水等問題,提出建設一大批骨幹水利工程。另外,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亦榜上有名。

近日內地媒體指出,中央要將開發大西北列入「十二五」計劃中,更盛傳要推出《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如果落實,包括甘肅、寧夏、陝西等在內的西北地區或將再現投資機會。

溫家寶上月曾表示, 2010年將加強中國西部地區的礦產資源勘查,集約發展能源化工及礦產資源加工業,培育一批裝備製造業基地,並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

國務院總理、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組長溫家寶 主持召開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發展改革委關於2009年西部大開發進展情況和2010年工作安排的彙報,審議關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

會議認為,2009年是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迎難而上、取得明顯成效的一年。國務院及時研究出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發揮西部地區在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促開放中的重要作用。西部地區廣大幹部職工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較快扭轉了經濟增速下滑勢頭,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會議指出,2010年是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之年,也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承前啟後的關鍵之年。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紮實推進西部大開發,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形勢。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 一是保持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繼續加大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和各類專項資金支援力度,落實各項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

(2) 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擴大綜合交通網規模,推進重點水利工程、油氣管網、電網、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鞏固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成果,加強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

(3) 三是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加強礦產資源勘查,提高資源轉化利用水準。集約發展能源化工及礦產資源加工業,培育一批裝備製造業基地,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批知名旅遊景區和旅遊線路。

(4) 四是積極推進社會事業發展和改善民生。優先發展以義務教育為基礎的教育事業,加強各類人才培養、引進和交流。擴大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覆蓋面。加大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支援,做好農民創業就業工作。加強基本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水電路氣房”建設投入力度。

(5) 五是促進各類區域協調發展。落實好國家出臺的支援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重點經濟區發展的政策。開展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發攻堅的前期研究。

(6) 六是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西部地區承接東中部地區產業轉移。加強與周邊國家經濟貿易文化交流。推動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提高邊境地區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水準。

(7) 七是努力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確保災區群眾全部住上永久性住房,全面恢復和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加快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到今年9月底,基本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主要任務。

會議指出,今年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0週年。要認真總結10年來的成就和經驗,全面謀劃今後10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目標、要求和政策措施,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來源:
1. 蘋果日報 西部再研開發拓水利 2010年04月07日
2. 溫家寶:重點抓好七項工作 紮實推進西部大開發, 新華網



2010年3月9日星期二

09 Mar 2010 - 解讀兩會國策

昨天(08-Mar-10)在經濟日報除了閱讀了一篇關於體育用品股的文章,也有一篇文章吸引我的興趣。"解讀兩會國策 透視潛力爆升股"內 提及筆者的投資組合中的3隻股票。

解讀兩會國策 透視潛力爆升股

早於兩會(政協與人大)開幕前,總理溫家寶已拋出「今年是中國經濟最複雜一年」的論調,加上退市憂慮瀰漫全球,貴為全球其中一個復甦最快的國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言其舉世矚目亦不為過。在長逾2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從宏觀方向到微觀牽涉的行業發展,均蘊含不少玄機,本刊將為各位高清解讀2010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冀助各位掌握最新市場脈搏。

發展目標 亮點通脹

【內容】:「提出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3%左右,綜合考慮了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傳導效應、國內貨幣信貸增長的滯後影響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並為資源環境稅費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間。」

【解讀】:在201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的主要目標中(見圖一),基本的數字與變幅,與2009年所訂的目標非常貼近,然而,在通脹預期的憂慮下,今年所定的CPI目標,卻低於去年4%的目標,反映中央在處理通脹的問題上,極具信心。



再從報告的其他環節上,可以看到,政府特別提出要增加重要緊缺的農產品供應,大規模開展糧、棉、油、糖等高產量的創建工程,除了為保障「米袋子」的供應外,同時也是穩定CPI的重要手段(因CPI構成中,食品佔比極高)。

【投資要訣】:如經濟能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而通脹又能控制在4%左右,將為消費行業締造出極為有利的環境,撇除中央致力擴大內需等政策利好層面,消費行業的前景也值得看高綫一綫。

此外,如通脹能夠控制在溫和水平,也意味着今年加息的壓力會減輕,對股市亦響有正面作用。至於資源環境稅費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對商品股的影響則屬中性,前者雖令企業的經營開支增加,但後者則有望受惠中央欲減少補貼,讓商品價格更趨市場化的傾向下,現時內地低於國際的資源價格則有上調的可能。



宏觀調控 最怕壞帳

【內容】:「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嚴格控制新開工專案,資金安排主要用於專案續建和收尾,切實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

【解讀】:在市場對收緊政策的恐懼下,如溫總提及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仍未能讓大家安心,那麼7.5萬億元的人民幣新增信貸額,仍然是去年市場預期的目標水平。若大家仍有懷疑,大抵看了防止「半拉子」(即有頭無尾)工程出現的言論,可確認政府必須為4萬億元的後續發展,維持一定程度的貸款水平,否則,早前批出的工程,則有機會爛尾收場,這非但無助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反倒這些爛尾工程,將令銀行壞帳大幅飈升,金融體系承受的壓力及風險亦隨之增加,這正是政府極欲避免的情況。

【投資要訣】:內銀股今年的經營環境,實際未如市場憂慮般差,反而值得趁低吸納,有關股份推介詳見下文。

優化經濟結構 先除產能過剩

【內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要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促進企業兼併重組。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推動優勢企業兼併困難企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

【解讀】:從加快經濟發展方向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環節上,主要有兩大層面,一是推進新興產業,如新能源、電訊等發展,但另一方面,新興產業發展對整體經濟能起支撑作用需時,刻下更重要是處理傳統行業,重複建設與落後產能的問題,免令資源錯配,及擾亂市場秩序,有礙國家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投資要訣】:政策為新興產業迎來機遇外,也鼓勵傳統行業兼併重組,雖然報告言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似有矛盾,但欠缺實力的企業,要進行併購卻不易。因此,當中背景實力雄厚,銳意全國布局的龍頭企業仍然值得看高一綫,且這些重組併購亦會為市場提供炒作主題。

民生保障 內有乾坤

【內容】:「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

【解讀】:今年保障與改善民生的聲音雖大,特別是調整國民收入分配,但報告中,未有具體方向闡述,而指為頭等民生大事的擴大就業,根據中央年內目標,如城鎮新增就業逾900萬人,登記失業率4.6%以內,以至投放於就業的開支,基本與去年無異,政策的力度上,似乎未如報告言重。

反觀,樓市政策卻並列民生課題,報告只是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主調還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對市場預期的樓市調控,算作極為輕微。

【投資要訣】:內房股能否扭轉劣勢,且看兩會過後,調控措施會否告一段落,以及地產發展商展開新一輪推盤活動的市場承接力。

下鄉政策 轉谷基建
【內容】:「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進一步增加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建設投入。」

【解讀】:今年在所有下鄉政策的範疇上,與農村建設相關的項目非常值得留意,由農產品工業化、建廠、將批發或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水利、以至土地承包流轉,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等,如建醫院、圖書館、文化館等均牽涉各類基礎建設,而早前推行的建材下鄉,都是配合這些政策發展的前鋒,有關行業發展趨向,值得留意。

【投資要訣】:可留意建材下鄉的主要產品,如水泥、陶瓷、玻璃等相關板塊可留意,有關水泥行業可參考 經濟日報私房國貨——「準備吼季尾股」。至於從事基建工程項目的企業,由於鄉鎮或農村的工程規模難與國家重點工程相比,因此,對基建工程公司的整體貢獻有限,在此環節上,不宜過分憧憬。

帶來安慰的工作報告

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雖未及去年精采、細緻,但至少中央在宏觀調控的方向,仍較想像溫和。除了上述所說的財政、貨幣政策及信貸趨勢之外,即使刻下最惹爭議的樓市問題,報告亦將之排在今年重點抓好的八項工作的第六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課題內,而未有將之列於第一項提高宏觀調控水平內,也沒有突出在當眼位置,這多少讓目前仍持有內房股的朋友有一點安慰。

至於在投資角度而論,除了上述提及的行業之外,年內較值得留意的,利好的有醫藥行業,皆因去年中央預算3年內投放在醫療的8,500億元開支,去年僅投入1,277億元,這亦即今明兩年還有合共逾7,000億元可動用,相關行業的機遇尤勝去年。

在環保節能方面,報告以持久戰形容,即難有快速而大規模的推進行動,但卻會持續進行,因此,在相關股份選擇上,能具備較佳盈利基礎,又擁新能源發展機遇,及具技術領先優勢者為佳。

而去年人氣急升的家電股與汽車股,從整體行業的經營環境及穩定性,又以前者較佳。今年中央提高家電下鄉的最高限價,又增加品種和型號,及擴大補貼範圍,相信仍然能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汽車方面,中央今年明顯只是谷換車,車企增長動力與去年迥異,建議受惠出口好轉,或受惠內地換車需求,以生產SUV及MPV為主的車企可看高一綫,而新能源車的發展仍有待觀察。

兩會受惠股

擴大消費——春天百貨(00331)
【業務介紹】在內地經營高檔品牌百貨店,集團旗下的店舖以巴黎春天和賽特兩個品牌經營,分店遍及北京市及7個省,有16間百貨店及1間品牌特賣場,其中9家屬自營店,另外8間則屬管理店,銷售品牌達1,600個。春天百貨主要以專櫃銷售的方式經營,直接銷售的分店,除了北京之外,主要集中於二、三綫城市,競爭相對較少,增長亦較一綫城市快。

【揀股原因】總理溫家寶在人大會議上表示,市場信心增強,擴大內需的政策效應將繼續呈現。春天百貨作為內地消費概念股,今年將會受惠於國策,加上管理層質素不俗,大股東陳啟泰同時也是服裝股寶姿(00589)的股東,在中國擁有豐富營運經驗及零售業知識,與知名國際及本地品牌建立了良好關係。此外,春天百貨定位良好,內地高收入人士不斷增加,對高檔消費品的需求龐大。

【投資有法】首注2.40元,次注2.30元,目標先看2.8元,跌破平均買入價1成止蝕。



擴大消費——聯華超市(00980)
【業務介紹】聯華超市是內地最大的超市零售商,分店遍布內地20個省市及直轄市,當中約83%集中於富庶的華東地區,經營大型綜合超市、超級市場及便利店。聯華去年6月以4.92億元人民幣收購其持有的中華聯超市全部股權後,大幅增加超市數目,進一步鞏固其龍頭大哥地位,公司於上海的超市佔有率已超越50%,便利店也超越30%。

【揀股原因】聯華超市作為超市消費股,同樣受惠於溫總在人大會議上,強調擴大內需作為長期戰略方針的概念,也受惠於溫和通脹。此外,內地城市化的發展,使內地民生消費力不斷提升,內地超市同店銷售額今年預期會顯著上升,聯華作為超市的龍頭大哥,會較容易受惠於同業向好。事實上,聯華的優勢在於其採購規模龐大,因此,對供應商談判亦更見優勢,相信經過近9個月的整合後,經營效益將會逐步浮現。

【投資有法】首注22元,次注20元,目標26元,跌破平均買入價1成止蝕。



家電——國美電器(00493)
【業務介紹】集團是內地最大零售連鎖企業,主要從事電器及消費電子產品的零售業務。截至去年6月底止,集團門店總數達779家,包括75家旗艦店、675家標準店及29家專業店,遍布205個城市。

【揀股原因】溫總在報告中,表明將大幅提高「家電下鄉」產品最高限價,增加品種和型號,國美作為內地家電零售店龍頭自然受惠。隨着消費者信心轉強,以及政策推動,公司2009年首三季的銷售收入,已按季度環比持續提升,分別上升3.24%、8.79%及2.85%,「以舊換新」政策更成動力所在。
此外,國美剛簽約上海世博會,獲取「家電特許產品授權經營商」資格,旗下在內地逾1,200家門店均可銷售特許家電產品,預期可拉動逾10億元人民幣銷售額。加上內地同業滙銀家電,已啟動來港上市進程,國美可受惠影子效應。

【投資有法】野村1月底曾發表報告,繼續看好內地零售前景,認為國美可受惠店舖重組及經濟刺激方案所推動,將其評級由「中性」升至「買入」,目標價升至4元。首注定於2.6元,次注2.4元,目標價3.2元,跌破平均買入價10%止蝕。



三網融合——中興通訊(00763)
【業務介紹】生產各種先進的電信設備,包括運營商網絡、手機和電信軟件系統和服務業務等,被視為內地加快推動三網融合的受惠者,其中國3G及非3G設備銷售及手機產銷帶來增長潛力。

【揀股原因】溫總指出,會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選擇中興的原因,是其在內地及海外市場發展亦樂觀,未來有機會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中興早前發了盈喜,預告去年盈利上升43%至56%。集團表示,業績向上,是由於2009年得益於中國3G網絡的大規模建設,集團在內地市場份額獲得提升,加上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有所下降,有效控制成本所致。
公司近年與國際領先跨國廠商的差距不斷縮小,正逐漸成為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優勢的跨國通訊設備廠商,近期接獲南非的大額定單便是一例。

【投資有法】在三網融合、海外定單理想下,股價可望挑戰52周高位53.5元,可以此作初步目標,突破看58元,48元水平買入,破42元止蝕。



醫療——中國生物製藥(01177)
【業務介紹】中國生物製藥主要從事一系列中藥現代製劑和西藥研發及生產,產品適用於心腦血管、肝病、抗腫瘤、鎮痛、糖尿、呼吸系統及消費系統用藥。

【揀股原因】溫總提到,會在60%政府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其他醫療機構也要優先選用基本藥物,此外,今年要把城鎮居民基本醫保的財政補助標準提高。
本刊選擇中國生物製藥,因其營業額當中,佔90%的產品獲選加入醫保目錄名單,有利刺激銷售,生意不愁。投資者對該股或較陌生,但其市值已去到逾百億元,上月在弱市中仍能配股集資,成功引入國壽母公司及中信證券等,可見公司絕非泛泛之輩。
近年公司的盈利保持穩定增長,根據彭博預測,09及10年盈利料可增至3.88億港元及5.1億港元,按年分別增長31%及34%,是少數能保持穩定高增長藥企。

【投資有法】近期股價穩步上升,成交也見增加,建議於2.7元買入,目標先看3.3元,跌破2.3元止蝕。



新能源——上海電氣(02727)
【業務介紹】集團為內地多元化裝備製造集團,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多種電力設備、機電一體化設備、交通設備及環保系統等產品和服務。近年積極開拓核電、風電等新能源發電設備市場,而中央關停小機組,則為大型、清潔機組提供發展空間。

【揀股原因】溫總在報告中,支持發展新能源業務,表明嚴格執行節能、環保、安全等市場准入標準和產業政策,防止重複建設。上海電氣屬內地裝備製造業龍頭,可直接受惠國策推動。
目前,公司正於上海規劃的大型風電設備製造基地項目,正在按期推進,一期規劃年產600台1.25兆至2兆瓦級風電設備。此外,公司自與德國KSB合資後,已成功進入核電泵閥設備製造市場,並獲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宣布,成為首批第三代核電合格供應商,競爭優勢料逐步顯現。

【投資有法】里昂上月發表報告,指上海電氣去年下半年定單強勁,維持給予「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調高至4.27元。首注定於3.6元,次注3.4元,目標價4.3元,跌破平均買入價10%止蝕。



世博——東方航空(00670)
【業務介紹】集團為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之一,主要經營民航業務包括客運、貨運、郵運及其他延伸的運輸服務,紮根上海。近期透過交換A股吸收合併上海航空的申請,已獲得中證監核准。

【揀股原因】溫總在報告中,強調要把5月舉行的「上海世博會」,辦成一屆成功、難忘的盛會,並促進內地與各國交流合作。既要交流合作,必先要有運輸工具配合,作為上海航空業一哥的東航自然受惠。東航管理層近期就世博工作確定目標,料活動期間收入不低於40億元人民幣。
此外,市場憧憬人民幣升值,加上油價回穩,均有利航空股。東航對於引進戰略投資者亦持開放態度,爭取今年實現。營運數據上,公司今年1月份載客量,按年升9.03%至350.57萬人次;整體運載率升10.4個百分點,至66.71%。

【投資有法】花旗去年底曾發表報告,認為東航與上航合併後,股價可跑贏同業,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上調至3.6元。首注定於3元,次注2.8元,目標價3.6元,跌破平均買入價10%止蝕。



內銀——建設銀行(00939)
【業務介紹】屬內地銀行龍頭企業之一,主要經營領域涵蓋多個方面,包括:公司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資金業務,以及多種產品和服務(如基本建設貸款、住房按揭貸款和銀行卡業務等)。

【揀股原因】溫總在報告中,強調會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充裕,並優化信貸結構,以確保信貸資金可支持實體經濟。換句話說,內地銀行的信貸發展,會繼續獲得大力支持。建行作為龍頭之一,上月已先行召開2010年工作會議,提出嚴格房產貸款管理,保證重點建設項目的貸款需求,依計而行自然獲中央支持。此外,建行董事長郭樹清在兩會期間表示,該行目前未有融資計劃,亦未被要求提高資本充足率。近日,傳聞建行擬與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組建村鎮銀行,註冊資本30億元人民幣,有利開拓農村商機。

【投資有法】瑞信上月表示,建行屬虎年首選股之一,主要受惠內地經濟回升,內銀資產質量改善,目標價8.54元,評級「跑贏大市」。首注定於6元,次注5.8元,目標價7元,跌破平均買入價10%止蝕。





2010年3月6日星期六

06 Mar 2010 - 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工作報告

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中國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星期五(3月5日)上午九時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開幕式上做政府工作報告。以下是他的政府工作報告的文字摘要。



09:05 溫家寶做政府工作報告,他承認2009年是本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
09:08 溫家寶說,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3.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7%;財政收入6.85萬億元,增長11.7%;糧食產量5.31億噸,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6年增產;城鎮新增就業1102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實際增長9.8%和8.5%。
09:10 溫家寶說,2009年極不平凡,令人振奮,中國的實踐再次證明,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09:11 溫家寶說,中國在2009年實行了規模前所未有的鼓勵消費政策,中央財政投入資金450億元,補貼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農機具購置。減半征收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免住房交易相關稅收,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費。
09:12 溫家寶說,2009年中國銷售汽車1364萬輛,增長46.2%;銷售商品房9.37億平方米,增長4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6.9%。
09:14 溫家寶提到中國兩年新增四萬億元的投資計劃,他說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9243億元,比上年預算增加5038億元,其中,保障性住房、農村民生工程、社會事業投資佔44%,自主創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佔16%,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佔23%,災後恢復重建佔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1%。
09:15 溫家寶說,汶川地震重災區已經完成投資6545億元,佔規劃總投資的65.5%。
09:16 溫家寶說,2009年中國繼續鼓勵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安排200億元技改專項資金支持4441個技改項目。
09:16 溫家寶說,中國中央財政2009年用於用於「三農」的支出7253億元,增長21.8%。
09:18 溫家寶說,中國2009年中央財政用於科技的支出1512億元,增長30%。
09:22 溫家寶說,中國2009年正式推出創業板,為資助創新及他成長型創業企業開闢了新的融資渠道
09:24 溫家寶說,中國全年進口出口總額2.2萬億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900億美元。
09:26 溫家寶說,中國中央財政2009年安排426億元就業專項資金,以鼓勵就業。
09:27 溫家寶說,中國2009年在全國320個縣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全年社會保障資金達到2906億元。
09:28 溫家寶說,2009年中國中央財政向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551億元,比上年增長兩倍。新建、改擴建各類保障性住房200萬套,棚戶區改造解決住房130萬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積累6927億元,比上年增長44.2%。
09:29 溫家寶說,2009年中央財政教育支出1981億元,比上年增長23.6%,其中農村義務教育經費666億元,提前一年實現農村中小學生人均公用經費500元和300元的目標。
09:29 溫家寶說,2009年中央財政衛生支出1277億元,比上年增長49.5%。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01億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8.3億人。



09:35 溫家寶說,2010年是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
09:40 溫家寶說,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突出的矛盾和問題——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就業壓力持續增加;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基礎不穩固;財政金融領域潛在風險增加;醫療、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會管理等方面都有突出問題。
09:41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09:47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05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8500億元,繼續代發地方債2000億元並納入地方財政預算。

溫總指,積極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繼續提高農民收入。

09:54 溫家寶說,2010年中國將繼續努力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繼續提高農民收入、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部分優撫對象待遇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強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消費能力。
09:55 溫家寶說,2010年中國將把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定在7.5%水平。

溫總指,大幅提高家電下鄉產品最高限價,增加品種和型號,擴大補貼範圍,完善補貼標準和辦法,加強對中標企業的管理和考核,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完善家電、汽車以舊換新和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按7.5%征收。

09:55 溫家寶說,2010年中國將繼續推進家電、汽車以舊換新和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幅提高家電下鄉產品最高限價,增加品種和型號,擴大補貼範圍。
09:57 溫家寶說,2010年中國將繼續推進重點產業調整陣形,大力培育戰略性新型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製造產業。
10:00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要加強環境保護,積極推進重點流域區域環境治理及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等工作。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
10:03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大力開發低碳技術,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國土綠化進程,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10:04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要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繼續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重點抓好西藏和四省藏區、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工作。
10:06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要繼續增加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中央財政擬安排補貼資金1335億元,比上年增加60.4億元。
10:11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要繼續統籌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發揮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非農產業和農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鎮集聚,鼓勵返鄉農民工就地創業。
10:12 溫家寶強調,城鄉建設都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

筆者相信改革二三線城市的戶籍控制,目的就是要吸引農民遷入二三線城市落戶,而不是擠在大城市當農民工,當沒有戶籍的二流市民。

10:13 溫家寶承諾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條件。逐步實現農民工在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以及社會保障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10:15 溫家寶承諾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加大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的支持,並說中央財政要加大對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支持。
10:23 溫家寶說,改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只有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發展才有持久的動力,社會進步才有牢固的基礎,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10:24 溫家寶說,2010年中國將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
10:24 溫家寶說,2010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中央財政擬投入433億元用於促進就業,要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和退伍轉業軍人就業安置工作。
10:25 溫家寶說,中國應該繼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重點提高農民工和城鄉新增勞動力的就業能力。
10:25 溫家寶說,要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鼓勵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10:26 溫家寶說,中國希望引導勞動力特別是農民工有序流動,加快建立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
10:27 溫家寶承諾加快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範圍擴大到23%的縣。加快解決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遺留問題。積極推進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加強城鄉低保工作,目標是做到動態管理、應保盡保。
10:27:溫家寶說,2010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要再提高10%。
10:28 溫家寶承諾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他說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體現。
10:28 溫家寶承諾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0:28 溫家寶說,2010年中國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增加社會保障投入,中央財政擬安排3185億元。要多渠道增加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加強監管,實現保值增值。

留意這句話的兩個部份,一是「部份城市」、二是「過快上漲」。這說明了溫總不是全面性、全國性的遏制房價;而且,不是希望樓價下跌,只是不好過快上漲,溫和上漲是可以接受的。該知道儘管北京、上海大城市樓價熱炒,二三線城市的樓價升幅依然溫和。

10:29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要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
10:30 溫家寶承諾抑制投機性購房,大力整頓和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
10:32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將繼續推動醫療改革,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把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的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長50%。
10:34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要繼續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特別是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工作,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
10:35 溫家寶說,中國要加強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加快建立健全養老社會服務體系。
10:37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要繼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大型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加快推進壟斷性行業改革,積極引入競爭機制。
10:37 溫家寶說,中國要著力營造多種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好地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10:39 溫家寶承諾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讓廣大群眾更好地參與管理基層公共事務。
10:39 溫家寶說,我們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領域的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成功。
10:40 溫家寶說,中國要全面適應國際形勢變化和國內發展要求,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穩定發展對外貿易。



10:43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將繼續鼓勵企業到境外投資,開展開外併購。
10:46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要繼續健全重大自然災害、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10:47 溫家寶承諾加強食品藥品質量監管,做好安全生產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10:49 溫家寶說,中國政府要加強行政問責,對失職瀆職、不作為和亂作為的,要嚴肅追究責任。各地區、各部門對中央的決策部署要執行有力,絕不允許各自為政。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要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嚴格依法行政。
10:50 溫家寶說,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堅決執行中央關於報告個人經濟和財產,包括收入、住房、投資,以及配偶子女從業等重大事項的規定,並自覺接受紀檢部門的監督。
10:50 溫家寶說,要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重要位置,這直接關係政權的鞏固。
10:51 溫家寶說,要把查處違法違紀大案要案,作為反腐敗的重要任務。充分發揮監察、審計部門的作用,加強對行政權力運行的監督。要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各項制度。
10:54 溫家寶說,要加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教育,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
10:56 溫家寶說,要加強軍隊全面建設,加強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建設。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提高軍隊正規化水平。
10:58 溫家寶承諾支持香港鞏固並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發展優勢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10:58 溫家寶承諾支持澳門發展旅遊休閒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
10:59 溫家寶說,偉大祖國永遠是香港、澳門的堅強後盾。
11:00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將繼續發展與台灣的關係,密切兩岸經貿金融交往,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拓展文化教育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11:04 溫家寶說,中國2010年將繼續以20國集團金融峰會等重大多邊活動為主要平台,積極參與國際體系變革進程,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
11:06 溫家寶說,中國政府和人民願與國際社會攜手努力,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共同分享發展機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貢獻!

10個關鍵數據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2010年中國經濟的10個關鍵數據:
 ── 8%: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
 ── 900萬: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
 ── 4.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 3%:CPI(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 10500億: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05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央財政赤字8500億元,繼續代發地方債2000億元並納入地方財政預算;
 ── 7.5萬億:新增人民幣貸款7.5萬億元左右;
 ── 8000萬:新增8000萬噸標准煤的節能能力;
 ── 8183億:中央財政擬安排“三農”投入8183億元,比上年增加930億元;
 ── 3185億: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增加社會保障投入,中央財政擬安排3185億元;
 ── 632億:中央財政擬安排保障性住房專項補助資金632億元,比上年增加81億元。

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9243億元



一年來,中央財政投入資金450億元,補貼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農機具購置。減半徵收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免住房交易相關稅收,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費。全年汽車銷售1364萬輛,增長46.2%;商品房銷售9.37億平方米,增長4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6.9%,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

2009年著力改善民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




2010年要重點抓好8個方面工作

 ── 提高宏觀調控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擴大居民消費需求;著力優化投資結構。
 ──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繼續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加快發展服務業;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 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強化農業農村發展基礎。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村改革;統籌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
 ── 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加快人才資源開發。
 ── 大力加強文化建設。
 ──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進步。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快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推進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
 ── 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
 ── 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2010年將繼續堅持財政支出優先支持農業農村發展,中央財政擬安排「三農」投入8183億元,比上年增加930億,地方各級財政也要增加投入。

附加註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正文後附加了註釋的內容。附加註釋,是為了讓代表委員更好地理解《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方便代表委員對報告的審議和討論。

附加的註釋中,包括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三網’融合”“物聯網”“森林碳匯”“‘五緩四減三補貼’就業扶持政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五項重點工作”“中非務實合作八項新舉措”七個條目。





您可能也喜歡: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