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1日星期六

11 Sep 10 - 第十二個五年規劃

中國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

“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 2011-2015年。


十二五規劃的程序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區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領域,本地區的規劃統一匯總到國務院,編制全國的“十二五”規劃,將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討論建議稿,而後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上審議通過付諸實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區的“十二五”前期課題調研均已啟動。


綱要

2009年9月,國家發改委召開全國“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動員和部署“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如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經溫家寶總理及國家發改委確定,牽頭組織編寫國家發改委“十二五”能源領域節能專項。

而“十二五”規劃的綱要,歷經前期研究和基本思路形成,以專項規劃為支撐,已進入規劃框架階段。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主要議程是
■ 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
■ 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本次政治局會議還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

十七屆五中全會,要審議的是《建議》而非《綱要》。中共中央建議稿的文本,是在“十二五”規劃起草組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提煉。但作為指導性文件,又要不同於“十二五”規劃文件,著重于框架的搭建、路線的梳理。

7月22日,官方媒體新華社公開預測了會議的四大熱點,凸顯中共高層對議程內容可能已達成相當程度的共識。



第一大熱點:

  進一步健全市場機制,提高經濟動力活力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要素市場發育遲滯,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還沒有理順;國有經濟調整尚未到位,壟斷行業改革有些還未破題;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過多等等。權威人士指出,當前投資和消費增長較快,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作用的結果,行政手段的局限性和短期性逐步顯現出來。擴大內需,最終要靠市場和社會力量,在“十二五”乃至今後更長時期的改革中,要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第二大熱點:

  加快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順收入分配關係

  近年來,政府、企業和居民三者之間分配關係呈現較為明顯的失衡狀況,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都有擴大的趨勢。收入分配問題已經到了必須下大力氣解決的時候。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各方面承受能力較強,應該有條件、有能力在“十二五”時期逐步解決這個問題。

  權威人士分析,要在堅持基本分配製度的前提下,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收入和私有財產,同時儘快扭轉城鄉、地區和不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過大趨勢,逐步形成中等收入佔多數的“橄欖型”分配格局。因此,將會加大稅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調節作用。

  第三大熱點:

  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加快推進城鎮化

  “十二五”時期我國城鎮化率將突破50%,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結構隨之會發生一系列深刻變化,破除城鄉分治的“二元”體制,推動城鎮化快速健康發展,是“十二五”時期亟待解決的重大體制問題。

  權威人士認為,其中,有兩個方面需要重點強調。一是進城農業人口的城鎮化問題,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後出生的農村人口已經成為農民工的主體,他們融入城市的意願更為迫切。二是土地問題,我國城鎮化將持續以每年1個百分點以上的速度快速推進,一部分農村土地要轉變為城市建設用地,將會產生巨大的土地級差地租,這些財富由誰來分配?按照什麼機制來分配?如何從制度安排上既能保護農民利益,又能促進土地資源節約利用?對這些問題,要在“十二五”規劃中給出一個明確答案。

  第四大熱點:

  政府轉型堪稱“牛鼻子”,控制政府收入增速

  “第一次改革主線是體制轉軌,目標是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和提高經濟總量。第二次改革主線是發展方式轉型,目標是形成公平與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實現民富國強。”權威專家表示,以發展方式轉型為主線的第二次改革,對後30年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這其中的關鍵是政府轉型。”

  政府轉型決定“十二五”改革全局。權威人士具體建議,以緩解收入差距為目標,“十二五”初期要儘快啟動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控制政府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大幅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實施工資談判制度和工資定期增長制度。

  同時,應確立政府在“十二五”收入分配改革的約束性指標,推進財政上的“省直管縣”向行政上的“省直管縣”過渡;將發展潛力非常大的大城市增設為直轄市,將部分發展條件比較好的城市增設為副省級城市。繼續推進大部門體制改革,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的執行權,建立執行機構。強化監督權,成立獨立的監督委員會。


五大經濟列「十二五」規劃

2009年12月,溫家寶則指出,中央將大力推動發展互聯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等,並認為這是涉及未來環境和人類生活的一些重要領域。

溫家寶指出,每一次國際金融危機都會帶來一場科技革命或者大變革,而應對經濟危機的勝負關鍵,是取決於人類的智慧及科技力量。他表示,無錫中科院物聯網研究所,一班外國回流的學生,向他介紹物聯網,他回到北京後,連續召開三個座談會,有科技、經濟和企業方面的人士參加,來研究中國的新興戰略型產業。溫家寶指,除發揮製造業外,中國亦應大力發展互聯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這個規劃中央目前仍在擬訂中,並準備把它跟「十二五」規劃緊密地聯擊在一起。


香港如何配合「十二五」規劃

7月,林瑞麟在北京與國家發改委官員會面,就香港如何配合中央制定「十二五」規劃展開商討。

香港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就國家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向國家發改委官員提出3點建議:希望中央政府繼續支持與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與航運中心的地位;以CEPA為基礎,採取有關政策與立場,繼續允許並支持香港服務業進一步發展;將《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中的粵港分工定位等內容納入《規劃》,令今後的區域合作工作更上一層樓。



滙豐環球 預期

滙豐環球投資管理股票投資管理董事陳淑敏,預期中央於10月份公布的「十二五」規劃,將以推動內需為主題,她表示,目前內地個人消費約佔GDP的35%,遠低於美國逾60%的水平,同時,亦為近20年來最低水平,因此,內地政府將計劃由出口型經濟,轉型至由內需帶動。

  對於內地零售類股份表現,她指出,仍然看好該板塊,惟個別一線零售股估值較高,二線零售股則相對有折讓,其中,行業競爭較少的企業,例如男士用品的表現相對突出。



瑞信 預期

瑞信發表報告,預期內地「十二五」規劃的首兩、三年,投資佔GDP的比重不會下降,但至「十二五」後期,投資佔的比重增長速度會放緩,而消費佔GDP比重則會漸漸增加,成為推動內地經濟的重要動力之一。瑞信中國證券研究部主管陳昌華表示,03-07年期間,內地每年出口增幅高達約三成,料未來5年每年增幅將降至10-15%,而每年GDP增長約8-9%。

加大基建投入政府財赤增

 陳昌華昨在記者會表示,料未來5年內地每年經濟增長約8-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約15-20%,零售銷售升17-18%。同時,由於內地城鎮化,固定資產投資不會放緩,但因加大基建的投入,政府的財赤會增加,債務佔GDP的比例逐步上升,但因為中國有大量財政儲備,故不會出現如歐美般的主權債務危機。

 他指出,目前消費佔內地經濟增長的比重約35%,由於預計未來出口增長會維持15%或以下,佔經濟增長比重相信在未來5年會逐步降低,經濟增長會靠投資及消費。他又預料,因出口增長放緩,貿易順差將逐步收窄,至2015年或出現貿易逆差。

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料加快

 被問及「十一五」規劃中,有關香港的內容非常少,香港應否爭取在「十二五」中取得更多支持?陳昌華認為,若將人民幣國際化等議題納入「十二五」,相信不會有人異議,但由於內地和香港屬不同的經濟制度,內地仍以經濟規劃為主,兩地決策過程很不同,很難按同一經濟規劃來發展。但他說,未來5年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步伐將較過去5年更快,會對本港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有利,只是相信中央政府不會就人民幣升值或國際化作出任何承諾,主要由於環球經濟仍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

 陳昌華又表示,若內地銀行實行浮動利率是好事,會更加市場化,但利息變為浮動後將加大競爭,而內地銀行為國家持有,因此短期內實行的機會不大。

 他預計,「十二五」規劃的主題將會是刺激消費、城市化、改革收入分配、綠色經濟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您可能也喜歡: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