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國策」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國策」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2月15日星期一

15 Feb 2010 -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

2010年01月31日 來源:新華網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

    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

    (2009年12月31日)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歷史罕見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面對多年不遇自然災害的重大考驗,面對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異常波動的不利影響,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迎難而上,奮力拼搏,鞏固和發展了農業農村好形勢。糧食生產再獲豐收,連續6年實現增產;農民工就業快速回升,農民收入連續6年較快增長;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農村體制創新取得新的突破;農村水電路氣房建設繼續加強,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改變;農村教育、醫療、社保制度不斷健全,農村民生狀況明顯改善;農村基層組織進一步鞏固,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這為黨和國家戰勝困難、共克時艱贏得了戰略主動,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提供了基礎支撐。

    當前,我國農業的開放度不斷提高,城鄉經濟的關聯度顯著增強,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日益加大,農業農村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在積累增多,各種傳統和非傳統的挑戰也在疊加凸顯。面對複雜多變的發展環境,促進農業生產上新臺階的制約越來越多,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難度越來越大,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要求越來越高,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任務越來越重。全黨務必居安思危,切實防止忽視和放鬆“三農”工作的傾向,努力確保糧食生產不滑坡、農民收入不徘徊、農村發展好勢頭不逆轉。必須不斷深化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認識,穩定和完善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突出強化農業農村的基礎設施,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基層體系,大力加強農村以黨組織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夯實打牢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努力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2010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把擴大農村需求作為拉動內需的關鍵舉措,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按照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後勁的基本思路,毫不鬆懈地抓好農業農村工作,繼續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新的貢獻。





    一、健全強農惠農政策體系,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

    1.繼續加大國家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力度。按照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的要求,不斷增加“三農”投入。要確保財政支出優先支援農業農村發展,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優先投向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讓收益優先用於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各級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增長幅度都要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要繼續向重大農業農村建設項目傾斜。耕地佔用稅稅率提高後,新增收入全部用於農業。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計提和使用用於農業土地開發的土地出讓收入,嚴格執行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全部用於耕地開發和土地整理的規定。對各地土地收入用於農業農村的各項資金徵收和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繼續增加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和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規模。

    2.完善農業補貼制度和市場調控機制。堅持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增加良種補貼,擴大馬鈴薯補貼範圍,啟動青稞良種補貼,實施花生良種補貼試點。進一步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擴大補貼種類,把牧業、林業和抗旱、節水機械設備納入補貼範圍。落實和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按照存量不動、增量傾斜的原則,新增農業補貼適當向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逐步完善適合牧區、林區、墾區特點的農業補貼政策。加強對農業補貼對象、種類、資金結算的監督檢查,確保補貼政策落到實處,不準將補貼資金用於抵扣農民交費。落實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繼續提高稻穀最低收購價。擴大銷區糧食儲備規模。適時採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臨時收儲政策,支援企業參與收儲,健全國家收儲農產品的拍賣機制,做好棉花、食糖、豬肉調控預案,保持農產品市場穩定和價格合理水準。

    3.提高農村金融服務品質和水準。加強財稅政策與農村金融政策的有效銜接,引導更多信貸資金投向“三農”,切實解決農村融資難問題。落實和完善涉農貸款稅收優惠、定向費用補貼、增量獎勵等政策。進一步完善縣域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吸收存款主要用於當地發放貸款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對農村改革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援力度,拓展農業發展銀行支農領域,大力開展農業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政策性信貸業務。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都要進一步增加涉農信貸投放。積極推廣農村小額信用貸款。加快培育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有序發展小額貸款組織,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設立適應“三農”需要的各類新型金融組織。抓緊制定對偏遠地區新設農村金融機構費用補貼等辦法,確保3年內消除基礎金融服務空白鄉鎮。針對農業農村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搞好農村信用環境建設,加強和改進農村金融監管。建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積極擴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品種和區域覆蓋範圍,加大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保費補貼力度。鼓勵各地對特色農業、農房等保險進行保費補貼。發展農村小額保險。健全農業再保險體系,建立財政支援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支援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上市。

    4.積極引導社會資源投向農業農村。各部門各行業要主動服務“三農”,在制定規劃、安排項目、增加資金時切實向農村傾斜。大中城市要發揮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鼓勵各種社會力量開展與鄉村結對幫扶,參與農村產業發展和公共設施建設。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或者設立專項的農村公益基金會,用於建設農村公益事業項目的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有關部門要抓緊健全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下鄉支農制度,通過完善精神物質獎勵、職務職稱晉陞、定向免費培養等措施,引導更多城市教師下鄉支教、城市文化和科研機構到農村拓展服務、城市醫師支援農村。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充分發揮氣象服務“三農”的重要作用。

    5.大力開拓農村市場。針對經濟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需要,適時出臺刺激農村消費需求的新辦法新措施。加大家電、汽車、摩托車等下鄉實施力度,大幅度提高家電下鄉產品最高限價,對現行限價內的產品繼續實行13%的補貼標準,超出限價的實行定額補貼,允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實際增選一個品種納入補貼範圍,補貼對象擴大到國有農林場(區)職工。改善售後服務,加強市場監管,嚴禁假冒偽劣產品流入農村。大力發展物流配送、連鎖超市、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支援商貿、郵政等企業向農村延伸服務,建設日用消費品、農產品、生產資料等經營網點,繼續支援供銷合作社新農村現代流通網路工程建設,提升“萬村千鄉”超市和農家店服務功能品質。鼓勵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民建房、購買汽車和家電等提供消費信貸,加大對興辦農家店的信貸投放。

    二、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準,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6.穩定發展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生產。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基礎上,大力優化品種結構,著力提高糧食單產和品質。全面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儘快形成生產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制度,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補助資金,提高產糧大縣人均財力水準。有關扶持政策要向商品糧調出量大、對國家糧食安全貢獻突出的產糧大縣(農場)傾斜。繼續減少直至取消主產區糧食風險基金地方資金配套。大力發展油料生產,加快優質油菜、花生生產基地縣建設,積極發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支援優勢產區發展棉花、糖料生產。繼續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擴大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實施規模,年內覆蓋全國所有農業縣(農場)。大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支援墾區率先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建設大型農產品基地,帶動周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7.推進菜籃子產品標準化生產。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加快園藝作物生產設施化、畜禽水產養殖規模化。支援建設生豬、奶牛規模養殖場(小區),發展園藝作物標準生產基地和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開展標準化創建活動,推進畜禽養殖加工一體化。支援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完善撲殺補貼政策,推進基層防疫體系建設,健全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增加漁政、漁港、漁船安全設施等建設投入,搞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支援發展遠洋漁業。加快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

    8.突出抓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要把水利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繼續加強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逐步推進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搞好蓄滯洪區建設和山洪災害防治。大力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加快末級渠係建設。按期完成規劃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統籌安排其餘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在科學規劃論證基礎上,啟動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加快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拓寬水利建設基金籌資渠道。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級財政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專項資金規模,新增一批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支援山丘區建設雨水集蓄等小微型水利設施。通過一事一議、財政補助等辦法,鼓勵農民自願投工投勞開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推廣農民用水戶參與管理模式,加大財政對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加強基層抗旱排澇和農村水利技術服務體系建設。

    9.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按照統籌規劃、分工協作、集中投入、連片推進的要求,加快建設高產穩產基本農田。重視耕地品質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中長期政策性貸款,支援農田排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機耕道路和農田林網建設,把800個產糧大縣的基本農田加快建成高標準農田,建立穩固的商品糧基地。繼續增加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土地整治投入,有計劃分片推進中低產田改造。擴大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規模和範圍。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旱作農業示範工程,對應用旱作農業技術給予補助。

    10.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能力。切實把農業科技的重點放在良種培育上,加快農業生物育種創新和推廣應用體系建設。繼續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抓緊開發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種,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推動國內種業加快企業並購和產業整合,引導種子企業與科研單位聯合,抓緊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種子企業。培養農業科技領軍人才,發展農業產學研聯盟,加強農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實施農村科技創業行動、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抓緊建設鄉鎮或區域性農技推廣等公共服務機構,擴大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範圍。積極發展多元化、社會化農技推廣服務組織。啟動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特設崗位計劃,鼓勵高校涉農專業畢業生到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工作。推進農用工業技術改造。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大力推廣機械深松整地,支援秸稈還田、水稻育插秧等農機作業。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11.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統籌制定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佈局規劃,支援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落實農產品批發市場用地等扶持政策,發展農產品大市場大流通。加大力度建設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倉儲設施,完善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支援大型涉農企業投資建設農產品物流設施。加快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逐步拓展交易品種,鼓勵生產經營者運用期貨交易機制規避市場風險。發展農業會展經濟,支援農產品行銷。全面推進雙百市場工程和農超對接,重點扶持農產品生產基地與大型連鎖超市、學校及大企業等產銷對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大力培育農村經紀人,充分運用地理標誌和農產品商標促進特色農業發展。加強市場動態監測和資訊服務。完善全國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

    12.構築牢固的生態安全屏障。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在重點生態脆弱區和重要生態區位,結合扶貧開發和庫區移民,適當增加安排退耕還林。延長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期限,抓緊制定實施辦法。繼續推進三北、沿海、長江等防護林體系和京津風沙源治理、濕地保護與恢復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統籌推進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加大力度籌集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從2010年起提高中央財政對屬集體林的國家級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建立造林、撫育、保護、管理投入補貼制度,開展造林苗木、森林撫育補貼試點,中央財政對林木良種生產使用、中幼林和低產林撫育給予補貼。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啟動森林經營工程,增強森林生態服務功能,提高林地綜合產出能力。大力增加森林碳匯。切實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加大退牧還草工程實施力度,延長實施年限,適當提高補貼標準。落實草畜平衡制度,繼續推行禁牧休牧輪牧,發展舍飼圈養,搞好人工飼草地和牧區水利建設。推進西藏草原生態保護獎勵機制試點工作。加大草原鼠蟲害防治力度。加強草原監理體系建設,強化草原執法監督。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加快岩溶地區石漠化和南方崩崗治理,啟動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搞好清潔小流域建設。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發展迴圈農業和生態農業。

    三、加快改善農村民生,縮小城鄉公共事業發展差距

    13.努力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積極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民務工技能培訓,整合培訓資源,規範培訓工作,增強農民科學種田和就業創業能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高效農業、林下種養業,挖掘農業內部就業潛力。推進鄉鎮企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扶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森林旅遊和農村服務業,拓展農村非農就業空間。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措施,將農民工返鄉創業和農民就地就近創業納入政策扶持範圍。加大農民外出務工就業指導和服務力度,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促進農村勞動力平穩有序轉移。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深入開展工傷保險全覆蓋行動,加強職業病防治和農民工健康服務,將與企業建立穩定勞動關係的農民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抓緊落實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落實以公辦學校為主、以輸入地為主解決好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的政策,關心農村留守兒童。

    14.提高農村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發展水準。鞏固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實好教師培訓制度和績效工資制度。農村學校佈局要符合實際,方便學生上學,保證學生安全。繼續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逐步改善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營養狀況。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繼續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進程。逐步實施農村新成長勞動力免費勞動預備制培訓。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落實鄉鎮衛生院人員績效工資和鄉村醫生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政策,逐步實施免費為農村定向培養全科醫生和招聘執業醫師計劃。搞好農村地區婦幼衛生工作和疾病防治,加強農村食品和藥品監管。積極發展農村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穩定農村低生育水準,繼續推進新農村新家庭計劃和少生快富工程,完善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持制度,加強和創新農村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資訊資源共用、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和綜合利用,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農民健身活動。

    15.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準。逐步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水準、政府補助標準和保障水準。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醫療救助、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政策銜接。繼續抓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快試點步伐。積極引導試點地區適齡農村居民參保,確保符合規定條件的老年居民按時足額領取養老金。合理確定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補助水準,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落實和完善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健全臨時救助制度。逐步提高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水準。搞好農村養老院建設,發展農村養老服務,探索應對農村人口老齡化的有效辦法。加大對農村殘疾人生產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農村各項社會保障政策優先覆蓋殘疾人。做好農村防災減災工作。

    16.加強農村水電路氣房建設。搞好新農村建設規劃引導,合理佈局,完善功能,加快改變農村面貌。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入,加強水源保護、水質監測和工程運行管理,確保如期完成規劃任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推行城鄉區域供水。適應農村用電需求快速增長的趨勢,結合推進農村電力體制改革,抓緊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提升農網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繼續實施小水電代燃料工程,推進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全面完成“十一五”農村公路建設任務,落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推進城鄉客運交通一體化。加快推進農村戶用沼氣、大中型沼氣和集中供氣工程建設,加強沼氣技術創新、維護管理和配套服務。支援農村開發利用新能源,推進農林廢棄物資源化、清潔化利用。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國有林區(場)、墾區棚戶區改造,繼續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抓住當前農村建房快速增長和建築材料供給充裕的時機,把支援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採取有效措施推動建材下鄉,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多種形式支援農民依法依規建設自用住房。加強村鎮規劃,引導農民建設富有地方特點、民族特色、傳統風貌的安全節能環保型住房。實行以獎促治政策,穩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農村排水、河道疏浚等試點,搞好垃圾、污水處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工業污染向農村擴散。推進農村資訊化,積極支援農村電信和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綜合資訊服務體系。

    17.繼續抓好扶貧開發工作。堅持農村開髮式扶貧方針,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擴大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著力提高貧困地區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確保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因地制宜加大整村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產業化扶貧、以工代賑等各項扶貧工作力度,加快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積極穩妥實行扶貧易地搬遷,妥善解決移民後續發展問題。對特殊類型貧困地區進行綜合治理。擴大貧困村互助資金、連片開發以及彩票公益金支援革命老區建設等試點。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事業,充分發揮行業扶貧作用,積極開展反貧困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研究制定未來10年扶貧開發綱要和相關規劃。

    四、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18.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規和政策,加快制定具體辦法,確保農村現有土地承包關係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繼續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全面落實承包地塊、面積、合同、證書“四到戶”,擴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範圍,保障必要的工作經費。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健全流轉市場,在依法自願有償流轉的基礎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嚴格執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加快構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按照權屬明確、管理規範、承包到戶的要求,繼續推進草原基本經營制度改革。穩定漁民水域灘塗養殖使用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

    19.有序推進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建立保護補償機制,加快劃定基本農田,實行永久保護。落實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上級審計、監察、組織等部門參與考核。加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力爭用3年時間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確認到每個具有所有權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有序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要嚴格限定在試點範圍內,週轉指標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統一管理,農村宅基地和村莊整理後節約的土地仍屬農民集體所有,確保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不突破,確保復墾耕地品質,確保維護農民利益。按照嚴格審批、局部試點、封閉運行、風險可控的原則,規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

    20.著力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推動家庭經營向採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推動統一經營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力,為農民提供多種有效服務。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入推進示範社建設行動,對服務能力強、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給予補助。各級政府扶持的貸款擔保公司要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服務範圍,支援有條件的合作社興辦農村資金互助社。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辦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發展農業農村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便捷高效、質優價廉的各種專業服務。支援龍頭企業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扶持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立農業產業化示範區。推進“一村一品”強村富民工程和專業示範村鎮建設。

    21.積極推進林業改革。健全林業支援保護體系,建立現代林業管理制度。深化以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為重點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配套改革。規範集體林權流轉,支援發展林農專業合作社。深化集體林採伐管理改革,建立森林採伐管理新機制和森林可持續經營新體系。完善林權抵押貸款辦法,建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和評估師制度。逐步擴大政策性森林保險試點範圍。扶持林業產業發展,促進林農增收致富。啟動國有林場改革,支援國有林場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國有林區管理體制和國有森林資源統一管理改革試點。

    22.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深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繼續推進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縣鄉基本財力保障水準,落實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按相關規劃和要求,中央和省級財政繼續支援農村義務教育歷史債務的清理化解,推進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清理化解試點,防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堅持政府引導、分級負責、農民自願、上限控制、財政補助的原則,探索建立新形勢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有效機制,認真總結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經驗,加大財政獎補力度,擴大試點範圍。繼續開展農民負擔重點治理,堅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加快落實推進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相關政策,加強基層社建設,強化縣聯合社服務功能。深化農墾體制改革,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加強對新形勢下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的指導。

    23.推進城鎮化發展的制度創新。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高城鎮規划水平和發展品質,當前要把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作為重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實放寬中小城市、小城鎮特別是縣城和中心鎮落戶條件的政策,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並享有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權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將有穩定職業並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逐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統籌研究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後城鄉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抓住產業轉移有利時機,促進特色產業、優勢項目向縣城和重點鎮集聚,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吸納農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鎮集中。完善加快小城鎮發展的財稅、投融資等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計劃要支援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農村宅基地和村莊整理所節約的土地首先要補充耕地,調劑為建設用地的,在縣域內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使用,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主要用於產業集聚發展,方便農民就近轉移就業。繼續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推動經濟發展快、人口吸納能力強的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下放管理許可權,合理設置機構和配備人員編制。

    24.提高農業對外開放水準。支援優勢農產品擴大出口,提供出口通關、檢驗檢疫便利和優惠。推進農產品品質可追溯體系建設,支援建設出口基地。推動農產品出口信貸創新,探索建立出口信用保險與農業保險相結合的風險防範機制。積極應對國際貿易壁壘,支援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維護自身權益。充分利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保稅加工物流等措施,發展農產品加工貿易。加強國際農業科技和農業資源開發合作,制定鼓勵政策,支援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引導外資投向鼓勵類產業,提高農業利用外資水準。加強農產品進出口調控,實行靈活高效的農產品進出口政策,建立健全農產品和農用物資進出口監測預警機制,嚴厲打擊農產品走私違法犯罪行為,切實加強進出口農產品品質監督。

    五、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25.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的建設。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擴大基層黨組織對農村新型組織的覆蓋面,推廣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相對集中點建立黨組織的做法。加強鄉鎮黨委書記隊伍建設,選好配強鄉鎮黨委班子。提高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素質,注重從轉業退伍軍人、務工回鄉青年、致富能手等黨員中選拔村黨組織書記。以明確責任、考核監督、保障服務為重點,加強鄉、村黨組織領導班子管理,及時調整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班子。抓緊落實對長期在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幹部、長期擔任縣鄉黨政領導職務的幹部實行工資福利傾斜的政策,進一步完善村幹部“一定三有”政策,推進從優秀村幹部中考錄鄉鎮公務員、選任鄉鎮領導幹部工作。建立穩定規範的農村基層組織工作經費保障制度,加快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建設。繼續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完善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流得動的長效機制。不斷深化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統籌城鄉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完善農村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制度,切實加強農民工中黨的工作。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26.進一步完善符合國情的農村基層治理機制。發展和完善黨領導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規範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程式。總結各地實踐經驗,因地制宜推廣本村重大事項由村黨支部提議、支委會和村委會聯席會議商議、全村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以及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等做法。加強對村黨支部、村委會換屆選舉的領導和指導,嚴肅查處拉票、賄選等行為,確保選舉平穩有序,防範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等勢力干預農村公共事務。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難點村”治理。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創建活動,加強服務設施建設,培育發展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強化鄉鎮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建立綜合服務平臺,有條件的鄉鎮要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村設立代辦點,為農民提供一站式服務。

    27.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切實解決好農村徵地、環境污染、移民安置、集體資產管理等方面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強農村法制教育,暢通農村信訪渠道,引導農民群眾依法理性表達合理訴求、維護自身權益。推進農業綜合執法。深入開展農村平安創建活動,堅持群防群治、依靠群眾,加強和改進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推進農村警務建設,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和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加強農村消防工作,健全農村應急反應機制。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依法管理農村宗教事務。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戰略高度,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鞏固農村基層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建立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準、農民群眾得實惠的長效機制。按照促進科學發展的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辦法的要求,指導地方細化考核指標,把糧食生產、農民增收、耕地保護、環境治理、和諧穩定等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班子績效考核。完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實到領導分工、機構設置、幹部配備上,不斷提高農村工作領導水準。切實加大農村政策落實力度,及時組織專項督查。各級領導幹部要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密切聯繫群眾,創造性開展工作。充分發揮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和工商企業的作用,形成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強大合力。

    做好2010年農業農村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奮力開創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



2010年1月14日星期四

14 Jan 2010 - 三網融合: 電訊股、電訊設備及電子股受益

三網融合 受益電訊股、電訊設備及電子股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2010年1月13日)主持常務會議,決定在2015年前達成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網路)三網融合,實現三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為用戶提供話音、數據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對於促進信息和文化產業發展,拉動國內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

上海證券報報導,有機構預測,如果實現三網融合,僅此一項業務將促進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透過幾年內三網融合的相關建設,將形成6000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

南方都市報報導,中國政府網公布溫家寶昨天下午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結論: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實現三網互聯互通、資源分享,提供語音、資料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

中國政府網指出,中國已具備進一步展開三網融合的技術條件、網路基礎和市場空間,現在正是加快推進三網融合的入關鍵時期。

國務院會議也訂出五大重點工作與具體目標,將加快網路建設與產業發展,在兩年內進行廣電和電信業務融合的試點,並爭取於2015年前,也就是五年內,全面實現三網融合,普及相關業務。

報導說,三網融合的重點工作包括按照先易後難、試點先行的原則,選擇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雙向進入試點;加強網絡建設改造,全面推進有線電視網絡數字化和雙向化升級改造,加快電信寬帶網絡建設,推進城鎮光纖到戶,擴大農村地區寬帶網絡覆蓋範圍。

此外,充分利用三網融合有利條件,創新產業形態,推動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手機電視、數字電視寬帶上網等業務的應用,加快建立適應三網融合的國家標準體系;同時,強化網絡管理,健全管理體系,保障網絡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

受益股票
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什麼樣的上市公司會受益呢?

1. 三網融合涉及有線網絡和電信網絡的改造、高集成芯片制造、內容制作、結算及網絡維護軟件、電信設備等諸多上下游企業。上游行業主要受益於大規模的網絡升級改造,包括電子元器件行業,這些公司將率先受益﹔而設備生產商方面,不論是生產多功能手機的生產商如聯想集團、TCL集團等,也都將受益明顯。

2. 在運營商方面,不論是有線網絡上市公司,還是電信運營商(電訊股),包括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都將從中受益最大。

  據了解,在國務院常委會決定加快推進三網融合的消息帶動下,昨日相關受益股就有所表現,在A股中、今日早市傳媒股、網絡股、通信股再度漲幅居前。其中,由於中電廣通在有線電視數字化業務方面已推出適合廣電數字視頻業務及廣電增值業務的新一代廣電智能化網絡解決方案,將應用於各級干線網和城域網及有線電視領域寬帶接入網。

在港股方面、憧憬三網融合的益處,一眾有關的股份即時被炒起:A8電媒( 0800)升18%、鳳凰衛視(2008)升11.2%、天地數碼(500升)20%。筆者相信跟着受追棒應該會是 從中受益較大的H股:包括中國聯通(0762)、中國電信(0728)、中國移動(0941)、中芯(0981)、TCL通訊(2618)等。

三網融合概念股受捧
《電訊股》
•中電信(728)升3.5%
•聯通(762)升0.9%
•中移動(941)升2.7%

《電訊設備及電子股》
•長城科技(074)升10.7%
•中國電子(085)升11.3%
•天地數碼(500)升20.0%
•中國通信(552)升9.3%
•南京熊貓(553)升14.8%
•中芯國際(981)升9.7%
•TCL 通訊(2618) 升7.7%

《內容供應股》
•網龍(777)升11.0%
•A8電媒(800)升18.2%
•鳳凰衛視(2008)升11.7%
•天下媒體(8167)升20.7%
•環球數碼(8271)升13.1%


2010年1月4日星期一

04 Jan 2010 - 國策 (溫家寶於12月27日訪問)

歸納總理溫家寶先生於2009年12月27日接受新華社訪問全文,2010年受惠國策的重點行業及有關國策包括

1. 科技支撐
- 網際網路、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的科技
- 開始考慮對產業的科技支撐,著手研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 戰略性新興產業、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

2. 生物醫藥
-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實行基本藥物制度、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3. 新農合
- 實行對農民種糧的各種補貼

4. 擴大內部需求
- 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需要
- 要鼓勵居民購買自住房和改善性住房(要採取措施抑制投機)

5. 保險
- 在城鎮職工和居民中廣泛地實行醫療保險
- 養老保險

6. 通脹
- 抗通脹、物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




原文

採訪開始時,溫家寶說,今天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感到非常高興。我想主要談過去一年我們國家是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作為政府總理,應該把真實情況向人民講清楚,這是我的義務。同時應該給人民帶來信心和希望。

接受這次採訪,並不代替我答應的每年要同網民們進行一次線上交流。在「兩會」之前,我還要同網民們見一次面。

隨後,溫家寶回答了本社記者的提問。

新華社記者:非常感謝您利用週末時間接受新華社的獨家專訪。我想提的第一個問題是,一年來,國際金融危機是我們應對的一個主要課題,可以說應對得驚心動魄,一攬子計劃力挽狂瀾,您親身經歷,一定有很多很多的感慨。大家想知道的是,您對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打多少分?您最滿意的是什麼?最遺憾的又是什麼?

溫家寶:過去這一年,可以說是驚心動魄的一年。如果回憶起來,去年冬天的時候,金融危機突然襲擊我國,企業遭受了很大的困難。我記得我看到碼頭上堆積著大量的礦石,這些礦石都是當初用高價買來的,可以用到今年的6月份。當時的波羅的海指數由上萬點猛降至幾百點。11月份,我在深圳考察,然後又到東莞,發現許多企業非常困難。中國最大的一家集裝箱廠竟然一個集裝箱的訂單都沒有,大批工人回家了,許多農民工返鄉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情非常沉重。不知這場災難給中國經濟帶來多大的損失,也不知道它會持續多長時間。

在這種困難情況下,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果斷地採取了應對的政策和措施。應該說,通過全國人民一年的努力,我們穩住了經濟、穩定了就業,保持了社會的安寧,這是我心裏感到慰藉的地方。因為金融危機還沒有過去,許多工作還沒有結束,現在打分還為時過早。但我們前一階段的工作是有效的,全國人民應該引以為自豪。

應對這樣一場大的危機,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價,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如果我們信貸保持得更平衡一些,結構更合理一些,規模更適當一些,就會更好。我們年中開始注意這個問題,並且努力加以糾正,下半年的情況有所好轉。因此,我們一定要善於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再接再厲,把應對金融危機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說,今年打多少分還得靠實踐和歷史的檢驗,最終靠人民的評價。

新華社記者:今天是星期天,您沒有到外地去考察,好像有點破例了。來之前我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您到外地考察的次數有36次,而且常常是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時間。我聽說在您身邊的工作人員每到週末或者節假日,總是要提前把行李打好,準備隨您到外地去出差,已經形成一個慣例了。我想在一趟趟考察中肯定有很多故事。請總理談談,這些考察對您的決策有什麼樣的幫助?

溫家寶:在國際金融危機到來的時候,我確實加快了工作的步伐,經常下到基層,已經走了20多個省(區、市)。我跟基層的同志講,我要跑遍各地,直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取得最後勝利。我下到基層主要辦三件事情:第一是傳遞信心,第二是瞭解情況,第三就是研究制定政策。

「風起於青萍之末」。2008年「兩會」記者招待會上,我曾經講過,這一年可能是最困難的一年。難在什麼地方?難在國內國際不確定的因素多,因而決策困難。但我不是個預言家,我沒料到5月份會發生汶川特大地震,我也沒料到緊隨著而來的金融風波襲擊了中國。其實「五一」節我在寧波的時候,已經看到企業開始出現了一些困難。

忙完抗震救災工作以後,從6月底、7月初開始,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同志進行了密集的到基層考察調研。7月上旬的一天,我在無錫參觀一家紡織廠。在車間裏,機器轟鳴,什麼也聽不到。出來的時候,我跟廠長講,咱們到屋子裏去談一談。我們幾個人就坐在一間小屋裏,廠長第一句話就跟我說,「溫總理,你來訪貧問苦了,你要聽真實情況,還是要聽一般情況?」我說我當然要聽真話。他就給我講了企業碰到的各種困難。

這些調查使我清楚地感到:國際金融危機的風波首先波及到沿海發達地區,首先影響到外向型企業。年中我們在分析經濟形勢、確定下半年經濟工作的時候,已經改變了我們原來確定的方針。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我們開始降低準備金率,降低利息,提高出口退稅率。以致後來到11月5日,正式出臺應對危機、擴大內需的十項舉措。

這些都是通過調研並精心論證研究的結果。現在看來,中國應對金融危機出手還是快的,而且各項政策措施的力度也比較大,工作抓得紮實。後來通過不斷地完善這些政策措施,形成了應對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大部分都是從基層調研得來的。

現在,恐怕很少有人認為中國應對金融危機就是4萬億投資了。其實我們一攬子計劃是一個完整的計劃,是一個統籌兼顧的計劃,就是兼顧當前和長遠,運用市場和宏觀調控「兩隻手」,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方案。

這個方案大體分四個方面:一是大規模的財政投入,包括結構性的減稅;二是大範圍的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制定;三是大力度的科技支撐;四是大幅度地提高社會保障水準。這四個方面是一個統一體,構成了我們應對金融危機的一個完整的方案。這是我們中央領導集體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的結果,也反映了廣大幹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新華社記者:剛才您談到您下去考察的一些情況,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您講的一句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時間賽跑,跑過金融危機的影響。當時我們一系列政策出臺得非常快。我印象很深的就是,當時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前一攬子政策計劃就出臺了。

溫家寶:我沒有進行過統計,但是你講的確實是事實。如果我們查一查那一段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幾乎是每一週都在出臺新的政策,這些政策都圍繞著擴大內需、應對危機。比如家電下鄉,後來發展到汽車、摩托車下鄉。以後又制定了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的政策。然後又實行了家電、摩托車、汽車以舊換新的政策。我隻舉一個例子,我們加大了對農民的農機補貼,由2008年的40個億增加到140個億。這些政策都立竿見影,有力地擴大了內需,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人們注意到,金融危機爆發以後,您出訪和參加國際會議的次數比以往多了。在與世界攜手抗擊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舞臺上,請問總理,中國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溫家寶:這場百年罕見的金融危機,從一開始我們就認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自應對,必須加強合作,同舟共濟,共同應對。你可能還記得,我在亞歐會議上曾經用六個字來概括,這就是:信心、責任和合作。

所謂信心,早在去年9月份我出席紐約聯合國大會時就第一次提出「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隨後我們採取了一系列主動行動,在年初我訪問歐洲四國的時候,除了傳遞信心以外,在最為困難的時候,我們決定向歐洲派出兩個採購團。

所謂責任,就是說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把麻煩留給別人。中國是這樣說的,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所謂合作,你可以看到,我們今年為應對金融危機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特別是同主要經濟體加強政策交流,形成一致應對危機的共同力量。我們擴大了同一些國家貨幣的互換,貫徹「清邁協議」,建立了東亞區域外匯儲備庫,並且開始實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試點。所有這些都是我們採取的行動,有利於國際之間聯手來應對這場危機。

新華社記者:國際金融危機推動著世界經濟結構大調整。面對搶佔科技制高點這樣一個大的競賽,中國該怎麼行動?

溫家寶:到今年9月夏季達沃斯會議期間,全世界應對金融危機應該說已經看到成效了。我曾經講過,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世界開始看到一縷曙光,我們應該對未來充滿希望。在應對這場危機當中,因為開始比較緊張,我們把力量集中在應對上。到今年下半年,我們開始有時間冷靜地思考一下我們的過去,研究應對危機中出現的問題,冷靜地思考一下我們的未來。

我們作出了一個判斷,就是每一次國際金融危機都會帶來一場科技的革命,或者說大的變革,而決定應對經濟危機取得勝利的關鍵,還是在於人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

下半年,我們開始考慮對產業的科技支撐,著手研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我記得有一次在無錫中科院傳感網研究中心參觀,在那裏遇到一批年輕有為的青年,他們許多是從海外歸來的學子。他們給我介紹什麼是物聯網,物聯網就是感測器加網際網路,也就是說通過感測器可以將網際網路運用到基礎設施和服務產業,它有著廣闊的前景。為此他們起了一個很生動的名字,叫做「感知中國」。我知道世界各國都在考慮佔領科技的制高點,也就是佔領新興產業的制高點,這些才真正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未來。

為此,我回到北京以後,連續召開三個座談會,有科技、經濟和企業方面的專家參加,來研究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家都感到,除了發揮諸如裝備製造業這種我們的傳統優勢以外,應該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這些關係到未來環境和人類生活的一些重要領域的科技。

通過這些調查和座談以後,我在北京召開了一次科技界大會,總結和歸納了科技界、產業界、經濟界提出的建議,比較系統地提出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現在這個規劃我們還在擬定當中,我們準備把它同「十二五」規劃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新華社記者:看到過您的那篇講話,題目就是《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

溫家寶:對。我一直講,中國的經濟問題,根本上還是結構性的問題。就是我常說的,我們經濟上還存在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的焦點還在於如何調整經濟結構,包括第一二三產業的結構、地區結構、投資與消費的結構。更為重要的就是要運用科技的力量來轉變發展方式,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之所在。

我在基層看到工人在車床旁工作,我對他們講,每一個部件,它的精確性、它的工藝水準,都反映著或者說都深烙著一個民族的精神。只有那些勇於創新並且精益求精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希望也就在這裡。

新華社記者:經濟發展最終是為了改善民生,我們的一攬子計劃民生是重點。臨近年終,請總理解釋一下一攬子計劃在民生方面我們採取的政策以及帶來的實惠,在新的一年裏,改善民生還有什麼新的計劃?

溫家寶:你說得非常對。我們經濟發展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也就是說為了改善民生。在整個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我們始終把改善民生擺在重要位置。在財政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提高了退休職工的待遇和低保的水準。這裡我隻想說,今年我們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可以清晰地劃分為五個環節。一是新農合。二是在城鎮職工和居民中廣泛地實行醫療保險。這兩項工作涉及到每一個人。我可以告訴你,現在參加新農合的已經超過8億人,城鎮職工和居民參加醫療保險的已經超過4億人,兩項加在一起已經超過12億人。當然,我也應該客觀地說,我們現在的保障水準還比較低。三是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城市社區、農村鄉鎮以及村衛生醫療單位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四是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全國大約400多種,其目的就是改變以藥養醫的狀況,解決群眾看病貴的問題,這項工作還在進行當中。五是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我們為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籌備了8500億元資金予以支援。我們一定要克服種種困難,切實把這項涉及全國人民健康的大事辦好。

第二件事情就是從今年開始,我們在農村進行農民的養老保險試點。今年的試點規模大約是10%,但是實際上已經超過這個數字。這項工作是把公共的財政資源向農村傾斜。大家知道,這些年來,農民為我們國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甚至作出了許多犧牲。你看現在工人的組成,大部分是農村來的。我們連續6年糧食取得豐收,是農民的貢獻。我們完全取消了農民的各項稅收負擔,結束了幾千年農民種田繳稅的歷史,減輕農民負擔大約1200億元。與此同時,我們實行對農民種糧的各種補貼,幾項最主要的補貼,合計每年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是1200億。也就是說農民從過去要繳納稅費1200億,到現在國家要給他們補貼1200億。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計算,而是質的變化。

我把話再說回來。我們今年開始試行農民的養老保險,也就是說通過兩條渠道,一條就是國家財政。另外一條就是農民繳費。從今年開始,從試點單位開始,年滿60歲的農民,每月可以拿到55塊錢。這個錢並不多,但它跨越了一個時代。

我僅舉這兩個例子來說明我們把民生放在重要的位置。

新華社記者:今天上午10點您接受新華社獨家專訪的消息就在新華網和中國政府網公佈了。網民反響非常熱烈,他們也向您提出了不少問題,我帶來了比較集中的兩個問題,其中一個是農民工朋友提出來的。最近他們非常關注放寬戶籍限制和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跨省就業能不能一起轉移的政策。他們想知道在這方面有沒有具體的安排?

溫家寶:提起農民工,我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情。6年前,我曾經為一位叫熊德明的農民工討過工錢。前些天她給我來了一封信,說她養了200多頭豬,她希望人們都能吃上放心肉。我幫助她討薪這件事,實際上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我更注重研究的是制度問題。現在我們已經開始研究涉及農民工的深層次問題了。

最近中央做出了兩個決定。一個是穩妥地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這是我們國家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需要。這項改革的具體辦法還正在研究,但我可以把思路告訴大家。首先,我們要解決那些常年在城裏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沒有戶籍的人們,讓他們融入城市,和城裏人一樣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樣的權利和待遇。第二,我們還要考慮大城市的承載能力。當前首要的是要引導農民工在中小城市和大的集鎮安家落戶。

這項工作意義重大,從經濟上講,可以增強我們經濟發展的動力,擴大內部需求;從政治上講,可以使農民工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當然,由於農民工具有流動性和不穩定性的特點,我們還要堅持和完善農村的基本經濟和社會制度。

另一個是出臺了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跨省轉移接續辦法,這是一項重大的制度建設。一是農民工在流動就業時,其個人賬戶的儲存額能夠全部轉移到新參保地。二是單位為其繳費部分的一定比例也可以隨之轉移。三是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的,與城市職工享受同等待遇。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農民工退保,使農民工融入城市,和城市職工享有同樣的待遇。

新華社記者:另一個問題是,一位網民說房價漲得太快了,一平方米一個月竟然漲了1000塊錢,他們想請總理談一談房價的問題。

溫家寶:我知道網民關注這個問題。因為我每天上網看到大量網民的意見,甚至很尖銳的批評。因為房子對於每個人來講都關乎他們的切身利益。

今年房地產有了比較快的恢復,但同時房價在一些地區和城市上漲過快,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視。如何使房地產建設能走入一個健康的軌道,首先需要弄清楚政府要做什麼,市場要做什麼,如何既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又發揮政府調控的作用。在這裡我隻講一講政府應該做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加快棚戶區的改造。對這兩項工作,在資金、土地以及稅收上,都要給予優惠和保障。

第二,要鼓勵居民購買自住房和改善性住房。但與此同時,要採取措施抑制投機。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們的住房必須堅持安全、經濟、適用和省地的原則,特別要重視中小套型和中低價位房屋的建設。

第三,要運用好稅收、差別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經濟槓桿加以調控,穩定房地產的價格。

第四,要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打擊捂盤惜售、佔地不建、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的行為。

我覺得隻要政府有決心解決這個問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統籌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制定長遠的規劃和政策,使我國的房地產有一個穩定發展的局面,這是可以做到的。

新華社記者:提一個關於物價的問題。您說過明年工作中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通脹預期是什麼含義?大家對物價問題都比較關心,想聽聽總理您的意見。

溫家寶: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依然是我們當前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調整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們經濟工作的重點;而管理好通脹預期是為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也是保護人民的利益。

我們提出這三者的結合,就是說我們已經開始關注到一些通脹預期。第一,就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可以傳導到國內,比如像石油、棉花;第二,就是今年貨幣的供應可能影響到通脹的預期;第三,就是明年物價有一個「翹尾」的因素;第四,我們現在還沒有出現通貨膨脹,CPI剛剛由負轉正,PPI也還是負的。但是我們要預見到通脹有可能出現。特別是在我們這個國家,存在著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過大的問題。物價如果不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對一部分人來講可能不成為問題,但是對相當數量的中低收入者,尤其是貧困家庭,就會成為很大的負擔。

我們必須給經濟創造一個良好穩定的環境,使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和物價上漲都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這樣經濟才能夠順利地發展。對於這一點,我們把它提出來,就說明中央重視這個問題,並且把它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一條重要方針。

新華社記者: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產能過剩的問題,這是一個歷史上反覆出現的老問題。有人說,現在的產能過剩和4萬億元投資有關係。到底怎麼看這個問題?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去解決這個老問題?

溫家寶:產能過剩是一個帶有全球性的問題。它的最基本原因就是由於需求減少、市場萎縮而造成的生產過剩。在我國除了這個一般的規律外,還有一個結構性問題。我們必須重視這個問題,並且認真加以解決。

我想,解決產能過剩最重要的就是要採取經濟的手段、環境保護的手段、法律的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來淘汰落後的產能,限制過剩產能的發展。特別是要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發展。另外一個方面是人們不太重視的,那就是通過技術改造使過剩的產能在一些新的領域發揮新的作用,這就需要加大技術改造投入。總之,淘汰落後產能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從全球經濟的視野來加以把握。

有人說產能過剩同4萬億元投資有關,從一開始就有這樣的議論。我是這樣看的,4萬億元投資中,中央新增投資是1.18萬億元,在今年隻完成了一半,大約5900億元。而在這5900億元當中,我們大部分都投向了安居工程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也就是路、水、電、氣,還有環境保護和技術改造。另有一部分是安排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京滬高速鐵路,以及重要高速公路的聯網,這些將會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長期起作用。我可以保證,中央投入的這些資金沒有投向一個工業項目。

新華社記者:再提一個關於鼓勵民間投資的問題。總理肯定聽到過「兩道門」的說法,意思是現在民間投資進入一些領域,遇到「兩道門」,一個是「玻璃門」,看著可以進去,真的想進去的時候,頭上會撞個大包;還有一個就是「彈簧門」,剛剛把腳擠進去之後稍稍不小心就被彈出來了。我想請問總理,怎麼樣拆除這「兩道門」,鼓勵民間投資呢?

溫家寶:民間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經濟復甦的情況。首先,在投資政策上我們一定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要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同時又要堅持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民營經濟靈活而且大多在服務領域,可以解決就業問題。現在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市場樹立起信心,使投資者樹立起信心,來擴大民間投資的領域。

第二,就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就是你剛才講的「玻璃門」和「彈簧門」的問題。我以為最為重要的就是擴大準入。簡單說來,凡是政策沒有規定不可以進入的,都應該讓民間資本進入。一個國家民間資本蓬勃發展是整個經濟發展的一個象徵,是有活力的表現,也是自信的表現。

第三,我們要在稅收、貸款以及其他方面給予政策上的支援。

我相信,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國的民間投資,特別是中小企業會蓬勃發展起來。其實你可以看到,現在的民間資本所投資的領域已經非常廣了,很多是創業型的,包括我們的大學生、農民工以及從國外回來的海外學子。他們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來創造、開闢新的創業領域。我對這點是抱有信心的。

新華社記者: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對外經濟關係中出現一些熱點問題,比如說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非常厲害,其中有針對中國的。一些國家又要求人民幣升值。面對這種困難局面我們應該怎麼辦?

溫家寶:我曾經在中歐領導人南京會晤的記者招待會上講過,現在不僅存在著貿易保護主義,甚至出現了借環保的名義搞貿易保護。他們以各種方式來製造貿易壁壘,這對於中國外向型產業,特別是出口,壓力很大。

當然,我們自己要調整出口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的品質和檔次,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保持我們在國際出口市場上的份額。

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和各國一起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新的進展。我以為,世界經濟如果像一潭死水一樣,那是不可能發展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大家都不願意做。現在需要的是行動。

確實像你說的,現在我們涉及到貿易糾紛的案件是近年來最多的。最近我看到一個材料,聖誕節剛過,浙江一個省聖誕產品出口比常年降低28%。這裡有外部需求的減少,但是也有各種形式貿易壁壘來阻撓貿易的正常進行。

關於人民幣升值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問題,大家還記得在1998年那場金融危機當中,我們保持了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對國際社會作出了重大貢獻。今天我仍然以為,在世界主要貨幣接連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保持幣值的基本穩定是對國際社會的貢獻。那種以各種壓力來迫使我們升值,我們絕對不會答應。我曾經這樣對外國朋友講,你們一方面要人民幣升值,另一方面又採取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主義,其實質就是要抑制中國的發展。這可能是我們明年對外經濟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新華社記者:與對外關係比較密切的,還有您剛剛出席的哥本哈根應對氣候變化大會。這次會議可以說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據我所知,在近60個小時裏您隻休息了幾個小時。現在會議結束了,一些國家對於哥本哈根會議的成果有著不同的解讀。請問總理,我們應怎樣看待?另外中國在這次會議上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溫家寶:會議結束,餘波未了。有關這次會議的情況,報道已經很多了,我不想過多地重複這些內容。我一直認為,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我們一直本著對中國人民負責和對世界人民負責的精神,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

如果你回憶一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要減排,同時規定發達國家要對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和技術援助。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也是第一個制定出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同時,在沒有任何國際援助的情況下,我們自主提出了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這體現了中國高度負責任的態度。

我隻講一個問題,有的人說不要糾纏歷史。我說這不是糾纏歷史,而是歷史客觀存在,必須正視。因為不正視歷史,也就不會懂得今天國際社會存在的貧富差別,更不會懂得發展中國家謀發展是他們最重要的訴求。《公約》和《議定書》最基本的就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這也是從歷史和國情的判斷而作出的。

前兩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深有體會。作者說在哥本哈根會議開會期間,他想起南方的老母親還在點著煤火爐來取暖。像這樣的情況可能英國的孩子們感受不到。我們必須正視這樣一些事實,就是世界上還有16億人沒有用上電,還有23億人是用煤甚至柴火來取暖和做飯。中國這些年是發展了,但人均用電量僅是發達國家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千人汽車的擁有量也只有發達國家的幾十分之一。人口多、地區發展不平衡、貧困面大依然是我們的基本國情。我們絕不會再走發達國家工業化的老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但是,我們必須為中國的發展爭得應有的權利。

中國這次參加哥本哈根會議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可以說我們盡心、盡力了,而且盡到了責任。我們一直希望能夠達成一個有約束力的協議,但是直到我17日參加會議的時候,還沒有一片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大量的斡旋,積極地推進,使哥本哈根會議終歸向前邁進了一步。

我覺得世界各國都應該肯定會議的成果,並且向前看,攜起手來,一起努力,凝聚共識,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政府一定會繼續堅持這個方針。

新華社記者:提一個關於經濟政策方面的問題。一段時期以來,出現了刺激經濟的政策是否應該退出的討論。我們明年還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溫家寶:這是一個很重大而且很嚴肅的問題。我一直認為,世界經濟是互相聯繫的,但是各國採取的應對危機的政策是不一樣的,政策退出的時機和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我們提出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且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保持宏觀調控的正確方向、一定的力度和合理的節奏。就是說,我們在對待經濟復甦和經濟持久發展這個問題上持十分審慎的態度。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經濟企穩向好並不等於經濟根本好轉」。其實,經濟根本好轉也還不等於我們的經濟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我們現在還面臨許多問題,主要是:

第一,國際環境還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一些國家的經濟雖然開始恢復,但還可能出現反覆。外部需求持續減弱這個趨勢還是難以轉變的。

第二,雖然我們的經濟開始好轉,但是經濟的發展、企業的運行,許多還是靠政策的支援,缺乏內在的動力和活力。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過早地把促進經濟的政策退出的話,就可能前功盡棄,甚至使形勢發生逆轉。

當然,我們也必鬚根據形勢發展的變化,來調整我們的政策和方針。就拿投資來講,我們今年的投資已經注意向民生傾斜、向環保和技術創新傾斜。所以,明年的投資力度不減,但其內涵要發生變化,就是要更加重視發展社會事業,更加重視技術創新,更加重視節能減排。總之,中央是全面分析國內外的形勢才確定明年的大政方針的。但是,我們在執行過程中,還會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地研究新情況和新問題,提高政策的針對性。

新華社記者: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請問總理,這個時期會持續多長時間?經過這個時期之後,中國經濟會是一個什麼樣的面貌?

溫家寶:其實要把企穩回升和根本好轉,以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劃一條什麼界線是很難的。我覺得我們現在就是要做好當前的事,同時又要籌劃未來的事。所謂「做好當前的事」,就是把應對金融危機的各項工作繼續搞好;「籌劃未來的事」,就是為中國經濟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十二五」規劃,我們要結合製定「十二五」規劃,總結前一階段應對金融危機我們的各項工作,並且為未來的發展明確方向、制定政策。

新華社記者:我們知道,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總理有不少名言。金融危機剛剛爆發的時候,您說「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中國經濟出現積極變化的時候,您說「希望像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給各國、各企業和世界人民照亮方向」。現在,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趨勢得到了鞏固,新年又快到了,總理您有什麼話要對全國人民講?

溫家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們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在我們面前的仍是一條不平坦的道路,我們這個民族經歷過很多災難,但是獨立不懼、百折不撓是我們的優良傳統。

新的一年快到了,我希望全國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要堅持。勝非為難,持之為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我們還要繼續保持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更加兢兢業業地努力工作,努力奮鬥。中國的明天大有希望。

新華社記者:再次感謝總理接受新華社的獨家專訪。

溫家寶:謝謝新華社。




您可能也喜歡: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