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有興趣的看看ASM太平洋(0522)收購西門子電子裝嵌業務帶來新的風險這件事,首先收集一些有關ASM太平洋(0522)業績以及這消息資料。
ASM太平洋(0522)
ASM太平洋的主要業務為發展供裝嵌及包裝半導體裝置、LED設備及引線框架。集團今年業績捷報頻傳,先在首季成功扭虧大賺4.66億元,第2季強勢再續,令上半年盈利升至11.5億元。
首先看一看最近比較重要的收購。
一歐元 收購SEAS (西門子電子裝嵌業務)
最近,ASM太平洋(0522)宣布向德國西門子全面購入旗下Siemens Electronics Assembly System電子裝嵌業務(SEAS業務)及相關產品的開發、製造及分銷,藉此擠身SMT(即表面貼裝技)行業,為自然增長拓展領域及實現協同效應。交易預期最遲2011年4月1日完成。
收購基本代價為象徵性的1歐元, 同時,ASM太平洋(0522)注資2000萬歐元(2億港元)增加股本,以及承諾於未來三年內授予多2000萬歐元貸款,以及一份金額達1.2億歐元(12.2億港元)財務支持,有效期六年。
虧損,開源節流
SEAS業務大本營位於歐洲,於對上一個財政年度(2009年9月底止年度),SEAS錄得超過1.5億歐元的虧損,扣除重組開支,經營虧損仍然接近1億歐元。SEAS業務於2008年曾進行一次重大重組,包括精簡生產、集中研發、優化供應鏈等,職員大數因而已由2102人減至今年6月底1213人,其中630人在公司總部所在地慕尼黑。
雖然 SEAS截至去年度虧損 15.9億元,但 ASM行政總裁李偉光相信,市場正在改善,收購後亦可協助對方開拓亞洲市場及將產品多元化,並會為 SEAS訂下 2年發展目標。李偉光指出,ASM接管SEAS後,亦會進行一連串開源節流的計劃,包括將投入生產較為低端的產品,為SEAS開拓亞洲市場。
周期性復蘇
SEAS在小面貼裝技術(SMT)市佔率達20%,僅次於panasonic和Fuji。
西門子在一份聲明中說,慕尼黑將繼續作為SEAS生產、測試和研發的中心。一位西門子發言人還提到,SEAS的業績最近有了好轉。在截至6月30日的季度中,SEAS淨虧損額縮小到400萬歐元,而在截至6月底的過去9個月中,淨虧損額總計2,500萬歐元。
ASM行政總裁李偉光指出,ASM一直希望發展「一條龍」的電子裝嵌服務,現時ASM在半導體設備機器有領先地位,而SEAS主要製造半導體貼裝相關的器材,在全球市佔率排行第三。他認為,兩者在技術以及客戶都可以互補,收購將會帶來協同效應。
他續指出,並會透過減低歐洲高成本供應商,去減省開支,加上重組減低成本,盈利能力已顯著提升。 ASM認為,SMT行業正處於強勁的周期性復蘇,且具穩健的長遠增值前景。
公司簡介 | ASM 太平洋 (0522)主要設計、製造及銷售半導體製造商所用之器材、工具及物料。 |
市值(港元) | 268.19億 |
現時股價 | 68.00 元 (2010-09-24 收市價) |
市盈率 | 28.52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2.38港元 |
股東資金回報率 | 29.8% |
ASM太平洋(0522)中期業績
7月29日 ASM太平洋(0522)公布上半年業績,營業額41.67億元,按年升 1.96倍,較去年下半年增25.4%,毛利19.15億元,年增3.2倍,毛利率擴至46%。錄得純利11.48億元,按年及按半年增長14.33倍及33.4%,每股盈利2.91元,中期息增至1.6元。
第二季度,營業額3.07億美元,按年反彈145.1%,按季持續增加33.9%;季度盈利6.82億元,每股盈利1.73元,按年及按季分別增長327%及46.2%。
上半年訂單總額9.08億美元破紀錄,期內訂貨對付運比率1.69,由於第二季新訂單按季增36.4%至5.24億美元,季度訂貨對付運比率升至1.71。
ASM太平洋(0522)行政總裁李偉光分析,上半年業務表現強勁,主要是環球經濟開始復蘇,累積相當長時間的市場需求獲釋放出來;半導體裝嵌及包裝設備市場亦受內地強勁需求帶動,市場對發光二極管( LED)裝置、汽車產品、手提式電子產品如平板電腦的需求尤其殷切,加上私人機構的資訊科技投資,均有助集團業務蓬勃發展。
截至 6月底集團現金結存為 14.21億元,股本負債比率 48%。
業績摘要
■ 營業額為5.37億美元 (41.67億港元)
■ 設備業務佔營業額82%,引線框架業務佔18%。
- 所謂引線框架業務,乃接駁集成電路(IC)及印刷電路板(PCB)的最主要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半導體技術,當中,引線材料可選擇銅、鋁合金或純金。
■ 未完成訂單總額超過5.8億美元。
■ 新增訂單9.08億美元。
■ 毛利率由32.33%上升至45.96%。
■ 首6個月的資本支出為2.59億港元。
■ ASM太平洋來的主要業務國家頭四位為中國、台灣、馬來西亞和韓國,分別佔營業額的34.9%、16.6%、14.8%和14.0%。
發展 及 2010年目標
展望前景,ASM太平洋(0522)幾乎可以肯定第三季度末之前十二個月營業額超越10億美元,打破歷來最高紀錄,並將繼續推出更多新產品系列,勢成未來收益持續增長動力。
李偉光表示,上半年集團新增訂單為9.08億美元,未完成訂單則錄得5.80億美元,足以支持集團未來至少兩個季度的銷售額。
產能,資本開支
集團調高全年資本性開支 60%至 8億元,以提升福永廠房後工序產品及衝壓引線框架產能 30%;又擬於第3季後期在惠州新廠房裝置新機器,第4季投產。
ASM預計在2012年再擴大廠地,而成都研發中心亦會於明年中落成,對維持強勁增長奠下基礎。
展望未來,ASM行政總裁李偉光指市場預測今年半導體設備市場出現驚人的 104%增幅,許多半導體公司亦紛紛調升資本支出,應用於電視、手提電腦等顯示器的背光源 LED正處供應緊張狀況,相信會持續一段時間;許多半導體公司亦開始建立新的晶圓廠,顯示該行業優勢有穩固支持。隨着高科技消費電子產品日益普及和受到大眾歡迎,相信市場將處於較高的合理水平。
以產品而言,隨LED的廣泛應用,ASM太平洋(0522)相信LED解決方案及LED設備生產機器將成為公司重要的增長動力,並引市場調查數據,估計未來3年,八成手提電腦及上網本均會使用LED顯示屏,LED電視亦會佔據電視市場的半壁江山,加上LED照明設備的普及,均可大大刺激對相關設備的需求。
短評
從今年營業額超越10億美元計算,ASM太平洋(0522)今年將起碼 每股盈利6.0元左右,現價計算市盈率11.5倍或以下。
因為新增訂單持續,受惠第4季新廠房投產,從今年年尾開始產能將得到提升,毛利率上升,前景樂觀。
如上所述,收購SEAS風險帶來不確定因素,也帶來機遇。西門子于歐洲地區佔有市場優勢,而 ASM太平洋(0522)于亞洲區較有優勢,兩者能夠達到互補的優勢。ASM太平洋(0522)收購SEAS目的是將業務拓展至SMT設備,SEAS需要注入資本及借貸,預期對資金需求甚殷。暫時來說,難以定論ASM太平洋(0522)會否成功帶來實際收益,還需拭目以待。
儘管看好前景,新業務的拓展為ASM太平洋(0522)帶來新的風險因素,對盈利構成不確定因素。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6年 營業額 | 22.7億元 | 45.56億元 (增長28.8%) |
2007年 營業額 | 23.7億元 | 53.93億元 (增長18.4%) |
2008年 營業額 | 29.3億元 | 52.58億元 (下降2.5%) |
2009年 營業額 | 14.1億元 | 47.32億元 (下降10.0%) |
2010年 營業額 | 41.67億元 | -- |
盈利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6年 盈利 | 6.25億元 | 11.49億元 |
2007年 盈利 | 5.46億元 | 12.69億元 (增長10.4%) |
2008年 盈利 | 6.75億元 | 12.69億元 (下降23.3%) |
2009年 盈利 | 0.75億元 | 9.35億元 (下降3.9%) |
2010年 盈利 | 11.48億元 (增長195.7%) | -- |
每股盈利(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6年 | $1.610 | $2.970 |
2007年 | $1.410 | $3.260 (增長9.8%) |
2008年 | $1.730 | $2.490 (下降23.6%) |
2009年 | $0.190 | $2.380 (下降4.4%) |
2010年 | $2.910 (增長1431.6%) | -- |
參考:
1. ASM太平洋 中期業績 第一季度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729/LTN2010072900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429/LTN20100429006_C.pdf
2. ASM 收購SEAS業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729/LTN20100729014_C.pdf
3. 蘋果日報 ASM(522)上季賺 6.8億破紀錄 買西門子業務 30年來首收購
4. 明報 ASM強勢食巨浪 2010年9月24日
5. 明報 1歐元買「勁蝕」業務 2010年7月30日
6. 明報 ASM訂單新高 總裁樂觀 半年賺11億 14倍 2010年7月30日
7. 信報 SEAS復元需時 ASM升勢恐受阻 2010年8月6日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筆者不是推薦或介紹股票給大家,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